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數據洩露事件會對Facebook之後的發展造成哪些影響?

史文廣


Facebook 遇到的最大危機,我們每個人也需要面對

自 2009 年起,社交網站 Facebook 的 CEO 馬克 · 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每年都會在其 Facebook 的主頁上發佈一個自己的新年願望。去年他說要走完美國每一個州;前年則是跑完 365 公里、學普通話......

受到 2016 年俄羅斯試圖用 Facebook 干預美國大選的影響,2017 年的扎克伯格過得恐怕不怎麼好。於是在今年,扎克伯格的願望便是確保 Facebook 遠離辱罵、仇恨言論以及外國的干預以使用戶在 Facebook 上花的時間花得值。

▲Mark Zuckerberg

然而時隔僅三個月,Facebook 就被多家外媒爆出其捲入了利用 5000 萬用戶的數據干預美國大選以及英國脫歐等的醜聞之中了。而在幕後操縱此事的也並非俄羅斯這個西方社會的「宿敵」,而是一家位於英國的政治諮詢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下稱 CA)。

儘管扎克伯格也於北京時間 22 日凌晨通過主頁作出了相關回應,但是作為一家「燈塔國」的科技公司,手握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一旦牽涉到大選、投票這種敏感的議題,其對社會的影響可想而知:自事情發酵起,Facebook 的股價就一路下挫,阿里的市值也因此超越了 Facebook。

當然在事情發生之後,美英兩國都宣佈將徹查此事,但無論此事的結果究竟怎樣,這都已經成為了自 Facebook 建立以來遇到的最大危機了。

在展開討論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場危機是如何開始的。

GEEK君有話說

危機之下,湧動的永遠是人類對於權力與金錢無窮無盡的慾望。

危機之後,對於 Facebook 來說,如何在挽回用戶的失望與保持廣告盈利之間找到平衡點將成為接下來的挑戰;對於扎克伯格來說,要實現今年的這個願望恐怕得傷筋動骨了;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當每次按下「登錄」按鈕的時候,多想想那個被交出去的自己吧。

從性格測試到玩弄國家

亞歷山大 · 科根(Aleksandr Kogan)是一名在英國劍橋大學研究認知和行為神經科學的研究員。他在劍橋做研究時曾提出了一個收集用戶信息的方法,但是因「學術不道德」(unethical)而被擱置了。

▲Aleksandr Kogan

而科根在和上文提到的 CA 洽談合作之後,便想將自己之前的想法付諸實踐,因為商業上並沒有學術方面的限制。

2013 年,在 CA 高層的授意之下,科根便在 Facebook 上開發出了一款名為「This is my digital life」的應用,用以收集用戶數據。

當然這個應用也很簡單,就是一套作為國內網民也十分熟悉的性格測試題,做完題就告訴你是個啥性格,而最重要的是做完題每個人還能得到 5 美元紅包,不過前提是用戶必須要有 185 位以上的好友,還必須將自己的一些個人信息、好友列表等信息授權出去。

▲Facebook 的授權頁面

這樣的結果可想而知,通過 32 萬人在「Okay」鍵上的點擊,科根最終以合乎當時 Facebook 規則的方式成功獲取了 5000 多萬 Facebook 用戶的個人資料,應用甚至還一度被擠崩潰重啟。

▲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就這樣被利用了

隨後這些數據也被科根賣給了 CA。

當然,獲取瞭如此大量的數據之後一切都好說了。從網上洩露出的科根的郵件裡就可以得知,他們將獲得的信息根據開放程度、盡職盡責的程度、內向還是外向、政治傾向(保守派?自由派?不參與?)等等門類將用戶劃分出來。

▲郵件截圖

對於 CA 來說,最後要做的也就是針對上述已經分門別類好的人群進行精準地洗腦了。

從英國 Channel 4 News 對此事的暗訪報道中可以得知,CA 會選擇在「正確的時間」將「正確的信息」推送給「正確的人」。

比如在 2016 年的美國大選中,為了爭取那些搖擺不定的中間選民,CA 就通過廣告給他們推送一些偏向性很強的新聞,甚至是假新聞(背景:CA 的副總裁史蒂夫 · 班農(Steve Bannon)曾是特朗普的幕僚)。

