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評價小米8和小米8探索版?

武新旺


雖然全面屏喊了幾年了,但我還是要吐槽一下,不論蘋果、三星還是小米,全面屏不存在,只是屏佔比比以前更高一點罷了。至於小米的發佈會,個人覺得還是很不錯,起碼比去年更有看點。

此次發佈會,小米發佈三款機型,小米8、小米8探索版和小米8SE,三款機型屏幕設計相差不大,採用iPhoneX劉海式設計,支持一鍵隱藏功能。圓潤的邊角設計也讓握感更加舒適。


小米8——迴歸背面指紋識別

小米8標準版迴歸背面指紋識別,攝像頭也與iPhoneX一樣豎排,只是不知道原因是否和X一樣,因為齊劉海部分的阻擋。

配置上,小米8搭載了強勁的驍龍845處理器,內外存儲搭配6+64GB、8+256GB,都支持快充。

小米8探索版——真正的旗艦機

探索版與8最大的差別在於後蓋,前者沒有指紋識別,而且採用小米獨特的透明外殼設計,可以看到機器內部結構,讓用戶更有一個直觀的點了解內在,不過只是一種設計呈現,並非真正原件。

小米8探索版配置和標準版一樣,只不過電池少了400毫安,而探索版背面沒有指紋組件,所以採用了更具科技感的人臉識別和屏下指紋識別。


拾書小記


這次小米8和小米8探索版都比較符合預期,雖然兩款手機都並非完美,但綜合來看還是比較值得關注的。

先說小米8,此前小米官方不斷釋出3D結構光、屏下指紋識別等“黑科技”,所以大家對小米8都抱有很高的期待。不過當雷軍介紹小米8的時候,現場發佈會的氣氛是有一些凝重的,因為之前說的黑科技都沒有,反而增加了一個被很多米粉鄙視的異形劉海屏。而且來自三星的AMOLED屏幕也讓不少習慣了小米LCD屏幕的用戶感到疑慮。

至於小米8在DxOMark評分的拍照單項上獲得了105分得高分,對於一般用戶來說也顯得有些過於遙遠了。畢竟DxOMark的評分過於專業,大多數網友很難看懂。而且從現場公佈的一些樣張來看,也沒有體現出小米8拍照的具體亮點。

但是隨後關於小米8的跑分和全新的GPS雙頻定位終於讓大家鬆了一口氣,安兔兔30萬分的成績著實令人眼前一亮。在這之前表現最好的一加6也只有28萬分。雖然在高通驍龍845這個級別,30萬分和28萬分幾乎體驗不出什麼區別,但是這個成績還是很勁爆的。

而雙頻GPS則是不折不扣的體驗升級了,兩種不同頻段的GPS能夠有效減少信號的延遲和衰減,實現精度在30米以內的定位。如果小米8真的和發佈會視頻演示的那樣即使在高架等複雜路況也能實現精準定位,那麼對於開車的用戶來說肯定是一個好消息。

當然小米8最大的亮點還是它的價格,2699元的售價一出,網友起先對它的一些質疑就煙消雲散了。畢竟在這個價位,即使產品有一些缺陷也是能夠接受的。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備貨問題,2699元的價格雖好,但如果要搶購還是白搭。雷軍稱這次小米8的備貨有幾十萬臺,究竟是騾子是馬6月5日發售日就能見分曉!


再來說說小米8探索版,小米此前透露的3D結構光、屏幕下指紋識別亮相黑科技都應用在了這一版本。3D結構光最近也有很多媒體進行了科普,它的原理是利用紅外光投射器,向人的面部投射33000個不可見的紅外光點,在利用紅外傳感器掃描這些光點,建立一個非常細緻的3D人臉模型。和傳統的2D人臉識別相比,3D結構光人臉識別準確度更高,也更加安全。

