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yuanaiyl
我們一定要認清這樣一個事實,西方主導的諾貝爾獎中的文學獎丶經濟學獎,具有十分明確的階級性丶傾向性。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的設立的文學獎,是為資本主義服務的,不可能為社會主義的文學叫好給於獎勵,《平凡的世界》不能得獎,這還有什麼奇怪的。但是醜化社會主義的丶歪曲其進步性的丶汙衊其領導力量的,這一類的文學作品西方是十分欣賞的。簡而言之,文學獎丶經濟學獎不象自然科學獎那樣,有一個"真理丶唯一標準”,而是按照資產階級的思想,意識形態去評選文學作品,結果還需要猜嗎!
蕎麥山人
簡單來講,《紅高粱》的故事,外國人能看懂,而《平凡的世界》外國人很難看懂。
《紅高粱》和《平凡的世界》寫的是不同時代的故事
《紅高梁》寫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這段時間,國外也處在二戰階段,對那段歷史,哪個國家的歷史課中都會有涉及,大家不陌生,中國人的抗日史應該也在其中。可《平凡的世界》寫的是解放後,確切地說是文革後期到90年代初期的故事,這段時間,中國曾處於封閉狀態一陣子,改革開放後,外國人對中國的瞭解多了,但這種瞭解更多來自官方,而非民間,即便有中西民間文化交流,也不可能細到黃土高原一個村落,一個縣城,這麼陌生的環境,《平凡的世界》又有那麼多的群像描寫,外國人能看懂這本小說的應該不多,中獎的幾率自然小。
至於,路遙去世,而莫言健在,這也是個原因,但路遙不去世,《平凡的世界》真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嗎?答案是未必。如果真拿路遙作品去評,《人生》獲獎的概率都比《平凡的世界》高。
《紅高梁》寫的是張揚的人性,而《平凡的世界》刻畫的是平凡的人生,衝擊力差距太大
兩部小說,都是好作品,也都百讀不厭,要單論喜歡,可能《平凡的世界》更勝一籌,但提到衝擊力,還要推《紅高梁》。一望無際的高梁地,光著脊樑的轎伕,一身紅裝的新娘,滿是黃土的鄉間小道,畫面感不能再強。《平凡的世界》也有畫面,泥濘的縣高中操場,滿臉菜色的同學,雨和雪夾雜的天氣,同樣是畫面,《平凡的世界》就沒有那種直達心靈的震撼,只能勾起讀者內心隱隱的感傷,所有的環境都是烘托人物,《紅高梁》從畫面就能感受到人物對自由、對愛情、對生活的那種無比的熱烈;而《平凡的世界》,從雙水村的小河到溝溝壑壑,感受到的是人們對光景、對婚姻、對未來沉重的期盼。
張揚的人性,自由的愛情,在《紅高梁》裡體現得淋漓盡致,“我爺爺”、“我奶奶”內心深處的慾望、掙扎,在高梁地的野合中,把人性和大地的綠和紅糅在一起。少平守在內心一隅的小心翼翼的愛情,金波愛而不得的失落,少安迫於現實的婚姻,潤葉屈從於人情的選擇,寫的都是人性的克,看著揪心,那種無法衝破世俗樊籬的委屈,讓讀者有一種感同身受的壓抑。
《紅高梁》是一個人黎明前站在海邊大聲呼喊,而《平凡的世界》則是一個人在月光下,坐在海邊無聲哭泣,一個感情向外,一個感情向內。同民族,同文化還理解,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理解起來就有差別。
電影《紅高梁》對小說的助推功不可沒
《紅高梁》拍成電影后,捧紅了三個人,導演張藝謀、演員姜文和鞏俐,1988年,這種題材的電影在國外還很少見,但《紅高梁》得了好幾個國外電影節大獎,其中柏林電影節的影響力最大。
1988年,“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紅高粱》。
1988年,“第5屆津巴布韋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紅高粱》。
