03.05 武則天為帝位殺盡開國功臣,卻為何不殺程咬金呢?

燒音箱


武則天要殺程咬金,恐怕至少要提前三十年出生,才能辦得到,因為武則天做女皇帝時,程咬金已經死了35年之久,演義小說害死人啊!

演義中的程咬金

程咬金在民間影響很大,這得益於《隋唐演義》《說唐演義》等演義小說的影響。演義小說中,程咬金外號“混世魔王”,絕技是“三板斧”,性格豪爽,粗中有細。

程咬金還是一名福將、長壽將領,他從隋末一直活到武則天駕崩,熬死了諸多皇帝,活了足足有100多歲,是隋唐英雄中最長壽的一個。

按照這個邏輯,武則天做皇帝時,程咬金還健在,武則天不殺程咬金,確實令人奇怪。

但真實的歷史完全不是這樣。

歷史上的程咬金

真實歷史的程咬金不僅只會“三板斧”,也算得上是長壽,但絕對沒有活到100多歲。

程咬金,後改名程知節,太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生於589年,死於665年,終年76歲,在古代真是長壽而終了。

武則天呢?生於624年,死於705年,終年81歲,在古代更是長壽而終。

但武則天的年齡比程咬金小了足足35歲,程咬金死時,武則天只有41歲。

這一年的武則天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帝,李治活的好好的,武則天怎麼可能產生做皇帝的想法?而且就在前一年,武則天還差一點被李治給廢掉,她哪裡來的膽量做皇帝?

等李治在683年駕崩時,程咬金已經死了18年之久;等武則天登上帝位,程咬金已經死了35年之久,難道武則天要把程咬金的遺骸從棺材裡扒出來,重新殺一遍不成?演義小說不能當歷史啊!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戰國時有“三人成虎”之說,有人對魏王說:“如果有一個人說大街上有老虎你信嗎?”魏王說:“不相信。”“如果兩個人呢?”魏王說:“那我就懷疑了。”“如果三個人呢?”魏王說那我就相信了。真實的歷史上,程咬金和武則天交集並不多,程咬金是在665年去世的,這時正是唐高宗李治在位,武則天可能剛剛做了皇后。程咬金一直出外領兵打仗,後來因出兵西域犯錯,被貶回家,在家中老死。李治登基,他也很擁護李治當皇帝,自己也一直不在朝堂,從沒管過朝堂中事,即使武則天陰謀排擠王皇后自己當了皇后,老程也從沒出面反對過。當時武則天雖幫多病的李治處理一些朝政,老程也沒衝撞過武媚娘,武則天自然也沒必要怎麼著老程。老程死二十多年後武則天稱帝,老程早已在地下化為一堆白骨,和武則天更沒什麼關係了。但是《隋唐演義》卻把老程描寫成了一員福將,活了120歲,歷經高祖、太宗、高宗、武則天、中宗、睿宗六朝。《隋唐演義》因在民間廣泛傳播,深得民間認可。《隋唐演義》中的程咬金就是個大老粗,武功只有那三板斧,沒多大能力,但卻是個除暴安良、堅持正義的好漢。武氏當政後,在朝中老程處處與武則天對抗,支持保護反武則天的勢力,武則天為了稱帝,殺盡開國功臣大將,唯獨沒有殺程咬金,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就《演義》情節看,老程是上天派下保衛唐室的保護神,福大命大造化大,有上天護佑,遇事都能逢凶化吉;老程是幾朝重臣,德高望重,很得民心,武則天殺程咬金會大失民望,不得人心;老程生性大大咧咧,做事總是模模糊糊,給反對者以無足輕重的感覺,殺之有失民望,留著也起不了多大浪。正是有這些原因,老程才得天地造化,在呵呵哈哈中活了個大歲數。😄《演義》畢竟是《演義》,自有明辨的專家們去考證其真偽,在《百家講壇》中正本清源,我在這裡也頗有點兒多此一舉了。😊


