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 致初中和高中的小夥伴:在學習上想成為強者,要做好最基本的兩點

致初中和高中的小夥伴:在學習上想成為強者,要做好最基本的兩點

我們所有人面對生活和工作,往往分成兩種狀態。

一種是被動的工作和過生活,每天的主旋律就是被動完成任務和解決問題。

疲倦和抱怨會充斥在每一天裡,煩惱和反感會時常出現在腦海裡。

日復一日,新年重複舊年的路,最後日子沒出路。

另一種是主動掌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每天的主旋律是達成自己所設定的目標。

每天都感受到一點點的進步,成就感和滿足感會縈繞在胸懷,雖然辛苦,但很快樂。

前者,叫做弱者思維,所對應的是諸多庸人。

後者,叫做強者思維,所對應的是少許強者。

其實面對學習,也是如此。


有一群孩子,學習對於他們是煩惱,是壓力,他們每天被無窮的作業、題目、背誦、默寫所煎熬,處在一種疲於救火的狀態裡,在學習上,沒有自信,畏難不前,隨著年級增長,更有甚者會自暴自棄,覺得自己就不是這塊料。即便成績還可以,也是耗盡了心血而得來,但是喪失了興趣和主動性,學習之路最終註定走不長久。

而另一群孩子,學習對於他們是挑戰,卻並不是壓力。他們也愛玩,但是他們懂得控制自己的時間,調整自己的態度,合理安排各項作業,並能掌握一些小方法高效完成,最終獲得成就感,從而激發對某一科或某幾科學科的興趣,樂於鑽研和動腦,併為解決了難題而手舞足蹈。這樣的孩子,即便性格內向,但是在學習上永遠自信昂揚,他們會捍衛自己學習的主場,在學習中除了知識以外,獲取人格上的成長與完善,逐漸的在班級或年級裡脫穎而出。

這就是成才之路。

我們總說,希望自己的孩子即便平凡,但不平庸。這也便是上述第二種狀態。

想做到這點,很不容易。

但是世界上所有有意義的事情,大抵上都不容易,我們一定要找到方法。

當家長有了把孩子培養成強者的意識,願意調整好心態,願意為此而付出時間和精力,按照我們所總結出的方法,配合我們一起去為孩子的成長而努力,一切也就不會那麼難。

到最後,孩子收穫了學習上的進步,家長亦收穫了更美好的生活。

想讓孩子擁有強勢思維,並主導學習生涯,最終成長成才,需要做到下面最基本的2點。

1 認識到時間的寶貴

在職場上和生意場上,可能會存在“前功盡棄”、“白費力氣”、“時間投入和收入不成正比”的狀況發生,但是在學習上,成績永遠和投入的時間精力成正比。

每一個看似輕鬆考高分的學霸,定然有著你看不到的“三更燈火五更雞”的時候。

在大家學習效率相差不大的基礎上,每一個孩子都要知道時間就是財富,我們真的浪費不起時間了!

每一個假期包括每一個週末,就是最容易被忽略掉的“黃金時間”。

因為它太短,同時它太迷人,因為有著大把整段的時間可以用來吃雞和王者榮耀。

往往被放置一旁不聞不顧的卻是最重要的東西——學習。

學習是沒有冬季的,更加不會冬眠,當你荒廢了一個個看似短暫的假期,而別的小夥伴卻珍惜並善加利用,你們之間的差距就是整個學期的落後了。

假期,對於畢業班的同學而言更為重要,因為不久之後,直面眼前的就是畢業大考的戰場,所以,每個假期都是最佳的練兵場。

每一個學霸,都不會放過每一個如此重要的假期。

弱者思維最典型的思維模式就是“等以後、等下次、等再過段時間、等我今後有錢了……”,殊不知,等著等著,所等來的就是現實和理想越來越大的差距,有太多機會和太多應該做的事情就這樣在等待中遺憾的失之交臂。

對待生活和工作,也許可以等一等,但是對待學習,千萬不能等。

即便孩子有“等下學期怎麼這麼樣、等以後怎麼怎麼樣”的思維,家長也要把控住。

而我們最擔心的就是家長自己對孩子的學習就存在這樣“等”的思維。

無論如何,請重視起每個假期,請珍惜每一天的學習時間。

請在任何一個假期裡,讓孩子千萬別冷落了學習這個最重要的夥伴。

2 學會列計劃並監督達成

據權威統計,每個成就不凡的人基本都是“清單控”。他們會把每件事都列到清單上,並逐件落實和達成,同時總結和反思,最終獲得能力提升和事業進步。

其實,清單就是最直接有效的計劃。

每個學霸,都明確的知道自己每天、每個週末、每個月要做到那幾件事,要做到什麼程度,併為之堅持和養成良好習慣。

想讓孩子獲得進步和成長,卻沒有計劃和堅持,一切都是空談。

也許不單單孩子,甚至家長本身在規劃與堅持方面也存在著一些欠缺。

那我們就和孩子一起,從此刻起開始改變吧!

坐下來,認真想一想,哪些事情是需要列到每日、每週、每月清單上的,那就動起手來,堅持一下試試看,即便自己沒有獲得所期望的收貨,這個過程對於孩子來說也是最寶貴的親身示範不是?

也請認真想一想,哪些事情是需要列到孩子的每日、每週、每月清單裡的,那就和孩子商討一下列出來吧,是每天背誦7個單詞、每天一份半小時訓練、每週一次佳片欣賞還是每週一次家庭例會?

最後別忘了,和孩子拉拉勾,堅決執行,並且準備好獎勵兌現給孩子。

當然,如果在這方面不知道如何下手,請持續關注頭條號:理科筆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