1988年,“第5屆津巴布韋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張藝謀 。
1988年,“第5屆津巴布韋國際電影節”,故事片真實新穎獎:《紅高粱》。
1988年,“第25屆悉尼國際電影節”,電影評論獎:《紅高粱》。
1988年,“摩洛哥第一屆馬拉什國際電影電視節”,導演大阿特拉斯金獎:《紅高粱》。
1989年,“第十六屆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廣播電臺聽眾評委會”,最佳影片獎:《紅高粱》。
1989年,“法國第五屆蒙彼利埃國際電影節”,銀熊貓獎:《紅高粱》。
1990年,“民主德國電影家協會年度獎”《紅高粱》獲獎。
1990年,“古巴年度發行電影評獎十部最佳故事片之一”《紅高粱》獲獎。
電影《紅高梁》在國際上的知名度非其他電影可比,電影火了自然帶動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只是衡量一個作家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中國作家的作品,肯定是中國人最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不一定比沒獲得的好,獲得的只能說明,某部作品跨越了文化障礙,得到了其他文化的認同,但植根於本民族文化的作品一樣值得推崇。
不只文學界,其他行業也有一種奇怪的風氣,不管什麼產品,只要在國外獲獎,一定好過沒在國外獲過獎的,這些都是認識偏差,民族文化不自信的表現。
《紅高梁》熱烈奔放,《平凡的世界》樸實動人,各有各的好,諾獎是一個肯定,但不能絕對。
小雅的小
這很清楚,因為諾貝爾獎是西方人評的,西方人看不起中國人,而莫言的小說《紅高梁》正好寫的是中國農民的低俗、下濺、自私,醜陋等,這正中西方人之懷,當然就拿獎了。不過筆者還是要糾正的是,莫言獲諾貝爾獎的作品不是《紅高粱》,是另外一篇醜化中國人的作品《蛙》。
幸福時光周
首先得糾正題主兩個錯誤,第一,莫言獲得諾貝爾獎的,是小說《蛙》;第二,莫言沒有寫過《紅高粱》,而是《紅高粱家族》。
電影《紅高粱》是根據莫言小說《紅高粱家族》改編之後拍攝的,這部電影成就了導演張藝謀,也成就了鞏俐。因為獲得國際大獎,小說原著才得以受到關注,並被翻譯成多種文字推向世界。莫言也因此受到西方文藝評論界的關注,所以,某種程度上,電影《紅高粱》也成就了莫言。
莫言的《蛙》,比《紅高粱》更有藝術成就。可能在我們看來,這也不過是在揭中國一代人苦難的傷疤,但是,西方文藝評論家對這樣的內容感到非常吃驚。當然,小說寫得非常精彩,無論是語言架構還是其他,都代表了莫言小說的最高成就,獲獎也就有其必然因素。
再說一下《平凡的世界》。這是路遙的嘔心烈血之作,代表了他的最高成就。但是,可能因為西方對中國“傷痕文學”已經失去了興趣,並不看好。有人因此憤憤不平,要知道,諾貝爾獎的評委可能和我們普通人或者是東方人還是有區別的。
有時候不得不相信運氣一說。中國那麼多的作家,莫言是第一個獲得世界最高文學獎的,其他的作家,要麼因為翻譯原因,或作家早逝,或其他因素,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或無緣。
曾有人開玩笑說,莫言將母親的墳遷過之後,第二年就獲得諾貝爾獎了,他家祖墳冒青煙了。
揚州微笑的草
我是一個文學愛好者,上世紀知名作家的文學作品看過不少。首先先糾正一下提問,莫言獲得諾貝爾獎的不是《紅高梁》,而是他的小說《蛙》,《紅高粱》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被張藝謀導演拍成電影,得了很多國際大獎,由此聲名大噪,但其實《紅高粱》節選自莫言的小說《紅高粱家族》。