雖然雷軍聲稱小米8的3D結構光和蘋果iPhone X是截然不同的技術,但原理應該大同小異。而且小米8的人臉識別也叫“Face ID”,這不僅讓人有些擔憂,畢竟“Face ID”這個單詞是蘋果註冊的專利,往後兩家會不會因此產生糾紛呢?不過從目前的貿易形式來看,小米8買到美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和vivo X21的指紋識別相比,小米8的屏下指紋增加了一個壓感功能,應該會提供更好地解鎖手感。雖然發佈會上也進行了對比演示,但實際的體驗只有用過之後才知道。

此外小米8探索版還多了一個透明的機身。據稱小米為了實現這一透明的視覺效果,對小米8探索版的內部元器件進行了重新的排列,使之看起來更加美觀。甚至花費了1000萬改造了兩條生產線,使其變成了無塵環境,確保透明機身內沒有一顆灰塵。

很多網友擔心小米8透明探索版發售後會搶不到,就和之前的小米6亮銀探索版一樣。不過既然小米肯花大價錢改造生產線,那麼肯定還是希望這款小米8探索版能夠量產上市的。只不過初期的產能有限,再加上3699元的定價實在太具性價比,頭幾輪搶購肯定會有非常高的難度。

所以我認為小米8雖然不完美,但2699元的價格擺在那裡,而且確實也有獨到的特色,因此些許缺點完全可以接受。而小米8探索版的外觀、特色功能在3699元價位確實沒話說,只剩下一個能不能搶到的問題。


貓眼看數碼


北京時間5月31號下午兩點,小米深圳在召開了新品發佈會。 此次發佈會的信息量非常大,不僅發佈了小米8/小米8探索版/小米8 SE,還發布了小米電視4以及MIUI 10,甚至還有小米手環3和小米VR。

當然本次發佈會的主角還是最新旗艦機小米8

小米8此次的亮點還是頗多的,視覺上最大的亮點就是塊AMOLED異形全面屏。這是小米第一款在自家手機上推出的劉海平和AMOLED屏幕的手機。

介紹完小米8,雷軍緊接著就介紹了一款小米8的進階版——小米8探索版。

探索版在外觀上最大的亮點是背部科技感十足的透明後蓋,內部整機的元器件都完全可以看的到。整體表現十分炫酷。

價格上小米8 2699起步,而小米8探索版價格到了3699貴了一千塊錢。(小米8是6GB+64GB 而探索版是8+128GB)

在配置相差不多的情況下,多花這一千塊錢買探索版值不值呢?

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聊一聊小米探索版多出這一千塊錢都貴在了哪裡。

實際上個人認為探索版上著多加的一千塊錢還是值的,因為探索版上加入了兩項安卓機型上首次採用的黑科技:光結構人臉解鎖和壓感屏指紋識別

光結構人臉解鎖

在去年十月份,蘋果的Face ID功能推出以後。安卓廠商也普遍跟進推出了面部解鎖功能。但之前,安卓陣營的面部解鎖都是基於2D識別。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 這也是安卓上遲遲無法實現人臉支付功能的最大技術瓶頸。

而3D人臉識別的最關鍵的三個原件,紅外攝像頭,泛光感應元件,點陣投影器。它們協同工作,可以通過點陣投影的形式,將人臉以3D的方式繪製下來。

此次的小米8探索版上,帶來了完整的“Face ID”組件。也就是說如果軟件方面能夠跟上的話,小米探索版的Face ID將來完全可用戶支付級別的刷臉解鎖。以及在更多智能場景中的人臉識別應用——比如說智能開門鎖等等。因為其被破解幾率只有百萬分之一,大大低於指紋解鎖的五萬分一的幾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Face ID完全可以替代目前的指紋解鎖功能。

當然小米也在小米8上加入了紅外解鎖的功能,雖然相比普通安卓手機的2D解鎖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但因為沒有加入點陣投影儀,系統還是不能識別你的3D人臉所以安全性大打折扣。在未來小米8是無法用於支付解鎖的。

