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2020年你認為房價會漲還是跌呢?

hahahahhhhhhdj


在一二線城市,千萬別以為這次的疫情給國家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會導致房價下跌。作為吃過虧的過來人,若你是剛需,就別期待房價跌了再去買,而是應該當下能買則買,因為你承擔不起房價如果漲了的風險。在經歷過一波明顯的漲幅後,國家對房子的政策就是穩,把控著房價的漲幅。作為剛需用戶,早買早放心。

讓我認為的話,2020還是穩中帶漲


初心的李


這兩天已經有20多家房地產宣佈破產。這則新聞雖說內容不全屬實,但也令人堪憂。尤其在全國2019年度將近530家房地產宣佈破產,說明房地產在走向集中化。因為現在中國100強房企份額佔了整個房企的2/3。那如果說在百強裡破產增高,那才是房地產寒冬的來臨。但這只是數據表明,從宏觀來看,房價變化還是有漲有跌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從幾個點分析一下。

1-疫情影響下的房地產。

以往在一線房價是頗高的,人們擠破腦袋想去城裡住,在二三線房價卻是平淡無奇,不高不低,剛好適中。在這次疫情影響下,很多人發現原來在老家才是最溫暖的,因為農村城鎮本身人口少,雖說沒有城市便捷,但還是過得去的,有車哪裡都可以走。而且人煙稀少,環境優美。最主要在老家建一個房子才幾十萬,都能建個小別墅了,甭提有多開心。這次疫情的日子裡,大家開始轉變思維,慢慢往家裡靠近,因為這次我相信在廣州深圳的朋友,除了本地人,沒有幾個人想呆在上面吧。所以會在未來幾年裡,二三線房價逐步上漲,一線穩定不再高漲,反而會有下跌的空間。

2-職業影響下的房地產。

為什麼一線房價這麼高,還是這麼多人去買,無非就是想在生活,工作的地方生根發芽,穩穩當當,就會去買個房安穩下來。但是你會發現,現在人流量最多的工廠開始招不到人,在大城市裡,外來人口開始流失,有人覺得開始轉型高新技術產業,工廠的人當然少了。但這是兩回事,人是不變的,只是工廠少了,但卻更招不到人為什麼呢?因為現在互聯網時代,職業在變化。很多人靠著電商,微商,自媒體,完全可以賺取高利潤的生活費,這也是為什麼不再去大城市打工。因為生活方式的變化,我能回到老鄉就能賺錢,而且還能低房價購買房子住。壓力小了,人也生活的開開心心,何樂而不為呢!

最後 認為,房價是雙向性的,漲在二三線,跌在一線。加上不能炒房,房子的空置率還會更高,因為沒有人來接盤。不要相信什麼還會上漲,那都是房東出來說的。當然這只是我的觀點。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歡迎關注 一起討論房價。





湛江v蕭沐晨


近幾天,包括上海、南京、無錫、杭州、南昌、西安等多個大城市,相繼出臺了各類涉房支持政策,從暫緩土地出讓金、暫緩貸款付等,給予了房地產企業以支持。

由武漢波及各地的新冠病毒,讓全國許多地方封村、封小區,除了藥房、超市等少數場所尚在營業以外,其他的餐飲、商場、酒店、酒吧、KTV、影劇院、健身房等全都關門歇業,工礦企業也延期開工。

全國民眾,窩在家中吃了睡、睡了吃,不出家門、不出村、不出小區,就是不給家人、不給社區、不給國家添亂,葛優躺居然為國做出了貢獻,拜新冠病毒所賜。

窩在家中,吃了睡、睡了吃的日子裡,大多數民眾,在瘋狂地刷屏,一般都是電視開著的,基本上聽聲音,但關注點卻在手機上。當然,也有少數人,在與家人分享難得的快樂,待在一起的時間多了,且在思考中特別對人生、對健康、對財富,包括對始終揮散不去的熱點-房子,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覺得人生短暫,人活著,有比面子、攀比、房子、GDP、人際關係等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活著,而且是健康地活著。

本文作者杭州人,見證了這個曾經破破爛爛的城市,當然,西湖一直很美,一躍成為準一線城市的排頭兵,還是感到欣慰的。

住在杭州感到樣樣方便,絕對並不比國外差,特別是餐飲美食、洗腳推拿、浴場休閒等,真的能讓人放鬆身心,勞逸結合,以便更好地投入工作。

但這個城市不僅空房子多,而且價格昂貴,一般新樓開盤在起碼4-5萬每平方米,已經是常態價,10餘萬每平方米也不罕見,扣除社險、稅後等能月入5K純薪資,說是不算少了,領跑了工薪收入95%的人。

