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小龍女在絕情谷底要和楊過約定十六年才相聚呢?金庸先生寫十六年有什麼涵義?

影視聚一劇


讀書要認真,小龍女為什麼要和楊過定下十六年之約,書中早有答案。

十六年之約

第三十二回 情是何物

小龍女中了情花之毒後,自知無救,若按照楊過的個性,他勢必會守護小龍女走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然後自殺殉情。

當你愛一個人,愛到骨子裡的時候,卻突然身患絕症,你是希望對方忘了你,好好生活下去,還是希望他陪著你一起去死呢?很顯然,只要不是愛到變態、愛到自私的人,都會選擇前者。

小龍女縱身一躍,跳下絕情谷,為了讓楊過活下去,跳崖之前在石頭上刻下了:

“十六年後,在此重會,夫妻情深,勿失信約。另一行較小的字寫道:“小龍女囑夫君楊郎,珍重萬千,務求相聚。”

16年,已經足夠長了,小龍女認為這足以讓楊過忘記自己,即便是忘不掉,16年後發現這個謊言,也不至於還要輕生。

但是,小龍女低估了楊過對他的愛。

這是站在小龍女的角度,為什麼約定十六年。

圓謊

當然,除了楊過之外,其他人都知道這是個謊言,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那麼為了圓謊,只能編造更多的謊言,讓楊過相信十六年之約是真的。

黃蓉一陣沉默,突然腦袋上面亮了一個燈泡,計上心來,她對楊過說:“恭喜你啊果兒,小龍女是遇到了南海神尼,此人神通廣大,一定會治好小龍女的情花之毒,所以你要好好活下去哦!”

不僅如此,為了增加說服力,她還搬出黃藥師,說父親曾與南海神尼有過一面之緣,旁邊還有一燈大師助攻,要知道一燈大師是高僧,出家人不打誑語,楊過心裡對一燈本身就是十分敬服的,所以他不得不信這是真的。

那麼,為何南海神尼要約定十六年呢?

楊過也有這樣的疑問。黃蓉說:

“我是從‘十六年後’這四字中推想出來的。我只知南海神尼每隔十六年一履中上,除她之外,並無別人有此等奇習。”

並且,從上次黃藥師見到南海神尼推算,正好是三十二年前,也就說到現在,正好是神尼到中土的日子,這一來小龍女見到神尼,雖是機緣巧合,但也說得通了。

從此之後,楊過打消了輕生的念頭,努力地活下去,只為了十六年之約,因為他想,如果我不好好活下去,十六年後龍兒見不到我,該是多麼失望啊!且,如果到時候龍兒見不到過兒,那龍兒也肯定不會獨活,好不容易捱過十六年,治好了病,卻還要尋死。

這筆賬不論怎麼算,也是好好活下去划算。

十六年有什麼含義?

前面說了,小龍女(金庸)覺得十六年足夠讓楊過忘記,結果約定之期到了,楊過發現這是個謊言,他跳崖尋死,被郭襄用金針要求不再尋死。書中說,本以為16年的時間,足以讓他變得理智,不再輕生,誰知道楊過對小龍女的感情,根本不隨時間而變淡。

其次,據說老爺子當年把小龍女寫死了,引發了讀者的強烈不滿,所以他沒辦法,為了滿足讀者的口味,變著法兒讓小龍女復活了。但也不能說突然蹦出個神仙,把小龍女帶回來,既然要復活,那就必須要有說服力,過程要曲折,並且死而復生這麼好一個話題,足夠讓作者腦洞大開,肆意揮灑。

果然,接下來的故事楊過也完成了任性少年到神鵰大俠的蛻變,才真正配得上“俠”這個字了,書名叫《神鵰俠侶》,小龍女和楊過,缺少任何一人,都不能是俠侶,所以用楊過這一跳,豐富了楊過重情、痴情這一人物性格。