再來聊聊屏下指紋技術

和vivo v21相比小米8探索版的屏下指紋還加入了一個壓感功能。這樣我們在解鎖的時候會有更好的手感。 屏下指紋技術也是解決現在手機全面屏後指紋解鎖後置的問題。對於喜歡前置指紋解鎖的朋友還是蠻推薦的。

因為屏下指紋和3d光結構的產能有限。尤其是3D光結構模組預計首批只有10萬件而已。所以之前外界猜測小米8的供貨會嚴重不足。但我們看到小米的解決方式還是挺聰明的。用三檔手機——小米8se,小米8,小米8探索版。把手機的定價和供貨不足的部件錯開。這樣的話不會然小米8的產能出現太大的問題。 但可以預見是3699的小米8探索版,在未來的幾週中還會一直處於限購狀態。


有態度的土豆


三款小米8,看起來很像iPhoneX!

今天是小米年度旗艦機的發佈會,小米這次也是非常的賣力氣,推出了三款小米8產品:小米8標準版、小米8透明探索版和小米8SE。而這三款手機無論是“劉海屏”的設計、還是基於3D結構光的FaceID都讓小米8從形到神像極了iPhoneX。

1、小米8標準版

從外觀上看,小米8的背部採用四曲面玻璃,中框採用7系鋁材質。在屏幕設計方面,此前的小米MIX 2S和小米6X都未採用像iPhone X那樣的異形全面屏。而這一次小米8採用了異型全面屏,但設置了可隱藏功能,但看起來非常像iPhoneX了。

小米8的相機模組與小米MIX 2S採用了相同的模組,3月份在發佈MIX 2S時,小米找到了相機測試機構Dxomark進行測評,最後給小米MIX 2S與iPhoneX一樣的分數——101分。不過一樣的分數並沒有讓雷老闆信服,於是在小米MIX 2S的現場,雷老闆全程狂懟iPhoneX。

在硬件方面,小米8搭載的仍是具有AIE引擎的驍龍845,但據稱小米和高通聯手進行了優化,使其跑分達到了301472,什麼概念呢?自然是把市面上任何手機都秒成渣了。

同時,他們再次請Dxomark給小米8相機功能評分。“這一次我們拿到了105分,比iPhoneX高了4分。”雷老闆興奮地說到。

不過,雷老闆的驕傲表現的還是非常謙遜的,他說在市面上的手機廠商中,只有iPhoneX、華為P20可以與小米8一較高下。所以在這次的對比圖上,僅僅iPhoneX一家已經不能體現小米8的優秀了,雷老闆這一次還拉上了華為P20,不過他並沒有懟華為P20,並認為P20更勝一籌。

在AI拍照方面,除了此前在小米MIX 2S和小米6X上都有的AI場景相機,小米8還添加了AI影棚光效,具有7種影棚光效,可智能識別人臉朝向,進行補光。而這一功能也是由蘋果去年率先推出的,所令雷老闆得意的是:“我們是首款做了AI影棚光效的安卓機”,簡直秒變果粉迷弟。

在自拍方面,小米8還針對女性用戶的喜好,添加了微整形美顏功能,可墊下巴、隆鼻、豐面頰,基於3D建模,修出“芭比小翹鼻”、“飽滿蘋果肌”、“花瓣唇”,更是直懟各大美圖軟件修圖太假。

此外,小米8還添加了紅外照相機、增加了雙頻雙路GPS、支持167座城市的NFC三大功能。所謂的雙頻雙路GPS,指的是支持L1+L5雙頻段雙路GPS定位,據雷軍所說這也是全球首款雙頻GPS手機。

