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當下最強8核CPU,通吃各種應用還能滿足高性價比裝機需求

  對於中高端玩家來說,八核處理器平臺很好的契合了他們的需求。其不但在遊戲中表現出色,適合用來搭建高端遊戲平臺,同時在專業應用中,也能有比較不錯的表現,相比更高端的平臺,在性價比方面又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可以算得上是"全天候作戰平臺"。目前在八核處理器的比拼中,AMD銳龍7 3800X和Intel Core i9 9900KF的競爭尤為激烈,那麼在他們之間該如何選擇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當下最強8核CPU,通吃各種應用還能滿足高性價比裝機需求

  8核旗艦拼規格,到底鹿死誰手?

  8核旗艦處理器比拼中 ,兩個對位的競品就是AMD銳龍7 3800X和Intel Core i9 9900KF。Intel Core i9 9900KF是Core i9 9900K去掉了核顯的版本,而AMD銳龍7 3800X則相對於3700X有更高的頻率,還解鎖了更高的TDP,完全有挑戰競品旗艦Core i9 9900KF的實力。

  

當下最強8核CPU,通吃各種應用還能滿足高性價比裝機需求

  製程方面,第三代銳龍全線採用7nm工藝,而第九代Core還在使用14nm工藝(實際上Intel 的14nm工藝還會繼續使用在下一代產品上),由於製程的優勢,讓第三代銳龍可以在同樣的TDP下有更多的設計和發揮,所以我們看到第三代銳龍將三級緩存統一提升到32MB,比Core i9 9900K(16MB)多出了一倍,更多的緩存為第三代銳龍帶來了大幅的IPC性能提升,從而在綜合性能上有了更好的表現。

  由於第三代銳龍改變了I/O控制器的連接方式,所以在之前出現的內存延遲過高的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從而帶來了遊戲性能上的大幅提升,專業性能出眾但跑遊戲不行已經成為了過去式。同時,在內存支持方面,銳龍7 3800X默認支持雙通道DDR4 3200,而Core i9 9900K只是默認支持DDR4 2666,雖說兩者都支持內存超頻,但第三代銳龍搭配任何AM4主板都可以支持DDR4 3200或更高頻率的內存,而Core i9 9900K只有搭配高端的Z390/Z370才可以使用超過DDR4 2666的高頻內存。

  基礎頻率部分,銳龍7 3800X比Core i9 9900K高出300MHz,因此TDP上限也高出了10W,來到了105W。最高加速頻率方面,Core i9 9900K可以達到5GHz,規格上略有優勢。但我們都知道,同頻情況下第三代銳龍的單核性能是明顯超過第九代Core的,況且理論最高自動加速頻率往往有諸多限制很難達到,所以具體性能差異如何還得看實戰,不能光看理論最高加速頻率的高低。另外,根據以往的測試我們也知道,標稱TDP和實際需求並不完全相同,雖然TDP比Core i9 9900KF高出了10W,銳龍7 3800X使用盒裝自帶的幽靈散熱器就能很好的控制溫度,而Core i9 9900KF則建議使用水冷散熱器。

  價格方面,銳龍7 3800X比Core i9 9900KF便宜了近1000元,這個差價足以購買一塊X570來搭建旗艦平臺了,如果放到顯卡上已經能提升一個大檔次了,這還不談散熱方面的需求更低還能節省不少資金,從紙面性價比來看,銳龍7 3800X已經完勝。當然,我們還是要以事實說話,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在實測中兩者在各方面的表現,到底誰更值得選購。

  旗鼓相當的大對決!銳龍7 3800X硬剛Core i9 9900KF

  測試平臺

  處理器:AMD銳龍7 3800X

  Intel Core i9 9900KF

  內存:芝奇幻光戟DDR4 3200 8GB×2

  主板:技嘉X570 AORUS PRO WIFI

  技嘉技嘉Z390 AORUS PRO WIFI

  顯卡:技嘉RTX 2080Ti GAMING OC

  硬盤:技嘉AORUS Gen 4 SSD 1TB

  電源:航嘉MVP K850

  操作系統:Windows 10 64bit專業工作站版

  作為8核全能平臺的對決,我們這次不再用傳統的理論測試來做對比,而是將測試項目全部放到實際應用上,分成實際遊戲測試和專業應用軟件測試兩個部分,來看看它們在實際應用場景下的表現。

  

