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安排教師扶貧時普遍老師的積極性都不高,你會怎麼看?

佩弦教育


讓貧困戶去扶貧,敢不敢再幽默一些?教師自己大部分都是貧困戶,還讓教師去扶貧,這是什麼邏輯?

通過這個問題,我們不難看出幾個問題:

①只要是個人,都可以給一線教師攤派任務。

只要有任務,不管是不是和教師這個職業相關的內容,教師都必須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在很多人看來,在這個社會上,最好欺負的人就是教師。

為什麼最好欺負的是教師?一方面,教師待遇,除了每天都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教師的工資待遇基本上處於社會的最底層;另一方面,教師受制於校長。而校長是不是教師選拔出來的?顯然不是。校長就是用來管教師的一種生物:校長讓教師做雜七雜八的材料,教師必須硬著頭皮去做;一些部門讓校長逼著教師去“扶貧”,教師就算再不樂意也得趕鴨子上架。

②當下的教師想安心、專心、用心從教,已經成為一種奢望。

七八十年代的教師,只要把課上好,就是一名非常優秀的教師;而現在的教師如果只會上課,那麼就很難混下去。現階段:你必須會網上曬課,你必須精通各種辦公軟件的使用技巧,你必須會錄製微課,你必須會完成學校的各種奇葩材料,你必須能幫其他的任何部門做任何事情,當然包括扶貧大業……用超人來形容當下的好教師,一點也不為過。

③教師的權益,正逐漸被蠶食,被踐踏。

因為無論是權勢還是地位,無論是金錢還是關係,教師都是這個社會的弱勢群體,只要稍微有點影響力的人委託校長讓教師當免費的勞動力,教師就責無旁貸。

總之,讓教師來扶貧,是2018年最大的冷笑話。讓貧困又苦逼的老師為他人扶貧,那麼老師們還會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去備課,去培育莘莘學子,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救救教師,放過教師吧!


微雨潤苗


參與其中,冷暖自知!

工作不滿3年就開始扶貧之路,那會,我還沒結婚,沒生娃,扶貧去虔誠的,很認真完成每件事,因為我的有一戶貧困戶很窮,都是六七十的人,住的老土坯房,有點潮溼,女的婆婆是盲人,男的大爺腿有問題,五臟六腑好幾處做手術,我去那會基本上都是大爺獨自一人住院治療,盲人婆婆一人在家(女兒嫁人帶孩子讀書,兒子快40沒結婚,有點不務正業),說實話,那會我第一次感覺到自己可以溫暖別人。

結婚後,我繼續扶貧,因為扶貧,本該高興的懷孕,變成了不幸的事情,曾申請不扶貧,因為懷孕經常坐車去鄉下很麻煩,我的這三戶人相隔甚遠,去的時候提著東西,揹著水和資料,確實很累,當時校長無權決定,因為名字上報了政府,所以很多女老師都經常挺著大肚子去扶貧,那會抱怨過,可是我們依然很積極參與這份工作。

扶貧在今年7月結束了,我孩子已經3個多月了,回想扶貧之路,對於我而言,是成長之路,因為我感受到責任的重量,貧窮限制了我學生的思想,我經常告訴他們城鄉差距,努力學習,可笑的是,我懂得再多,很多學生不懂我,真的不懂我,他們不懂蹉跎歲月的痛苦,青春終將後悔。

老師就像老媽子,也是知心姐姐,也是偵查員……什麼都要管,可惜我終究有心無力,不能盡善盡美!


