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敘利亞的未來如何?

中人網渠道部


坦率地說,這個問題提到的“國內和平”有一絲曙光,而“富國強兵”目前根本看不到希望。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政治解決是敘利亞的唯一出路。


敘利亞局勢的複雜程度前所未有,這裡成了當今世界各種矛盾集中爆發的反映

一個國家內戰打了八年仍然沒有結果,這恐怕是敘利亞內戰開始的時候所有各方都沒有想到的。敘利亞內戰時至今日,已經超出了一個國家內亂的範疇,複雜程度前所未有。從相關各方來看,這個只有十八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的小國已經成為一個微型的“世界大戰”戰場,聯合國安理會四個常任歷史國(也是核大國)已經直接捲入了敘利亞內戰中,中東地區幾乎所有地區大國如沙特、伊朗、以色列、土耳其、埃及也都直接或間接地介入了敘利亞內戰,敘利亞內部的政府軍、反對派、伊斯蘭國等也早都殺紅了眼。從矛盾衝突來看,有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大國角力,有英國法國的大國情懷,有伊朗和沙特的宗教衝突,有土耳其和庫爾德的民族矛盾,伊朗和以色列的現實恩怨,爭取“民主”的反對派與所謂“獨裁”的阿薩德政權的衝突,世俗力量與極端恐怖主義組織伊斯蘭國之間的戰爭,由此引發的難民潮又引起了地緣政治板塊的劇烈變動,是當今世界大國角力、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意識形態矛盾、地緣政治衝突等各種矛盾集中爆發的反映,有國家利益的碰撞,盟國之間的勾心鬥角和分化組合,還有個人政治利益的私心。想解決敘利亞問題,就得從這些已經攪成一團亂麻的問題中逐一梳理。從目前的敘利亞局勢來看,三分天下已成定局,只是各自的地盤邊界還沒有確定,各方勢力都想在和談前儘可能多的搶佔地盤多點籌碼。在美國和西方國家、以及土耳其等國武力介入敘利亞的情況下,敘利亞政府是不可能通過武力來統一全國的;巴沙爾政權在俄羅斯和伊朗的輸血續命下已經活了過來而且佔據戰略主動,反對派武裝也不可能通過武力推翻巴沙爾政府,這是相關各方不得不正視的事實,在承認這一事實的基礎上才有敘利亞的出路。



政治解決是敘利亞問題的唯一出路,但由於各方利益衝突和分歧太大,目前還看不到希望,只有邊打邊談

敘利亞內戰打了八年,打打談談,目前推動敘利亞政治進程的對話機制有三個:日內瓦和談、阿斯塔納和談和敘利亞國民對話會議。由聯合國主導的日內瓦和談從2012年至今已經舉行了八輪。2012年第一輪日內瓦會議就通過了關於敘利亞問題的《日內瓦公報》,宣稱“敘利亞和平和安定的未來只有通過政治途徑才能達成,而此未來需要敘利亞有關各方放棄分歧,組成新的體現敘利亞民意的過渡在政府”,但由於反對派內部分裂、相關國家的意見分歧和在巴沙爾下臺問題上的尖銳對立,至今沒有能夠取得突破性成果。俄羅斯主導的阿斯塔納和談從2017年至今已經舉行了七輪,在建立衝突降級區、達成臨時停火協議、交換戰俘、召開國民對話會議、打擊伊斯蘭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在一些關鍵問題比如如何組建過渡政府、巴沙爾去留等沒有取得成果。至於敘利亞國民對話會議則是俄羅斯主導的希望為日內瓦和談和阿斯塔納和談補充的協調機制,但敘利亞40個反對派團體已經公開宣稱不支持在俄羅斯索契的全國對話大會,所以沒有什麼效果。從目前政治解決的三個對話機制來看,日內瓦和談和阿斯塔納和談都有較為廣泛的參與性,包括美國和西方國家代表、聯合國特使都參加了這兩個對話機制。但短期內和談很難取得突破性成果,因為各方利益的衝突太大:比如巴沙爾下臺的問題,反對派堅持這是政治解決的前提,但已經沒有這樣的資本;比如敘利亞的領土完整問題,土耳其佔據了阿夫林等地區、美國佔據了代爾祖爾的油田並修建了諸多軍事基地、反對派武裝在美國的支持下堅守其殘存的地盤,埃及和沙特組建的阿拉伯聯軍還有可能來分一塊蛋糕,這些都只有先打一下才有談的可能,或者邊打邊談;而美國和土耳其、土耳其和庫爾德、伊朗核以色列、沙特和伊朗、俄羅斯和美國,乃至巴沙爾和土耳其、反對派內部都是利益訴求各異,都想在這樣複雜的多邊博弈中利益最大化,所以想達成一致很難。