如此看來,杭州的房價,真的高得離譜了,一個工薪者不吃不喝,年收入能在杭州買1個平方米多點,這樣的房價是不是有點扯淡了。

按理,上海等上述政府,其實,不用那麼心急出臺扶植房地產政策,看來這些政府平常過分仰仗房地產在GDP中佔比了。

還是讓房地產企業自我調節,適者生存吧!房價跌一下,還是有好處的,跌一下,更健康,新冠病毒過後,非常難得調整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機會,千萬別給房地產給攪了。

城鎮包括農村居民,事實上都不缺房,看看小區有許多房子都是無人住的,杭州這個城市,有太多的空房子,即便最普通的居民,不少人手中也有數套房。

本文作者對面的精裝修金麟府開盤了,居高不下的房價,估計2020年售不完,就是市場的最好反應,房子已經不是緊俏商品,也基本上不具備投資價值了。

去年曾經在朋友圈發文,說2020年將非常艱難,現金為王,有房的在高位趕快套現、增持一點黃金,現在,看來似乎有點先知先覺。

千萬別拿2003年非典以後房價反彈來忽悠民眾,說新冠病毒過去以後,房價也將攀升,此一時彼一時,年代不一樣了,那時,房地產起步沒多久。

現在,估計許多單位都要熬不過了,會二連三倒閉了,工作不好找、工資上不去,高收入畢竟是少數,佔比不會超過5%。

以杭州普通新屋平均5萬的房價,房價還會持續升上去,我看懸,大概率是要掉下來的,炒房客都裸奔了,什麼剛需買得起嗎?

2020年,房價掉下來,是個大趨勢,畢竟國家不容易、單位不容易、民眾也不容易,房價再升上去,你信嗎?想想你月收入多少,你覺得房價還會升嗎?


國平軍史


肯定會跌的,發生疫情這幾個月沒有人去看房子買房子,其實房地產開發商早就已經坐不住了,因為他們投資蓋的房子小部分是自己的,大部分錢全部是從銀行裡貸款出來的,他們每個月要還很多的利息,但是疫情結束以後,想買房子的馬上就要入手了,房子跟蔬菜不一樣,疫情來了蔬菜會漲價,房子要降價,入手晚了房子就慢慢的又漲起來了,2002年的那次非典期間房價基本上跌30%到40%,很多開發商房子賠錢賣都沒人要,有的都直接破產了。


藝術與創作的魅力


我覺得房價肯定會漲,至少也不會跌

從數據經驗上來看:仔細想想,從你出生到現在房價跌過嗎?

從供求關係來看,商品房的需求量肯定是大於供給量,為什麼呢?因為中國人“家”的觀念很強

沒房子的人肯定都想有一套房子

還有,中國人有儲蓄的習慣

所以,就有很多存款的家庭會選擇買房防止通貨膨脹

總得來說,就是,沒房的會買房,有錢的也會房,所以房子的需求量還算夠多

從國家經濟的角度來看,房地產經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國家經濟,還影響了國家穩定,如果商品房一旦大幅下跌,就可能會出現失業人員大幅增加,然後又會出現一系列連鎖反應,嚴重影響國家,國家肯定會調節干預

有的人可能聽說過房地產是泡沫經濟,沒錯,可是這泡沫不能破,破了以後損失最大的還是自己,是平民百姓

還有,有些大佬不做房地產了,並不是說房子不會升值了,可能是因為預期房地產的產生的利潤,不足以和巨大的成本加上政策的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匹配了。(房子的升值速度<人工材料等的增長費用,可用的建房的空地大大減少,建房數量減少,導致利潤大大減少)

不知道我分析的有沒有問題,請經濟大佬指正☺在進行興趣認證,麻煩點贊哦[呲牙]





一寂寞就學習


中央定調2020年樓市2020年房價是漲還是跌?2020年房價走勢預測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要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重申“三穩”概念,使得各地方政府的調控不能鬆懈,對於一些趁勢漲價、趁勢干擾市場秩序的交易行為都會進行管控,最終希望房地產市場和預期進入到穩定的通道之中。

2020年房價是漲還是跌?

