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事業編制怎麼轉公務員編制?

HR講堂


公務員屬於行政編制,主要從事行政事務工作,錄用、提升、辭退、辭職等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事業編制整體上參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但是在編制上不屬於公務員,兩者待遇雖然都屬於國家財政同一撥款,但是一般來說事業編制比公務員編制要低,而且晉升空間也沒有公務員好。所以事業單位沒有公務員受到大家的青睞,如果你現在是事業編制,那麼你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式轉公務員編制:


1.通過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和省級公務員考試  


每年12月份會有統一的國家公務員考試,在來年三月份左右,每個省會相繼發出各省的公務員招聘公告,國考相對於省考,報考職位選擇比較廣泛,而且兩個考試題型基本相同,所以很多人兩個考試一起準備,現考國考,再考省考。


2. 通過調任轉公務員編制


調任是公務員與公務員隊伍以外的其他從事公務人員的方式,讓不具有公務員身份的人員轉變成公務員隊伍的另一個“入口”。相比較公務員錄用,調任公務員幾率更大一些,因為錄用只適用於選拔擔任主任科員以下的非領導職務人員,而調任適用於選拔擔任領導職務或者副調研員(包括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以上的非領導職務的所有同志。

3. 通過公選轉為公務員編制


每年各公務員崗位根據工作需要,地級市或者縣政府會面向本地或者全國,公開選拔副科級領導或者非領導人員,用於幹部儲備,要求報考人員必須具備3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年齡以及基層年限要求都比較具體,相對來說選拔要求比較嚴格。


4. 通過破格提拔轉為公務員編制


破格錄取針對在本崗位表現突出,工作能力強,年度考核連續獲得優秀的同志,如果你是高科技人才,或者在某些特殊行業做出特別貢獻的都有可能被某單位破格錄取。雖然說破格錄取的概率比較小,但是通過自己努力還是有可能的。


決勝網


對於一般幹部而言,從事業單位轉公務員除了像我這種調任形式之外,還有參加國家公務員、地方公務員統一考試以及通過競爭上崗兩種途徑。不過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想通過競爭上崗方式轉任公務員職務,需要滿足相對苛刻的條件。以競爭行政機關副科級領導崗位為例,一般需事業單位副科級職務滿3年,而機關行政編的機關幹部,只要科員滿2年即可。去年底,我現在的單位進行副科級領導崗位競爭上崗,不僅要求參加競選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需任事業單位副科級職務滿3年,且還要求年齡需在40歲以下。所以,通過競爭上崗方式轉身份的難度很大。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參公事業單位轉為公務員,比非參公事業單位轉為公務員要容易很多。大部分成功從事業單位轉公務員的,很少有從一般事業單位直接轉為公務員的,更多的情況是先從一般事業單位轉為參公,再從參公轉為公務員,公務員和參公之間的交流還是很頻繁的。

對於級別高一點的崗位而言,還有其他途徑,比如市長可以提名某位同志擔任副市長,然後提請市人大審議,人大審議通過即可任命為公務員。還有學而優則仕等,比如某某大學校長,直接任命為省部級公務員等。

當然,現在從國家到地方都在對事業單位進行改革,有些具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有可能通過機構改革集體轉為行政編,即變為公務員。

但並不一定公務員就比事業單位的收入高。因為事業單位工資可以套職稱,公務員則不可以。比如我轉為公務員並任副科級領導崗位時,工資反倒沒有我之前任事業單位普通幹部高,因為我是中級職稱,在事業單位中級職稱領的是正科級的工資。我還認得一個事業單位的科級幹部,工資比他們局機關的好多副處級領導幹部都高,因為他是高級農藝師,套的是正高職稱的工資,即正處級水平的工資。

所以,有機會轉公務員時要不要轉,還是需要權衡一下的。

不知道我說得夠清楚沒有,如還有其他問題,歡迎大家與我多多交流。


緣未末


參公事業編制簡稱參公人員,如是浙江、廣東、山東等地,調入行政機關單位就可直接轉入公務員。但有個別省份及地區參公人員不允許與行政機關相互流通,因參公事業編制仍然保留事業單位編制,沒有列入行政編制,本身不是“公務員”身份。本人是浙江的,參公與公務員流通沒有這個限制。

在日常中我們這也將參公事業編也叫公務員,實際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簡稱。剛開始看到這個問題時,我還以為參公單位的事業編制如何轉入公務員,後來想想不對,事業人員是沒有前面加參公的,於是也要網絡上查找了一個,原來是我們在日常中忽視了這個講法,實際上參公事業編制也是我們常講的公務員。參公與公務員沒什麼區別,主要是單位的性質決定,參公人員只要調出參公單位調往行政機關單位就直接為公務員。在市、縣調選公務員中,參公也是一樣都可以參加的,因而沒有什麼區別。