當下最強8核CPU,通吃各種應用還能滿足高性價比裝機需求

  由於第三代銳龍大幅度提升了IPC性能,所以單核心性能的提升非常明顯,同時內存延遲的降低,讓其遊戲性能相對前作有了長足的進步。在遊戲實戰中,雖然Core i9 9900KF憑藉更高的加速頻率稍有優勢,但是實際上幀速的差別也僅有1~2fps,對遊戲體驗而言不會有任何區別。由於這次我們使用的是RTX 2080 Ti這樣的頂級遊戲顯卡,顯卡方面已經不是瓶頸,而玩家實際裝機時,使用更低端一些的顯卡的話,就更難有實際幀數上的區別了。從遊戲性能上來說,銳龍7 3800X與Core i9 9900KF已經達到了同一水平。

  

當下最強8核CPU,通吃各種應用還能滿足高性價比裝機需求

  專業創意應用測試部分,我們選擇了常見的光線追蹤計算與光照渲染軟件(V-RAY

  、POV-RAY和Corona)、3D建模和渲染軟件(Blender和Cinebench 4D)和視頻非編軟件(達芬奇和Premiere Pro CC)來進行測試。從測試結果來看,銳龍7 3800X和Core i9 9900KF在專業軟件中的表現各有勝負,Core i9 9900KF在光線追中計算中有更好的發揮,而銳龍7 3800X在3D渲染使用的Blender和Cinebench 4D(性能體驗基於Cinebench R20/R15測試)則優化更好。另外,在目前火熱的視頻編輯能力上,銳龍7 3800X也小勝一籌。

  雖然各有所長,但兩者的實際差距都很小,由於實際應用中的環境更加複雜,所以兩者的差距還會進一步縮小。從這個角度來看,兩者的專業性能也是在同一水平線上的。

  創作者福利,這個優勢獨一無二

  抖音和B站的興起,帶火了VLOG和創意視頻,出門在外,說自己不會點視頻編輯,好像就落後與這個時代一樣。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視頻大神,但對於視頻創作者來說,除了更好的處理器和顯卡性能,在視頻流程中還有許多影響出片效率的條件。這裡就不得不提到AMD第三代銳龍處理器帶來的PCIe4.0的支持了。

  隨著視頻設備的性能提升,6K已經不再神秘,而能夠拍攝4K高碼率的視頻機比比皆是,已經成為了標配。1分鐘的4K 400M碼率的視頻,可以達到800MB左右(根據各種壓縮格式不同,這裡取其中一種),一小時的拍攝要產生48GB的文件(這還是不拍攝無壓縮RAW格式的狀態)。巨大的數據量對於工作室來說,將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數據的拷貝和分發上,非常影響工作效率。磁盤效率對於實際應用是一個不可忽視地方。

  

當下最強8核CPU,通吃各種應用還能滿足高性價比裝機需求

  由於PCIe4.0大幅的提升了帶寬,所以基於PCIe4.0的NVMe SSD能有更加強悍的磁盤性能。從測試來看,我們採用的這塊技嘉AORUS Gen 4 SSD 1TB和PCIe3.0 SSD相比,在連續讀取能力上提升了48%,在連續寫入上更是直接翻倍。對於長期需要有大量文件拷貝的工作室用戶來說,在時間和效率上提升可以說是非常明顯了。

  總結:遊戲/專業都給力,銳龍7 3800X性價比同級無敵

  銳龍7 3800X作為第三代銳龍中的8核旗艦,性能表現相當出色。如果按照價格劃分檔次的話,可以說銳龍7 3800X已經完成了越級挑戰Core i9 9900KF。從實際應用場景的測試來看,銳龍7 3800X無論是在遊戲還是專業應用中,都和Core i9 9900KF處於同一水平線。考慮到Core i9 9900K的最高睿頻還高出500MHz,其實銳龍7 3800X的同頻性能已經超過它了。遊戲性能的大幅提升,意味著用銳龍7 3800X可以用來搭配任何旗艦級顯卡,絕對不存在瓶頸的問題。

  僅僅是性能上的追平還不夠,銳龍7 3800X目前的售價僅為2449元左右,比Core i9 9900KF(3459元)足足低了1010元,這還不說Core i9 9900KF還需要配備一個比較強勁的水冷散熱器。對於一臺整機來說,1000元的差價投入其他配件足以輕鬆拉開檔次。在同樣的裝機預算下,玩家可以提升兩個檔次的顯卡,或者用於增強磁盤性能。在乎體驗的玩家也可以購買更好的鍵鼠或顯示器。在綜合性能相當的情況下,銳龍7 3800X的性價比實在是高出太多了。總而言之,不管你是需要經常進行設計工作的專業用戶,還是發燒級的遊戲玩家,銳龍7 3800X都是購買價值最高的8核旗艦處理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