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烏克蘭對我國的幫助實在太大了,必須感謝

蘇聯和美國都曾是超級大國,自1991年蘇聯解體後,能夠毀滅全世界的國家又多了一個,這就是烏克蘭。烏克蘭可不簡單,在蘇聯體制內有大量的武器工業、製造業,這裡也是蘇聯航母的誕生地,核武器一點都不必美國弱。蘇聯解體後留在烏克蘭境內的核武器很自然就變成了烏克蘭的財產,一口氣接受了19架連美國都害怕的圖-160戰略轟炸機,240架米格-29前線殲擊機,還有60多架蘇-27戰鬥機,還有蘇聯時代轟炸機設計局、製造廠等。

但是美國卻不願意看到地球上又多了一個能夠毀滅世界、挑戰自己的國家,烏克蘭經濟危機隨即爆發,美國乘虛介入提供資金將這些蘇聯末日殺手鐧全部拆除。

畢竟烏克蘭國防戰略也不需要如此強大的進攻性武器,反而養著這些超級武器還需要大量的維護資金,美國提供資金,退役或者拆除就成了很合理解釋。烏克蘭在自廢武功後還做了一件事,就是向中國提供大量的航空、發動機技術,為中國快速成長積累了寶貴的底蘊。

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軍售就是烏克蘭提供500臺AI-222K-25,這種發動機與太行不同,推力小,適合裝載到輕型戰鬥機、教練機上,太行是10噸級大推力發動機,不適合用於輕型戰鬥機。獲得AI-222K-25技術後,中國可納入國產化進程,快速吸收技術,推出更先進的國產型號,縮短與西方的差距。此外烏克蘭的運輸機堪稱世界一絕,中國和烏克蘭打算在中國建造大型運輸機生產線,諸如安-124、安-225這樣的超級運輸機將在中國的渭南生產。

烏克蘭還向中國提供了當年蘇-33艦載機的T10原型機,以報廢武器的形式運到中國,加快了我國殲-15艦載機的研製進程。

大量的烏克蘭技術介入使得中國軍工快速成長,帶動了創新武器研發,在這些基礎上中國推出了殲-15艦載機、運-20重型運輸機,艦用燃氣輪機等。快速縮短了與美國的差距,如今我們的第四代戰鬥機殲-20已經下線,預計在明年裝備部隊,之前世界只有美國能夠製造出隱身戰鬥機,可以說中國的國防工業實現了小步快跑,加油還在繼續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