一、何為參公人員

參公人員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簡稱,待遇參照地方公務員標準,主要有參公機關人員和參公事業人員兩類人員,參公機關人員一般指的是共青團、婦聯、工會等群團組織,使用的是行政編制,但是性質依然是參公人員;另外一類是參公事業單位管理人員,一般是某個行政機關的二級機構,編制一般使用的是事業編制,待遇參照公務員。上面講過,本人浙江,參公與公務員幾乎沒有區別,所以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想不到就參公還分二種。

參公事業人員仍然保留事業單位編制,沒有列入行政編制,本身不是“公務員”(廣東、浙江、山東等除外),因而個別省份及地區參公事業人員不允許與行政機關相互流通。參公機關人員使用的是行政編制,可以與行政機關人員互流通。浙江某地貌似參公單位裡都有二種編制,一種事業編,另一種行政編。參公是行政編。具體整個浙江是否如此並不知。

在公務員考試職位表中,有備註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就是參公人員。

二、提拔是打破編制是另一種有效途徑

不管是事業編還是行政編,甚至國企、自收自支、差額等都可以通過提拔,然後經過一定的程序轉入公務員。不過,這個難度係數較大。

三、事業人員、公務員待遇相關不大

本人不知道全國各地情況,但我們當地是事業人員與公務員除工資外其它的都一樣。如果是基層,不是領導職務的公務員工資可能還沒有事業人員高。




顧盼生輝Ann


事業編制要轉為公務員,除了考試,最重要的一個渠道就是調任。調任在有的單位特別容易,有的單位比較難。如何實現調任?

首先,你要具備事業編制的幹部身份。如果是工人身份,調任是不可能實現的。

其次,具備大專以上學歷。這個沒有要求必須是第一學歷,或者全日制教育,簡言之,在職的、進修的都算數。

再次,科級以下幹部調任時,年齡不超過40歲。

最後,就是取決於單位有沒有事業編制的領導崗位。如果有,那就非常幸運,你先在事業崗位的副科或者正科職位上任職,滿一年後,可以通過調任的方式,直接到公務員崗位上,一年試用期後,考核合格,就直接進行公務員登記了。事業編制的領導崗位一般基層比較多,比如市、縣鄉一級。省級單位比較少。

除了調任,還有一個重要途徑就是選舉。比如,一個事業單位幹部,通過鄉鎮政府換屆選舉,成為副鎮長,那麼他就通過法律途徑擁有了公務員身份,而且這個渠道產生的公務員,沒有一年試用期。


愛朵


隨著公務員職級並行改革的實行,公務員的晉升渠道更加多元,公務員的工資待遇提升有了更多更好的預期。相比於公務員來說,事業編制的人員普遍想將自己的身份轉化為公務員,享受到公務員改革的實惠。那麼,鄉鎮事業編制如何轉化為公務員呢?今天我們試著分析一下。

渠道之一,通過換屆期間的選舉,直接轉變為公務員

鄉鎮事業可以直接轉變為公務員,這種辦法一般是在鄉鎮換屆期間完成身份轉變。在換屆期間,除了具有公務身份的人可以參與選舉,事業編制人員也可以參與選舉,直接選拔進入黨政班子擔任副職。通過這種渠道轉化公務員有一定的限制,一般情況下,必須在所在選區工作夠一屆,也就是五年時間,任職期間不允許隨意調動職位。

渠道之二,通過公務員考試,直接轉變為公務員身份

這種方式必須參加全省的公務員統一考試,且要與社會上的人員同臺競爭。通過參加公務員考試的方式轉變身份,不存在限制調動和提拔的情況,之前的事業單位工作時間可以累積工作年限,更加有利於未來職場發展。

渠道之三,在事業單位內提拔,通過調任的方式轉變身份

這種方式是很多人採用的辦法。首先需要在事業單位內提拔為副科級領導,副科級崗位工作滿兩年時間,年齡小於40歲的情況下,可以調任到公務員單位,其身份直接轉變為公務員。