▲「希拉里 · 克林頓是對國家安全的威脅」,截圖自:Channel 4 News

當然,在前年的美國大選中,希拉里的廣告投入遠遠超過了特朗普,這一套精準洗腦到底對最後的競選結果產生了多大的影響恐怕難以評估。不過,CA 的這一整套操作流程卻著實透露出現在人的互聯網隱私似乎是那麼地唾手可得。

大數據時代無隱私

大數據與隱私大概天生就是矛盾的。

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Facebook 的主要收入來源卻是靠廣告。2017 年 Facebook 的廣告營收達到了 399.42 億美元,同比增長了 49%,是僅次於 Alphabet 的全球第二大「廣告公司」。

與國內的淘寶、今日頭條、網易雲音樂、微博、微信一樣,Facebook 的廣告投放同樣基於通過大數據分析出來的用戶偏好。我們每個人都以數據化的方式存在於大公司的數據庫裡。

而「活在」數據庫裡的我們卻不總是安全的。

前段時間,連一向堅持聲稱不會查看用戶隱私的蘋果也爆出用戶的 iCloud 賬戶被入侵併遭技術顧問威脅的事。

▲圖自微博:@美國往事1999

至於今年年初,在我們《懂你,那是因為扒光了你》的文章中提到的支付寶默認勾選服務協議、李書福質疑馬化騰天天看用戶微信、今日頭條被指用麥克風竊聽用戶隱私的事,也多半因為沒有實錘而不了了之。

正如上文中所描述的那樣,在大數據面前,當每個人的隱私在小至一次不經意的點贊中就能被妥協和出賣的情況下,公眾沒有理由不對手握牽涉到巨大利益的海量用戶隱私數據的大公司產生懷疑。

那麼如何得確保那些「活在」數據庫裡的我們也是安全的呢?

放棄大數據的想法顯然不現實,因為太多的經濟利益、用戶體驗的提升、技術的進步等等都建立在大數據之上;靠道德約束的想法大概也太低估了經濟利益的魔力。

目前來看,最好的狀態大概是保證那些數據庫裡的我們都處在「模糊」的狀態,讓內部人員不能從數據庫中找出一個個具體的現實中的人。而這不僅需要公司們的自覺,更需要強大的法律監管。


更多有趣有料的問答、視頻、新鮮科技資訊,盡在——極客視界

極客視界


重要的東西放前面說,手機app沒什麼大事別開位置服務!

說三次:

別開位置服務!!別開位置服務!!別開位置服務!!

如果你問我,Facebook怎麼會知道用戶的信息,我是在無言而對。每天,每月,每年你都在社交媒體給你的平臺上上傳自己的生活狀況,關注你的親人或者好友,其實你的準確的用戶信息早已經被刻畫出來。

我之前做海外運營時後用過Facebook廣告推廣系統(當然是科學上網),因為有著大量精準的用戶肖像,你可以十分容易地結合你產品屬性推送給精準用戶,產生十分有效的流量。

例如,你有一款遊戲,是適合左右的女孩子玩的,而且是一個類似過家家遊戲,那麼你就可以通過推送系統選擇用戶,如喜歡看愛情片的電影,喜歡粉紅色的,家庭不是單親家庭等等,假如你認為產品是走高端市場,你還可以設置年收入多少的家庭或者個人。

早段時間,Facebook爆出的股價不斷下挫的和用戶量下降的消息,我一段時間思索,這個日活量20億的太陽神巨像也會倒下?但是昨天爆出的數據洩露事件我開始反應出,會否是有人為去針對這個羅馬帝國了。

Facebook上超5000萬用戶數據被一家政治廣告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所洩露

