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華為和高通,誰才是5G技術的領頭羊?

元池喜


高通(Qualcomm)是一家美國的無線電通信技術研發公司,成立於1985年7月,因CDMA技術聞名,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無線技術。公司總部駐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市。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銷售通信設備的民營通信科技公司,於1987年正式註冊成立,總部位於中國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華為基地。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於ICT領域。所以單單是從時間上看,高通在華為之前,但是早兩三年打下的基礎也是不可估量的。

目前4G是當下最為流行的通訊技術,全球已經有15億用戶在使用LTE技術,而作為LTE的演進形態,5G將會是未來通訊技術的全新形態,在自動交通,遠程醫療、智慧城市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在5G時代,用戶的應用模式也會出現巨大的變化,由於5G具有高速度、低延時的特點,在高清視頻、自動駕駛、虛擬現實領域會有更加完善的應用模式。高通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個5G數據連接,驍龍X50Modem實現了速度達到了1.24Gbps,除了高速之外,5G標準的通用性也會更強,5G時代需要8到10個頻段,而在4G時代,達到40個之多。更良好的統一性能夠讓5G具備更強的通用性,也有助於技術更加快速的普及。X50調制解調器系列產品,2019年上半年進行商用發佈,屆時它會使市場上第一個基於X50的終端產品,並且向下支持2G、3G、4G。目前已經在X20做到了千兆級,X50將會支持60Ghz以下的頻段,也支持毫米波,具備更強的通用性。高通是首家千兆級LTE終端設備推出公司,目前已經有16款產品支持千兆級,24個國家40個運營商已經實現千兆級基站部署。

然而近年來,國產手機大放異彩,但國產手機還是受國外供應商太多限制,特別是處理器,比如驍龍的最新頂級芯片,高通必然先滿足三星的需求才能輪到小米、一加等,所以難搶、買不到的背後也充滿了商家的無奈。更別提受高通刁難,“萬年聯發科”的魅族了。確實,華為作為新崛起的手機大廠如今如日中天,處理器的性能從去年開始有了質的飛躍,麒麟950衝破性能孱弱的桎梏,而最新芯片960已經能夠和驍龍821分庭抗禮,某些方面如通信能力和功耗控制上甚至更優,堪稱進步神速。但是,華為芯片與高通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比如:成本較高、供貨不足等。


先不說誰是領頭羊,總之,華為在架構、gpu、總線上距高通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我們還是比較看好國貨的發展的!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鎂客網


從標準的角度來講,高通還是佔據主導地位。


簡單地講,5G的核心編碼標準一共有4個:

1. 長碼編碼 控制信道

2. 長碼編碼 數據信道

3. 短碼編碼 控制信道

4. 短碼編碼 數據信道


在3G和4G的時代,高通壟斷了所有通信的標準。而在5G時代華為在幾年前就開始了技術標準佈局,並積累了不少的成果,尤其是華為的Polar Code(極化碼)被認定為5G網絡中四大核心編碼標準之一(短碼編碼控制信道)。所以5G時代,核心編碼的格局就變成了:


1. 長碼編碼 控制信道(高通)

2. 長碼編碼 數據信道(高通)

3. 短碼編碼 控制信道(華為)

4. 短碼編碼 數據信道(高通)


所以結論是:華為在5G時代打破了高通的壟斷,佔有了25%的標準,但在高通依然有著絕對的影響力。


高挺觀點


2016年11月17日,在3GPPRAN指第三代合作項目:無線接入網絡187次會議上,5G方案討論中,華為公司的PolarCode(極化碼,又稱短碼)方案成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最終方案,也就是目前全球5G標準中,除了華為的PolarCode極化碼標準獲得認證外,還沒有可以抗衡的另一種方案。這足以說明目前華為在5G領域領跑全球。

當然,高通,三星,諾基亞等國際通訊巨頭也在全力研發5G制式標準和相關產品,但華為已經在國內和國內運營商,在國內的七個城市建成5G試驗網絡並提供商用,在德國和德國電信共同建立全球首個完整5G的商用網絡,在商用上已經完勝高通。

當然,在全球的5G商用上,很多國家和組織不允許或不願意看到華為一家獨大,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我相信還會推出和制定一些標準,但華為已經在該領域博得頭籌,要完全超過華為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華為加油,你是我們在通訊領域的驕傲,是我們華人在世界揚眉吐氣的底氣。


仁澤至簡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這樣說,高通依然是主導,但是華為已經的標準制定者之一了,是僅次於高通的存在。

