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安家》老嚴夫妻買了房子,卻被兒子趕出門,責任全在房似錦嗎?

吃瓜小井


現在生兒子的真是可悲,苦了大半輩子,化了畢生的積蓄買了房子。連門都進不了,這就是現實,如電視劇裡的情節,房產證上還加了媳婦的名字,兒子媳婦如果感情好也就算了,如果鬧離婚的話,還得分出一半的錢給兒媳帶走,那可是真金百銀的半輩子的心血,真的是哭都沒眼淚了。所以說在這個問題上真的要慎之又慎,如果有錢那還好說,給就給吧,像電視劇裡傾其所有隻有這一套房,如果婚變的話那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有可能沒了。做父母的,兒子結婚確實是要出錢出力,但也不能像這老倆口一樣把所有的錢都給了兒子,我感覺幫他們付首付就好了,讓他們自己還貸款,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買的房子會更珍惜,彼此感情也會更緊密,婚姻也會更有保障。反之就會像電視劇裡一樣房門都進不了,要怪就怪這對父母太溺愛孩子,還要怪那個不爭氣的兒子太沒用了。


Abc1574451


《安家》中老嚴夫妻賣了十幾年的包子,終於攢夠錢在上海買了房子,落了腳跟,以為以後能夠和兒子兒媳安安穩穩的過上幸福的生活,然而等來的卻是,被掃地出門,自己花一輩子積蓄買的房子,卻成為了兒媳和其父母的住所。


看這段的時候,真的感覺為老嚴夫妻不值,真是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很多人將責任推給房似錦,因為當初買房的時候,房似錦極力主張老嚴夫妻全款購房,要是當初聽徐文昌的貸款購房,也許老嚴夫妻就不會被掃地出門。

所以房似錦要負主要責任。

其實,老嚴夫妻被掃地出門,跟房似錦沒有多大關係,當初房似錦只是提個建議而已,選擇權在老嚴夫妻手裡,而且當初老嚴夫妻也是自己要求全款買房,因為他們怕自己幹不動了,兒子還不起。

主要原因在於老嚴夫妻和其兒子。

①老嚴夫妻過早的托出家底

其實現實中很多子女,贍養父母基本上都是為了,父母手中的那些積蓄,當子女感覺到父母沒有什麼可榨的時候,便是被掃地出門的時候。


而老嚴夫妻也是,老嚴夫妻一輩子的積蓄全部壓在了房子上,手上基本上沒有了存款,而沒有存款的老嚴夫妻,對於兒子兒媳來說,就是一個累贅,當然不願意養他們,被掃地出門是自然而然的。

如果當初老嚴夫妻留一手,就不會有今天的事。

②懦弱的兒子

老嚴夫妻的兒子太過於懦弱,可以說是妻管嚴,父母含辛茹苦養大,又用一輩子的積蓄為他買了一套房子。

想要和他住在一起的時候,卻被他人拒之門外,作為兒子,他一句話也沒有說,反而讓父母從哪來回哪去。


如果老嚴夫妻的兒子足夠強硬,也許就沒有老嚴被掃地出門。

可惜太懦弱了。


湯裡放藥


《安家》中,大家最擔心的事情還是變成了現實。

老嚴夫婦用一輩子買了房子,結果自己沒地方住。

看到老嚴夫婦在兒子樓下被小區保安驅趕的時候,相信很多人的鼻子都酸酸的。

老嚴夫婦落到這個境地,責任全在房似錦嗎?

當然不是。

選擇全款交付房子,對房似錦的確是最有利的,但是,這也是老嚴夫婦的選擇。

在籤合同的時候,兒子提出要加上倩倩的名字,老嚴夫婦其實是糾結的。

這說明其中的風險,老嚴夫婦未必完全不知。

同時,徐文昌在店裡也好心提醒了老嚴夫婦,可以考慮分期付款。

房似錦只是告知分期付款的方式會帶來很多利息,並沒有阻止老嚴夫婦選擇哪一種交易方式。

總的來說,老嚴夫婦是在明確風險,清楚兩種付款方式利弊的情況下,做出的決定,責任應該由他們自己承擔。

責任應該由誰承擔?