為什麼莫言能得諾貝爾獎,而路遙卻不能得?很多人知道路遙是因為他的小說《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小說代表作,甚至被很多人譽為偉大的小說作品,但我卻並這麼認為。
我們看路遙的作品,不管是《平凡的世界》也好,還是《人生》也好,都帶有很強烈的時代烙印,這兩部小說我都是少年的時候看的,當時看了之後確實非常觸動,甚至眼裡湧出了淚水並陷入久久的惆悵,但是現在已經人到中年的我,如果再去路遙的這兩部小說,便不會有這種感覺。
作為好的文學作品,應該不僅具有時代意義,也能引起人們深思,不管時代怎麼再變,它的價值從來不會變,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同為陝西作家陳忠實的《白鹿原》我認為就比《平凡的世界》要好,它是一部史詩性的作品,而且會隨著時間歷久彌新。
再來說《平凡的世界》,好的地方自不用說,甚至有些過譽,我們說說不足的地方。首先,人物形象是平面的、定型的、不夠豐滿也少了發展,這一點不光包括主人公孫少安、孫少平,甚至在其它人物身上都明顯有這一點,有點不像小說更類似於報告文學。
其次,作為反映現實的作品,很多生活場景確實寫得非常好,但也有很多地方有些生硬,甚至太理想主義。比如地委書記的漂亮女兒田曉霞與普通的煤礦工人孫少平談戀愛,這是完全不顧常識性的道理,最後路遙還安排田曉霞因救人而死,算是路遙為她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不然我真的無法想象,地委書記的女兒與煤礦工人戀愛最後會有什麼結果。
我們都知道,路遙算不得一個有才氣的作家,不僅作品數量不多,創作《平凡的世界》的過程也非常艱難,這點我們可以從他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中看出來,他立志寫長篇,想要超過自己的中篇小說《人生》,但是又缺乏駕馭寫作長篇小說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寫的小說當然要大打折扣了。
這樣說其實有些於心不忍甚至有些譁眾取寵,畢竟路遙寫《平凡的世界》太苦了,超出了平常人的忍受力,他也為此付出的代價甚至人生的全部,但是很事情就是這樣,你沒有辦法。
再來說說莫言,我們熟悉的電影《紅高粱》是根據莫言小說《紅高粱家族》改編之後拍攝的,這部電影成就了導演張藝謀,也成就了鞏俐。因為獲得國際大獎,小說原著才得以受到關注,並被翻譯成多種文字推向世界,莫言也因此受到西方文藝評論界的關注。
所以,某種程度上,電影《紅高粱》也成就了莫言,但是莫言的小說也確實寫得好。在中國文學界,有人說莫言是最擅長講故事的人,莫言其實也是一個有才氣會寫小說的人,他的作品也非常高產,這點陝西另外一位作家賈平凹與其非常類似。
我為什麼覺得《紅高粱》比《平凡的世界》寫得好,最基本的一點,就是《紅高粱》它反映了人性。一個未經世事的處子,進門就成了寡婦,她本能的就希望能和某個男子相偎相愛,所以才有了和“十里八村寡婦殺手”的小白臉偷情這一情節。這就是人性,在本能的需求當中,她暫時放下了禁錮她的貞潔牌坊。
還有小說裡其它的人物也一樣充滿了人性。小說裡的主要人物有的是自發的造反勢力,有的是混亂和無紀律的地方首領,他們沒有救國家和人民群眾的主動意識。他們反抗的原因來源於為自身的生存而抗爭。整部小說中沒有著墨太多的正面形象,“我爺爺”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既是“土匪”又是“抗日英雄”的雙重身份,土匪的野性和英雄的血氣使人物更加豐滿和真實,還原了真實的歷史一幕。