高通可以說是全球無線通訊專利的霸主,在3G時代,高通的高管說:”3G時代是無法繞過高通的“可見高通的實力。3G擁有3G時代最多的通訊專利,基本上每一臺需要用到3G的設備都要向高通繳納專利費。

華為就是中國在通訊領域的老大,也是全球最大的通訊設備供應商。不過,對比高通,華為還是後起之秀。但是這個後起之秀有一點牛逼,就是在4G時代開始,華為擁有的核心專利是第二多。

同時,華為在5G時代成為了標準制定之一,華為的PolarCode碼成為eMBB場景編碼中控制信道編碼的最終解決方案成功,但是美國的LDPC方案也即是高通主推的,贏得了大多數。

所以,在5G時代,高通還是最大的贏家。全球範圍內使用高通移動網絡核心專利的5G手機每臺收取專利費:單模5G手機:2.275%;多模5G手機(3G/4G/5G):3.25%。使用了高通移動網絡標準核心專利+非核心專利的5G手機:單模5G手機:4%;多模5G手機(3G/4G/5G):5%。如果一臺3000塊的多模5G手機,需要向高通繳納150元左右。

同樣是通過5G的專利收費,諾基亞估計一臺收費3.4美元左右,良心又便宜。

作為標準制定者的華為還沒有公佈收費標準。


太平洋電腦網


題主問的可能是手機方面的5G技術,如果我們擴展到整個5G電信市場,華為和高通可能都不是領頭羊。

這是通訊諮詢公司訊石和Lightcouting在業內的調查評選結果。大家普遍認為諾基亞是5G的領頭羊,出乎意料?諾基亞不是掛了嗎?那是手機,諾基亞在基礎電信領域一直有比較強勢。事實上,諾基亞的確也在5G上突飛猛進。

2015年,諾基亞網絡系統當時最快的光纖互聯網(包括谷歌(微博)在美國部署的Fiber網絡在內)速度大約快10倍左右,比三星在的類似技術快25%左右(三星最快7.5Gbps)。 那時候,華為和高通還沒有進展到這一步。

2016年,諾基亞已經在北美進行了5G測試。在美國,5秒下一部720p電影。在加拿大,其5G測試網絡的速率為4G網絡6倍。

2017年,諾基亞正式推出了5G MoNArch(5G移動網絡架構)研究項目。作為歐盟5G基礎設施公私合作伙伴關係(5G-PPP)第二階段的一部分的支持和資助,5G MoNArch將把第五代移動網絡架構付諸實踐。可以說,在歐洲,諾基亞將一統5G電信。

就在前幾天,諾基亞貝爾剛剛發佈了《物聯網白皮書》 展示高鐵5G模擬系統和工業機器人,想成為行業標準。

諾基亞玩的比華為和高通都大。


作者徐光啟


5G確實是要來了,華為與高通也各有所長。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去年(對,2017已經是去年了)12月份的一個新聞,說是ITU(國際電信聯盟)旗下的3gpp組織,提前凍結了5G標準的第一個版本(Rel.15)。比預先設置的時間表,提前了9個月,虛高一點來算則是提前了11個月。

這對業外人來說,也就是國外召開了一個團結勝利的大會而已。但對於電信行業來說,這代表著:5G可以正式上馬,推出實用產品了。

所以,現在Intel、高通、中興、華為跳出來宣告自己的5G進展。華為發佈巴龍5G01時,還著重強調:這是首款符合3gpp標準的5G商用芯片。

什麼是商用呢?我們推出了華為5G CPE(用戶終端),還分高低頻兩個版本哦!

這個類似於路由器的東西,什麼時候面向消費者銷售?則只能看5G往下怎麼發展了。當然你也可以提前買回家,用來接收4G信號。

這就是3gpp推出Rel.15的意義。

現在一大幫電信運營商、電信設備商,正在努力搭建5G實驗網。中國移動打出旗號,要以最快的速度打造世界最大的5G實驗網,所以Intel、高通、中興、華為等等頻頻傳出好消息——與中國移動合作的5G又有新突破了!