但是很快地,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也在Facebook曬貼承認,公司已經犯了“錯誤”,需要加緊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有責任保護你的數據,如果我們不能,那麼我們不應該為你服務,”扎克伯格週末醜聞爆發後的第一次公開評論中表示。

如果從媒體上回答問題就會開始重建信任,使這個事件的影響毒性下降是不可能的,因為最近很多其他的數據被丟失了。而且在我看來,當你領導一家公司的時候,你不應該躲在facebook的帖子後面,因為有22億人的數據需要保護,我們更多人擔心的是在全球範圍內是否也會危及個人隱私。


回到開頭,為什麼讓大家不要打開位置服務,很簡單,我們拍攝時候手機會提示這個功能,當我們拍完照片時候,我們不妨可以看看自己照片包含了多少內容。

電腦端:Opanda IExif 手機app:EXIF Viewer (可查看圖片信息的軟件)

之前有一悲痛消息,廣東一男子就是通過圖片信息內容奪走其前女友親人性命。單單位置內容獲取就足夠危險了,有分析報道,如果你的手掌被拍攝,或者你拍攝相片不經意地出現你的手掌,一些不法分子可能會盜取到你的指紋信息,從而有財產上的風險。

智能手機是把雙刃刀,當你揮舞它的時候,一不留意也會傷到自己。


黑喵


fb攤上這事,可算是扯不清了。

簡單說一下這件事的經過:前幾天英國幾大媒體同時爆出 一個叫Cambridge Analytica數據公司收集到fb上5000萬用戶的個人信息(不只是姓名電話什麼的,還包括住址、喜好、社交圈等隱私信息),為特朗普參加美國大選提供數據採集和分析,為他量身定做傳播策略。消息一出,fb股市市值連續幾日狂跌,短短几天已經蒸發了500億美元。

為什麼會扯到美國大選?因為特朗普曾經是這個公司的客戶,而Cambridge Analytica這家公司的洩密人又被爆出與俄羅斯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結合特朗普之前的疑似“通 俄 門”事件以及選舉中社交網絡力量給特朗普的幫助,大家只能推斷出這個結論。

本來一次信息洩露事件並不止於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但這件事有3個致命的點:

1、涉及政治。歐美國家人民對政治的熱情和參與度是全世界最高的,競選總統這件事相當於他們參政議政生活中的“春節”了,所有人的心都放在這上面。同時,他們也是極度在意個人隱私信息的群體,如今這件事,是“最關心的政治事件中可能含有個人隱私洩露所導致的黑幕”,對他們來說,無疑踩中了兩個最大的雷點,反應如此激烈就很正常了。

2、特朗普的爭議性。特朗普的當選一直以來都帶有非常大的爭議性,很多人,特別是美國人,都十分納悶為什麼特朗普能夠當選總統。而特朗普上任以來所實行的一系列“破壞性”政策也讓很多美國人非常不滿。如今爆出特朗普的當選可能是利用不正當的手段,而源頭就是他們每天都使用的fb,所以,對於特朗普的不滿、對於fb的錯誤的抗議等情緒集中爆發,幾乎所有的火力都打向了fb。

3、歐美媒體的火上澆油。歐美的媒體一向以爆炸性、噱頭性聞名,本次事件發生後,在不斷深挖線索的同時也通過各種輿論引導持續煽動大眾的情緒,所以整個輿論幾乎一邊倒,對fb非常不利。


fb也出來解釋了,說自己也是受害者,是Cambridge Analytica這家公司非法獲取用戶數據,並拿出證據說2015年時發現Cambridge Analytica獲取用戶信息時已經讓Cambridge Analytica刪除這些資料。這個說法立即引來大家更強烈的抗議:為什麼當時知道數據洩露時不立即告知用戶?為什麼只是讓Cambridge Analytica刪除信息而沒有追究到底?

