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
大地震顫,彷彿發生了一場致命的心悸。頃刻間,大地傾覆,山川變色,人在這場災難裡被輕易的碾碎,被分離,被割裂。
10年,當那些輾轉難眠的日子逐漸遠去,當新的家園在廢墟中重建,當山川大地逐漸修復出往日的明朗。現在的阿壩還好嗎?
在“5.12”地震十週年之際,《西部旅遊》雜誌社深入阿壩州,以行者的姿態,探訪十年之後的阿壩,以旅遊的視角,對這片秀麗的土地,予以凝視。
錦繡臥龍大自然筆下的千面世界
大熊貓作為中國的國寶,早已成為了我們走向世界的名片。而在四川阿壩州的臥龍就生活著這些可愛的“萌物”。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臥龍孕育了適合熊貓生長的環境。然而在“熊貓之鄉”這個稱號的背後,大自然的饋贈也讓這裡擁有了風采各異的奇特景觀。從高山峽谷到原始森林,臥龍的每一處風景都在向世人展示它的獨特魅力。
1.“國寶”熊貓 獨一無二的世界萌物
作為世界的“活化石”和中國的“國寶”,大熊貓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800多年。如今,大熊貓主要棲息在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等地的山區。而此次,我們就前往了四川臥龍,一睹了“國寶”的萌像。
中華大熊貓苑總建築面積約19844平方米,是目前國內外最大的人工飼養大熊貓種群基地。作為大熊貓的原生棲息地,臥龍的氣候和環境都十分適合大熊貓生存,因此,大熊貓苑內的熊貓活動場地都為未作其他的處理,而遊客可以在圍牆外近距離的觀賞大熊貓。如果非要用一個字來形容熊貓的話,我一定會選用“萌”這個字。在我們沿小路遊覽的過程中,大熊貓們無一不在向我們展現它們的憨態可掬,打滾、撓癢、進食……它們的每一個動作都帶有天生的笨重感。然而,工作人員提醒我們,大熊貓仍然屬於野獸,不能被它的表象所欺騙。大熊貓一般是在秋季生產,而小熊貓前六個月需要和媽媽生活在一起,六個月到兩歲左右就會進入苑內的“幼兒園”。因此,如果想要看熊貓寶寶和媽媽一起生活的話,就需要冬天的時候前來觀賞。
在大熊貓苑內有許多“海龜”大熊貓。其中一隻明星熊貓,名叫寶寶,它出生於美國,是另一隻明星熊貓泰山的妹妹。因為長期生活在國外,寶寶除了聽不懂中文以外,對中國的窩窩頭等食物也存在抗拒,只吃國外的餅乾。另外還有一隻從泰國回來的大熊貓,名叫林冰,它產下的兩隻大熊貓被海底撈認養,分別取名“海海”和“撈撈”。林冰的泰國粉絲聽說它生了寶寶,特意從泰國郵寄了一些供小熊貓玩耍的玩具,可見熊貓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而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大熊貓是可以被認養的,但只能是終身認養。
中華大熊貓苑還進行了大熊貓野化培訓與放歸研究。放歸野外的大熊貓在熊貓媽媽懷孕的時候就會隔離培訓,不會和人類有任何接觸。放歸後的熊貓會佩戴一個GPS項圈,以便於研究人員瞭解它的生存情況。但是項圈具有一定的使用壽命,一段時間過後它就會失去作用,但那個時候熊貓已經接近能夠在野外獨立生存了。
之後,我們去參觀了自然與地震博物館。館內二樓通過現代科技模擬熊貓生存環境,讓人更為直觀的瞭解了大熊貓的演變發展和生活習性。而一樓針對臥龍所處的地質條件分析展示了關於地震的知識。一圈走下來,我們在獲取了許多知識的同時,也被大自然創造世界的力量所震撼。
2.森林資源 萬物之靈的聚會
巴朗山又稱"斑斕山",在藏語中又叫巴郎拉,意為聖柳山。穿過鄧生原始森林,之後便會進入巴朗山景區。巴朗山海拔高達5040米,較大的海拔差異讓巴朗山經常出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氣象現象。從山腳仰望山峰,只見峰嵐峭壁磷峋,巖壁裸露,險象環生,峻嶺的山峰頓時讓我們感嘆大自然的巧奪天工。從山腳上山,道路兩旁根據海拔設立了提示牌,而沿途高山草甸,猶如一幅幅巨大的地毯覆蓋山間,偶有碎石散落在地,卻絲毫不影響整體的景觀。成群的牛羊怡然自得,隨處漫步,成為了草甸上靈動的點綴。當驅車行進到海撥約為4000米的高度時,山體周圍已經漸漸覆蓋了一些雲霧,瀰漫的雲霧將雄渾的山脈分成上下兩個部份,並呈現了兩種不同的景觀,穿過雲層就像來到了另一個世界。下車走向路邊,看著聚集在腳下的雲海,整個人都好像騰雲駕霧一般。越往上走,山體漸漸覆蓋上了一些積雪,而眼前也漸漸浮現彷彿觸手可及的連綿雪峰。
考慮到時間原因,穿過雲層之後,我們沒有選擇繼續開車,然而就算如此,路邊的風景也足夠讓人驚豔。都說“無限風光在險峰”,的確,想要看到絕美的景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巴朗山的山路彎多,對於想要追求駕駛感的人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體驗,高原賞山脊間公路的峰迴路轉,讓人彷彿經歷一場有驚無險的冒險。
本期內容已刊登在2018年《西部旅遊》4-5月刊
如需購買請淘寶搜索“西部旅遊雜誌”
閱讀更多 西部旅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