sunjin72976689


不殺程咬金的真相是這樣的:武則天對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裡的第一位長孫無忌都殺而不殺程咬金呢?這件事要從程咬金的一次出征說起,程咬金出征的時候副將嫉妒前鋒蘇定方的戰功,副將勸說程咬金不要追擊敵人,並且程咬金的副將還殺了很多投降的軍民,並且搶劫了財物,據史書上說:軍中戰將都接受了財寶,包括程咬金接受了大部分,唯有蘇定方不接受。程咬金回朝被人告發後免除官職,後來朝廷再啟用程咬金時他明白自己的名聲已經臭了就沒出來做官,他在家裡呆了十年,最終在公元665年病死。享年77歲。在古代算是高壽。這時候的薛丁山還是個十六歲的孩子,也就是說薛剛翻唐時程咬金已經去世了。這時候武則天是皇后的位置,但已經開始處理政事,有病李治武則天有一定的權利。不過從殺長孫無忌的事情來看,武則天如果要殺程咬金也是很容易的事。平時程咬金在武則天的面前沒有不尊和頂撞過她,武則天對老程的印象還不錯。另外在武則天開始處理國事老程已經被罷免官職,後來一直沒出山,所以武則天自然也不會對在家裡享清福的來人下殺手。


海納百川233699882


武則天殺人,不管是誰,只要擋了她的路,即通往皇帝這巔峰位置的路,她都殺,為達此目的,她連女兒也掐死而栽禍於王皇后,為爭寵而利用蕭淑妃,再把二人殘害致死。李治死後,有親兒子也給廢了,不廢就擋了吧的道,乾脆又殺了兩個算事。這手段比漢朝呂后還毒辣。至於說其他人,只要不同意武氏想怎麼樣的人,都殘害,流放,殺掉。

就長孫無忌來說,沒有他,李治當不了太子,就沒有以後的一切了。舅舅先是反對外甥接武氏入宮,武氏心中就落了了仇視的種子;再反對武氏當皇后。李義府這小人找碴誣陷王皇后,才有了皇后之位被廢,李治不顧一切讓武氏就皇后位。長孫反對無效。讓武氏更恨得牙疼。武則天掌權後就殺了這廿四大功臣之首位大臣。

至於程咬金,他早先就死了,除非挖墳挫骨揚灰,而程咬金又沒幹過什麼對不住武則天的事,更沒有在武則天進皇位路上擋她的道。所以,武則天不會讓他過不去,何況,死人是說不了話,做不來事的!而程咬金因在軍中犯錯,名聲很臭,新皇帝正要收民心,才懶得幹這些晦暗之事,





劉一千五


自古以來,登上皇位之路,都是一條充滿血腥之路,血流成河的,登上皇位能不發生流血事件的皇帝很少。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正統女皇帝,在中國古代那種男權社會,一位女性其登位之路,其難度可想而知。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自名武曌(zhào),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67歲即位。十四歲入宮,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一步步從一個才人最終成為女皇帝,這個過程的艱辛與困難,只有她才知道,別人無法體會。

武則天在位前後,大肆殺害唐朝宗室(南安王李穎等)、大臣,用“酷吏”(來俊臣等)。但是武則天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才,“明察善斷”,善於權略,能發現人才並且用人才,獎勵農桑等,為後面“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武則天沒有殺程咬金的原因

第一,程咬金歷經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三朝,這當時沒有幾個人能這樣的,作為朝中元老,開國元勳,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駕崩,程咬金統率飛騎軍護衛李治回朝繼位,並在左延明門外連續宿衛三個月,深得高宗信任。

第二,程咬金是武將,武將的職責是為國征戰,守衛國家,國內政治的事情,他參與少,自然與武則天衝突就少了。再者,程咬金權力慾望不強,不是那種喜歡擁抱權力不放手的人。

第三,程咬金功勳卓著,威望很高,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但是他不恃功而驕,低調做人,武則天在為等位準備過程中,他不參與其中爭鬥,不去觸犯他們的利益。

並且,武則天作為一代帝皇,心胸和氣魄那都是非一般人能比的,不會去隨意亂動殺心,有一定的原則性。

而且,要登極位,必須果斷、夠狠,不能婦人之仁,這樣只會害了自己,武則天登位路上,肯定有很多阻攔者,那麼她必須為自己開路,殺掉阻攔者。但是也是有一定原則的。

歡迎評論交流,關注一下,謝謝


歷史的吻痕


帝王之位的爭奪,從古至今都是充滿血腥的,一將功成萬骨枯就是很好的寫照!

而武則天作為我們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上位之路可以說是更加坎坷與曲折,同時她本人也必定擁有比其他帝王更堅定的決心,與鐵血的手腕!

