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為什麼說“家有萬貫,長毛的不算”?

為什麼說“家有萬貫,長毛的不算”?

為什麼說“家有萬貫,長毛的不算”?

在隴東農村,廣泛流傳“家有萬貫,長毛的不算”的俗語。意思是說,家裡不論多麼有錢,長毛的(也就是各類家禽家畜)是不能計算在內的。這句俗語流傳久遠,但細細想來卻讓人感覺有很多難以理解的地方。

家畜家禽真的就賤到在家產中“不算”的地步了嗎?事實上好像並非如此。人們在形容農家日子過的好的時候,就會用六畜興旺、雞鴨成群、牛喚馬叫、牛肥馬壯、豬羊成群等詞語來說,這些詞語沒有一個不和家畜家禽無關;牛馬驢騾等大家畜是一個農民家庭重要的生產資料,是可以代替很多人力的役畜,被很多農民視為農本和命根子;豬是早些年農民家庭唯一的肉食和油脂來源,過年不殺一口年豬,就徹底沒有了年味,年也沒有一點過頭;羊繁殖快,養殖成本低,是重要的家庭創收渠道;雞鴨鵝等家禽既是家庭蛋白質營養的來源,也是貼補家庭“錢袋子”的重要構成;貓抓老鼠,狗看家護院……沒有一樣是多餘的。

為什麼說“家有萬貫,長毛的不算”?

這些家畜家禽如此重要,但為什麼在傳統農民的觀念裡,會根深蒂固地認為這些都不能構成是家庭財產呢?難道只有糧食、房產、貨幣才算是萬貫家產的組成部分嗎?筆者根據一些農民的講述,將“家有萬貫,長毛的不算”這個說法形成的原因歸結為三個方面:

一個原因是家禽家畜屬於活物,存在本身就需要消耗。在農村,這些“長毛”的東西都被人稱為“張口貨”,意思是有口。有口就需要吃喝拉撒,需要人餵食、放養、照料,這中間就需要大量的飼料、人工、圈舍等成本投入,相比起房產、糧食、貨幣等財產,維持成本相對要高得多。第二個原因就是在畜禽防疫技術落後的過去,這些家畜家禽不時會遭遇一些難以預料和預防的瘟疫(傳染病),一旦瘟疫發作,農民們常常在狀況都沒有搞清楚的狀況下就面對家禽家畜大量死亡的慘狀。那些患病而死的家禽家畜,則轉眼之間就變成既不能吃肉也不能剝皮的垃圾,必須及時填埋掉,很多飼養了大量家禽家畜的人,往往會一夜赤貧,家底全光。三是家禽家畜的市場價格總是處在動盪不安、大幅起伏的狀態中,今天一頭牛價值萬元,在不久的將來就很有可能變成數百元,幾日前的百萬富翁,幾日後財產就可能縮水成幾萬元,這種動盪起伏很難讓農民踏踏實實地把家禽家畜計算到自己的家產裡。

為什麼說“家有萬貫,長毛的不算”?

不過現在這種狀況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觀,一些採用了高新技術的養殖區,由於養殖規模、養殖技術的擴大和提高,各種平均成本已大幅壓縮,“長毛”物的養殖耗費相比收益已經明顯降低了比例;防疫醫學逐漸普及和發達,一些動物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能夠被事先預測和防範,即使發生疫情,也能得到很好的治療和控制,養殖業的風險明顯降低;開放性的市場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肉蛋類產品的營銷渠道已呈現多樣化、快速化的格局,農民家“長毛”的東西的買賣難問題基本得到解決。所以,“家有萬貫,長毛的不算”這句話,放在今天已經過時了。

為什麼說“家有萬貫,長毛的不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