父母給兒子買了房子,自己卻沒有地方住。

遇到這種事情,責任當然應該由兒子承擔。

劇中,兒子顯得特別懦弱,在丈母孃面前完全沒有說話的份。

在父母離開之後,兒子明知道父母沒有地方可去,卻沒有出門相送,給父母解決住宿問題。

這樣的兒子實在讓人心寒,也實在太自私了。


圓滾滾的蝸牛先森


這段劇情有點狗血,說實話我看了反而想笑,一點沒有感動或者憤怒,更沒想大罵兒子兒媳不孝順。這裡處理的實在太刻意,就是那種編劇端了一桶狗血直接潑我臉上,問我老嚴兩口子慘不慘的感覺。

把這個事情經過捋一下,非常簡單粗暴但極度沒有邏輯。

老嚴兩口子蹬著三輪車,裝滿了自己的家當,陽光灑在她們臉上,老兩口子一臉幸福洋溢。一邊互相打趣,一邊暢享未來的幸福生活。

之後老兩口子到了自己買的二手房(海清兩口子轉讓的那套)樓下,大包小包的準備往裡面搬。而開門的是一個打扮時尚,一臉橫肉一看就是那種惹不起的刻薄大嬸。

老嚴認識這個刻薄大嬸,是他的親家母。

之後就是一通尬聊,親家母很明顯不打算讓他們進去,老嚴兩口子也知道自己無法入住,所以僵持了一會兒,兒子軍軍非常懂事的過來打破了這個尷尬局面,讓老嚴兩口子滾蛋。


怎麼說呢,這一段劇情槽點之密集,我都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吐。

首先,老嚴兩口子過去之前,等於是根本就沒通知兒子兒媳,他們就是想當然的把家當收拾好,裝上三輪就過去了。

另外,這個刻薄大嬸住進來老嚴兩口子也完全不知道,至少在接房的時候,老嚴兩口子不知道她會住進來。

最後,兒子兒媳也不知道他們要過來,不然肯定是各種搪塞,或者直接挑明瞭“我丈母孃把房子佔了,你們過來就是作死”,讓老兩口子死心。否則這個大包小包站在門口,進退兩難的局面,對任何一方都沒有意義。

大家設想一下,如果把老嚴兩口子置換成潘貴雨,那麼結果就是屋裡三個人都被打包扔黃浦江,沒有後續的故事了。

而這裡非要刻意處理成老兩口子一臉幸福的奔向新生活,結果被潑了一桶冷水。這特麼是石器時代嗎,兩家人交流非得敲門見面才行,遠程通話說不清楚,非要把這種尷尬和矛盾這樣呈現,雖然感官刺激比較強烈,但也太刻意了吧。

再說你們真的這麼慘,一輩子存的錢都被搶了,還不敢當面吵吵,非要躲在陰暗的包子鋪裡面哭。兔子急了還咬人呢,就這麼讓人擠兌的走投無路,什麼表示都沒有,在軟弱的人也得現場鬧一通吧,怎麼想的都是。

這麼看來,兒媳和親家母這不是在虐老嚴兩口子,而是對他們太嫉妒了。他們在上海賣十年包子就能存三百二十萬,年收入三十萬秒殺百分之九十九的國人。那個穿著時尚的親家母和兒媳,打拼一輩子連房貸都還不起,跟老嚴兩口子比起來,差了十幾條街啊~

所以她們不是在傷害老兩口子,而是用自己的行動勉勵他們,你們能夠掙出一套房,就能繼續努力掙出第二套第三套,加油我相信你們的賺錢能力,筆芯~~


鹹魚茶館


從老嚴夫妻兩人全款買房,卻在房產證上寫下了兒媳婦兒名字的時候,就知道後面一定會被兒媳婦兒趕出來。

當新房拿到手了,老嚴夫妻倆想著兒媳婦兒都懷孕了,就退了老倆口租的房子,想著搬到新房去也能照顧照顧兒媳婦兒,可是,當他們大包小包的站在兒子的門口時,卻被拒之門外,親家母問他們是不是來洗衣服的,兒媳婦兒看見是公婆扭頭就進房間裡了,兒子倒是開口了,直接說了爸媽,你們先回去吧。



這一幕出現在我眼前時,真的很傷心,同時又很氣憤,當初買房的230萬,可是花了老嚴夫妻的全部家當,是賣了幾十年的包子掙來的,而如今,自己花錢買的房,卻住不得。


看著老嚴夫妻騎著三輪車將大包小包搬進那間小小的包子鋪,想想都覺得心酸,兒媳婦兒沒良心,怎麼兒子也這麼沒良心,父母含辛茹苦把你拉扯大,如今是娶了媳婦兒忘了爹孃,竟然這麼公然的壓榨父母血汗錢,可憐的老嚴夫妻卻並沒有怪兒子兒媳婦兒。

老嚴夫妻買的房子,當初是房似錦截胡王子健的單子,如今老嚴夫妻被趕出了家門,房似錦有責任嗎?


