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學誠法師答問:“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如何理解?

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意思並不是見不到他人的過失,而是內心不起排斥、厭惡、輕蔑等煩惱。修行上路的人,看到他人的錯誤或缺點,內心生起的是自勉的心、想去幫助他的心和自我成長的決心。

——學誠法師

師父,我知道組長是為大家服務的,一年來我給師兄們找培福的事做,沒埋怨過,只想讓大家學佛的福報和善根增長。為培養利他心,搞活動,我怕擋住鏡頭,讓師兄拿小東西,他說:“你自己為什麼不拿,只動嘴不動手。”我解釋,拒絕聽。我很錯愕,還有點傷心,弟子是不是哪裡做錯了?弟子明明在培養利他心,不是為了得到讚歎,死了帶不走,弟子以為自己想明白了,可是被我幫助的人罵,為什麼還是會感到傷心?心裡哪裡出問題了?

網友

學誠

法師

1.修行要進步,必須要經歷委屈。發心越大的人,吃的苦肯定越多,如理認識,這些都是資糧。

2.幫助人一定要考慮別人的處境和根機,不能一腔熱情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

法師您好!有一個問題想請教您,如果不管自己怎麼謙卑,對方還是針對自己,要怎麼化解呢?當對方難為自己的時候,有時就控制不了,與對方爭執起來,希望早點化解矛盾。

網友

學誠

法師

不卑不亢。針對你,是他內心有結,自己不必去迎合他的煩惱,做該做的事就好。時過境遷,因緣都是在不斷變化的,在生命的長河中,這些境界不過是小石子濺起的幾朵水花而已,不要起煩惱。

師父,“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那麼在大學宿舍裡怎麼才能不接受同學們不經意間表露出來的不善法呢?

網友

學誠

法師

“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意思並不是見不到他人的過失,而是內心不起排斥、厭惡、輕蔑等煩惱。修行上路的人,看到他人的錯誤或缺點,內心生起的是自勉的心、想去幫助他的心和自我成長的決心。

師父,怎麼樣才能沉下心做事?

網友

學誠

法師

一切都想清楚了,不受外界誘惑,也不害怕困難,認定了這條路。

師父您好!每次聽到有高僧大德離世都特別難過。而每次都產生懷疑,如他們去了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不回來示現給我們,讓我們學佛更有信心?

網友

學誠

法師

高僧大德一生的思想和行誼就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和信心的源泉,還需要什麼樣的示現呢?

師父吉祥!我今年才開始學佛,寺廟馬上舉行皈依儀式,已經皈依的居士們勸說我現在皈依,可我自己覺得心裡還沒有準備好,請問師父,學佛是一定要皈依嗎?什麼時候皈依好呢?心有疑慮,請您指引,感恩!

網友

學誠

法師

皈依好比入學儀式。多親近正法道場,瞭解佛法。

法師慈悲救我!弟子這幾日學佛遇到了極大的煩惱,因為沒有正知正見,導致自己陷入了痛苦。莫名其妙地就想到了親人朋友都對我極好,很愛我,但我卻因為學佛搞得自己痛苦不堪,於是惡念一下子就起來了,覺得是佛教毀了我。而且這種念頭時不時就冒出來一下,根本控制不住。師父,我之前從來沒有過這種念頭,我真的是信佛信三寶的,但不知道怎麼了就會出現這種惡念。一出來我自己也超級驚恐、超級害怕,我是不是謗法舍法了啊,師父?我該怎麼辦啊?我還能懺悔清淨麼?真的好害怕!

網友

學誠

法師

是煩惱引發的錯誤念頭,至誠懺悔就好。修行要親近、融入一個清淨和合增上的師法友團隊,在善知識的引導下系統學習,才能避免個人盲修帶來的偏差。發現出錯了就要及時調整,不要恐慌或自暴自棄,這都是建立堅固信解的過程。

師父,請問,怎樣化解淫慾心?末學17歲不幸染上了淫慾,目前正在戒,可是手淫易戒,淫心難除,很難再回到原來的心了,請師父慈悲開示。

網友

學誠

法師

不能回到原來,可以比原來更好。多用心去學習善法、去做更多積極的善行,充實身心。

師父,在生活中如何積累福德?

網友

學誠

法師

積累福慧,都離不開聞思。必須要先懂得佛法的道理,才能獲得行為的指導。見如目,行如足。

我種什麼樣的因,才能成就這樣的大願?就是每天發自真心地努力行善和助人?具足慈悲心、菩提心,存心厚道,樂善好施,然後拜佛唸經?請師父開示,是這樣嗎?

網友

學誠

法師

道理說得不錯,怎樣做到才是關鍵。修行須要跟隨一個清淨和合增上的師法友團隊,一則有善知識引導,二則有善法環境的保護和激勵,這樣才能夠上路,長長久久地走下去,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

開 心 般 若

關於“善”和“惡”:

如果用小乘法方便法來講,我們要行善斷惡;用究竟法圓滿法來講,善和惡是不是都是我自己啊?你沒有辦法把惡斷掉,否則善還有沒有了?比如說這個拳頭是善,手掌是惡,你把手掌斷掉,拳頭還有沒有了?拳頭也是我,手掌也是我;善也是我,惡也是我。要懂得怎樣去調理,斷是小乘人是方便法門的權宜之論。真正懂了如來藏,更要行善斷惡。行善斷惡不能成佛、不能往生,但是如果你不行善斷惡就更不能往生,更不能成佛,可不要錯用了心!

諸佛出世是教我們做一個真人,了生脫死,生生世世大福報。只有做到了真人,他才能圓融、圓滿、圓通,從根本上行一切善,斷一切惡。做真人不是做善人,卻是做更圓滿的大善人、真善人。《華嚴經》講啊: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一個沒有明白道理的人,佛講,十方三世的好事給你做絕了,都是「魔業」,仍然六道輪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