根據現場視頻播放的在北京航天橋、首都機場高速進行的定位測試,雷軍說小米8的定位絕對吊打iPhone X,並稱iPhone X的定位定到姥姥家去了。

同時,現場視頻還播放了將車窗全部塗黑,只依靠小米8導航系統在圈定路線進行轉彎和停車,可以說是非常會玩了。

2、小米8透明探索版

這一次小米8還推出了一個特別版:小米8透明探索版,相比於標準版,增加了壓力指紋識別、基於3D結構光的FaceID人臉解鎖和透明後蓋。

所謂的壓力指紋識別,據雷老闆介紹是基於光學識別,增加了壓力傳感器,利用屏幕下光源反射,進行指紋識別,並放出了與vivo x21的對比圖。

小米8透明探索版,所說的透明指的是把後蓋玻璃做成了透明的,並稱未來考慮將全部機身做成全明的。“透過透明後蓋,能看到裡面一一對應的元件”,雷老闆對這個創意非常得意。不過,最後他說到,透明探索版由於需要全產線的無塵化,目前還沒有貨,也就是還沒量產。

在小米8的劉海片下,暗藏著紅外相機和紅外照明元件,可進行人臉識別。雷老闆說到這裡又興奮了,他說小米8特別版還添加了基於3D結構光的FaceID功能,但這看起來非常“蘋果”了。不過,讓雷老闆得意的是,據稱他們採用的是編碼結構光方案,而蘋果則是散斑結構光方案,讓人不禁想起了一首網紅歌曲《我們不一樣》。

除了FaceID功能,3D結構光的添加還讓小米8特別版,具有3D動態Aimoji功能。這項功能目前手機廠商只有蘋果和華為在做,商湯、曠視等AI技術公司也可以做到。


智東西


直接先說下我的看法:不著急的老鐵們一定要hold住,堅持到小米的全面屏和屏下指紋徹底來的那一天,再興高采烈換機啊!

說下設計,小米8果真還是推出劉海屏,以及絕大多數視頻都不能適配的十八比九的全面屏,使用起來會比較彆扭。然後,有個小疑問,既然保留了下巴,為什麼不把指紋解鎖放到前面,然後後面做成一個整潔的後殼?

但是米8所搭載的黑科技,吊打同價位。Ai技術非常好用這個大家都知道;搭載的驍龍845超過3000的價格,這次被小米壓到了2700左右,我除了說“666”還可以說什麼;人臉解鎖從普通的攝像頭識別進化到紅外光識別,提升瞭解鎖體驗,主要是在暗光條件下也能解鎖;支持QC4+快充(標配18W快充QC3.0充電器),配備3400毫安時容量電池,且支持NFC;安兔兔綜合得分可以到301472,是目前唯一安兔兔跑分上30萬的安卓手機。

全面來看,作為最便宜的驍龍845手機,儘管沒有達到造勢時說得嚇人的黑科技,卻依然具備誠意滿滿的其他技術,還是一款挺受歡迎的手機。所以不介意劉海屏的,相信我,這個價格除了米8,別無他選;如果你實在不喜歡“劉海屏”,可以選擇在設置中選擇隱藏劉海,或者直接購買 MIX 2S 等無“劉海”的全面屏手機。

最後一句,雖然說得花裡胡哨,但是對於小米8來說,價格才是最大的黑科技。


消費測評世界


探索版才是【真·旗艦】,搭載了“3D結構光”和“壓感屏幕指紋”這兩個黑科技。


用 iPhone 來類比,米 8 相比於 iPhone 8,米 8 探索版相當於 iPhone X。


首先在外觀上,探索版比米 8 就更前沿,使用了透明玻璃後蓋的設計,濃濃 geek 風,就像小米 MIX 當初亮相那樣驚豔。


不過透明後蓋的設計,小米並不是首發,HTC 在去年發佈的 U11+ 上就用了這個設計,真機用起來確實很驚豔,可以直觀看到手機芯片的排布。


除了設計更新穎前沿,在技術和成本上,探索版也高出一截。


雖然米8和探索版都是劉海屏,但探索版用的是黑科技 3D 結構光,而米 8 用的是比較落後的紅外識別技術。



米 8 探索版是安卓手機第一次用 3D 結構光。此前,這個技術只有蘋果 iPhone X 在用。至於其他劉海屏的安卓手機(包括小米8),雖然也有人臉識別,但通通都是 2D 方案。