其實,房似錦是沒有責任的,在籤合同的時候,徐文昌還特意的旁敲側擊的讓老兩口不要寫兒媳婦兒的名字,可是老兩口不聽勸啊,如今到了這樣的局面,也是他們自己考慮不周的結果。


娛間客棧


《安家》老嚴夫妻買房子之前,並沒有預料到心愛的兒子和兒媳婦會把自己趕出門!

在買房子這件事上,他們一個是願意賣,一個是願意買,正式購買以前,房似錦還問他們說是否真的要購買?老嚴夫妻為了兒子和兒媳婦就買了下來,之後被兒子趕出家這事責任不在房似錦。

老嚴夫妻自掏腰包,為兒子買房

電視劇中老嚴夫妻在上海開包子鋪已經二十多年了,靜宜門店店長徐文昌是他們的熟客。

在上海打拼多年的老嚴夫妻,名下只有一個孩子,從小嬌生慣養的,性格懦弱不已。娶了個小媳婦,看著表面恩恩愛愛的,實際上卻是個“妻管嚴”。

此次老嚴夫妻買房,也是為了兒子著想!想讓孩子少受點苦,趁著還有點閒錢,自掏腰包為兒子買房。

在臨簽字的時候,兒媳婦突然要求在房產證上加自己名字,而且告知二老自己“懷孕”了。

被兒媳婦懷孕的驚喜衝擊著,雖然心裡覺得不妥,但老嚴夫妻聽到兒媳婦懷孕後,心裡的不妥消散了。既然懷了孩子,那加上名字也未嘗不可!因為兒媳婦的臨時要求,合同沒有籤成。

買房合同籤成後,老嚴夫妻新家沒住上,卻被兒媳婦趕出門了

第二次籤合同時,簡直就是一氣呵成,沒有半點阻礙,老嚴夫妻和兒子兒媳婦高高興興地走了。

沒過幾天,他們就要搬進新家了!但他們不知道,也不會想到,兒媳婦壓根就沒想讓他們住一起。

等到老嚴夫妻到達新家後,發現裡面已經入駐了親家母,而他們卻被兒媳婦趕出家門,連兒子也不幫他們。

老嚴夫妻這才意識到,自己被兒子兒媳婦騙了!辛辛苦苦掏錢買的房子,卻記在人家名下,現在他們是“人財兩空”。

老嚴夫妻被兒媳婦趕出門責任不在房似錦,是他們自己識人不清

老嚴夫妻被趕出家門,是他們自己的疏忽!俗話說“日防夜防,家賊難防”,自己過於信任兒子,就怪不到別人身上。

房似錦只是個賣房子的,她的存在就是為客戶找到合適的房子,至於客戶的家庭瑣事她一個外人就管不著了。

老嚴夫妻過於溺愛兒子,只想著為他付出,卻沒想過他會不會對自己好,給自己養老。也沒用做好保密工作,而是把家底全盤托出,讓兒子兒媳婦知道的一清二楚。

再者他們防範意識低,兒媳婦要求在房產證上加名字,只是稍微提一下自己“懷孕”了,兩位老人就迫不及待的同意加了,一點安全意識也沒有。

兒媳婦早不懷孕晚不懷孕,這個時候懷孕不是疑點重重嗎?他們自己笨怨不得旁人。

所以房似錦賣房給他們過後,兩者之間就沒有關係了,後面出了事也怪不得房似錦頭上。況且在買的時候,徐文昌也提醒過兩位老人家,可他們不當回事,一心想著要有孫子了。

得到這種結果,也算是給他們的懲罰吧!作為兒子就該讓他自食其力,而不是那自己全部積蓄補貼他,讓自己變得狼狽不堪。


梅子說娛


我覺得責任在於教育。

老嚴夫婦的想法很單純,一切為了孩子

奮鬥了一輩子的老嚴夫婦靠賣包子積攢了半輩子的積蓄,所有的信念就是為了兒子。哪怕自己吃的再簡陋吃的再樸素也要讓孩子在別人眼裡有個體面地樣子。

但是兒子的一切並不是為了父母,還是自己。這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兒子,既然父母未來了我,那我為了我也是幫助父母。所以他在媳婦那裡這麼聽話,在父母面前就軟糯。