在封建王朝男尊女卑的思想深入人心,所以武則天想當皇帝立馬就得到了千萬人的反對其中就包括了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長孫無忌、褚遂良、于志寧、裴炎等人,少數被貶逐,多數遭誅殺!而這些人也都是強烈反對武則天登基的那些人也跟武則天有著不可化解的矛盾,雖是朝廷重臣卻不殺不行!

而程咬金這個人,不管是從歷史,還是影視作品中我們都可以看出,程咬金雖然戰功赫赫,威名遠揚,而且作為唐朝四朝元老,分量很重,但是他卻從來不參與政治鬥爭。並且為人謙遜,從不會恃才傲物!妄議朝政!所以他與武則天並沒有根本上的衝突,與不可化解的矛盾!加之當時社會初定武則天也根基不穩也需要一位能穩住國家大局的人!不管從各方面來說程咬金也都符合武則天的要求,所以我想這才是武則天不殺程咬金的原因!





魚樂說說說


兩個人不是一個時代的人,武則天掌權當皇帝的時候,程咬金早都死了,怎麼殺?

程咬金589-665。

武則天625年出生,稱帝是在690年,程咬金死了都25年了。在位15年,705年崩。

程咬金死的時候665年,是李治在位,二聖臨朝期間。李治病重是在667年,讓太子李弘監國。

怎麼看也能明白,武則天身為一個皇后,怎麼去殺一個開國功臣、世襲盧國公、手握兵權的將軍?

時間一對就很容易明白,哪有那麼多原因。




明翊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臨天下的女皇,她手段殘忍毒辣,為了登上皇帝寶座,殺死了許多忠心耿耿大唐功臣,那麼她為什麼沒有殺程咬金呢?
首先,程咬金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功勞很大,威望也很高,他小事不計較,大事不糊塗。沒有觸犯到武則天核心利益,武則天也不會隨便殺人。

再則,作為武將,程咬金一直在外領兵打仗,一直遠離朝廷紛爭,也沒有公開和激烈的反對過武則天,武則天自然沒有藉口殺他。



最後,程咬金不迷戀權力,對權力的慾望不大,他在軍中犯錯被免職後,一直在家賦閒,十年不問政事,公元665年就去世了。他與武則天沒有厲害衝突,武則天也沒有必要殺他。而不像長孫無忌等人,作為關隴集團的代表,不但嚴重阻礙李治的集權,也成為武則天上位的絆腳石。所以必須除之而後快。

綜上,武則天不是不能和不敢殺程咬金,而是毫無必要。


未鳴讀史


程咬金作為唐太宗親封的凌煙閣二十四開國功臣之一,他對唐朝的建立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勳。他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自從跟隨李世民以後,南征北戰,忠心不二,是李世民器重的功臣之一。

武則天本來是李世民一個不知名的才人,由於不受李世民的待見,也由於李世民聽信了有關武則天要取代李家天下的謠傳,李世民讓她出嫁為尼。但是她後來和太子李治要好,待李治登上皇帝寶座以後,把武則天接回宮中,繼而封為皇后。

等到李治發現武則天的野心以後,已經為時已晚,更因為後來李治身體的原因,武則天參與朝政,培養自己勢力。等待時機,篡奪李唐天下。

人的慾望是個無底洞,越接近權利的最高位置,野心越大。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就是這個道理。武則天也不例外,在朝堂專權還不滿足,還要自己做皇帝,武家代替李家天不。

在這個過程中,武則天對奪權道路上的異己分子,那是毫不留情,該殺就殺,該抓就抓,跟隨李世民打天下的很多功臣都被武則天以各種理由剷除。

在古代,本來做那就是男人的天下,哪裡有女人做皇帝的道理。可想而知,武則天在稱帝的道路上有多麼艱難,會遭到多少大臣的反對,所以她的稱帝之路充滿了血腥。

跟隨李世民的許多開國大臣之所以被殺,首先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反對武則天專權。反對武則天稱帝。而程咬金在武則天剛開始宮斗的時候根本沒有參與,一直在外領兵,當然他對武則天也沒有構成威脅,武則天也找不到殺他的理由。

在程咬金帶領部隊在外征戰的時候,由於部下違反軍紀,程咬金受到牽連,回到朝廷以後就被革職。回家養老了,後來朝廷重新啟用程咬金,他也沒有反對武則天,也沒說他支持武則天,那就是默許,有吃有喝,他不管誰做皇帝。看來程咬金是個很識時務的人。武則天怎麼會殺他呢。他不是武則天稱帝的絆腳石。

程咬金這個人也是一個大大咧咧的性格,別人說什麼也不在乎,不放在心裡,說白了就是很隨和,和誰也能尿到一個壺裡,要不怎麼能做混世魔王呢!對於武則天來說,她可能也需要這樣一個人做榜樣,別人說起來,開國功臣沒有殺完嘛!