小米 8 用的紅外識別,雖然可以在黑暗環境中解鎖,依然屬於 2D 方案,在安全性和擴展性上都遠遜於 3D 結構光。


而探索版用了 3D 結構光,屬於安卓第一家,確實厲害。不過小米用的是編碼方案,而蘋果用的是散斑方案。


3D 結構光不僅安全性高,更可以實現 3D 建模——通過測量物體光信號的變化,來計算物體的位置和深度信息,從而復原整個三維空間。5G 時代會有更多應用支持 3D 建模這項特性。


探索版另一個黑科技是壓感屏幕指紋,是我認為最優秀的指紋識別方案。


傳統的前置指紋識別,降低屏佔比。後置的指紋識別,又不方便,想看到微信消息都必須拿起手機來。


對於沒有 3D 結構光的人臉識別,業內人士都質疑其安全性,容易被騙過去。如果限於技術和成本無法用上 3D 結構光,不如拋棄劉海屏和人臉識別,老老實實用壓感屏幕指紋,既有屏佔比,又快捷安全。


至於高通 845、DxO 高分、AI 攝影等,都屬意料之中,其他品牌也能做到。


綜合來講,米 8 屬於例行升級,探索版讓人驚豔,期待探索版上市發售的那一天~


陸家嘴文青


作為小米Mix2s的用戶,在這裡和小米8做一下對比,在發佈會之前我其實對小米8是非常“懼怕”的,作為小米的8週年旗艦,我擔心這一次小米會帶來太多的新技術和亮點,從而讓我後悔早買了Mix2s,不過實際看來還好,小米8並沒有想象般那麼出彩,或許是發佈前對於小米8的期望太高了。

1、先說小米8的外觀,儘管用上了比Mix2s更好、可塑性更強的屏幕—AMOLED,但是仍然沒有做到足夠小的下巴(也就比Mix2s小一點,何況還是後置指紋的情況下),加上多出來的大劉海,如果選擇隱藏劉海,整體全面屏效果更是大打折扣,讓人挺失望的。

2、都是驍龍845沒啥好說的,跑分貌似高了不少,但其實也沒多大意思,用起來都差不多。

3、Mix2s發佈時的各種AI功能其實沒有宣傳的那麼好用,識別度和表現不是很滿意,所以對這次小米8的AI也僅僅持觀望態度,不過智能化趨勢都是好的,希望小米早日能做到讓人滿意的程度。

4、後置的拍照模組和Mix2s是一樣的,實際效果應該非常相似(本來以為小米8會用上更好的),不過我更關心的是小米趕緊把攝像頭開啟速度和取景幀速提升上去。

5、小米8沒有期待的屏下指紋和結構光人臉識別很失望,儘管這些在小米8探索版上,但也沒有讓人覺得“很嚇人”。

6、小米8價格和預期的差不多,2699元起步,和Mix2s同存儲配置的版本有500-600元左右的差價。

因此面對全新的小米8,手裡的Mix2s還有非劉海全面屏、無線充電、陶瓷機身和8+256頂配版等優勢,而小米8則有AMOled屏幕、紅外人臉解鎖、更好的前置攝像頭和更低的價格優勢,所以兩者相比的話,還是小米8性價比更高一些。

但是對於擁有Mix2s的用戶來說,小米8多出來的功能著實有限,小米也故意在定位和價格上保持著兩款手機的差距,總體小米8還是定位在更廣大的年輕用戶,而Mix2s則更穩重,更適合商務人士。

至於小米8的最強音:小米8探索版就給我帶來了不少驚喜,那個透明外殼讓人眼前一亮,可以說非常對一大批工科男的胃口,儘管不是小米首創,但是未來可能會引領一陣透明後殼潮流。

到了小米8探索版上,結構光和屏下指紋都有了,接下來就是看實際效果了,雖說這些技術已經算不上“黑科技”,但是小米8探索版做到3699元的價格已經很厚道了,比我的128g版本的Mix2s只貴100元,孰優孰劣自然分明,只是這款手機預計會比Mix2s尊享版更難搶到。

不過既然叫探索版,自然說明有些技術還不是很成熟,這一代只是試水,如果搶不到的話,不妨等等小米下一款“真旗艦”,似乎會是小米Mix3?