老嚴夫婦和孩子沒有很好的溝通

劇情中懷揣幸福的老人以為大包小包可以和兒子擠擠 ,沒想到看到的是親家母的不知情和兒子的冷漠。最後老嚴夫婦編了一個理由打算回包子店還告誡兒子好好對丈母孃。

都是一家人為什麼不能直接的講出來呢?為了成全別人而委屈自己是很多父母的通病,有些父母甚至用了欺騙或者威嚴,有的時候孩子根本無法參與表達真實的感受。

也就成了懦弱的表現。


其實很多時候父母和孩子可以平等的表現的,父母避去了生活的苦澀孩子也理所當然的接受被篩選好的果實,孩子就從未看到生活本來的樣子。

還有的父母一切為了孩子,言傳身教吃過的苦流過的累就在孩子童年的記憶裡,所以孩子的一切也為了父母。在結婚後無論對錯從來不指責父母的不是。


而一個好的教育是父母和孩子吃過共同的苦,聊過心理的委屈,最後大家都成為了自己人生的主角。沒有強加要求在別人身上,過好自己的生活。



綜上:我覺得責任不在房似錦。老嚴夫婦這樣的思想遲到要吃兒子的虧和兒媳婦的算計,這次又被人把關但不會次次遇到好人。不如在教訓中得到成長,不是小孩子才需要學習,成長無處不在。


瞎說說


安家》太現實了,可能很多觀眾跟我一樣,看到後面的劇情有種想炸屏的衝動,苦於買電視還要花錢,控制住了。

這部電視劇的寫實主義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本來想看電視是放鬆用的,沒想到差點兩眼發黑。

捨棄父母的老嚴白眼狼兒子,吸血鬼重男輕女房似錦母親,想必大家也知道我說的這兩個絕世奇葩人物了吧。


一個一個來,先說老嚴兒子。

老嚴夫婦兩人帶著兩個蛇皮袋的家當來到上海,二十多年的時間,靠著賣包子一個一個地積攢錢,準備著為兒子結婚的時候買房,一家人可以有個踏實的落腳地。

在他們賣包子的地方,結識了為人厚道的徐姑姑,想著以後買房就找姑姑了。

老人兩個有足夠錢全款買房的時候,也到了兒子結婚需要房子的時間,於是他們出手。

老兩口兩個看中宮蓓蓓的房子,一個是價錢合適,還有就是看中他們家風水好,出了兩個博士,小寶寶也長大可愛。


兩個老人一輩子辛苦打拼,起早貪黑,無非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有個居住的地方,自己的孫子也能像別人的孫子一樣有出息。

每每看到老嚴夫婦樸實善良的樣子,相信很多觀眾都會想起自己的父母。

他們是中國最典型的那種一切都是為了孩子而奮鬥的爸爸媽媽,什麼苦都願意吃,目的就是希望兒子孫子不要再像自己一樣辛苦。

當房似錦戰術性幫他們兩個把價錢壓低八萬的時候,老嚴還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那一刻我的心無比動容。

真的很希望老嚴能夠幸福地生活,他小老百姓的那種家庭安樂可以順利實現。


事情在具體簽約的時候,已經埋下了危險的伏筆。

最後時刻,老嚴的兒子(我忘記他叫什麼了,也不想去查,他不配有名字,畜生不如。)表示要讓自己老婆的名字加上去。



一時間局面陷入了尷尬的境地,老人家無數個勞累的夜晚,兒子為了哄老婆開心竟然絲毫不懂得其中利害關係。

所有人眼睛都盯著老嚴,後來被兒媳婦一句“已經懷孕了”,催化了簽字的決定。

其實老嚴夫婦依舊還有隱約擔心的,他們沒文化,但是見過的事情,比他兒子吃的飯要多得多。

我不知道有多少觀眾能夠理解老嚴當下的心態。


他在這種局面有種不好意思不籤的感覺。是的,對於這樣樸實善良的老人家,不好意思會成為很大的因素。

即便內心不願意,但為了兒子,他們還是互相安慰,“反正都已經有寶寶在肚子裡了”,兒媳婦名字寫下去也沒關係。

我很明白,這是他們給自己打氣。


其實這個時候,徐姑姑知道已經結果無法逆轉,但他還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表示可以拿出一部分錢來投資,適當貸款讓兒子和兒媳婦還。

