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许镜清和他的《西游记》音乐

走进星创文艺重温经典记忆,每当我们听到一曲“啾啾…当当当……”时会忍不住热泪盈眶,这首曲子到如今已经成为了不可磨灭的番号。

许镜清和他的《西游记》音乐

“欢乐的花果山”

1983年,央视开始筹拍电视剧《西游记》,去哪儿找到合适的作曲成了令导演杨洁最挠头的事。她先后找了7名作曲家给《西游记》谱曲,但总觉得差点儿意思。

直到有一天,她听到了一段不太规矩的音乐——用弦乐、木琴、电吉他、电贝斯、架子鼓描述了孙悟空出世、带领众猴嬉笑打闹占领水帘洞的情节。这段配乐颇具“电子音乐”风格,让杨洁觉得孙悟空真能飞起来。

于是,她抓着工作人员问作者是谁,得到的答案是这个人叫许镜清,没什么名气。杨洁说,就这个人了。

当时的许镜清在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创作室工作,九成科教片都由他来配乐。得知央视要拍《西游记》,在找作曲家时,他正在单位的传达室里看报纸。许镜清试着写了几首配乐,其中就包括让杨洁眼前一亮的那段“电子音乐”《欢乐的花果山》。那个年代,电子乐刚刚进入中国,一不小心就会被贴上“腐朽堕落”的标签,没人敢这么玩。但“没有框框”恰恰是许镜清的音乐风格。

许镜清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长大。整个县城只有两台钢琴,没一个人懂五线谱,城中心的大喇叭来来回回放“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许镜清只听过一首外国曲子,柴可夫斯基《四小天鹅》,还是二胡笛子演奏的民乐版。

许镜清和他的《西游记》音乐

他给自己造了一把二胡,那也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件乐器。他照着喇叭里唱歌的调,自己调好音准,找好八度,随便什么歌,都能模仿拉出来。中学,他成了宣传队的灵魂,二胡、笛子、扬琴、三弦,什么乐器都能摆几道。他全然不知道还有乐谱这种东西,他只认声音。

十七岁,许镜清拿到了学校那台钢琴的钥匙,这是考音乐学院的“特权”。连续两年,每天晚饭时间到午夜,他都在学校音乐教室练琴。自学完大学一年的课程后,许镜清揣着母亲给的五块钱,野心勃勃去哈尔滨高考。

他赶到考场时,两小时考试已经过了四分之一,好说歹说门卫才放他进了考场,考题是在四首歌词里选一首作曲,许镜清只花半小时就写了一首单旋律曲子,左等右等没人交卷,闲得慌,于是,他又在考卷上写了一篇小文章,把自己的曲子用音乐理论从头到尾剖析了一遍。

那年100多个人考作曲,最后录取3人,许镜清排名第一。

“让孙悟空飞起来”

毕业后,许镜清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创作室工作,是单位唯一写歌的人。他不满足只用两三件乐器捣鼓合成音乐,他要玩真的。科教片里,春天到了,又到了庄稼冒头的季节,随着庄稼生长,他给科教片配的交响乐管弦齐鸣,轰轰烈烈地响起来。

对于《西游记》的配乐,杨洁导演几乎没有给许镜清任何限制,先写一段片头曲,随便写,只要长度是2分40秒。

“《西游记》多复杂啊,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3天写不出一个音符,连觉都睡不好。一天正琢磨,许镜清听到外面农民工去吃饭,一路当当当当敲饭盒,哼着调。开头一下子有了,他立刻把调子记下来,打算用小号和铜管演奏,有一种勇往直前的意思。晚上睡觉,突然远远飘来一段女声,有仙境的味道,赶紧起来,把这段曲子记下来。

这段2分40秒的片头,乐器用得天马行空:电子音乐、管弦乐、琵琶、竖琴、架子鼓、电贝斯等,因为“西游记是个神奇的东西”。这段没有名字的音乐后来被网友称为《云宫迅音》,尊为中国电子音乐鼻祖。相比之下,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就顺产得多。

许镜清和他的《西游记》音乐

1983年冬天,许镜清坐公交去单位,始发站北京动物园。天上飘着一点雪,熙熙攘攘的小商贩担着东西沿街叫卖——阎肃的歌词“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的旋律一下子涌出来了。他怕忘了,下车掏兜,摸到牡丹牌卷烟盒,赶紧撕开,拉住旁边一个小学生,要了一支铅笔,靠在电线杆上半闭着眼,把旋律在脑子里拉长,刷刷记下来。小学生看愣了,直问叔叔你在干吗。写完这首歌,他只用了半小时。