這就是程咬金的精明之處,他不參與武則天的爭帝集團,也不反對,明哲保身,置身事外!是武則天不殺他的重要原因!





草堂夜語


武則天初登上皇位時,可以說是天下無雙,這也引來了朝中有些人的不滿。即使她坐上皇位,朝中不服者大有人在,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權,她必除掉阻礙她稱帝道路上的所有人。首先那些對她囂張跋扈的開朝權貴成了她殺雞儆猴的工具,並且配上她雷厲風行的做事風格,一時間,可謂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而程咬金作為大唐開國功臣,在朝中威望極高,卻能安度晚年,沒有被武則天殺害。這是為什麼呢?戀哥帶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分析。

首先,武則天對於公開反對自己的人,一向是容忍不了,結果都自然是流放的流放,殺死的殺死,這樣的例子李氏子孫太多了。我都是皇帝了,你還反對我,你不是找死嘛,那我就成全你吧,皇帝雖然不能讓你完全信服,但是最起碼你表面工作得做好,做不好就是打皇帝的臉,那能饒了你嘛,頭在鐵最後也免不了一死。武則天對幫結派,打造自己的勢力的,一樣不能忍,拉幫結派肯定要說到李家,武則天做皇帝,國號由唐改周,遷都洛陽,意思很明顯了天下在我稱帝的時期,都姓武了,你卻招兵買馬,恢復李唐,這是幹嘛?想要造反嘛,當然不能忍,直接剿滅,這也是李唐子孫最後所剩無幾的原因。

接下來我們來講一下程咬金,他又名程知節。程咬金從小的家境不是特別好,想過好日子,那怎麼辦?只能鋌而走險販賣私鹽,在這講一下古代販賣私鹽可是重罪,早年程咬金也夠悲劇的,錢沒搞到,卻被捕快抓了,程咬金一著急,可能由於三板斧的絕技太猛了,一個捕快被他給打死了,這下厲害了,直接通緝他了,如果抓進去,死罪妥妥的。這時候他的好運來了,正巧農民起義解放了囚犯程咬金因此重獲了自由。不過他又入了另外一個歧途,做了強盜,他在這行卻做得有聲有色,因為有功夫,腦子活,不久他就在一個地方成了土皇帝。作為一個強盜頭頭,不能混天撩日呀,得為手下的弟兄們謀出路呀,所以他想著投奔一個比他厲害比他有智謀的人,機緣巧合,碰到了李世民,李世民欣賞他的勇猛,而程咬金欣賞他的胸懷天下,兩個一拍即合,之後程咬金便跟隨李世民建立大唐了。

程咬金跟著太宗皇帝打江山,可謂是戰功滿滿。就連李治都受過程咬金的恩德,當時李世民駕崩,程咬金護送李治回宮繼位,李治怕的要命,還是程咬金將大軍駐守在都城外,為李顯保駕護航,李顯自然不勝感激。程咬金低調,且不囂張跋扈,粗中有細,並沒有跟隨其他官員反對武則天。在當時緊張的朝中關係中,程咬金並沒有那麼的引人注意,程咬金也有自知之明,沒有參與其中。不得不說,程咬金為官之道學的青出於藍了,也懂得了在稍有不慎就會掉腦袋的官場中生存。最後,程咬金受人蠱惑誤殺了降兵,從中分得了一些財寶,朝廷就把他的官辭了,後來朝廷又想給他官當,他拒絕了。此後程咬金便不再參與朝政,安享晚年去了。

評價程咬金,只需要四個字,大智若愚。自程咬金跟隨李世民的時候,便只知帶兵打仗,從來不涉及朝政,自然可以避其鋒芒,頤養天年。反觀武則天,一個奇女子,智謀過人,政治手腕雖然強硬,卻沒有理由殺一個沒有罪的開國功臣,總不能莫須有的罪名吧,這隻會讓天下人恥笑,留下話柄。留下程咬金,對武則天的皇位沒有影響,也能體現出武則天對待開國功臣的照顧有加,讓世人稱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