也可自話


金庸武俠小說扣人心絃故事情節構思,讓讀者如痴如醉,身臨其境不可自拔!為什麼小龍女要楊過約定16年才相聚,金庸寫的16年主要有下面幾種內涵:

1、古代女子16歲出嫁。

古語云:再過十八年又是一條好漢。對於古代女子來說,二八年華就是女人最美好的青春,是女人一生的黃金年齡。而二八年華指的就是女子十六歲的時候。古時候的女子十五歲及笄,可以開始用髮簪,意味著成年。十六。歲便可以出嫁,可以行洞房花燭之事。

2、16年可以忘記一個人。

小龍女認為16年後,楊過肯定會忘了自己的,而且也可以爭取時間,讓楊過治好情花毒。因為楊過想要和自己見面,她就說了16年,也好解毒。

3、故事需要。

因為16年可以延伸更多故事情節,吸引讀者,也說明愛情的難能可貴。

4、尊重歷史需要。

金庸小說對歷史還是較尊重的。小龍女與楊過相別是有明確紀年的,1243年,楊過和小龍女相聚。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死於釣魚城之戰。小說中,楊過和小龍女相會後,隨即奔赴襄陽在襄陽城下殺死了這位君主。於是,1259減去1243,沒有任何浪漫的成分,就是這16年。


秋風不響


十六年以後,楊過還沒有結婚,小龍女還沒有死,那一定是在一起的。小龍女十六歲失去貞潔,讓她自認為對不起楊過,所以想要跨越這個年紀來得到楊過的諒解,還有自己的釋然。16年之後,楊過都已三十多歲,正式而立之年,也唯有這時,才是成熟的愛情。

小龍女很心機,其實楊過很可憐。不如當初直接娶了郭襄,讓愛情的以真誠。小龍女明知道楊過那麼喜歡她,不在乎她是否處女,她仍然狠心分別十六年,就應該讓她做二奶。郭襄喜歡楊過已經到了同生同死的地步,不管怎樣都不放棄,而小龍女確做不到。她認為永遠只從自己角度考慮。

所以仔細理解一下金庸,大家會發現其實越是真愛相守那一人,越是最苦命。十六年,人生幾個十六年,楊過在整個最青春的年紀拒絕了許多美女,而小龍女則在最青春的年紀為尹志平守了十六年。我覺得小龍女,根本沒有搞明白什麼是真愛,什麼是矢志不渝。

楊過的一生是悽慘的,致使郭襄的一生也是悽慘的,同樣造成張三丰的一生是不完整的,而罪魁禍首便是小龍女。如果小龍女真愛楊過,就不應該離開他十六年,哪怕在一起十六年後分開了,到老了回頭看這一生才不白活。

如果愛情片都是拍給年輕人看的,觀點都是年輕人的觀點。如果是成熟的按照一生來看,真愛應該毫不避諱的在一起,尤其是年輕時候,等到老了,就算在一起,那也唯有親情了。大多數愛情片看上去美好,卻貽誤了大多數人的真愛。


簡文主義


唯一的原因,就是小龍女認為十六年已經夠長了,足夠楊過忘了自己、開始新的生活。

小龍女留言之後,不是失蹤,而是跳下萬丈深淵,自以為必死無疑,而且死得毫無痕跡。

為什麼要跳崖自盡?因為她已身中奇毒,沒有活路。如果讓楊過看著她死,楊過一定會自殺殉情。小龍女不想讓楊過也死,就得找個理由、編個故事,騙他說自己沒有死。

騙人容易,讓楊過這樣聰明的人上當,可不容易。如果只說“我去去就來”,那是年輕的母親騙乳嬰的,騙不了楊過。所以小龍女必須編一個含糊的說法,卻要有清晰的細節,才能取信於楊過。