史海心


現在的政府機關有部分人是公務員編制,部分人是事業編制。事業編和公務員是大家在選擇工作時的一個優選,當然,如果可以選擇,必然是公務員優先,很多事業單位在職員工的想法也是如何讓自己轉為公務員的編制。其實只要有接收單位和你現在單位雙方的同意放人和接收,參照公務員管理工作人員和黨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可以互相調動,但是從黨政機關調到參公單位,編制就由行政編制(政法專項編制)變成了事業編制(但公務員身份保留),而從參公單位調到黨政機關的人員,其編制自然就由事業編制變成了行政編制(政法專項編制)。作為一名事業編制工作人員,要轉為公務員編制,有哪些途徑呢?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待遇的區別有哪些?
  公務員的工資收入由政府財政承擔,並根據國家財政狀況進行調資,公務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公務員法》的規定執行。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一般由各事業單位根據市場情況而定,事業單位人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有關的社會保障規定執行,一般要逐步實行社會化。應該說:同崗位同資歷情況下公務員編制比事業編制收入要高一些。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提出:“要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貼補貼制度,完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 增長機制。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深化公務員分類改革,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職級與待遇掛鉤制度,加快建立專業技術類、行政執法類公務員和聘任人員管理制度。完善基層公務員錄用制度,在艱苦邊遠地區適當降低進入門檻。”從中央的政策導向來看,未來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的收入將有較大提高,尤其是對於數量最多的基層人員來說,實行職務與職級並行、職級與待遇掛鉤對於廣大基層人員是一大利好。
  應當看到,隨著我國各項改革的全面深化,廉潔高效的政府和事業單位機構將在市場經濟中發揮更大的服務引導作用,需要大量高素質的工作人員。因而,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崗位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其穩定的工作環境和良好的薪酬待遇優勢明顯。在今天看來,公務員職位仍然是“金飯碗”,事業單位也依然是“銀飯碗”。機會就在眼前,時不我待,有志於從事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工作的考生,應抓住時代給予的機遇,奮力一搏。
  事業編人員想轉為公務員,可以通過調任方式,所謂調任是指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調入機關擔任領導職務或者副調研員以上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想成功調任需要以下四個條件:
  1 滿足一定年齡
  調任廳局級職務的,原則上不超過55週歲;調任縣(市)領導班子成員職務的,原則上不超過50週歲,調任其他處級職務的,原則上不超過45週歲;調任科級領導職務的,原則上不超過40週歲。
  2 具有一定的工作年限
  具備公務員法及其配套法規規定的晉升至擬任職務累計所需的最低工作年限。
  專業技術人員調入機關任職的,應當擔任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2年以上,或者已擔任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
  3 符合學歷要求
  調入中央機關、省級機關任職的,應當具有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調入市(地)級以下機關任職的,應當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
  4 不得調任的情況
  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曾被開除公職的;涉嫌違紀違法正在接受有關的專門機關審查尚未作出結論的;受處分期間或者未滿影響期限的;正在接受審計機關審計的。
  當然,能否調任成功,還需要看你本人是否具備良好的整治素質、專業素養等,說白了最關鍵的就是是否具備良好的人際關係啦!

吉林中公事業單位


第一,當地黨委通過人事任命將事業單位幹部調整到行政崗位,就實現了事業轉公務員。一般情況下,當地的組織部門都會有這樣的文件,因為通過組織調整到行政管理崗位,是不允許事業身份繼續幹下去的。這個調整過程也面臨著一定取捨,就是要放棄現有職稱工資,而走行政工資。

第二,通過人大或者政協常委會等等這樣的選舉,也實現了身份轉換。其實這在一定情況下和第一種一樣,還是組織部有規定的。選任制的情況下,不要說你是事業身份幹部,即便你是農民身份,一但被選為領導崗位,也可以實現身份轉換。

第三種情況當然就是考任制了,可以通過公務員招考,也可以通過上級遴選考試這樣的方式,被選拔到公務員崗位,即實現了身份轉變。

個人感受,假如你在事業單位有很高職稱,我是不建議轉崗行政的,因為行政上升渠道狹窄,而事業崗位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評職稱晉升工資。當然這兩種身份所處的工作性質不同,需要結合個人情況斟酌考慮。 純手打,希望你能滿意。


九品芝麻吏


參公單位內部人員情況比較複雜,裡面有事業編制參公人員、行政編制參公人員還有工勤人員。

事業參公人員是單位參公以前就在該單位,原來屬於純事業編制,後來單位參公了,這部分人也跟著參公,也進行了參照公務員管理登記,但是屬於事業參公人員。這部分人是不能直接調入機關單位入編公務員。一是可以通過參加公務員招考,經過筆試、面試、體檢、政審一系列程序轉為公務員;二是經過市級組織人事部門、編制主管部門同意,報省級組織人事部門、編制主管部門審批,進行公務員登記,可轉為公務員,這類人員非常少,但有這個渠道。



行政參公人員,這個有兩個來源,一是經過公務員考試招考來的參公人員,二是原來屬於公務員身份後面調到該參公單位的人員。這兩種來源人員已經進行了公務員登記手續,可以直接調往機關單位轉為公務員,不需要重新進行公務員登記。



