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我和王先生的日常——人生總能初相見

每對夫妻都有著自己的相處模式,深知彼此的脾氣、性格和秉性。我和王先生認識十年有餘,從大學到如今工作這麼多年,也算一起經歷過好多事,好的壞的,都在一步步努力經營。我們共同經歷了多多、牛寶的出生,從美好的戀愛生活進入了柴米油鹽的真實世界。

我和王先生的日常——人生總能初相見

也許是有了孩子後,家庭的歸屬感顯得更加牢靠。也許是人到中年後,成熟與認知更加讓人看清了這個世界,學會了珍惜,也懂得了知足,最近幾年,日子居然也過得漸入佳境起來。

Part1 吃

我和王先生的日常——人生總能初相見

我不吃香菜,王先生不吃辣。我們一般出門就餐時畫風是這樣的:“老闆,辣的不要香菜,要香菜的不放辣!”我想老闆們聽到後估計想罵人的心都有了,不過有時總會有放錯的時候。看到飄逸的香菜葉灑落在上面時,內心的小火苗就蹭蹭蹭往上冒。王先生會用筷子夾到他碗裡,忘記放辣時,也會拿來調料盒讓我自己加。

對於吃,他總是很好糊弄。不太講究,也很少挑食,即便這樣,自從生娃後我的廚藝也沒有多大長進。

晚上,我們會在孩子睡著後偶爾在廚房裡煮方便麵吃,貪戀燒烤攤的氣味時也會點個外賣來做宵夜,週末,他也會饒有興致的頂著大廚的頭銜煎出五六份牛排來。原來多麼順其自然的事情,在有了孩子後突然變得異常新鮮起來。

我和王先生也會利用周內的中午約去看一場電影,吐槽亂七八糟的國產青春片。或者去某個網紅小店吃一頓飯,聊聊店裡各路食客的裝束打扮和調侃。

我們總是勇於接受對方的各種興趣和愛好,在時間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從來沒有拒絕過對方的提議。與其輕易想當然的否定他,不妨一起去領略生活的無限可能,在有限的二人世界裡,我們都能找到讓自己身心愉悅的方式。

只要努力去找,任何事情都有著獨特魅力。

雖然我們的生活談不上情調和浪漫,可是有人陪著你一起體驗生活的一點一滴,總好過於每天早出晚歸後獨拿手機時的形同陌路。

Part 2 行

我和王先生的日常——人生總能初相見

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王先生經常要去別的城市出差,少則三五天,多則個把月。而每次出差時的裝備都極其簡單,幾件隨身衣物和一臺筆記本就足矣打發了。

記得有次出差回來,跟我提起一起出差的同事老婆為老公整理的行李箱,那種細心程度讓他當時歎為觀止,打包的衣服、生活用品和各種備用物都是面面俱到。看他羨慕的模樣,我在想要如何懟回去時,然後他抬頭立馬露出了善意的微笑。

從高鐵到飛機,這些年他來回奔波忙碌工作,有著太多出發前的不捨和歸來時的期盼。去年有次出差了一個月,牛寶咿呀學語時,問起他爸爸在哪裡?他會指指牆上的婚紗照,指指手機微信裡的視頻通話,莫名讓人倍感心酸。

女人總是一種特別敏感又好奇的動物,出差這種看似忙碌卻逃離了家庭責任的舉動,讓我曾對他頗有埋怨。

我和王先生的日常——人生總能初相見

王先生看出了我的顧慮,每次出差只要忙完,都會給我發來一些照片。

有北京霧霾消散後湛藍的天空,有廣州暴雨後城市悶熱潮溼的街道,有湖南橘子洲傍晚時的煙火表演……,他會在武漢幫我帶回好吃的周黑鴨,也會從雲南託運回嬌豔欲滴的玫瑰和鬱金香。

那個陌生的城市,因為王先生的存在,都讓我產生了許多莫名的喜歡。

王先生則風趣的說道: “"偶爾的離別,竟讓我有了似異地戀般心動的感覺。”