從短期來看,敘利亞在各方勢力逐步達到均衡的情況下,有可能形成了“冷和平”,大的衝突會逐步減少,小的摩擦時常發生,邊打邊談。從長遠來看,敘利亞問題想政治解決巴沙爾還是下臺為宜,但問題是什麼時候他才能和平下臺?他下臺後誰來接替?如果現在巴沙爾下臺只會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加混亂從反對派來看,魚龍混雜,一盤散沙,沒有能夠擔當救國重任的領袖人物,其執政能力恐怕比巴沙爾更差,搞得不好就是下一個烏克蘭或者利比亞。敘利亞的出路在於政治解決,可政治解決又需要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能夠在世界大國之間、區域大國之間、國內各派政治勢力之間搞好平衡,可惜敘利亞現在沒有。


雲霄飛翼


敘利亞戰後重建步入正軌,高樓蓋起來了,民眾臉上有了笑容。

敘利亞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與燦爛文明的古國,境內擁有許多名勝古蹟。但自從2011年內戰爆發過後,很多古蹟都遭受到了破壞。戰火所灼燒之處,皆是斷壁殘垣,滿目瘡痍。

敘利亞除了首都大馬士革外,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戰略城市,分別是阿勒頗省與霍姆斯省。經過8年內戰的敘利亞,一切都毀壞的不成樣子。圖為站在阿勒頗廢墟面前的一對父女。從父親的眼中可以看出,他對未來充滿著希望。

圖為正在建設中的高樓。在戰爭中,敘利亞境內很多民眾的房子被炮彈摧毀,民眾要想有一個家,首先必須要有房子住。敘利亞政府在戰後重建工作中,將蓋房列為了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敘政府軍收復阿勒頗後,阿勒頗的戰後重建工作步入正軌。街道正在變得乾淨,房屋也建起來了,大量難民開始返鄉。圖為阿勒頗市區的一位大叔。他抽著煙、喝著茶,腦海裡構思著未來的藍圖。

阿勒頗部分地區的居民已經過上了正常的生活,一些地方的公交車投入運轉,民眾外出買菜、上班都比較方便。圖為阿勒頗的一對父子,父親騎著摩托車載著兒子,這樣的場景看上去溫馨美好。

霍姆斯是敘利亞中部的一個省,在戰後重建中,霍姆斯省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援助,其中包括來自中國方面的援助。圖為霍姆斯省市區的夜景。

華燈初上,汽車排著隊在馬路上行駛,街道旁邊的商業小店從內部散發出多彩的光芒。一些市民在街上逛街,享受著和平帶來的安寧生活。








經常用了


敘利亞前途渺茫,短時間看不到希望。


這個國家已經成為美國與俄羅斯兩個大國角力的戰場,到現在為止,美國引入各國軍隊,形勢越來越複雜,最終有可能走向兩極分化一一以美國為首的反阿薩德一派,以俄羅斯為首的挺阿薩德一派。

“國內和平"談不上,在政府軍佔領區,大概勉強可以做到相對和平。“富國強兵”更談不上,富國需要有收入,但敘利亞大部油田都在美國人與庫爾德武裝控制之下,收不回油田,就沒有經濟來源,無法富國。“強兵"已經做到,由於八年內戰,政府軍歷經戰火淬鍊,做戰水平有大幅度提高,這倒是真的!


敘利亞的前途在哪裡?

敘利亞的國家前途和俄羅斯密不可分!

現在巴沙爾的政府軍已經給出了答案 : 立足於打仗為主,政治談判為輔!用步步為營、逐步推進的戰爭手段,在俄羅斯空天部隊幫助下,一點點解放國土,擴大佔領區域,把恐怖組織和反政府武裝逐漸吃掉或擠出去。最後只剩下美國支持的庫爾德武裝佔領區,再用政治手段解決。這是唯一出路!