十六年,或者十四年,十七年,都無所謂。只要是一個小龍女認為足夠長的時間,就可以用來騙騙楊過了。


棲鴻看紅樓


  《神鵰俠侶》中,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故事,纏綿悱惻,蕩氣迴腸,令人動容。小說中,由於各種原因,兩人多次分離,幾經磨難,嚐盡了離別之苦,十六年後,終於在絕情谷底重逢,有情人終成眷屬,最終他們退隱江湖,廝守終生。

  

  當我們都沉浸在這段悽美的愛情故事中的時候,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問題出現了。不少細心的讀者發現,十六年後與楊過重逢的,其實並不是小龍女,而是小龍女的女兒。說到這裡,想必很多人都大跌眼鏡,不禁質疑,這恐怕又是純屬奪人眼球的荒誕之說吧?

  帶著這個疑問,我又重新翻看了一遍《神鵰俠侶》,尤其是重點翻看了楊過和小龍女重逢的諸多細節,發現這其中的確大有文章,上述疑問,的確不是空穴來風。

  

  我們都知道,楊過和小龍女最後一次分開時,小龍女已身中情花之毒,無藥可救。後來,小龍女獨自隱居絕情谷底,由於此前遭尹志平姦汙,又沒有做避孕措施,所以沒多久她就懷孕,並生下了女兒。生下女兒後,小龍女一邊撫養女兒長大,一邊告訴女兒她和楊過的故事。小龍女自知時日無多,所以臨死前囑咐女兒,讓她好好照顧楊過。說白了,就是讓女兒替母還情。

  

  空說無憑,我們來看看幾點有力的證據。

  證據一:楊過來到絕情谷底,找到了小龍女所住的茅草屋,只見屋中“室左立著一個粗糙木櫥,拉開櫥門,只見櫥中放著幾件樹皮結成的兒童衣衫,正是從前在古墓時小龍女為自己所縫製的模樣”。請大家尤其注意“樹皮結成的兒童衣衫”這一句,平白無故,小龍女怎麼會用樹皮織成兒童衣衫。只有一種解釋,小龍女是特意為某個兒童編織的。在這與世隔絕的絕情谷底,還能有哪個兒童呢?當然是小龍女的女兒了。

  

  證據二:兩人重逢後,楊過看到十六年後的小龍女,模樣竟絲毫未變:“楊過轉身,只見眼前站著一個白衫女子,雪膚依然,花貌如昨,正是十六年來他日思夜想的小龍女。”如果與楊過重逢的真的是小龍女,恐怕不符合常理。試想,十六年的時間,即便保養得再好,也不可能一點不老。要知道,那時的小龍女已經三十多歲了,而楊過所見,分明就是一個妙齡女子。因此,很有可能與楊過重逢的,根本不是小龍女。

  

  證據三:小說中還寫道:“小龍女十六年沒說話,這時說起話來,竟然口齒不靈,索性便不說話,只是相對微笑。”如果是小龍女,大概不會出現“口齒不靈”的狀況,因為小龍女曾與外界有過聯繫,與外人有過交流,即便十六年以來一直生活在絕情谷底,也不大可能“口齒不靈”。反過來說,之所以“口齒不靈”,是因為此女子從來沒有跟外人有過交流,不知道從何說起,甚而不知道說些什麼。而“索性便不說話”又值得懷疑,是不是擔心一說話,就露餡了呢?母女相貌相似,這倒並不奇怪;但要說母女連說話聲音都相似,恐怕就有些不可思議了。所以,極有可能楊過見到的這個女子,就是小龍女的女兒。

  

