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楊霞:初印之美

楊霞:初印之美

楊霞:初印之美

清三代精寫刻之代表、明代蘇州籍著名文學家高啟文集【清雍正六年(1728)金氏文瑞樓精寫刻本】《青邱高季迪先生鳧藻集五卷》清代上等太史連紙精印、寫刻俊美、墨色濃郁,極初印!

杨霞:初印之美

此為雍正文瑞樓精刊初印本,竹紙、超厚二冊一函,開本長寬:27.6*18.1釐米,帶藍色函套。是書半葉十一行二十二字,白口,左右雙邊,單黑魚尾。前有金檀、周忱序。版心皆鐫“文瑞樓”,內收111頁222面,數頁有小修。品見圖。

本書有以下幾大特點。

杨霞:初印之美

一是內容好。是明代著名文學家高啟的文集。高啟(1336-1374),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字季迪,號槎軒,長洲(今江蘇蘇州市)人。元末隱居吳淞青丘,自號青丘子,官至戶部右侍郎,因諷刺明太祖好色被腰斬。高啟才華高逸,學問淵博,能文,尤精於詩,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初唐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他也是明初十才子之一。景泰元年(1450)徐庸蒐集高啟遺篇,編為《高太史大全集》18卷,高啟的詞編為《扣舷集》,文編為《鳧藻集》,另刊於世,本書正是他的文集《鳧藻集》。雍正間金檀輯注,全文凡卷一論二篇、記十五篇,卷二三序,卷四傳、贊、箴、賦等,卷五雜著、墓誌銘等。

杨霞:初印之美

二是版本好。《鳧藻集》五卷據明正統九年鄭士昂刻本重訂,鳧正其誤,多所校正。讎校精審,所注亦簡要不苟,允稱善本。

杨霞:初印之美

三是寫刻俊美、極初印。本書為金檀於清雍正六年(1728)以金氏文瑞樓的名義刊刻的精寫刻本,由著名刻工手寫上版,精楷寫刻,字畫俊美,氣脈貫通,清代上等太史連紙精印,墨色濃郁,極為初印,令人賞心悅目。乃有清一代名刻,非肆中常見之後印與翻刻本可媲美者。前輩著述如魏隱如、毛國鈞等人均多次提及(魏曾撰長文區別此書原刻翻刻之不同),以作三精刻之代表作。

杨霞:初印之美

本書有清雍正六年金氏文瑞樓初刻初印本、清雍正七年到乾隆四十四年墨華池館重訂本、乾隆四十四年之後的文瑞樓剔剜後印本、乾隆嘉慶以後的文瑞樓補剜後印本、嘉慶以後的平湖寶雲堂後印本等五個版印。

杨霞:初印之美杨霞:初印之美

初印本與後印本的區別:一是初印本筆畫清晰,筆道有神韻,字跡清朗。後印本筆鋒磨損,字跡稍見模糊,墨跡有所漫溢,有斷版。二是初印本版心皆鐫“文瑞樓”,這是文瑞樓初刻的典型特徵,後印本則將其剔除。三是校注信息。卷一首頁文字信息為桐鄉金檀重輯,侄成鼎梅均,男宏熹開霞㒰校。桐鄉在第二行,位置於“金檀”之上。這是金氏文瑞樓初印本準確的校注信息,本書符合初印本的所有特徵。四是在冊善本。《中國古籍善本總目》清代刻本很少著錄,《鳧藻集》五卷單獨著錄者,可見初印本價值。五是流傳稀少。高啟因得罪朱元璋被害,其詩文集亦流傳不廣。金氏文瑞樓初印本流傳絕少,極為稀見,全國公藏僅存兩部,藏家寶之。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