敘利亞的前途面臨分裂。庫族人生活區域在美國的幫助與操縱下,形成實際意義上的國中之國。這種情況可能持續很長時間。


夢裡青山1


在談論這個話題的時候,美國的航空母艦及在中東的各軍事基地,已經完成了兵力調撥部署,開展的理由――化學武器襲擊也已經找好,美國的盟國英法明確表示會隨美國一起行動。(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照現在的趨勢打下去,敘利亞本就沒有未來,作為打過交鋒的戰場,不管戰爭的結果誰輸誰贏,對於敘利亞來說只有惡果一種可能,一個滿目瘡痍的國家,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但是未來走向何方不是他們的總統巴沙爾·阿薩德所能左右的,他並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更不要說是敘利亞以及敘利亞人的命運,在這場天降大亂中,阿薩德包括敘利亞並沒有主動選擇的權力,只能被動接受。

想要擺脫戰局,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敘利亞和巴沙爾·阿薩德唯一能做的就是選擇最有利於自己的一方,加入戰鬥。


但是無論巴沙爾·阿薩德做何努力,最終都會陷入被反噬的窘境,越打自己的公信力越低,越打敘利亞的苦日子越深,越打阿薩德越沒有底氣。

打來打去阿薩德會發現在自己打到最後什麼都沒得到,利益全是大國之間的左手倒右手,而痛苦卻是他們的,是整個敘利亞的。

前幾日敘利亞戰局好轉,阿薩德甚至都談論起了戰後重建的話題,但美國顯然不想讓阿薩德贏得輕鬆,過的舒坦,立刻就組織力量反撲,目前來說,美國的戰略動員前所未有的,不過話說回來,這是不是又是一場政治秀――戰爭訛詐還很難說。

如果擺開陣勢能讓阿薩德屈服,也總比真刀真槍的開打為好,畢竟戰爭有風險,倒不是槍林彈雨的那種風險,對於政客來說,發動戰爭同樣是一柄雙刃劍,好戰者,必被反噬!


歷史三日談


這是一個傷神、傷心的問題 ! 今天的敘利亞,前途撲朔迷離。和平與安定的希望不在敘利亞人民手裡 ! 大國博弈;教派爭鬥;邊界衝突;勢力割據,全部集中體現在這塊土地 ! 災難深重的敘利亞人民,我想為你們哭泣 ! 被戰火肆掠的孩子們,我想讓你們走出廢墟 ! 到東方,生活在和平的環境。 一、大國博弈 美國在敘利亞佈下了"反恐戰爭"的陷阱, 採用"收舊利廢"方式培植出ISIS。如"癌細胞"組織不斷擴散。又以"反恐"為名,突破國界和聯合國授權,實現其軍事介入和佈局。俄羅斯欲將計就計參與"反恐"戰爭,保持其中東軍事存在。殊不知深陷其中 ! 美國為拖垮俄羅斯,用代理人戰爭"走馬燈"式地更換角色;俄羅斯聯合伊、土,擠壓"代理人"勢力。喚醒了"沉睡"的帝國 ! 從此為改寫中東版圖埋下了伏筆…… 二、教派爭鬥 伊斯蘭世界,有以沙特為盟主的遜尼派,和以伊朗為盟主的什葉派。兩大派系的歷史糾葛、長期爭鬥從未停息。如今兩派又捲入了"大國博弈",這為敘利亞戰爭長期化創造了條件。 三、邊界衝突 自猶太復國以來,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越戰越強 ! 環視周邊:埃及已經認慫;約旦最識時務;黎巴嫩難成氣候;唯敘利亞桀驁不馴 ! 以戈蘭高地的爭奪為代表的"邊界衝突"是隨時可以點燃的火藥桶 ! 也是可以進一步切割敘利亞領土的"活口"。 四、勢力割據 大國博弈,需要在敘利亞國內找代理人;教派爭鬥,要撕裂不同派系族群;必然會產生勢力割據。此消彼長如日月交替 ! 如阿薩德下臺將愈演愈烈,內戰鵲起。 因此,敘利亞國運之危 ! 前途堪憂 ! 其命運將取決於"大國博弈"。


紅馬將軍


經過七年的戰火摧殘敘利亞已經面目全非了,以前巴沙爾政府奉行中立政策不站隊,現實證明這條路走不通不得已才能投靠俄羅斯了這才成了俄羅斯的盟友,俄羅斯才幫敘利亞穩住了陣腳。

敘利亞的前途如何呢,個人覺得如果俄羅斯放棄敘利亞撤軍那敘利亞就是下一個伊拉克,恐怖襲擊不斷人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要是美國放棄了反政府武裝被打敗巴沙爾政府穩定了,那就變成俄羅斯的堅定盟友了,就徹底和美國法國英國北約等美國一眾小弟決裂了,還得受到制裁。但是俄羅斯是中國的小夥伴,正好中國成立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不知道能不能幫上忙!