不過老人家兩個最後被心急成單的房似錦一堆早就準備好的數據給嚇到了,最重要的是他們不想兒子有負擔。

於是老嚴夫婦兩個帶著自己主動屏蔽的擔憂,當爺爺奶奶的

欣喜,簽下了後患無窮的兒媳婦名字。因為她不是個好人,不,她是個居心不良的壞人。

大家本以為老嚴這一篇可以翻過去,沒想到編劇根本不放過任何一個挑動觀眾情緒的機會。

在最新的劇情中,老嚴夫婦兩人騎著三輪車,整理了大包小包打算住進剛買的新房。

老人家興高采烈地敲門,沒想到打扮時尚的親家母開門了。

她戴著頭巾,卷著泡麵頭,一副人模狗樣的自信。

老嚴還禮貌地說,您怎麼來了啊。

可憐的他被一句話澆滅了所有的情緒,老兩口二十多年的起早貪黑成果被理直氣壯地佔有了:“剛剛還跟軍軍說來著,哪天請你們來做客。”

刀子在兩個老人家心裡扎著,但老嚴還是保持住了體面。

後面跟出來的自己親生的兒子,含辛茹苦養育了二十多年的心頭肉,一句話都沒有說。

他站在那裡眼睜睜地看著生身父母難堪心碎的樣子,無動於衷;兒媳婦滿臉嫌棄地看著風塵僕僕,帶著大包小包的公公婆婆。

這三個人的語言和表情,已經宣判這個家他們兩個變成了客人。

親家母繼續以勝利者的姿態開始趕人:“站著幹嘛?進來坐啊,怎麼著吃個飯再走啊。”

他媽媽不想兒子難堪,開始解釋:“不了,我們順路過來。看看孩子們過得怎麼樣。”

親家母:“有我在,好著呢。你們這大包小包的,是來洗衣服的嗎?”

有人在羞辱自己的父母,老嚴的兒子依舊沒有說話,有點不耐煩這種他自己也覺得煎熬的時刻。

老嚴說解釋說:“不是不是,我們又搬了一個新的住處。”媽媽在一旁微笑著點頭。

老嚴的兒子想快點結束這個局面,走過來了:“爸媽,你們先回去吧,有空我先回去看你們。”

就這樣,兒子兒媳婦跟親家母三人共同把老嚴夫婦驅趕走了,三人過起了幸福的生活。

在小區樓下,老嚴夫婦誰也沒有捅破剛才發生的事實。

如果他們說了,很可能會承受不了,哪怕他們都知道被兒子拋棄已經是事實。

有個很有意思的後續鏡頭,他們在整理東西的時候,保安也來軀幹他們了。

偌大的上海,奮鬥了幾十年,所有的錢為兒子買了房卻被趕出來,小區的空地也無法容納他們,他們想哭,卻不敢哭,因為會被人笑話。

這個畫面真的太諷刺了。


如果說看完這一段,我的內心是憤怒和悲傷,那麼房似錦的媽媽再一次出現則是讓我有想打人的衝動。

本以為這是足夠狗血毀三觀的畫面了,沒想到還有更無語的。

房似錦本來已經被母親榨了二十萬給弟弟買房付首付,沒想到他媽媽這個吸血鬼又出現了。

她要求房似錦把弟弟房子的尾款給結了,當初想扔進井裡的女兒,如今成為了搖錢樹,自己也沒想到。

房似錦母親有恃無恐,當著眾人的面讓房似錦沒面子。鬧,是她最大的籌碼。

她知道房似錦害怕她鬧,兩人的母女關係房似錦狠不下心來割捨,也割捨不掉。

一而再再而三地要錢,每次幾乎都有收穫。

這是房似錦自己埋下的禍根,即便從她個人角度來講有可以理解的地方,但做法絕對是愈發地縱容這個吸血鬼。

最無語的事情還在後頭,張乘乘來徐姑姑的住處,看到坐在門口的一個老女人。張乘乘一眼就判斷出這是房似錦催債的母親,開心的呀,讓人想給她兩巴掌。

張乘乘一番添油加醋,增加了房似錦母親要到錢的信心。在電梯門口開始了精彩的表演,鄰居圍觀,張乘乘乘機拍照,用來威脅房似錦。

兩個恐怖的女人聯手,威力真的很大。徐姑姑和房似錦節節敗退,兩人也因此走得更近了。

寫到這裡,我的老血已經噴出好幾口了。


不禁想象了一個畫面:

