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愛心"流動"醫療隊奔走在社區一線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李曉青 劉薇)在醫院裡,他們忙碌著接診、上手術、護理患者;在社區居民家,他們悉心撫慰、送醫送藥.......疫情防控期間,新醫大二附院、新醫大五附院、自治區人民醫院等7家醫院多學科醫務人員迅速集結,一支支愛心“流動”醫療隊,奔走在首府各大社區,為老、弱、病、孤寡等居民解決了就醫不便的煩心事。

愛心

  新疆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流動醫療隊走進居民家中送醫送藥,該院院長楊新玲為居民進行體格檢查。(受訪者供圖)

  從組建到出診只花一小時

  4日下午,新疆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流動醫療隊來陸續走進4個社區,為患者送醫送藥。

  這支流動醫療隊從組建到出診,只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這和此項工作聯絡員徐超分不開。

  徐超已經在醫院工作了17個年頭,被同事們更稱呼為“移動的通訊錄”,疫情期間,哪位醫生在崗,哪位醫生居家,他們各自專長什麼,徐超都瞭如指掌。

  4日中午,徐超接到了任務——按照自治區衛健委的總體要求和安排部署,新醫大二附院作為政府指定的7家醫療機構之一,快速組建流動醫療隊,在疫情期間對各社區推送孤寡老人、慢病患者上門服務。

  徐超快速對接社區梳理患者信息,發現患者多為慢病患者,於是組織醫院神經內科、老年病科、內分泌科、骨科、全科醫學科、幹部保健科等多科室的多名專家,組成的流動醫療隊。

  當日15時30分,由楊新玲院長帶隊的流動醫療隊出發。

  徐超告訴記者,他們來到的一戶人家,患者70歲左右,患有腦梗後遺症,半身不遂、語言功能喪失,且下肢反覆水腫。

  醫生問診期間,他的老伴拿出一個大藥箱,裡邊有各種藥物。這段時間裡,他的老伴憑藉自己的感覺,給他調整用藥,血壓一直控制的不好。專家組為老人測量血壓,詳細問診,核對用藥後發現,目前他服用的藥物,藥理作用是反的。

  專家組立即根據血壓情況,對藥物進行調整,並囑咐轄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做好隨訪工作,及時與醫院專家溝通患者病情。

  臨走時,患者老伴深深鞠躬,說:“你們送醫上門,我心裡別提多熱乎了,謝謝你們。”

  老人的舉動,讓徐超不禁淚目。“那一刻突然覺得,對於醫生來說,有患者的地方就是戰場,我們就該奔赴。”

  考慮到春季是流感的高發季節,當天,流動醫療隊不僅為居民免費測血壓、測血糖、調整用藥,還免費贈送防護用品和常用感冒藥。

愛心

  新醫大五附院愛心“流動”醫療隊為居民上門送醫送藥。圖由通訊員劉盼提供

  多學科協作 送醫送藥上門服務

  外科專家查看術後護理情況、中醫科專家一對一制定康復鍛鍊計劃、醫保工作人員對患者常用慢性病藥進行現場結算3月4日,78歲的髖關節外傷患者張繡宅在家裡,享受到了新醫大五附院愛心“流動”醫療隊多學科專家會診服務。

  “有你們在,我就很安心,感謝你們一路奔波守護著患者。”張繡感動的緊緊拉住醫療隊帶隊人、新醫大五附院副院長曹桂秋的手道謝。

愛心

  新醫大五附院愛心“流動”醫療隊為居民上門送醫送藥。圖由通訊員劉盼提供

  3月5日中午,剛剛結束一臺急症患者手術,新醫大五附院胃腸外科主任高文彪便跟隨醫院的愛心“流動”醫療隊出發了,當天與他一起的還有來自風溼免疫綜合內科、門診部、醫務部、醫保辦等多學科醫護人員。

  家住鐵路局附近的張琳是一名結腸癌晚期患者,去年9月做過腫瘤根治手術,術後,她需要每天隨身攜帶一個“造瘻袋”排便,造瘻口一旦護理不當易產生漏糞、出血、感染等併發症。

  高文彪說,為了讓患者就醫少奔波,他們胃腸外科醫護團隊今後每兩週與張琳聯繫一次,通過上門護理、電話指導等方式,幫助她及其家屬做好造瘻護理,並針對她的病情在飲食、心理、用藥等多方面進行科學指導。

  據介紹,疫情防控期間,為減少患者流動,解決基層特殊患者、慢性病患者就醫困難問題,該院愛心“流動”醫療隊將展開為期一個月的上門送醫送藥服務,同時,他們利用信息平臺,開通了網上診療,大力推行非急診預約掛號、預約檢查,引導患者分時段就診,減少人群聚集。對於門診慢性病患者,視患者病情可以將其處方用量延長至12周,減少患者不必要的外出。

  3月5日,記者從自治區人民醫院獲悉,按照近期自治區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複診的要求,他們組織多個學科的骨幹醫生組成流動醫療隊,在前期遠程醫療和網上預約診療的基礎上,篩選出有需求的患者,流動醫療隊進行上門服務。

  該院副院長陸晨說,目前全院已進入正常接診狀態。與此同時,該院2月至今累計與各地州市開展遠程會診406例,轉診至烏市53例疑難危重症患者,下一步將在烏市開展更多送醫送藥進社區活動,並將專家組送醫送藥活動延伸至南北疆各地州市,保障各族群眾基本就醫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