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 第 005 期 -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如果你曾經讀過《水滸傳》,那麼你就不能不認識這期的主角,不是羅貫中,不是施耐庵,而是「大怪才」——金聖嘆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金聖嘆,名人瑞,字聖嘆。但這名字是他自己改的,原名金採,字若採。

能把自己的名字和字號改成「人瑞」和「聖嘆」,就足以看出這人

十分的狂

他曾說過「恰似自古迄今,只我一人是大材。」如此囂張,最後的下場,也是意料之內。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金聖嘆聰明絕頂,寫的東西,連順治皇帝都讚賞有佳。身懷絕才,卻淡泊功名,對做官不大感興趣。

花錢大手大腳,是十足的月光族,貧窮就是他的代名詞。雖然考上過秀才,但最後還是離開官場,讀書寫字去了。

他是我見過最會玩的古代人,玩法層出不窮,「遊戲人間」這個詞,完全就是為他而創的。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金聖嘆對當官一點興趣都沒有,甚至是唾棄的。三番五次鄙視諷刺他的舅舅錢謙益,在朝廷當官的圓滑處世方式。

但他卻很喜歡參加科舉。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在明末,他就多次參加科舉。但他並不是為了證明自己而參加的,

他是覺得試題好玩。

每次碰著題目,就想著怎麼答題最搞笑,甚至以畫作答。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有一次作文的考題,是以「公孫丑用齊國的卿相引誘孟子,問孟子是否心動」為典故,寫一篇關於「心動」的文章。結果金聖嘆在文章裡寫道:

「黃金萬兩,有美一人,問夫子動心否?

曰: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

一共 39 個「動」,為啥?

因為當年孟子回答「我四十歲了(不惑之年),所以不會心動」,所以金聖嘆就用 39 個動字來表達「會一直心動到 39 歲」。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考官都被他弄得哭笑不得,就這樣,居然還考上了秀才。估計也是沒錢花了,當個官來掙點零花錢。

但好景不長,李自成來了。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後來改朝換代,在清初,他又去考科舉。這次竟認真應試,考了個第一名,才有了順治皇帝賞識他的那段軼事。

這裡需要一提的是,金聖嘆這一次科舉並不是去玩的。

據史料記載,他考了第一,卻拒絕了當官。雖然他鄙視他的舅舅,作為明朝元老居然投靠清朝,但他卻非常尊敬崇拜順治皇帝。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如此推斷,他就是想去順治皇帝那報個到,加個好友。

既恨清朝,又愛清朝皇帝。這種行為,被互聯網上各種文章稱為「精神分裂」,而我卻覺得金聖嘆只是個黑白分得很清的人:

「我就是喜歡這個人,

跟他是不是清朝皇帝無關。」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考公務員當成遊戲就已經夠神經了,但金聖嘆還有更玄乎的玩法 —— 扶乩(jī)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扶乩裡面有一招,叫乩降。簡單來說,就是讓神明或者某個人的靈魂,附身到自己的身上。

金聖嘆,自稱泐庵法師,是某個大拿的轉世。在他多年扶乩從業經驗當中,最有名的,就是乩降明末才女葉小鸞,並寫下動人篇章。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據聞,寫下的文章,文風語氣情感都與葉小鸞本人極其相似。

不僅會玩,而且還玩得很精。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不過以上的,都是作為茶餘飯後的民間趣談被流傳的。金聖嘆真正被歷史所記載的,是他爆改了一套「鉅著」——《水滸傳》。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在這裡,先插播一段關於《水滸傳》的傳聞。

關於《水滸傳》的作者,到底是羅貫中,還是施耐庵,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答案。網絡上有兩種說法: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1.施耐庵是羅貫中的筆名。因為當時《水滸傳》是禁書,羅貫中只好用「實乃俺」的諧音作為筆名;

2.施耐庵是羅貫中的老師。水滸傳是老師寫的,徒弟負責編輯出版。也有人說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就是模仿老師的《水滸傳》寫的。

而金聖嘆顯然是第二種說法的信奉者。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水滸傳》的舊版,也就是原版,有 120 回。金聖嘆看完覺得過分冗長,並且堅信,後面的 50 回,都是羅貫中硬加上去的。

所以,就把《水滸傳》砍成 70 回。同時,他還修改了舊版裡大量的語句和用詞。甚至,模仿了施耐庵,給他改的這個版本,寫了序。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而這一套修訂版,俗稱「金版」,就是我們現在市面上流傳得最廣的一套。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金聖嘆才華橫溢,又狂妄囂張,容易招人嫉妒又容易得罪人。他能活過 50 歲,運氣真的已經相當不錯了。

但 53 歲這年,他玩脫了,把自己命給玩沒了。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金聖嘆死於江南三大案之一的「哭廟案」。話說,順治皇帝駕崩,金聖嘆帶了百來號人到廟裡哭(據聞是當時江蘇一帶的習俗)。

哭著哭著來氣了,帶著人去巡撫那告狀,舉報縣令貪汙。

結果沒想到,縣令和巡撫是一夥的。結果可想而知,死定了。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坊間流傳另一種說法,說當時帶頭的並不是金聖嘆。衙門抓人的時候,第一批也沒抓金聖嘆。但似乎有人看金聖嘆不順眼,嚴刑逼供第一批疑犯。

牽連了一大堆人,最後有人說出了金聖嘆的名字,才罷休。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不管如何,金聖嘆在 53 歲這年,被判處以極刑,砍頭。

不過,「遊戲人間」這稱號不是浪得虛名的,金聖嘆還要玩,玩到他生命終止的前一刻。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臨死前,金聖嘆喚來獄卒。獄卒以為他要傳授什麼秘技,或者傳點什麼遺世的筆墨給他,找來紙筆就往他牢趕去。

他跟獄卒說:「我傳授你一道秘技,只要把花生和豆乾放在嘴裡一起嚼,就會有核桃的味道喔!」

說完就高呼「此生無憾矣!」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無法想象當時獄卒,臉上的表情。

到了行刑的那天,劊子手手起刀落,金聖嘆人頭落地。落地的瞬間,兩顆紙團分別從兩邊耳朵滾了出來。

劊子手好奇撿起來一看:一張寫著「好」,另一張寫著「疼」。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我的天啊,劊子手一輩子砍了這麼多頭,從來都沒有一顆能夠跟他說一聲「好疼」。

求劊子手心理陰影面積。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好了,篇幅有限,這期就說到了這裡。其實金聖嘆的文學作品也很有意思,下次有機會再跟大家仔細聊聊。

如果你對金聖嘆感興趣,不妨找點他的作品來讀一讀。或者,先從《水滸傳》開始,也不錯。


不知道金聖嘆,那你《水滸傳》都白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