  證據四:確切地說,證據四是附加的一點證據,跟《倚天屠龍記》有關。大家仔細想想,《倚天屠龍記》中是不是也有一段替母還情的故事呢?紀曉芙被楊逍姦汙,結果生下了女兒楊不悔。後來楊不悔替母還情,竟然愛上了母親昔日的未婚夫殷梨亭。很顯然,楊不悔替母還情,是照應《神鵰俠侶》中小龍女的女兒替母還情的故事。這兩個故事如出一轍,而且人物關係幾乎完全吻合。楊逍與尹志平相對,兩人同為姦汙者;紀曉芙與小龍女相對,兩人同為被姦汙者;殷梨亭與楊過相對,兩人同為被姦汙者的婚戀對象;楊不悔與小龍女的女兒相對,兩人同為替母還情的主人公。無論怎麼看,這兩段故事都不像是巧合,而恰恰是金庸刻意設計的。

  

  綜上四點證據,我們有理由相信,十六年後與楊過重逢的,的確不是小龍女,而是小龍女的女兒。不知道各位看官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不妨暢所欲言。


愛恨交加情仇世家


小龍女給楊過留言時,已經抱了必死的打算。她所說的十六年後再相會,是希望通過漫長的時間,衝消楊過隨自己而去的念頭,沖淡他對自己的愛意,從而打消自盡的念頭。至於金庸為什麼要這樣寫,那是因為從一個嬰兒變成一個明媚的少女,正好需要十六年的時間。而這個少女被賦予了一項神聖的使命,即再次考驗和見證楊過和小龍女之間的偉大愛情。

小龍女跳崖之時,料自己必死,所以十六年之約,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謊言

小龍女跳崖之時,已身中劇毒,無藥可救,她深知以楊過的性格,自己死後,楊過必定會追隨自己而去。為了讓楊過好好活下去,她在懸崖石壁上刻下“十六年後,在此重逢,夫妻情深,勿失信約”十六個大字,希望可以借這個美麗的謊言,使楊過可以在漫長的等待中,慢慢消退對自己的愛意,進而打消隨自己自盡的念頭。

但想不到奇蹟出現,小龍女跳下懸崖後不但沒死,還慢慢利用玉蜂治好了毒傷,只是苦於懸崖太高,無法攀登而上。而楊過歷經十六年痴心不改,且在識破“十六年之約”的真相之後,毅然跳下懸崖,從而得以與小龍女在谷底重逢,成就了一段佳話。

當時緊隨楊過跳下懸崖的,還有一位十六歲的少女,她被金庸先生安排來見證神鵰俠侶的偉大愛情

對於女子來說,十六歲是一個美麗的年紀,古代稱“二八年華”,可以談婚論嫁,宜室宜家。郭襄在還是嬰兒的時候,就曾被楊過和小龍女抱過。當郭襄成長為一位美麗的少女,又與楊過在風陵渡口相遇,一見鍾情,而十六歲生日的那場煙火,更使她情根深種,不可自拔。

郭襄嬌憨可愛,性格討喜,是神鵰世界一抹不可多得的亮色。她對楊過產生了一種崇慕式的愛情,對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來說,是一場考驗,但楊過的堅定不移,使這個考驗很快變成了見證。可以說,郭襄的美麗,使楊過和小龍女之間的愛情更加美麗。

綜上,小龍女的“十六年之約”是一個美麗的謊言,但在一個美麗的十六歲少女的見證下,這個謊言變成了一個奇蹟。


磊落故人


在絕情谷之時,楊過和小龍女都中情花之毒。經過眾人努力,得到了絕情丹。但絕情丹只有一棵,只能救一個人的生命。二人情深意切,誰也不肯吃,最後楊過一氣之下,把絕情丹扔下斷腸崖。

天無絕人之路,柳暗花明。又出現了斷腸草可解情花之毒,但是還是隻有-一棵,只能救一人。無可奈何之下,小龍女為了叫情朗楊過活下去,吃了斷腸草,解情花之毒。故在斷腸崖石壁之上,刻下十六個大字。《十六年後在此相聚,夫妻情深莫失信約》。

愛之深,情之深,十六年歲月悠悠長。小龍女只希望楊過吃了斷腸草後,在經過十年歲月的慢慢的煎熬中,已經消退了這曾經的愛。以便使楊過好好活著。





畫詩人生


十幾年過去楊過老了,但是小龍女還是那麼年輕漂亮。其實楊過見到的不是小龍女,而是小龍女和尹志平的女兒。。。。。


老楊說說


當初小龍女抱著必死之心跳涯,留字只是給過兒留下個活下去的理由。太長怕過兒不信,太短怕到時過兒想不開。十八年便如來世,十七太緊促,十六歲足夠久!所以這個年份可以讓過兒接受,同時又足夠過兒成長,放下。可惜過兒最終沒能放下,也幸得過兒還沒放下!