就目前中國經濟結構來看,經濟“房地產化”已經無可復加了。從國家統計局上個月公佈的數據來看,從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來看,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9603億元,同比增長10.3%。其中,住宅投資80666億元,增長14.6%。西部地區房地產投資增長更是達15.7%。1-10月份,商品房銷售額124417億元,增長7.3%,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10.8%。

最近公佈數據也顯示,截止11月底,國內TOP前30的房地產企業,其銷售金額達到近11萬元,其中不少房地產企業增長速度達到26%。這些數據顯示,房地產投資及銷售其增長速度遠高於GDP的增長速度,房地產是對GDP增長貢獻最大的行業,而且持續保持5年都在快速增長、都在創歷史記錄的房地產業的繁榮並沒有在2019年結束。

所以,為了保證國內經濟的穩定增長,防止中國經濟增長下行,房地產仍然是2020年的重頭戲。儘管這次中央政治局會議的公告中沒有提及房地產,但實際上只做不說,中國的“房地產化”經濟暫時不會退出。這不僅表現為各種要求對房地產市場鬆綁的呼聲四起,更表現為國內的三四線城市已經開始行動,房地產調控政策在全面鬆綁。而讓房地產市場成為2020年經濟的重頭戲,只能是讓調控政策鬆綁,讓房價上漲。

比如,11月29日,廣東佛山發佈一則人才購買住房新政策,對於大學本科學歷以上人才的首套購買住房不再受戶籍、個稅等政策限制,全面放鬆外地居民進入房地產市場準入。12月1日,深圳的深汕合作區也發佈《過渡期購房政策公告》,全面放鬆購買住房的准入,不再受深圳購買住房限制。還有,從9月以來,無論是二三線城市(如成都、海口、南京、天津、三亞等城市),還是四線城市,有近30個城市宣佈取消人才落戶限制,



環京房產從業者


在國家畫圈的城市群裡、省會房價會漲。理由如下:

1、決定房價漲跌主要看供求關係。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出現,作為國家重要支柱的房地產業也受到了重創。

工地全部停工,停工造成的結果是可售樓棟無法拿到預售證,樓市可銷售房子數量的供應減少了。

而經過疫情之後,之前租房者連進社區的大門都費盡周折,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反思需要買一套屬於自己房。

供應少了,需求增大,價格會上漲。

2、未來城市仍能快速發展是人口越來越聚集的地方。

1)國家政策、資金都會進一步向能量級大的大都市傾斜;

2)老百姓的居住意願向醫療、交通、教育等公共資源完善的地方遷徙。

假設在供給沒變的情況下,需求增大了,價格也會上漲。



房產配置諮詢師趙老師


我認為2020年的房價會跌,現在目前的形式疫情雖然每天增加的在減少,但其實每天都有增加,如果每天有增加,那麼人類的活動量就不大,尤其是需要人流量的生意,比如一些服務業,人流量減少,就會導致,交易減少,金錢的流量減少,就會導致經濟滯後,這是經濟永不變更的道理。

而且2020年前半年會影響了,各個行業的正常進展,那麼各個行業也需要修復一段時間才會進入一個正常的軌道

尤其是很多中小企業,如果在房子和事業來說,作為生意人肯定是先挽救事業,有了事業才有可以再買房,所以房子不是很多生意人關注的點,加上現在各種政策導致房子的增值空間沒有以往那麼大了

當然還是希望疫情能早日放過人類,國安才能自安,畢竟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產後婕生


今年,處於樓市調整的關鍵時期,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之下,很多購房者都是持幣觀望,希望經過這一年的調整之後,希望2020年的房價能夠帶來驚喜。大部分的購房者都是期待房價能夠下降的,而這樣的期待也寄託在明年的房價走向上了。這樣的局面,不禁令人想到,之前萬達的王健林曾大膽預言2020年房價。他認為2020年房價會下跌,因為房價一直上漲的話,會出現泡沫,不利於長遠發展。


東北小偉哥


先會跌一點或者放緩升速,然後會反彈得很明顯。

首先收到疫情影響,人均收入下降了,部分人購買慾也會相對下降。在不限購地方的投資客所成交總量會相對減少。但剛需的人是不會有太大變化。同一個地方,本地人和想紮根的反而會更加認同需要有自己的一套房子。 就這次疫情而言,想想當你老家封村封路回不去,你收入少了甚至沒有了,房東跟你說別道德綁架他,你難道睡在車裡還是街上。(撇開是不是所有房東都不近人情)

簡單來說,限購地區或者省會影響不大,非限購地區會恢復健康的價格或者稍微下降。開頭提及的反彈,是大家錢雖然少了,但是心裡想買反而更加強烈,當大家收入恢復多少的時候,當初觀望的那部分人會毫不猶豫。

有朋友會說那最近公佈倒閉那麼多房企呢?倒閉的絕大部分都是小發展商,試想想如果最後剩下的只有幾家大發展商,你認為他們還不好控制價格嗎? 因為沒多少競爭了,越接近獨市和壟斷,價錢越沒得商量。

只要不是戰爭,或者大規模死亡,房子不出現供過於求,就不太可能大幅度降價。這次疫情會是貧富懸殊的另一個開始。 漲幅是否健康,只能看國家政策了。

以上只是我個人愚見,各位切勿義憤填膺,理性討論。因為漲還是跌不是你我一句話說了算。[握手][握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