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陸奇下家是誰?不妨看看離開百度後的47個大牛的去向

這兩天,陸奇離開百度的消息備受關注。除了陸奇為什麼離開百度以外,另一個大家最關注的問題是,陸奇會去哪裡?

目前陸奇已然確定好下家工作,但具體是投奔國內巨頭還是創業,我們目前還無法得知。

在確切消息到來之前,我們不妨來看看,這些年,從百度離開的AI大牛都去了哪裡?

投奔巨頭系

國內巨頭BAT等都在加速佈局AI,對於頂尖AI人才的爭奪異常激烈。

正如李開復所言,在AI發展的前期,企業的AI人才需要去高校裡挖,Facebook、Google、亞馬遜都在挖高校的AI教授和研究員,然而,中國的狀況是,高校沒有這麼多人才積累、BAT的AI頂尖人才需要從Facebook、Google、亞馬遜這些國外公司挖。

百度是最先意識到“挖人”重要性的公司。 2013 年,百度就花了數千萬挖來數據挖掘、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領域的十來位大牛,包括一些學者和教授,例如Facebook科學家徐偉。 2014 年,百度從谷歌挖來吳恩達,擔任百度公司首席科學家、負責百度研究院的領導工作。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旗幟性人物,吳恩達在百度期間吸引了大批AI人才加入百度。

這兩年,百度從微軟挖過來的AI大牛有:陸奇、張亞勤、景鯤、倪凱、顧嘉唯、亓超、王海峰、楊濤;從谷歌到百度的有吳恩達、朱凱華、王勁、彭軍、樓天城、衡量。

阿里這兩年也不示弱,從微軟挖回了:周靖人、林晨曦、王堅、華先勝、初敏等大牛。而BAT之間,AI人才流動最典型的例子當數從百度到騰訊的張潼。

2013 年 9 月,張潼加入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 2014 年任百度研究院副院長,大數據實驗(BDL)主任。在加入百度前,張潼曾經擔任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教授、IBM研究院研究員、雅虎研究院主任研究員。

2016 年底就有傳聞說張潼離開百度,但是半年後,騰訊才公開張潼加入的消息。 2017 年 3 月,騰訊正式任命張潼擔任騰訊AI Lab(騰訊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帶領 50 餘位AI科學家及 200 多位AI應用工程師團隊,專注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四個垂直領域,並且在內容、社交、遊戲和平臺工具型AI四個方向進行研發與應用合作。

BAT之間的人才流動應該是很頻繁的,但是在高管層的流動卻並不多見。業內人士也稱,陸奇離開百度後,加盟騰訊和阿里的可能性不大。

披甲創業系

陸奇下家是誰?不妨看看離開百度後的47個大牛的去向

從 2017 年起,AI升級傳統行業成為一大趨勢,各個領域暗潮湧動。身處國內外巨頭公司的AI大牛能最先看到機會,也最能將頂尖技術付諸應用。

從百度離開的AI人才,大部分都選擇了披甲創業,如今,他們幾乎已經撐起了AI圈的半壁江山。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特意整理出了這些人才的去向。

計算機視覺與自動駕駛

陸奇下家是誰?不妨看看離開百度後的47個大牛的去向

百度大力發展自動駕駛,也帶動起了國內整體的發展。目前百度系幾乎佔據了整個國內自動駕駛創業領域,有王勁創辦的景馳科技、樓天城創辦的小馬智行(Pony.ai)、佟顯喬創辦的星行科技(Roadstar.ai)、楊文利創辦的領駿科技、鮑君威創辦的Innovusion、吳夏青創辦的DeepMap.ai、倪凱創辦的HoloMatic、張天雷創辦的主線科技、劉駿創辦的寬凳科技、張哲創辦的Driva.ai。

王勁是自動駕駛百度系中最受關注的人物。 2010 年 4 月 15 日加入百度,擔任技術副總裁, 2013 年 12 月晉升為高級副總裁。在加入百度之前曾擔任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

2012 年,谷歌開始測試無人車項目。 2013 年百度在深度學習研究院(IDL)正式成立,同時主導研發百度無人車項目。 2014 年,在王勁主導下,百度研究院正式成立,IDL也併入其中,王勁成為百度無人駕駛研發項目的最高負責人。 2015 年百度宣佈將推出無人車項目,同年 10 月完成路測。

2017 年,陸奇成立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該群組由自動駕駛事業部、智能汽車事業部、車聯網業務共同組成,陸奇親自掛帥,而王勁由於個人和家庭原因,不再擔任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職務, 4 月,王勁離職創立景馳。同年 7 月百度推出自動駕駛Apollo平臺,百度的自動駕駛平臺佈局基本完成。

在機器視覺領域,曾任百度美國研發中心架構師的劉少山創辦了普思英察、曾任深度學習實驗室研究員的鄧亞峰也成為格靈深瞳CTO。

陸奇下家是誰?不妨看看離開百度後的47個大牛的去向

自然語言與語音

在自然語言和語音領域,前百度度秘中控決策負責人王卓然創辦了三角獸科技、前百度主任架構師戴帥湘創辦了驀然認知、前百度語音首席架構師賈磊創辦了獵戶星空、前百度筷搜和智能交互應用團隊負責人汪冠春創辦了助理來也。

為了發力智能語音語義領域,百度從微軟挖回微軟小冰技術創始成員亓超和景鯤,從零開始打造出機器人助理度秘,而後完善了對話式人工智能系統——DuerOS,免費開放給手機、音箱、電視等硬件設備,打造起以DuerOS為核心的智能家居生態。

2016 年,王卓然、亓超和馬宇馳一起成立了三角獸科技,致力於基於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為各個領域打造人機交互解決方案。三角獸科技目前主要集中在智能客服、智能硬件、智能手機三個領域,已經接入超過 2000 萬臺智能硬件、 200 萬臺兒童設備。

戴帥湘創辦的驀然認知是一家以認知計算、自然語言理解技術為核心的人工智能公司,提供信號處理+語音+ 語義+雲端服務自動對接的一站式智能交互解決方案,主要發力的領域有智能車載、智能家居和智能客服。

獵戶星空則不僅做語音,同時還做計算機視覺,主打機器人和音箱。助理來有些不一樣,沒有做硬件而是主打私人助理軟件,為用戶提供訂票、娛樂、打車、外賣等生活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