中國移動的5G實驗網目標是覆蓋國內所有一線城市,當然還有最近的百年大計三角形——雄安新區。

這樣的覆蓋範圍,就是衝著率先商用去的。這跟當年沒有拿到4G牌照的中國聯通一樣,用實驗網的名號,推廣自己的新業務。

同時,參照3gpp目前的工作效率,5G推廣的速度將會比想象中還要快。

2016年6月底,3gpp放出的5G協議規格時間表顯示:Rel.15標準凍結時間是在2018年9月。現在不僅提前到了2017年12月初,而且還完成了Rel.16中核心網NGC (NextGeneration Core)標準的製作。

現在只剩下Rel.16的SA(獨立組網)標準,據說面向eMBB(移動寬帶)商用標準在接下來的6月份就會迎來凍結。

這麼算下來,Rel.16標準凍結時間說不定會提前到2019年3月。而3gpp的標準一旦凍結,就代表著相關產品技術已經可以推向市場,所以意義也非同一般。

倒推過來,華為的5G CPE,確實到了發售的時間窗口了。現在拿出來做做PPT也不為過。

中國速度幫助3gpp救市,智能手機有了新盼頭

其實向微軟小冰學習,還能再誇兩句國人:

ITU能有這麼高的效率,可能是中國人功勞。

因為現在中國人已經“佔領” 3gpp了。據說現在3gpp各分組內,中國派駐的專家動輒佔到40%以上。連Rel.15正式凍結的大會上,都擺放起中國企業送去的熊貓玩偶。

3GPP分組大會現場

還記得2016年年底,那個讓國人充滿自豪感的“喜報”嗎?華為的Polar碼打敗高通的LDPC碼、法國的Turbo碼,成為5G唯一的eMMB場景的控制信道的編碼技術。

這是在3gpp剛剛確定5G時間表四個月之後,取得的進展。現在,華為在Rel.15標準凍結三個月後,就造出了5G CPE,努力證明自己沒有吹牛。

同樣的,高通的X50芯片也一點不落後,2016年都已經推出來做5G實驗網驗證。但高通沒有做面向個人家庭的5G產品。

華為這一次直接打旗號說自家的5G芯片,符合3gpp新推出的標準。還有普通人未來可以用的CPE產品。

總的來看,兩家都是噱頭。

因為接下來3年內的5G產品,相對於4G來說沒有什麼本質改變。5G一項核心的技術是NR新空口技術,是用來優化分配頻譜資源的。這對於智能手機基帶芯片來說,並不需要完全重新設計,因為4G、5G的數據調製解調技術,還是OFDM技術。

相對於4G來說,5G也是一個頻譜越來越合理化利用,網速越來越高的過程。重點升級在電信運營商的基站,智能手機的升級意義不大。甚至4G手機就可以享受到5G基站升級所帶來了的網速提升。

不過好在5G標準出來了,華為這樣的電信設備商,又可以賣自己的電信設備了。這麼來看,華為在5G上能拿到的紅利,要比高通多

水上焱本文系百略網(www.ibailve.com)原創,微信ID:wwwbailve。

百略網


高通的底蘊非常厚,華為是後起之秀。打個比喻,高通是導師,華為是學生,學生在某些方面超過導師,但導師的積累更深厚,在通信技術領域,誰掌握了標準技術,誰就擁有了話語權。因此,押寶關鍵技術研發與專利佈局已成為企業競爭的重要手段。

高通的專利較多分佈於小型基地臺與自我組織網路;英特爾的專利佈局於毫米波技術.Ericsson的專利較多分佈於交遞與分對稱傳輸;諾基亞的專利在裝置與裝置通訊LG的專利較多在多重無線電存取網路三星的專利較多在大型多重輸入輸出索尼較多在中繼華為的專利較多在全雙工通訊。以上是一個北美才會上半年的統計,下面是一個網站叫 pwatchdog.com的專利數量,在通信技術領域,誰掌握了標準技術,誰就擁有了話語權。而由此衍生的標準必要專利(SEP)已成為各科技大廠合法搶佔市場佔有率與鞏固核心技術的手段或武器。

華為現在已是全世界最大的電信設備通訊製造商,已超過愛立信。華為又是世界上唯一能解決高速鐵路上通話率信號正常的公司,即使是在磁懸浮430公里/小時的高速列車上,華為系統依然可以運作。衡量5G技術的標準也看其在手機上的普及使用,已發售的華為Mate10手機已支持4.5G標準,並可直接過渡兼容到今後的5G!

