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銅梁中醫院的三朵“姊妹花”

抗疫| 銅梁中醫院的三朵“姊妹花”

抗疫| 銅梁中醫院的三朵“姊妹花”

吳婷婷,重慶市銅梁區中醫院骨傷科護士,32歲,工作8年;譚丹,重慶市銅梁區中醫院手術室護士,28歲,工作4年;陳夏燕,重慶市銅梁區中醫院手術室護士,28歲,工作5年。

生活中青春靚麗,工作中勇敢剛毅。她們就是重慶市銅梁區中醫院的三朵“姊妹花”,重慶赴孝感支援隊大悟醫療分隊的第一批隊員。

“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扛起這份責任”

“媽媽不在家,要乖乖聽外公外婆的話…..”吳婷婷強忍淚水,不捨地叮囑5歲的女兒。

吳婷婷是家中獨生女,同父母一起生活,女兒一直由她帶,丈夫在她出發前2天趕回家。1月24日,吳婷婷報名支援湖北,但沒敢直接告訴年邁的父母。她委婉向父母徵詢:“我去湖北支援,您們同意嗎?”

說到為什麼想來湖北支援?吳婷婷說,她畢業於湖北隨州職業技術學院,看到同學都在一線,期望能與她們一起奮戰。

“我的好朋友是第一批重慶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她告訴我說湖北急需醫生和護士。”譚丹說,她馬上向單位申請支援湖北。

譚丹的父親很早離世,同母親、弟弟一起生活,害怕家人擔心,瞞著家人來到了大悟。2月15日,與母親視頻聊天時被發現了。那夜,母親失眠了,凌晨給女兒發了一條短信:“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

“我是悄悄跑來出來的。”陳夏燕自小在外公外婆家長大,怕兩位老人擔心,沒告訴他們。“有天,他們看重慶支援隊到湖北的新聞,看到一個短頭髮,覺得像我。正好當天,當地政府給他們送去物資。”陳夏燕說,外公很自豪,外婆當場就哭了。

“來到大悟前我們已進行了專業培訓,現在也做好了防護,如果完成不了任務那就太丟臉了,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扛起這份責任,圓滿完成這次任務。”吳婷婷、譚丹、陳夏燕堅定地說。

“大悟人民很熱情,我們工作勁兒十足”

“從孝感出發來大悟時,大悟縣主要領導幫我們搬行李箱,一路陪著我們到大悟,心裡很溫暖。”吳婷婷說,她們醫護人員的行李箱裝了很多東西,特別沉。

2月14日,重慶赴孝感支援隊大悟醫療分隊31名隊員抵達大悟。當天22時,大悟居民冒雨送去新鮮的草莓。2月15日,大悟迎來今年第一場降雪,大悟縣委縣政府送去軍大衣。2月16日,大悟愛心人士送去羽絨服。2月21日,又有大悟居民送去新鮮的草莓、炒熟的板栗。

“入住大悟後,工作人員從洗漱用品、飯菜搭配等都考慮得很細緻、很周全。”陳夏燕說,每天飯菜營養很豐富,擔心浪費多次建議工作人員少準備些。

大悟人民的熱情,給了重慶醫護人員溫暖與力量。

2月16日,進駐隔離病區。吳婷婷、譚丹、陳夏燕三人是一個護士組,她們快速熟悉工作環境和診療程序。

隔離病區清潔,醫療垃圾收集,患者飯菜配送……這些都是每天必備功課。6個小時一個班,不進食、不入廁,上完一個班渾身都溼透了。吳婷婷上一個班要給10多個病床打留置針;譚丹上一個班要配藥200多次;陳霞燕上一個班要疏導患者心理,領著打八段錦,練習七步洗手操。

“其實新冠肺炎病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內心不夠強大。”最開始滿懷擔憂的譚丹說,工作7天后,大家互相配合默契,與病患者溝通更順暢了。

“病患者都出院了,我們就可以回家了”

住在53床的老爺爺,不吃飯,不理人,剛開始很難交流。陳夏燕耐心地陪伴,一個字一個字地與老人聊天。幾日下來,每次輸液時,老人總要翹首尋找陳夏燕。

住在10床的62歲老人,每天只吃一口飯,說心裡不舒服吃不下。吳婷婷耐心地站在床邊,陪他嘮嗑1個多小時後,老人覺得餓了,當時吃了一碗飯。

2月29日,陳夏燕領著大家在醫院走廊上練習八段錦。在做一個雙手擁抱天空的動作時,有位患者大聲喊道“我想回家”。

“我也想回家。”譚丹說,每天戴著護目鏡,由於呼氣使得護目鏡變得模糊,每天配藥200多次,有時看不清楚,針頭會劃破手套。

當問到疫情結束後最想做什麼時?

“我想回家給女兒一個公主抱,抱抱自己的老公。”吳婷婷說。“我想帶著母親、弟弟一起去吃重慶火鍋。”譚丹說。“我想回家給外公外婆做一頓飯。”陳夏燕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