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揭祕:乾隆皇帝是海寧陳家的孩子?他六下江南,難道是為了認親

眾所周知,對於乾隆皇帝登基後,為了掩飾自己漢人身份而將生母的姓氏改掉這件事,一直都是專家學者們探討的一個問題。對於乾隆皇帝的身世之謎,民間傳聞眾說紛紜,加上他曾六下江南,四次都住在海寧陳家,

難道他真的是海寧陳家的孩子嗎?他下江南的目的,就是為了認親嗎?

揭秘:乾隆皇帝是海寧陳家的孩子?他六下江南,難道是為了認親

史料記載:康熙五十年八月的一天,雍親王府的福晉生了個女兒。而就在這天,浙江海寧陳世倌家也添了一個兒子。陳世倌,人稱陳閣老。當時在朝為官,跟皇四子雍親王胤禛關係很好。兩家又走得很近。

據說,當時雍親王得知兩個孩子是同一天出生時,他特別高興。於是,在給孩子慶生時,他就請陳閣老一家也前來參加。宴席當日,雍親王的福晉想看看陳家的兒子,便命人把孩子抱進了房中。可當孩子被抱出來時,男孩卻變成了女孩。久居官場的陳閣老一看便知,這是性命攸關的大事,絕對不能聲張。於是,為保性命,陳閣老便主動辭官,帶著一家老小回了原籍浙江海寧。

而被王府換進去的這個男孩,就成為了後來的乾隆皇帝。對於這種說法,為何傳得最廣,並非空穴來風。

揭秘:乾隆皇帝是海寧陳家的孩子?他六下江南,難道是為了認親

乾隆在位六十年,六次南巡,四次到海寧,都住在了海寧陳家。傳聞當年是因為乳母多嘴,讓乾隆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才六下江南,來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不僅如此,乾隆皇帝還賜給了陳家一塊匾額,上面寫著“春暉堂”三字。而這春暉一詞,則是出自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所以,有人根據這首詩的意思,說乾隆是陳家的孩子,要不怎麼說報答父母如春暉一般的深情呢。而當年被換走的格格,則由陳家帶回海寧。長大後又嫁給了當朝重臣,大學士蔣廷錫之子蔣溥。蔣溥也甚得乾隆的恩寵,官至大學士。在清代,海寧陳家科名最盛,名相迭出。

據傳當年陳家後代陳崇禮科舉及第之後,蒙道光帝召見,得知他是陳閣老的後人,道光帝微微一笑說:“汝固海寧陳家也”。不久,陳崇禮即被提拔為鹽運使,就是憑著乾隆皇帝與海寧陳家的這層關係,陳崇禮才會受到如此眷顧。

那麼事實真是這樣嗎?對於這一說法,歷史學家們卻持著反對的觀點。金庸先生在《書劍恩仇錄》這部小說的後記中,也聲明:據歷史學家考證,乾隆是海寧陳家的孩子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揭秘:乾隆皇帝是海寧陳家的孩子?他六下江南,難道是為了認親

首先,陳家那塊寫有“春暉堂”的匾額,並不是乾隆皇帝題寫,而是乾隆的爺爺康熙皇帝親賜的。康熙在位的時候,陳家先祖侍讀學士陳元龍,奏請康熙皇帝為自己父母寫了這三個字。而這,跟乾隆卻並沒有任何關係。況且,陳閣老也並非是主動辭官不做,而是在乾隆年間,被乾隆攆回家的。

在乾隆六年的時候,陳閣老升任內閣大學士。沒過多久,他就因為起草諭旨的時候出了錯,被革了職。乾隆皇帝還當面斥責他說他:無參贊之能,多卑鎖之節,綸扉重地,實不稱職。這話說得,罵的陳閣老是一無是處。又怎麼像是孩子對爹說的話。

其實,最主要的是,乾隆的父親雍正,根本就用不著換別人家的孩子。因為在乾隆出生的時候,雍正已有三個兒子。而且那年,雍正才34歲,年富力強的他,想要兒子並不是什麼難事,犯不著處苦心積慮地換別人的兒子。

揭秘:乾隆皇帝是海寧陳家的孩子?他六下江南,難道是為了認親

至於乾隆六下江南,四到海寧為何都住在陳家。那也是由於錢塘江修建海塘工程,海寧就在錢塘江的北岸。當時的海寧是個小地方,這樣的地方能接待皇帝的宅院,也只有世代為官的陳家最為合適了。

文章寄語:喜歡我們內容的,歡迎在下方留言區評論哦!

(關注我的都變美了,不信你試試)

看文章也需要注意休息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