除了片头片尾,许镜清还写了有二人转幽默曲风的《猪八戒背媳妇》,印度曲风的《天竺少女》,他其实从没去过印度。词作家阎肃给他的歌词,后面一大段“沙呜沙呜”,阎肃说是印度语的“啦啦啦”。许镜清找来唯一能找到的印度歌《拉兹之歌》,听了半天,生造了一首《天竺少女》,竟然很有印度风味,他有点得意:“怎么说呢,可能我有点天才。”

然而,1986年前11集《西游记》播出后,配乐受到媒体一片差评。《西游记》的音乐编辑找到许镜清,说央视领导专门开了个会,要换掉作曲。电子音乐刚进入中国,电视台台长说,这是资产阶级的东西,怎么能用到无产阶级的音乐里。杨洁找来场记,给领导口述了几句话,大意是艺术让我负责,音乐你就别管;要是不让负责,那我后期剪辑都不管了。电视台领导拿杨洁没办法,只说了一句“哎呀,你咋这么厉害”,许镜清的音乐被保下来了。

许镜清和他的《西游记》音乐

电视剧《西游记》播完后,《敢问路在何方》火了。许镜清很兴奋。他想西游记里的歌曲要是能传唱个三五年,就很开心了。结果一唱唱了30年。

“真没想到会流传这么长时间。”许镜清感叹,“我已经很满足了,觉得很幸福,这辈子没白活。”甚至连当年“边边角角”的《女儿情》《猪八戒背媳妇》近年也被不少电影挖出来,重新加工和翻唱。“我写《西游记》的音乐是碰巧的。也许换了人,比我更好。”

“音乐会能赚钱吗?”

写完《西游记》的音乐,许镜清就想开个音乐会,但作为作曲,他的身份总是有点尴尬。

提到86版《西游记》的音乐,人们常常先想到词作者阎肃。有一次看电视,北京台给十首电视金曲颁奖。他突然听到《敢问路在何方》的曲子,阎肃在台上领奖。他打电话给电视台,介绍自己是《敢问路在何方》的作曲。对方说:“没人告诉我们啊,没人知道您电话。”

最后,奖杯被邮寄到单位传达室,由传达室大爷给他颁发。

许镜清和他的《西游记》音乐

“我一直期望上级单位能支持一下,但是没有。”他从40岁期望到70岁,80年代另一部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红楼梦》,音乐会国内国外开了几十年,许镜清说自己很羡慕。

真正开始动心思筹备《西游记》主题音乐会是2007年。对于音乐会的资金,许镜清一直寄希望于喜欢《西游记》的商人和公司赞助。

有人答应资助,不过是借款,得归还。许镜清对音乐会能否盈利完全没底,不敢接受。有人愿意赞助音乐会,但态度倨傲,许镜清几乎没有发言权。到后来,他也灰了心,“我就很纳闷,别人开个音乐会很容易,我开一个怎么就那么难。”

2011年,许镜清跟一个电视编剧聊起音乐会,说自己“做梦都在办”,但是没钱。编剧建议他开个微博账号。许镜清注册了微博,最开始叫“作曲许镜清”,没人知道他是谁。后来改名为“央视西游记作曲许镜清”,他的粉丝很快就涨到了3万。《西游记》的观众们第一次找到了童年回忆的造梦人,他们在许镜清的微博下留言,说《西游记》片头曲是“人生第一首电音”。

许镜清和他的《西游记》音乐

然而,音乐会还是没有下落。2013年年初,许镜清发了一条微博:“我的西游记音乐会路在何方?”这条微博被转发了3万次,一些企业联系到他,问最多的问题是“音乐会能赚钱吗?”

一家四川的演艺公司联系许镜清,说赞助他在当地举办“十元演唱会”,请几个民间乐手,找几十元一场的业余歌手唱西游记歌曲。一家北京公司同意赞助西游记音乐会全国巡演,但要签约买断,不让许镜清参与。一对湖北的母女看到许镜清微博邀请他去了一趟湖北,她们拿出100万给许镜清,说能还上就还。许镜清心里打退堂鼓,“等于背了一百万的债,压力更大了。”

就这样,他鞠了许多没有下文的躬,喝了几百碗茶,600多张样本碟送得只剩200张。音乐会还是一点眉目没有。

“只准成功,不准失败”

2016年1月22日,许镜清又发了一条微博:“2016年是开办音乐会的契机,我再努力一把。因为今年有特别的意义,《西游记》播出30周年,又是猴年。”

事情终于有了转机。理想传媒公司找到许镜清,组了一个项目组,帮他众筹音乐会。早在2013年发微博求助的那次,就有网友建议许镜清可以尝试众筹,但七十多岁的许镜清搞不太懂,当时的他还是希望能找到愿意资助音乐会的赞助方。

音乐会计划于年底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合作方找人为许镜清拍摄了众筹视频,8月30日,这则视频在微博上像斐波那契数列一样被转发,许镜清的微博粉丝涨到7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