嘟嘟聊數碼


-----------------------------------

5月31日下午兩點,小米在深圳大運中心體育館召開盛大發佈會,為我們帶來了以小米8為首的一眾軟、硬件新品。雖然現場新品眾多,但主角毫無疑問是小米科技成立八週年的紀念作品,小米8。有趣的是,意外殺出的小米8透明探索版搶走了小米8的所有風頭,可謂最大黑馬。

小雷有幸獲邀參加到本次發佈會之中,並在現場為大家帶來第一時間的上手體驗。

家族式設計,劉海成主流

看來連雷軍也知道小米8的劉海屏不受歡迎,在開場也自嘲了一把。確實,和iPhone X類似的劉海屏設計在當下看來不算罕見,同時也不算美觀。但為了紅外人臉識別和3D結構光,小米也只能妥協。

另外,手機正面採用一塊6.21英寸的FHD+的AMOLED屏幕,色彩比較鮮豔;可惜的是手機的“下巴”有點大,屏佔比看上去雖然高,但還不夠極致。

機身背面採用3D玻璃弧度工藝,邊框是7系鋁材質。小米8握在手上手感確實不錯,這是得益於手機背面玻璃和金屬之間有一個所謂的“水滴”弧度設計,機身弧度比較符合手掌弧線。

除了機身設計風格和iPhone X有些“撞車”之外,其餘地方還是很不錯的。

性能居然是最無看點的地方

性能方面,雷軍輕描淡寫一筆帶過,因為小米8同樣是使用了高通驍龍845的處理器。但經過優化後,小米8的安兔兔跑分達到了驚人的30萬,遠超其他驍龍845機型。

不過分數再怎麼高,驍龍845依然是驍龍845。在短時間的體驗中,小米8給小雷的感覺依然是快。系統的響應速度、軟件的頻繁切換,小米8都能輕鬆應對。

可惜沒有足夠時間讓小雷去用小米8體驗兩把遊戲,否則一定能夠給大家帶來更加完整的體驗報告。

拍照再進步

拍照方面,小米8的硬件是和小米MIX 2S一模一樣的。但經過一代產品的優化,小米8的拍照再上了一個臺階。根據DxOMark的評測,小米8的拍照分數拿到了105的總分,至少從數據上看做得非常不錯。

在現場的體驗中,小米8拍照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對焦速度非常快,當然這也是全像素雙核對焦的威力。

另外小米8引入了AI影棚光效的新功能,利用這個功能我們可以改變照片中人像面部的光線分佈,生成有如在影棚中拍出的照片。但非常可惜的是,體驗時間只有短短五分鐘,我們沒辦法為大家帶來更多仔細的體驗。

紅外人臉識別

紅外人臉識別功能雖然給小米8帶來了一個褒貶不一的“劉海”,但好處還是有的,因為相比傳統的2D人臉識別,紅外人臉識別在識別率和適用場景上都要好很多。

由於時間倉促,人臉識別的準確率無法為大家體驗。同樣,因為現場條件問題,例如雙路GPS等功能小雷也只能等拿到評測機後再為大家體驗。

意外之喜小米8透明探索版

小米8探索版的出現,將發佈會的氣氛推至高潮,因為這是小米首款搭載屏下指紋解鎖技術的手機,而且也是安卓陣營的首款搭載3D結構光技術的手機,滿足了廣大米粉的期待。

由於加入屏下指紋和3D結構光技術,小米8透明探索版的設計相比普通版有了一些變化。首先,小米8透明探索版取消了後置指紋識別模塊,而且將後殼換成了全透明,視覺上變得更加極客風。