在這一點上,陳忠實的《白鹿原》也一樣,每個人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沒有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這才是活生生的、真實的人。
十年讀書
平凡的世界的確是一部好作品,但是不太符合歐美對於文學鉅著的判斷標準。
作品中的主人翁都三觀太正,沒有人性的複雜性和兩面性。黃土高坡上的老百姓都這麼純良嗎,男主角孫少平,孫少安一心就只為大家庭,自己如何付出都可以接受,特別是孫少安為了大家庭讓自己的小家負重前行,這點別說歐美人不理解,就是目前都市主流文化批判伏魔弟的思潮看,當代城市中國人自己都很難理解。
女主角更是一個比一個偉大,潤葉跨越兩個家庭門不當,戶不對的鴻溝,為愛堅守,還是因為有童年的美好回憶。後來為了內疚,一心彌補自己的丈夫,可以理解為早期人民教師高於普通老百姓的覺悟。
曉霞生活在精神愛情裡,作為新中國最早一批知識新青年,受國外自由愛情(主要是國外文學鉅著影響)影響,對精神追求高於物質追求。
但是秀蓮作為一個沒讀幾天書的農民女兒,那份與眾不同的選夫標準和甘心奉獻,超乎正常人對農村女孩的認知。
除了主角,連配角都沒有反面,處處與田福軍作對的政敵沒有私心,只是政治主張不同,認識到自己政治方向錯誤後,很快轉變,併成了田福軍的得力助手。
熱心的村書記一家,女主人為了孫少平干涉工頭的分工,就連處處為難孫少平的工頭都能因為孫少平救了自己態度徹底改變。
每個人,哪怕之前吊兒郎當的姐夫也能幡然悔悟,最終都走向善良的本性。平凡的世界是三觀最正的文學作品,很適合學生看,但是在世界各國人們意識形態多樣性的條件下,要得到一致認可太難。
寧彩臣
《紅高粱》什麼時候獲諾貝爾文學獎了?我怎麼不知道?獲獎的作品是莫言描寫關於計劃生育體裁的《蛙》,我同意網友的見解,《平凡的世界》不是一部優秀的小說鉅著,但他講述的是一個眾多底層奮鬥的優秀故事,茅盾文學獎一波三折,就連第一稿寫成,幾家大出版社都不給發表,屢遭退稿,後在一女編輯(夲向賈平凹約稿,沒約到便退而求其次,要了路遙的稿,並改名平凡的世界,才在中國文聯公司出版。路遙寫《平凡的世界》,人物中大部分有自身的影子,把自己螎入了作品中了,有時為了書中人物的命運,自己竟在小房子裡失聲痛哭或嚎嚎大哭(見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路遙寫《平凡的世界》是堅苦的,為文學的追求透支了身體(在病床前曾告誡賈平凹寫作先注意身體),茅獎以頭名頒給他更多是鼓勵路遙的寫作態度,褒揚他為文學追求或者獻身之精神。除了故事,語言技巧上,文學藝術上甚至沒有可圈可點。我當時上高一,花了幾晝夜看完的,小說跨度很大,可以認為是幾十年變遷的敘事史。個人認為,就文學藝術上,並沒有超越八十年代獲獎中篇小說《人生》。
拍成電影時我上學,村裡轟動了,看到高加林騎自行車帶上劉巧珍,背後拉手的愛情經典鏡頭,小孩子們齊喊"高加林,劉巧珍”!收音機裡也多次播放《人生》,可見當時影響之大。
至於諾貝爾獎頒給《白鹿原》也不會給《平凡的世界》的。除了故事,我都沒看出其藝術性。我是陝西人,陝西作家瞭解些。莫言是由《紅高梁》進入大眾視野,還有《透明的紅蘿蔔》,《豐乳肥臀》等,故事性強,雖有部隊生涯,但屬於平民作家,想像富豐,我同樣認為,其語言,語法,的駕馭技巧不如賈平凹,但他獲獎了,又該怎麼說?當年呼聲最高的國內作家賈平凹也只能嘆息了。就連莫言本人也承認賈平凹是資歷深厚的"前輩大家",(從他那次去蘭州,給不熟悉的賈平凹發電報讓賈接他,並耽心賈是名人,怕不來,事實上賈去了沒見到人,後來在文章談及此事),但畢竟,有人為中國作家填補了諾貝爾獎的空白,也算是中國文壇一大幸事了。
與正義同行