至於工勤人員是沒辦法轉為公務員的,除非參加公務員招錄考試,但一般工勤人員學歷不符合公務員招考條件,如果是全日制大學畢業是幹部身份,不可能入編工勤崗位的。



以上建議,是“濯日漫談”的個人理解,僅供參考。


濯日漫談


現在的政府機關有部分人是公務員編制,部分人是事業編制。事業編和公務員是大家在選擇工作時的一個優選,當然,如果可以選擇,必然是公務員優先,很多事業單位在職員工的想法也是如何讓自己轉為公務員的編制。其實只要有接收單位和你現在單位雙方的同意放人和接收,參照公務員管理工作人員和黨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可以互相調動,但是從黨政機關調到參公單位,編制就由行政編制(政法專項編制)變成了事業編制(但公務員身份保留),而從參公單位調到黨政機關的人員,其編制自然就由事業編制變成了行政編制(政法專項編制)。作為一名事業編制工作人員,要轉為公務員編制,有哪些途徑呢?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待遇的區別有哪些?
  公務員的工資收入由政府財政承擔,並根據國家財政狀況進行調資,公務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公務員法》的規定執行。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一般由各事業單位根據市場情況而定,事業單位人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有關的社會保障規定執行,一般要逐步實行社會化。應該說:同崗位同資歷情況下公務員編制比事業編制收入要高一些。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提出:“要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貼補貼制度,完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 增長機制。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深化公務員分類改革,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職級與待遇掛鉤制度,加快建立專業技術類、行政執法類公務員和聘任人員管理制度。完善基層公務員錄用制度,在艱苦邊遠地區適當降低進入門檻。”從中央的政策導向來看,未來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的收入將有較大提高,尤其是對於數量最多的基層人員來說,實行職務與職級並行、職級與待遇掛鉤對於廣大基層人員是一大利好。
  應當看到,隨著我國各項改革的全面深化,廉潔高效的政府和事業單位機構將在市場經濟中發揮更大的服務引導作用,需要大量高素質的工作人員。因而,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崗位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其穩定的工作環境和良好的薪酬待遇優勢明顯。在今天看來,公務員職位仍然是“金飯碗”,事業單位也依然是“銀飯碗”。機會就在眼前,時不我待,有志於從事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工作的考生,應抓住時代給予的機遇,奮力一搏。
  事業編人員想轉為公務員,可以通過調任方式,所謂調任是指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調入機關擔任領導職務或者副調研員以上及其他相當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想成功調任需要以下四個條件:
  1 滿足一定年齡
  調任廳局級職務的,原則上不超過55週歲;調任縣(市)領導班子成員職務的,原則上不超過50週歲,調任其他處級職務的,原則上不超過45週歲;調任科級領導職務的,原則上不超過40週歲。
  2 具有一定的工作年限
  具備公務員法及其配套法規規定的晉升至擬任職務累計所需的最低工作年限。
  專業技術人員調入機關任職的,應當擔任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2年以上,或者已擔任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
  3 符合學歷要求
  調入中央機關、省級機關任職的,應當具有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調入市(地)級以下機關任職的,應當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
  4 不得調任的情況
  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曾被開除公職的;涉嫌違紀違法正在接受有關的專門機關審查尚未作出結論的;受處分期間或者未滿影響期限的;正在接受審計機關審計的。
  當然,能否調任成功,還需要看你本人是否具備良好的整治素質、專業素養等,說白了最關鍵的就是是否具備良好的人際關係啦!

常州中公教育


在頭條上看到好多這樣問題,這裡統一說一下。1.如果有誰告訴你,有種不用努力就能完成的好事,那就是傳銷。2.如果你開始考慮自己能否找到一種不用努力就能完成的好事,你就離傻瓜不遠了。明白了吧?

事業編根本不可能轉成公務員編!根本不可能。 要是可以轉,讓人家那些參加公務員考試的人情何以堪啊? 告訴你幾個現實路徑。

1. 辭職考公務員去,這個最快,立馬就可以操作,好好準備,認真去考,自己體會。

2. 參加公務員公開選調,這個就有點資格才可以,一般要求你在事業單位取得一定成績了,例如副高級職稱兩年以上或者取得正高級職稱才可以,具體看公務員選調通知。

3.去機關借調,好好在人家那裡幹,幹到人家想調你去機關,也可以的。不過這個就更有難度了,首先你得特別能幹,能到啥程度?那塊業務基本離不了你了,或者你是大筆桿子都可以。其次,你那個部門的領導得特別喜歡你,願意調你過去。最後,你至少要在那借調個3年以上,才談到調你過去的可能。你自己琢磨吧!

所以,想直接轉編制,那是耍流氓的想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