淡淡71463419


在扶貧這公益項目上,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你有錢做有錢的事,可以直接從物質上扶貧,我們教師本身就工資不多,物質上無法提供給貧困戶幫助,我們就從精神層面給扶貧。

我們縣有個扶貧項目叫關愛留守兒童項目,對這些留守兒童的關愛應該說給予孩子們健康心理的培養,比對孩子們物質上的幫助更為重要,孩子只有具備了健康的心理,陽光面對生活,才會走向成功,同時家長們才可以安心外出打工,也就給了他們脫貧的機會。



我就是一個小縣城的小學老師,正走在扶貧的路上,也就是當地脫貧困奔小康協會聘請的心理健康教育團體輔導培訓師,不只我一個,全縣有十幾個老師在做著,為孩子們上心理輔導課。還有很多的老師做為愛心媽媽,正關愛著這些孩子。


我看到的都是大家積極的一面,不存在積極性不高,所以說主要應該是看讓老師們怎樣去扶貧。


採山時光碎片


有很多朋友是老師,參與扶貧工作,跟我吐槽了不少問題。

我們先從為什麼安排教師扶貧,和為什麼老師積極性不高,兩個方面看。

一、為什麼安排教師扶貧

1、扶貧壓力大、時間緊、任務重。2020年要實現全面小康社會,要讓每個中國人分享到社會發展紅利,不讓一個人落下,脫貧註定是一件難啃的硬骨頭。部分村民等靠要思想嚴重,自身發展動力不足。還由於扶貧實際上是資源再分配,必定有不公平的地方,一些地區因扶貧激化了村民矛盾。

2、很多老師是黨員,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目前的最高目標,既然你是黨員,那麼就要為黨的目標奮鬥,共產黨員是要將奉獻的!另外,學校是教育局的下屬機構,校長(學校黨委書記)同時也是下級黨組織的負責人,是有權利安排老師去扶貧的。

二、老師的積極性為什麼不高

1、扶貧工作難度大。有些貧困戶等靠要思想嚴重,有個例子,市級領導來慰問貧困戶,送了糧油紅包,紅包不多,100元左右。個別貧困戶馬上跑到鄉鎮扶貧辦,質問工作人員,為什麼你們不給我發紅包,紅包都不發你們扶什麼貧?作為老師的她,也被質問過。甚至個別貧困戶得到後反而說:這麼點紅包,還不夠我打牌的。扶貧資料多,上級為了更好管理扶貧工作,顯示扶貧成效,方便上級檢查,要求痕跡化管理,什麼都要留存資料,貧困戶要各種簽名,為了搞好資料佔用大量扶貧時間。

2、部分老師認為自己的扶貧效率不高。自己都缺錢,還去扶貧,確保扶貧手段。其實,扶貧需要懂政策,從政策層面給予貧困戶幫助,從信息層面提供幫助,等等。

三、我的看法

老師的本職工作是教育,扶貧工作難度大,又佔用了老師休息時間,老師自然提不起積極性。

但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國家奮鬥的目標,是要徹底消滅極端貧困,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以來從沒發生過的,也是世界上其他國家沒有、也實現不了的偉大事業。老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犧牲一些休息時間,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榮譽感,參與到這個事業來,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其實,老師只要認真對待,學習一定的扶貧政策,是可以勝任這份工作的,還擁有其他人沒有的優勢。比如給予貧困戶教育方面的指導,我們村就有學校老師扶貧,將貧困戶學習較好的小孩,放到更好的學校學習培養,讓貧困戶家的小孩,也能享受優質教育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教育公平。

當然,老師如果真的不想扶貧,可以向學校說明自己不便扶貧的原因,換作其他老師去,學校一般都是部分老師參與扶貧。如果參與了扶貧工作,建議還是認真對待,走出校園,思考社會現狀,用真心換真心,助力脫貧攻堅。


小白思無邪


教師扶貧普遍積極積極性不高是怎麼回事?


第一,教師沒有能力扶貧!

雖然扶貧這是國家號召全國人民都為人民脫貧致富而努力,但是扶貧需要有兩方面的力量,一個有一定財力不要說像馬雲那樣富可敵國,但是最起碼的,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可以給扶貧對象給予經濟上的輔助,甚至可以安排扶貧對象去工作,作為教師他沒有這方面的能力,有的教師用微薄的工資養家餬口上去困難。他又怎麼以有力量去扶貧呢?