一部文學作品是速朽還是不朽,這不是獲得什麼獎能決定的。諾貝爾獎也不例外。而一部作品的生命力的長短,也不決定於它受“時代”的追捧。而是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我們自己的許多獲獎的文學作品,幾乎都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被塵封。到現在幾乎都無人問津。如長篇小說《豔陽天》,《暴風驟雨》《李志成》。而真正有生命的作品,它產生的時候,多數是不受“時代”待見的。甚至遭到被“時代”的打壓或排擠,如《水滸傳》在當時是被列為禁書。而魯迅的《阿Q正傳》,曾招至許多的罵聲。就因為水滸傳揭露了官場黑暗,阿Q正傳批露人性的醜陋。人說,文學作品應該歌頌真善美,批判假醜惡。其實這是自相矛盾的。因為真的東西往往是醜惡的東西,善的東西往往是偽善,美的東西只是表面,其骨子裡奇毒無比。比如,鮮花是美麗的、但許多鮮花散發出來的香味包涵著毒素。人們只知道,森林裡幽靜,清涼,美麗的。但是,森林中有毒蛇、猛獸,危機四伏,暗藏殺機。這就是真實的現實世界。真實的現實是永遠存在的,而假的東西是不會永存的。誰要把假的說是成真的,那是在自欺欺人。小時候常聽人這世上有鬼。而事實是,說有鬼的人和信有鬼的人都沒有見過鬼。同樣,人們追求完美的事物,說天上有仙女。而事實是,就是長的十分完美的美女,其大多數都是內外不合,徒有其表。世上真實的東西,都是不完美的。所以人們要追求真善美。有這種理想和嚮往是可以的。但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而為了掩飾現實的骨感,往往用理想來包裝。而包裝現實的作品都經不起時間的考驗。而諾貝爾獎的獲獎作品,幾乎都是真的,醜的,痛苦的,悲慘,悲哀,悲憤的!
微言常理
現在是人云亦云,某些人或著某個大學認為《平凡的世界》好,結果都說好。路遙《平凡的世界》雖寫了中國變改時代,但只寫了承包責任制前後幾年的事情,獲茅盾文學獎眾望所歸,如果說《平凡的世界》代表中國最高水平的文學作品有點誇張了。1949年以前的不提,建國之後同時寫中國變革時代我認為不如浩然的《豔陽天》(不評論,自己看去),讀了新潮澎湃;論寫作功底和寫作技巧及故事性不如陳忠實的《白鹿原》(不評論,希望看原著)。而且路遙《平凡的世界》最後有點消極悲觀,給人感覺要以現實為主,不要挑戰命運了,其它的都是夢想。青春美麗的田曉霞死了,生活剛剛好轉的賀秀蓮得肺癌了,重滿激情的孫少平也回到大亞灣煤礦與他的寡婦師孃結婚過日子了,對愛情執著的田潤葉也與雙腿鋸掉的李向前生孩子了,金波到了青海農場沒有找到當年心愛的姑娘回到郵政局上班了,那田福軍呢?路遙也沒有忘掉他——因為“西服事件”捱了處分了。
所以感覺讀了《平凡的世界》沒有給人積極向上感覺而要以現實為主,是在搞不明白為何把這本書捧的這麼高?
淄水氤氳
我是這樣想的,無論是莫言的蛙,紅高粱,還是豐乳肥臀,還有路遙的人生,平凡的世界。都是中國寫作的巔峰,包括圍城等等中國作家的文學作品不勝枚舉!我們不能以獲得諾貝爾獎文學獎來評論,那你還可以問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應該獲得什麼獎呢?中國的文學作品不是任何一個獎項可以評論的。中國的文學作品她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精華,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智慧。立世界文化之林而獨秀。不要以一篇文章獲得了獎項,來對比另一個作品。每一篇都有獨特的觀點和魅力,有一句警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這個道理。好好讀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