壹貳叄木頭人35180648


敘利亞領土被中東列強瓜分已是事實,巴沙爾政權控制下的敘利亞是被俄美土伊瓜分宰割的狀態,巴沙爾在中東列強面前就是一隻無力反抗的羔羊,現在的敘利亞成了俄美土伊博弈對抗的角鬥場了。

未來的敘利亞依然還是俄美土伊激烈廝殺博弈的戰場,敘利亞不但看不到和平的希望,敘利亞也沒有領土統一的可能,敘利亞還會一直處於長期的混亂動盪的戰爭狀態。



美國雖然敗於敘利亞戰爭,但美國勢力不會退出敘利亞的,美國依然還是敘利亞戰場博弈的最大玩家兒,美國要在敘利亞戰場拖住俄羅斯,美國要盡一切可能阻止俄羅斯在中東的勢力擴張,阻止俄羅斯搶奪美國中東的戰略利益。

俄羅斯贏得了敘利亞戰爭,但俄羅斯無法獨立控制敘利亞,俄羅斯想獨享敘利亞戰爭勝利果實的夢想已經成為泡影,俄羅斯在敘利亞面臨和伊朗的競爭,俄羅斯還要面對和土耳其在敘利亞爆發衝突的危險,俄羅斯打贏了敘利亞戰爭,但俄羅斯在敘利亞的麻煩才剛剛開始,俄羅斯的最大麻煩就來自土耳其的挑戰。



伊朗在敘利亞建立永久軍事基地,名義上是對抗美國的,其實是伊朗在和俄羅斯爭搶敘利亞戰爭勝利果實,俄羅斯還沒有把伊朗勢力擠出敘利亞,土耳其又用武力打開了敘利亞大門。

土耳其以強盜的行徑在公然搶奪俄羅斯在敘利亞戰爭的勝利果實,是赤裸裸的下山摘桃子的野蠻行徑,俄羅斯不想和土耳其再爆發一場敘利亞戰爭,只能容忍土耳其對敘利亞領土的吞併,土耳其要復辟新奧斯曼帝國,吞併敘利亞領土只是土耳其領土擴張野心的一塊試金石。



敘利亞成了俄美土伊瓜分撕扯的獵物了,巴沙爾政權可以更迭,但俄美土伊在敘利亞互相博弈,互相競爭的戰略態勢會長期化,是敘利亞無力改變的戰略格局。


松間山水畫


敘利亞內戰持續7年多了。如今國內反政府武裝沒有再次做大的可能性。主要是美國支持的庫族民主軍;土耳其扶持的自由軍;以色列支持的德拉自由軍;伊德利卜基地組織“征服陣線”為主多路反政府組織。



巴沙爾政權的力挺者伊朗10萬武裝,黎巴嫩真主黨,伊拉克什派“法塔赫”,阿富汗民兵,巴勒斯坦哈馬斯,這些組織唯伊朗馬首是瞻,估計不下15萬人。敘政府軍近20萬,能夠前線作戰的不到10萬。/俄羅斯對以色列態度曖昧,雙方正在談判德拉解放採取什麼手段,最後結果6月14日出爐。俄以雙方有一共同點,不許伊朗插手德拉戰事,以色列要求伊朗武裝必須在敘以邊境67公里外駐紮。這是伊敘無法接受的,離開伊朗支持敘利亞2萬武裝對打15000人的德拉死硬反抗分子,勝算不大。很可能無功而返,即必取勝敘利亞的精銳部隊5個師,也可能傷亡過半,德拉反抗武裝受以色列培訓和武裝,加上本土作戰敘方沒有壓倒式優勢,消耗戰敘利亞根本打不起。這主要取決於俄羅斯普京的態度。伊朗要參與可能是敘境內又一場大仗。因此,德拉解放戰關乎敘利亞的前途。和談不成功,俄羅斯支持巴沙爾,不顧及以色列的面子,敘利亞完全可以取得勝利。反之,外國勢力就會借敘利亞領土搞實兵演練了,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敘利亞的未來就看德拉戰役如何演變,俄羅斯,美國和以色列如何登臺演戲。