老嚴的兒子是房似錦的母親的媽媽,老嚴兒子的老婆是張乘乘,這三位才是一家三口。最後這三位因為做出瘋狂出格的事情,紛紛進了監獄,那世界該多美好,這才是符合我喜歡的爽劇方向啊。


鄉下俗人影視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在回答這個問題的前提,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婚前買房和婚後買房的法律保護是不一樣的,另外對於子女是否孝順也是考慮的一大重要因素,那麼我下面就展開回答:

婚前買房和婚後買房的區別:

婚前買房,那麼理論上房子只屬於購房人即戶主。比如小李婚前買房,自己出的首付,那麼房子應該歸小李所有,哪怕是結婚以後,房子的買賣權依然是小李作為主要人,即使在婚後,房子上面又加了女方的名字,女方仍然沒有分配權和補償權。

婚前買房雙方共同付的首付款

在這樣的情況下,買房子是各自都有一定的所有權,那麼分配起來,就非常明確了。

婚前一方付首付,婚後共同還款

那麼假如出現房子的糾紛,是需要補償另一方的,按一定比例進行補償,但房子仍然歸戶主。

共同付首付,共同還款,雙方名字都在(包括婚前婚後),那麼雙方各自佔有一定比例的分配權。

兒子兒媳將老兩口趕出房子

這樣的情況屬於道德問題

1、影片開頭,老嚴夫婦開了二十年的包子鋪,計劃好,來上海給兒子買套房子,和兒子一起居住,一家人有個踏實的落腳點。這時候他們老兩口兩個看中宮蓓蓓的房子,一個是價錢合適,還有就是看中他們家風水好,出了兩個博士,小寶寶也長大可愛。

2、故事發展中,房似錦來到安家天下靜宜門店後,撬走了徐文昌交給王子健的訂單,而這個買房對象就是老嚴夫婦。在房似錦的心裡,只要能把房子賣出去,就是一個好的中介。房似錦作為中介,賣人房子理所應當,這不能說人家賣你房子,你就要賴上人家啊!

3、在買房那天,老嚴的兒子想在房產證添上自己妻子的名字,這本身老兩口措手不及,後來兒媳說已經懷孕了,這讓老嚴夫婦才釋懷,添上了兒媳名字,這裡已經體現了兒媳暗藏心機的一面。

當時我在看到這個劇情的時候,就已經猜到了會有這樣的結果(現在的導演都是這個套路),其實姑姑在當時籤購房合同的時候,提到了讓按揭,不讓全款,就是擔心老兩口的血汗錢全部都砸進去,在這裡,我真的有那麼一瞬間,非常討厭房似錦,真的是為了簽單,不擇手段,畢竟她說了一局很現實的話:我只是賣房子的,我們是房產中介,那是人家的家務事,咱就不操心了。雖然話糙理不糙,但還是披露的社會的一種風氣,避免不了的。所以站在職業的角度上,房似錦並沒有錯。站在道德的角度上,老兩口的兒子兒媳不孝,房似錦也急於賣方出單,沒有考慮老兩口的情況。所以孰對孰錯,不好判斷!

希望我的回到能幫到你!


達哥影視


安家是一部以房產經紀人為視角的電視劇,電視劇中老嚴夫妻為兒子買房又無處可去,我認為展現的過於真實。

在中國,這種畸形的家庭不在少數。可能事實情況比電視劇還要複雜的多。

老兩口倖幸苦苦攢錢,省吃儉用給兒子買房。目的就是為了以後兒子孫子的生活。也是對安家的一種渴望,這也是當今中國父母普遍的願望。

房子是房似錦賣給他們的不假。老嚴夫妻在簽約的時候房本上加名字是兒子兒媳臨時提出來的。兒子媳婦以懷孕相挾,老嚴夫妻斷然不敢拒絕。而且結婚買房加名字這種事無論那一方提出來就是考驗人心,總歸有一方會不舒服。電視劇這麼拍是為了展示當今的社會現實。不能說因為買房賣房以後出了差錯就去怪房產經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