作為備受期待的下一代通信系統,5G將實現遠超4G的性能。但5G終端的開發複雜得多,要實現5G商用,需要兩個基礎條件:一是運營商建立5G商用網絡,二是設備商製造出支持5G的終端,兩者缺一不可!即它需要芯片廠商先根據5G空口標準開發出5G芯片,設備商才能進一步設計生產出支持5G的手機和各種智能設備。

而對對科技態度嚴謹務實的德國電信已經正式宣佈聯合華為(而不是高通和愛立信)推出全球首個5G商用網絡,這也是全球第一個推出完整5G網絡技術的政府和企業。也就是說,依託於強大的集團科技資源,華為終端在5G上有著更大的潛力,綜合評定華為在5G技術及運用中已明顯領先!未來手機廠商的生存將取決於你是否有獨立自主的5G技術,5G基站網絡,5G空口標準的手機配製及5G芯片,3者缺一不可。


通信一線


每一次網絡傳輸技術的更新迭代都會帶來新的產業鏈,3G網絡技術讓智能手機的APP應用超過了傳統的電腦計算機程序,4G網絡技術又讓視頻、直播迎來新的風口。而5G網絡技術目前已經進入了商用測試階段,中國從上到下都非常重視5G網絡技術的應用與普及。

在3G與4G網絡時代都是國外先成熟普及了,中國才慢慢跟進模仿發牌照。現在5G時代,中國與全球其他國家處於同一起跑線上,所以中國的大規模實驗投入有助於爭奪到5G系統設備的領導權。即便是諾基亞貝爾實驗室都設在中國,因為諾基亞通信業務未來的核心就是5G網絡技術的應用,而在中國的測試環境比較好。

5G網絡傳輸速度至少可以達到每秒1G,這是傳統4G網絡傳輸速度的10倍,並且具有更短的響應時間,這就給智能汽車帶來了很大的好處,智能汽車的無人駕駛技術如果響應速度比人還快的話,肯定比人駕駛更安全。汽車無人駕駛是一個大趨勢,5G網絡技術可以說為其鋪設了更好的道路,但是離真正的普及應用估計還要不少時間。

現在全球都爭搶5G的部署速度,就看誰能率先完成5G商用網絡的應用了。目前電信設備的提供商主要是華為、中興、愛立信與諾基亞,華為的技術應該會更好,中興的產品會更便宜,按照這樣的情勢發展下去,全球最終大部分5G通信設備可能都會來自華為與中興。

不過美國一直在拒絕中國通信設備進入美國市場,華為在2018年的手機業務都很難在美國展開,因為美國的運營商迫於壓力都取消了跟華為手機的銷售計劃,導致華為手機在美國只能在亞馬遜、百思買等線上平臺銷售。美國手機市場比較高端,並且有八成手機都是通過運營商合約機的方式銷售出去的,華為想要以裸機的方式在網上銷售肯定效果不好。

蘋果手機在2017年第四季度全球銷量是7700萬部,單單在美國市場就賣出去超過2100萬部,並其中大部分用戶都是買售價高達1000美元的iPhone X,這讓華為很眼饞。華為原計劃2018年拿出1億美金在美國做廣告宣傳,大力推Mate 10 Pro來對抗蘋果與三星,現在計劃落空了。

美國一直拒絕華為的理由是因安全隱患,要知道華為通的信設備與華為的手機在歐洲的英國、比利時、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都很受歡迎,這些國家都沒有任何問題。眼看5G時代即將來臨,不知道美國市場還會拒絕華為多久?


互聯網黑天鵝


事實上華為已經在主導5G時代了。去年九月德國電信已經正式宣佈聯合華為公司推出全球首個5G商用網絡!華為是全球第一個推出完整5G網絡技術的企業。

並且在今年2月初德國電信、英特爾和華為聯合宣佈,三方合作使用基於3GPPR15標準的5G商用基站,成功完成全球首個5G互操作性開發測試。

再倒回去看題主的提問時間點應該是在華為公司主推的Polar Code(極化碼)方案,成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方案的時候,也就是一年半以前。而華為在5G上的專利含金量是有,但卻沒想象中那麼高。

在通信技術領域,誰掌握了標準技術,誰就擁有了話語權。華為的Polar碼得到肯定讓華為在5G標準上有了一定的話語權,但是,編碼只是5G的初級階段,5G的路還有很長,以後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至於華為與高通的較量當時還不好說,畢竟數據信道編碼方案還是由美國高通提出的基於LDPC技術的編碼提案,而華為以幾票之差惜敗。但是現在是什麼情況大家都不言而明。


歐界科技


華為,有自己的路,讓噴子去噴吧,然後黑手去黑吧,一如既往的去努力去變得更強大吧,一如既往的支持你。華為加油,不要淪落成聯想那樣的組裝廠,不要墮落成眾泰那樣的模仿秀,不要凋落成樂視那樣的故事機。實業興邦,空談誤國,創新者恆強,做行業的領導者,才會不懼專利的大棒,才會不懼模仿者的贗品,才會不懼市場的考驗,立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