分析正確與否請賜教!——何由之


何由之


從敘利亞現在的局勢分析,在美英法對敘利亞打擊後,或許是敘利亞問題解決的最好時機。

一,從美英法的打擊力度上看,只是一次有限的打擊行動,旨在削弱敘利亞政府的武裝力量。並未把推翻巴沙爾政權做為打擊目標。

二,現在敘利亞的局勢,俄敘軍隊明顯佔優,基本上主導了敘利亞的整個局面。敘軍佔有敘利亞國土面積的70%,各反對派武裝基本土崩瓦解,對敘利亞政府已經構不成威脅。

三,特朗普看似氣勢洶洶,實則對敘利亞問題已經失去耐心。面對敘利亞反對派的消滅,推翻巴沙爾政權已無可能,保住現有庫爾德人佔有區域,力主庫爾德人獨立自治,也許就成了特朗普的最後底線。


四,普京無意擴大敘利亞戰爭,急於從敘利亞抽身,避免陷入敘利亞的泥潭。只要能夠保住巴沙爾現有政權,保住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繼續維持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存在,保有對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也不失是一種勝利。

基於上述原因,如果能消除推翻巴沙爾政權這個障礙,在此問題上達成一致。在敘利亞的各方,也許會坐到談判桌前,通過談判來確定敘利亞的未來。


無奈且向上


說句悲觀的話,敘利亞實在是前途渺茫。由於敘利亞在中東地緣政治上的重要,這就決定了敘利亞註定成為大國博弈的焦點。從地理位置來看,敘利亞位於亞洲大陸西部,北靠土耳其,東南伊拉克,南聯約旦,西南與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地區接壤,處於地中海、紅海、黑海、裡海、波斯灣的中心地帶,自古以來敘利亞就被稱為“世界心臟”。
大國的博弈都是為了中東的石油資源。然而敘利亞本身的石油儲量並不高,可是由於敘利亞特殊的地理位置直接影響了伊拉克、沙特、約旦、科威特等產油大國的石油出口,因此敘利亞的政權更迭將波動石油價格。

其實在二戰勝利前夕美國一直支持敘利亞,由於1948年以色列在中東建國,敘利亞堅決反對美國支持以色列,導致美敘關係惡化。蘇聯為了中東利益,把敘利亞拉攏過去,一直支持至今。事實上美國為了控制中東石油,又不參與教派之爭,在中東搞了“阿拉伯之春”以後,只有敘利亞和伊朗敢與美國叫板。由於敘利亞離俄羅斯很近,如果敘利亞出現權力更迭,將會給俄羅斯在地中海的安全形勢構成的巨大威脅。因此敘利亞危機爆發後,就演變成了俄美之間的博弈。
不過似乎並不那麼簡單,由於反對派的興起,各種勢力開始向敘利亞滲透。有美國、土耳其、英法和沙特等支持的反對派,如果巴沙爾下臺,這些勢力都想在中東奪得利益和話語權。然而俄羅斯的出兵雖然取得一定的勝利,保住了巴沙爾政權,可是敘利亞局勢遠沒有出現和平的跡象。客觀地講,憑俄羅斯、伊朗和敘利亞的實力想對抗美英法和以色列及沙特是遠遠不夠的。就在美英法襲擊敘利亞後,俄羅斯和敘政府軍包括土耳其的軍事行動都“告以段落”,等待事態的發展。可是美國卻在伊朗協議上作文章,可以這麼說,敘利亞局勢是伊朗核問題的風向標。如果美國退出伊核協議,那麼中東就會陷入更加動盪不安。


敘利亞會和平嗎?回答是否定的。儘管特朗普多次提出美國撤出敘利亞,前日埃及與美國協商由阿拉伯軍接替美軍,這也不排除美國想讓阿拉伯軍再攪進來,就像英法一樣。美國花了數萬億美元搞的“阿拉伯之春”,不可能就這麼樣拱手讓給俄羅斯的。敘利亞的博弈在進一步加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