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河南獲嘉縣|柳利紅:戰“疫”不勝誓不回家

河南獲嘉縣|柳利紅:戰“疫”不勝誓不回家

河南獲嘉縣|柳利紅:戰“疫”不勝誓不回家

柳利紅

1979年11月生,1996年7月畢業於新鄉醫學院護理專業,獲嘉縣城關鎮二街村人。現任獲嘉縣城關衛生院內科護士長,從事醫護工作23年。她業務精湛、技術嫻熟,多次參加市縣衛健系統護理技能大賽,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護理工作者。

逆行出征會戰武漢

那一天,她創造了人生中多個第一:第一次做逆行者,第一次離開孩子們,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去武漢,第一次當戰士,第一次被稱為英雄,第一次收到那麼多的祝福......太多的感想無以言表。

河南獲嘉縣|柳利紅:戰“疫”不勝誓不回家

2月10日,到達武漢後,為了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為了方便穿脫防護服,幾經糾結,她心痛的剪斷秀髮。這一刻,她成了一名真正的抗疫戰士,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她堅信戰“疫”一定勝利。

河南獲嘉縣|柳利紅:戰“疫”不勝誓不回家

河南獲嘉縣|柳利紅:戰“疫”不勝誓不回家

身披鎧甲決戰新冠

對於醫護人員來說,防護服就像“鎧甲”,在與病毒抗擊的過程中,能很好的保護身體不受傷害。穿脫防護服需要20多個程序,每一個程序都需要嚴格按照“七步洗手法”,進行不少於15秒的消毒,中間出現任何一個紕漏,任何一個失誤,就會給病毒提供可乘之機,不但救不了別人,反而先讓自己中槍倒下。

河南獲嘉縣|柳利紅:戰“疫”不勝誓不回家

河南獲嘉縣|柳利紅:戰“疫”不勝誓不回家

為了不出任何差錯,她與戰友們無數遍重複著穿脫動作,互相監督,互相指正。複雜枯燥的穿脫訓練讓人身心疲憊,她們咬著牙堅持著,彼此鼓勵、打氣。功夫不負有心人,一週後,她們終於可以披甲在身,進艙戰鬥了。

河南獲嘉縣|柳利紅:戰“疫”不勝誓不回家

不懼危險守護患者

青山區武鋼方艙醫院設有A、B兩個艙,每個艙有六個病區,200個床位,全部住滿了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她負責的B艙六區有36個床位,入住的全是男性確診患者,這些床位每天都是滿員,有治癒後離開的,有確診後新入住的,她已記不清自己護理過多少患者。從最初的恐懼恐慌到現在的鎮定自若,從開始的不知所措到今天的的駕輕就熟,她與戰友們同舟共濟,不畏風險,全力醫治每一位患者。

河南獲嘉縣|柳利紅:戰“疫”不勝誓不回家

她每天的“六”小時是這樣度過的:早上6:50分開始集合,7:00準時乘車出發,7:10分穿防護服,8:00進艙開始真正護理工作6個小時,14:00脫防護服,15:00依次每人全身消殺,16:00坐車回住處,16:30分到住處沖洗30分鐘,17點開始去餐廳吃飯。從早上集合到晚上吃飯,共計10個小時,這10個小時裡,她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上廁所。

河南獲嘉縣|柳利紅:戰“疫”不勝誓不回家

她的六小時護理工作項目是繁瑣的:每日3次給病人送餐,2次給病人發藥,2次測量血壓,4次測量體溫,2次指脈氧測定,給糖尿病患者打胰島素,測量血糖值,陪患者聊天,進行心理疏導......

她的六小時工作狀態是這樣的:汗水溼透衣背,手腕、臉頰、額頭被防護服勒得發紅,護目鏡裡煙霧繚繞.....“這點勒痕和疼痛都不算什麼,和疫情、生命、安全比起來微不足道”,她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河南獲嘉縣|柳利紅:戰“疫”不勝誓不回家

六小時給她最大的觸動不是身體的勞累,也不是厚厚的防護服給她帶來的不適,而是她與每一個患者的溫暖互動,是每一個治癒患者的感激之情。

是怎樣一種力量支撐她堅持下來呢?她的答案很簡單:讓患者早日康復,讓疫情早點結束,讓武漢的春天早一天來到。

河南獲嘉縣|柳利紅:戰“疫”不勝誓不回家

2月29日,距離她離開單位整整20天,當電話裡問她什麼時候回來時,她很淡定的說:“進艙之前,我和戰友們在黨旗下宣過誓,戰“疫”不獲全勝,我們決不回家!”鏗鏘誓言,是堅定地信念,是必勝的信心。

河南獲嘉縣|柳利紅:戰“疫”不勝誓不回家

萬眾一心,沒有翻不過的山;心手相牽,沒有跨不過的坎。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有無數白衣戰士義無反顧、勇敢出徵,柳利紅就是她們其中的一員。她們是白衣天使,是衝鋒戰士,是最美逆行者!苦難造輝煌,風雨鑄彩虹,有黨中央的英明領導,有白衣天使的衝鋒陷陣,有人民群眾的同仇敵愾,我們一定能夠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通訊員:獲嘉縣城關鎮王慧

請關注 ,持續為您分享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