儘管fb不斷聲稱自己對Cambridge Analytica這種行為也很憤怒,儘管扎克伯格買了好幾個報紙頭版發佈道歉信,儘管特朗普團隊也發表聲明說當時沒有利用這些數據,但很多人並不吃這一套,大家普遍認為fb是特朗普競選的“幫兇”,這在他們眼中是最可恥的事情。

這件事fb真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因為fb數據洩露,特朗普上位成功,你要如何證明你不是故意地“失誤”?就算真的是失誤,你讓人家怎麼繼續相信你的數據保護能力?

有人說fb的公關做得不好,但事情已經這樣了,基本是個死衚衕,換成你,除了像fb一樣道歉+改善用戶數據保護機制,還有別的辦法嗎?

目前已經有少數的廣告商撤掉了fb的廣告業務,馬斯克也關閉了fb上space x和特斯拉的賬號,情況不容樂觀。

很多美國的科技公司也因此受到牽連,包括谷歌、蘋果等科技巨頭的股價都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作為科技巨頭的fb,在大家心中就是技術水平的頂尖存在,在保護用戶隱私方面的權威性很高,但如今fb出現了大規模用戶數據外洩的情況,大家對其他科技企業在用戶隱私保護方面也產生了懷疑,“連fb都這樣了,你們其他的同行是不是也會這樣?”

那麼,fb會從此走向衰落嗎?

我覺得不會。fb是一個全球性的社交平臺,在全球38億互聯網用戶中,fb就擁有了20億用戶,對此事反應最激烈的歐美用戶在數量上所佔的比例小,還有更多的用戶分佈在亞洲、南美、澳洲等地區,他們對這件事的敏感度並沒有那麼大。所以,就算歐美的用戶都走了,fb還是能擁有世界第一體量的用戶。況且,fb是很多人使用多年的社交軟件,上面有他們的社交圈,有他們的信息、他們的回憶,儘管“抵制fb”的口號喊得激烈,多數人是捨不得離開這個平臺的。

同時,fb是全世界市值排名前三的科技企業,公司現有的資產就有840億美元,就算現在開始沒有收入,也足夠fb維持很長的時間。

所以,這件事從企業存亡的角度來講,對fb是沒有多大影響的。但fb絕對應該重視這件事,後續用行動來慢慢贏回用戶的信任,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否則會有很多同行利用fb這次錯誤拼命趕上來,只要fb社交老大的地位稍有動搖,未來發展的道路就十分艱險了。


說完這件事,我想到了一些該提醒大家的事情。

你們知道Cambridge Analytica是如何收集fb用戶數據的嗎?

首先,在fb上發佈一個有償心理學研究的活動,以學術之名降低用戶的警戒性,以金錢獎勵提高用戶關注度和參與度。誘導fb用戶下載Cambridge Analytica的app,並規定只有擁有185位以上好友的用戶才能參與這個有償心理學研究活動。最終有27萬名用戶參加了這次活動。

然後,在調查問卷結尾,讓用戶同意Cambridge Analytica軟件查看其fb的資料。

最後,如果用戶同意了,

點擊“同意”之後,這款應用開始蒐集用戶本人,以及用戶好友的資料。注意,該軟件查看用戶資料不僅是本人的,還有至少185名好友的資料!而27萬×185=4995萬。

一個小活動,就能造出至少有將近5000萬的用戶數據洩露。

這個套路很熟悉有沒有?在微信朋友圈,我們是不是經常看到各種測性格、測人格、測星座的H5小遊戲刷屏,每個遊戲無一例外地都要你授權查看微信個人信息,很多人對此不以為意,毫不猶豫同意授權,再把測試結果發朋友圈,吸引其他好友來玩。

我們看到的這些小遊戲,大部分其實都是打著遊戲的名號來獲取我們的個人信息,收集信息後再把這些信息打包賣給多家公司,從而獲得豐厚的經濟收益。一個小H5,就能通過病毒式傳播產生巨大的經濟利益,難怪很多人都費勁心思想做這個了。