黎思錦


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故事算得上是金庸筆下比較虐心的一段了,他們的愛情一下就跨越了16年。為什麼小龍女要等楊過16年?十六年之後兩人相見,楊過見到的是真的小龍女嗎?

  《神鵰俠侶》卻是一個意外,虐的楊過與小龍女差點悲劇收場!最著名的就是最後為什麼小龍女要楊過等待16年?金庸的意圖何在?而16這個數字有什麼特殊的含義麼?為什麼不是3年,5年,10年而是16年呢?還有在這16年之中,楊過都沒有到斷腸崖下面去尋小龍女麼?竟然傻傻的痴等?

  首先我們來看看,電視劇裡面是怎麼說16年這件事的!

  黃蓉找小龍女談話,說小龍女是姑,楊過是侄,小龍女與楊過結婚有孛倫理,楊過將受世俗的唾棄和謾罵,於是小龍女走了,楊過找不到小龍女,在斷腸崖邊發現字跡,以為小龍女投崖,堅決要跳崖尋死。

  黃蓉騙楊過說小龍女被南海神尼(根本就沒這個人)帶走了,南海神尼16年來中原一次,16年後小龍女將回到此地,於是楊過放棄尋死之心,到處雲遊!

  那我們來看看故事本身,原著裡面怎麼說的呢?

  1.原著中二人重逢時小龍女說,我知你對我情深,短短八年,衝不淡你那烈火般的性子。小龍女都知道短短8年是不能沖淡楊過對他的感情的,那麼這個時間必然會大於8年!

  想要騙過楊過,時間總長度不能超過20年,遙遙無期還不如死了算了,當然如果小龍女說20年,楊過兄弟也是能夠等20年的!可按照按理,要讓楊過活下來,有盼頭,要小於20年,那麼2個8年才有效果!楊過才相信她也許真的能回來。

  2.16年後龍過相會,意味著郭襄初見楊過時正是十六歲。十六歲對於聰穎美貌的郭襄來說是最好的年華,一見楊過誤終身。

  3.金庸小說對歷史還是較尊重的。小龍女與楊過相別是有明確紀年的。這一年正是1243年。真實歷史上這一年蒙古鐵騎滅金後大舉攻南宋,小說中演繹稱為一場襄陽大戰。也正是在這一年,耶律楚材離開了人世,所以小說中的耶律齊才能脫離元朝投到宋朝這邊來,且和郭芙談戀愛。

  而楊過和小龍女重會,也是有明確紀年的。這一年是1259年。這一年,蒙古大汗蒙哥死於釣魚城之戰。小說中,楊過和小龍女相會後,隨即奔赴襄陽在襄陽城下殺死了這位君主。於是,1259減去1243,沒有任何浪漫的成分,就是這16年。

知道《神鵰俠侶》這個故事的創作過程的人知道,其實一開始《神鵰俠侶》是命名為《天殘地缺》的。所以楊過斷臂為天殘,龍女失貞為地缺。

  本來金先生是要寫個悲劇收尾,就是絕情谷底沒有那個大池子,龍女早就死了,十六年後的神鵰大俠自然也是傷心欲絕,遇到16歲郭襄,開始美好生活。可這個悲催結局,被讀者看出來了,就每天寫信給金先生希望他修改悲劇結局,才成就楊過和小龍女的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