另一個是要有權力,政府的公務員可以給扶貧對象創造就業的機會,這樣才能使扶貧對象產生自我的造血功能,教師無職無權怎麼能辦到呢?


第二,教師的工作很忙沒有精力!

要知道教師平時教學工作壓力非常的大。每天要早早的到學校。一般是教師七點半之前必須到達學校,因為要照看學生啊!有的學校領導不任課,把所有的重活累活都壓給教師們。有的老師一人身兼數科,甚至進行跨班教學語文主科,如果是學校領導們可以抽出時間去扶貧,作為一線教師還真沒有這個精力去參加扶貧和工作。他們要備課上課。還要參加各種各樣的教研活動,批改作業。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應對學校提出來的各種各樣的表格。可能在外人看來,教師的工作很輕鬆。其實每一天,瑣碎的事情壓的教室喘不過氣來。

教師又怎麼能有精力去扶貧的?如果可以的話,應該讓學校的領導去扶貧,好的學校領導不認主科,他們有大把的時間去參加扶貧的工作。


第三,貧困戶多數都是由於自己懶惰造成的。

治理貧困有客觀方面的原因。比如說因殘致貧,因病致貧。這種情況我們應該給予相應的援手,在人間社會的溫情!但是也有貧困戶是因為自己懶惰造成的。家裡的地荒蕪了也不去勞作,出去打工嫌天熱活累,長期懶惰使他們產生了依賴的心理,有的貧困戶甚至有這樣的想法,你要窮就窮到底兒,窮到底兒國家不會讓你餓死。因此,如果扶貧應該治理這些貧困戶的思想。


第四,讓教師扶貧就是張冠李戴!

這種讓人啼笑皆非的安排就好像是讓養雞戶去造飛機,讓科學家去搬磚!

這讓我想起這樣一句話:得到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果教師可以扶貧了,那教師就是經濟學家,那教師就不能在課堂待了,應該去扶貧辦公室了。



不要埋怨教師扶貧積極性不夠。我們應該換位思考,如果讓扶貧工作人員,每天去課堂教書行不行呢?

人民日報發表文章“評論強拉農村教師扶貧”:扶貧要出實招,不能搞大水漫灌。文中明確提出:"教師扶貧的主戰場是三尺講臺!”


景行說教育


教育行政化的產物,各地教職人員到所謂的一線和基層扶貧的任務和要求越來越多,老師怎麼可能積極?

第一:教師沒有這個能力幫助別人真正的“脫貧”,去也是走過場,走形式,拍照片,聊天,聊家長裡短,不具備改變別人命運的能力,買點東西,給三五百塊錢不是扶貧。

第二:在農村很多的貧困戶是家庭核心勞動力不作為才導致貧困,很多貧困戶好吃懶做,遇到這樣的貧困戶,你能怎麼辦?

第三:基層老師,被派下去執行任務的老師自己也不富裕,別人甚至還會想“你比我都窮,你賺的比我都少,還好意思來扶我”?

第四:老師的本職工作是在學校,在課堂上,在和學生的溝通中,如果要老師去和某個貧困家庭溝通教育問題,他們會更樂意,因為他們懂,溝通如何提高經濟收入,他們懂啥呢?要是有那本事,也不至於感慨自己的工資不高,自己沒地位這些內容吧!