而其他的細節設計,小米8探索版和普通小米8則差不多。

配合3699元的售價,小米8透明探索版可以說是會上最大的驚喜,也確實是小米今年來最重磅的產品。


小米8、小米8透明探索版和小米8SE三款手機雖然定位不一,光從紙面數據來看都十分不錯,尤其是小米8透明探索版的到來更是讓人感到十分振奮。不過,小米的產品一向都沒有大問題,但需要解決的,始終是現貨問題。如果小米8透明探索版能夠隨便買到,那麼相信消費者會更加願意支持小米的產品。


雷科技


小米8配備6.21英寸18.7:9的三星AMOLED屏,分辨率2248*1080像素,屏佔比86.68%,支持P3色域,擁有600尼特最高亮度以及60000:1d高對比度。相機方面,小米8的後置縱向雙攝,為1200萬像素索尼IMX 363廣角鏡頭與1200萬像素三星S5K3M3的長焦鏡頭組合,帶光學變焦與四軸光學防抖,支持25種標籤多達206種場景識別的AI攝影,號稱是“小米手機相機代表作”。

作為最直觀的相機品質對比,小米8這次在DxOMark評測中拿到105分的拍照得分,視頻得分也達到99分,均超過了蘋果iPhone X。由於截稿時DxOMark官網還未更新小米8的成績,暫時不清楚其綜合得分,不過雷軍發佈會上低調說了一句還是略差於華為P20(綜合分102)。值得一提的是,小米8還增加AI影棚光效功效,提供7種光效並實現了智能識別面部方向,光源智能跟隨。

小米8配備有2000萬像素前置自拍相機,除了護妝美顏之外,還率先引入微整形美顏,藉助AI與算法調教可做到更自然的美顏效果。

關於小米8的其它黑科技,首先有紅外線人臉識別,通過在劉海位置加入紅外相機和紅外照明元件,提供更安全和高效的人臉識別。而在NFC功能方面,小米8除了繼續有全功能NFC之外,小米公交已支持167座城市刷公交。小米8內置3400mAh電池,支持QC4.0快充,6GB+64GB版售價2699元,6GB+128GB版2999元,6GB+256GB版3299元。


此外,雷軍還帶來小米8透明探索版,後蓋為透明設計,可清晰看到背面的元器件,配備8GB+128GB組合,定價3699元。小米8透明探索版還取消了背部指紋識別,擁有壓感屏慕指紋識別加持(全球首款),並且屏幕指紋識別速度要比友商現有的類似產品解鎖更快。


為喜歡小屏的用戶小米還帶來了小米8 SE,使用5.88英寸三星AMOLED全面屏嗎,全球首發搭載高通驍龍710處理,為10納米工藝,AI運算能力是驍龍660的兩倍,同時能耗得到顯著優化,令其3120mAh電池足夠用一整天。小米8 SE配備1200萬像素+500萬像素雙攝組合,前置2000萬像素柔光自拍攝像頭,4GB+64GB版定價1799元,6GB+128GB版則是1999元。


科客


本來期待著小米8能搭載屏下指紋解鎖系統,結果讓人失望的是小米8並未帶有這些黑科技。要加1000塊錢的米8探索版才有這些功能。好吧,畢竟這款機型的價格擺在那裡,我們不能要求太苛刻。

小米8依然算得上價格屠夫

配置方面,小米8之所以能成為跑分最高的手機,主要是因為其搭載了高通845處理器。6.21寸的三星屏幕搭配背部特有的“水滴弧形”設計,加之變寬較窄,握持感出奇的好。電池方面表現得中規中矩了,3400mAH的電池,支持快充。



小米8探索版——真正的探索旗艦機

如果要說米8僅僅是性價比高,並無黑科技。那麼探索版無疑能讓人眼前一亮。首先探索版的背部玻璃板是透明的,可以清楚的看到手機背部的紋路。其次,它是收款能支持Face ID解鎖的安卓機,並且搭載超快屏下指紋解鎖,看起來科技感十足有沒有!


不知道各位看官們是如何看待的小米8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人看到您的觀點,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