就這樣,滿懷委屈、一腔抱怨的我竟被他這句話瞬間給逗樂了。

當我還在不停探究我們的愛是否依然真實的存在時,而王先生卻給了我更持久的答案,一如既往的、淡淡的,卻依然打動著我的心。

我們都有一份藏不住的愛,值得彼此去認真對待。

Part 3 想

我和王先生的日常——人生總能初相見

曾經的我,也特別相信那些引發當代女性覺醒的言論,例如不要依賴男人,不要在婚姻裡輕易妥協寬容、要勢均力敵、旗鼓相當。

甚至有段時間,我像打了雞血似的天天畫著大濃妝,穿著氣場十米高的職場裝、腳踩七釐米的高跟鞋,在他眼前不斷晃來晃去。

直到有一天,我轉發給王先生某篇大V的相關文章。王先生按耐不住了,跑過來小聲問我:"你每天都打扮的高冷範兒十足,還看這些東西,是不是我哪裡做的不好,你要打算跟我離婚?"看著他一副傻乎乎懵呆的模樣讓人忍俊不禁。

雖然歲月滄桑,王先生額頭的髮際線已經開始慢慢往後退,臉上的剃完的鬍渣依然密密麻麻,可我還是報以最熱烈的壞笑後,使勁往他懷裡鑽。正如那句話所說:確認過眼神,他一直是我對的人。我又何必裝成強勢的模樣將自己裹挾起來。

我的愛人,他不是敵人,我何苦白白在這裡畫地為牢,還創造出無數種狗血的可能性替自己打抱不平。

仔細想想,比起勢均力敵的愛情,我可能更希望在婚姻裡學會如何相愛,如何經營好婚姻,又如何守住長久的幸福。這個命題才是我這個臨近“油膩”的中年婦女最應該去思考的問題。

若輕易給婚姻關係蓋上的帽子,或許很難再被重新定義。所以,我們在善待自己的同時, 也請善待愛人和婚姻。

Part 4 說

我和王先生的日常——人生總能初相見

自從開始寫文,內心有很多想法時就喜歡和王先生交流溝通,意圖挖掘出新的思路來。

多年來我站在自以為良好的感性世界裡倚靠著感情的交叉線起伏不定,而王先生卻幫我打開了一扇通往理性和嚴謹的窗,讓我獲益良多。

慢慢的,我發現原來並不是我們對某些領域不感興趣,只是欠缺思考和角度的定位。我們開始變得侃侃而談,不管是當下最熱的政策法規、社會現象還是工作中的趣事或困擾,都會有極其迫切的想坐下來好好聊一番的強烈願望。

與此同時,思想碰撞後產生了更多新鮮的靈感和創意,思路也逐漸清晰起來,寫起東西來也變得遊刃有餘。

在很多次的溝通和交流後,我發現我們在平時養育孩子上出現的分歧,在對方的思維方式裡就能夠找到端倪。原來各說各有理的場面和不認輸的內心戲在經過多番交涉後,解決起來也更加流暢。

王先生是典型的工科男,思維邏輯尤其厲害,工作和生活中很多的模糊的想法經過梳理後都會變得條理性十足。當然很多稍顯直白的觀點最終都會在我這裡被昇華到感情與生活的境界,曉之於理,動之於情。最後,即使辯論並未結束,王先生都會急忙打斷說道:我詞彙量沒你多,我真的說不過你。

那些睡前的呢喃私語,讓我們卸下了所有的驕傲和防備,坦誠相待,才有了交心的親密與融洽。

即便有了孩子後,不再討論孩子的話題,我們依然有話可以聊,不存芥蒂和任何目的,似老友相談甚歡,甚好。

我和王先生的日常——人生總能初相見

夜色漸濃,王先生正在書房裡加班,檯燈散落的光柔柔的打在他的身上,拓出一個深沉的背影,像極了那個多年前在大學自習教室裡捧一本書的少年,只不過當時我們應付的是一場考試,而現在他需要面對的是更加繁冗的工作與生活。

可是,人總是在三十歲後,才能在沉靜的歲月裡發現依稀留存的影子。一晃十年的日子裡,讓你足夠懷念和感動的依舊是陪伴在你身邊的那個人。

那個曾經在地震時往樓上跑著找我的男生,那個為了躲餘震幫我拎著鞋子拉緊我的男生,從我的王同學變成了我的王先生,然後又成為了兩個孩子的爸爸。他是我們生命裡最重要的那個人,從以前到現在,一直到未來。

這就是我們的日常,也是我們領悟到的新的人生,期待明天,期待奇遇。

不論是我,還是王先生,或者是你們,我們都在尋找生活中的平衡感,工作和家庭裡我們都需要找尋到創造出幸福感的配方,努力工作、積極生活,用良好的心態做調料,用耐心與寬容做火候,慢慢熬製出屬於自己的“老火靚湯”。

而你們,也會比我們做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