我們平時接到的莫名其妙的電話、短信、微信好友申請,可能就是因為在某個你不知情的情況下,個人信息洩露出去了。

中國的互聯網用戶很多,這塊“肥田”還遠遠沒有被開發完,以後還會有很多獲取個人信息的陷阱,我們要從fb這件事上吸取教訓,提高警惕,對一切需要我們授權查看信息的軟件加倍小心,不要不把個人信息當回事,不然你害的不僅是自己,還可能給你的朋友挖坑。


我是悟空問答的簽約作者,互聯網問答專家,每天發表關於科技、互聯網的深度觀點,有興趣的趕緊來互關一波~



科技扯談官


如果這件事在我國,這件事不會有任何影響,但這件事在美國,facebook將面臨嚴重的產品和估值影響,將制約facebook的高速增長。

一、facebook的定位受影響

一直以來facebook和apple等公司都是獨立於政府之外的,保護用戶隱私的存在,所以facebook才能得到美國用戶的青睞,在美國注重隱私的國家,如果用戶隱私得不到保障,美國的用戶是會放棄這個產品的,哪怕用戶不放棄因為隱私洩露申請仲裁賠償也足以讓facebook遭受滅頂之災。

更何況的是facebook合作伙伴將數據洩露給領導選舉,類操縱領導選舉的事情在美國是明令禁止,並且民主黨和共和黨天然的對立也會讓facebook面臨政治的風險,類似twitter創始人Jack Dorsey投票特朗普被主流商業圈抵制的事情。

二、facebook廣告收入受限

facebook最核心的收入目前是廣告,2017年facebook收入129.7億美元,·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6.18美元,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有精準營銷的成分,facebook開放數據給第三方本身也是讓廣告更精準,然而本次數據是第三方洩露數據造成的。現在將嚴格限制facebook的開發者獲得數據,勢必降低廣告效率,影響媒體的廣告增長和廣告效果。

三、facebook受制非商業因素,發展減慢

全球FB月活用戶達到21.29億人,日活達到14億人,月活用戶同比增長14.5%,環比增長2.8%至21.29億人,主要得益於印度,印尼,巴西等地用戶的增長。但因為隱私事件和,facebook將會關注更多非企業運營和產品增長的業務,關注用戶隱私、政府公關、企業社會責任等方面,這勢必會影響facebook的野蠻增長。


facebook如果在其他國家可能就好了,但他也不能發展到現在這麼龐大。



毛琳Michael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在今年定的小目標中就有提到迴歸公司的管理運營,改善平臺規則和策略,來更好的讓用戶在平臺上交流。



可惜,沒過多久,Facebook就被英國媒體曝光了這件數據洩露的事。

這對於扎克伯格的開年迴歸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原本Facebook就一直受困於美國大選的輿論操控質疑,如今真正的坐實了這個問題。

首先是官方監管部門可能會對Facebook發難,進行鉅額的處罰。而且世界各國都有準備調查是否本國的輿論曾經受到過控制,這對於Facebook的全球化進程可能造成巨大打擊。

其次是Facebook的用戶可能會對這個平臺產生反感,從而放棄在平臺上活躍。

第三Facebook因為這件事股價已經跌了不少,甚至回到了去年的水平,這可能導致投資人對Facebook發起集體訴訟,這樣Facebook同樣面臨鉅額罰款的可能。

最後,這件事如果處理不好,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可能引咎辭職,這對公司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



Facebook這次面臨的挑戰不小,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CEO來信


剛開始還不相信這種世界級的大互聯網公司會出現數據洩露的問題。

出現問題就會產生影響,肯定會給用戶帶來麻煩,那麼就會有很多用戶不再登錄Facebook或是註銷,卸載軟件。一個連用戶數據都保護不了的公司,不管以前的成就多大,廣大用戶也不會冒著自己隱私被洩露的風險去使用。

用戶沒有造成損失還好,如果有用戶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肯定會找扎克伯格算賬,那樣Facebook將會失去更多的用戶。至於這次洩漏事件的影響,還要看Facebook的處理態度,如果處理不妥當,那這個超級大公司還是很危險,至少短時間內用戶會驟減!股票狂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