所以,無奈,可笑,就當個任務去做吧,最起碼你所擅長的教育理念,說不定能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


九鬥學生心理


編者按:國家提出的精準扶貧是基於扶貧過程出現的各種現象太多。國家的很多扶貧資金等等大多數落入了一些本身就有車子和房子的人手裡。 所以,精準扶貧的理念就被提了出來。



國家實施的精準扶貧是非常有效果的,在扶貧的進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是,精準扶貧在實施的過程中也不是都很合理。

比如說叫教師去扶貧,本身就是一件不合理的行為,甚至也可以說這樣的行為是非常的不可理喻的。 教師的主要工作就是“教書育人”。叫老師去扶貧,除了增加教師的工作壓力和負擔之外,於扶貧和教育沒有一點好處。可以,這麼說叫教師去扶貧就是一個笑話。

當然,老師去扶貧也沒什麼,問題出現在,教師真的能扶貧嗎?去過扶貧的老師都知道,老師一沒資金,二沒好政策,三沒時間,四也沒有好的扶貧點子,除了可以去找扶貧對象聊聊天,拍拍照,填寫表格之外就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好扶貧這個工作。

除了這些,本身老師就不富裕,自己生活都有困難,再去扶貧這不是多此一舉嗎?何況,老師去扶貧回來,自己的教學工作還要做,備課還要自己備,作業還要自己改,這些繁重的教育教學工作尚且應付不過來,哪裡還有心情和心思去扶貧?

據我所知,公務員去扶貧還有所謂的下鄉補貼,車補,餐補等等各種補貼,老師則是倒貼車油費去扶貧,這樣的扶貧工作,老師的積極性怎麼能高起來?

綜上所述,老師去扶貧就是一個笑話,對老師來說本身就是一個額外的工作負擔,對教育來說就是一個損失,對扶貧對象來說就是無聊。我相信,如果叫公務員來教書,我相信他們的積極性也不會高的,你們信嗎?


孖無悔觀教育


如果安排教師扶貧時普遍教師的積極性不高,你怎麼看?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談一下自己的理解。

教師自己的想法

很多教師覺得讓他們去扶貧是一個可笑的事情,因為他們認為自己都還沒脫貧,還去幫別人脫貧,這簡直是個笑話!!!可能在很多地方教師的工資水平很低,相比其他公職人員要低不少,所以就收入水平來講,他們是不行的。同時很多教師認為自己的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而扶貧是政府部門的事情,與他們無關或者說關係不大。


筆者以所在地情況來分析一下,可能各地的情況都不一樣,筆者主要說一下我們這地方的教師待遇問題,我們這裡教師待遇還是不錯的,他們的工資高於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10%,而且班主任補貼等各類補貼都能及時發放。同時他們的職稱數量相對於一般事業單位要多不少,筆者曾經就職統計局事業單位,其下轄事業單位人數達23人,其中級以上職稱才4人,所以即使考出職稱資格,大多數人也不可能被聘上。

扶貧的實際情況

教師的積極性普遍不高,筆者認為扶貧工作確實不容易,往往在扶貧上做出成效,取得成績,要付出的努力卻是不少,很多相關職能部門在具體的扶貧工作開展中,都容易處處碰壁,何況沒有管轄權的老師呢?

此外,教師對扶貧的認識不足,認為扶貧就是讓貧困人口能夠富起來,其實我們的扶貧不光是讓群眾經濟生活好起來,還要促進他們全方位的提高生活質量。比如:教育扶貧,這就需要教師來幫助貧困兒童獲得受教育的機會,為他們的未來夯實教育基礎。



綜合來看,教師對扶貧的積極性不高,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扶貧面前,任何國家公職人員不能懈怠或者置若罔聞,而是做到人人有責,共同推進。

歡迎關注“東愛雨公考”,專注公務員考試、體制內問題答疑。

東愛雨小公


正常現象啊,現在無論是教師還是其他公職人員,只要提起扶貧都在嘆氣,都有一股說不出的怨氣,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貧困戶“等靠要”思想無法短時間改變

貧困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客觀存在的問題,國家在不斷加大扶持力度解決,但自身發展動力不足,不願脫貧,想著“等靠要”的思想是短時間無法改變的。

二、幫扶責任人不對口

現在無論是省州縣還是鄉鎮,基本上所有的幹部都幫扶著貧困戶,進村入戶核查情況,制定幫扶計劃,千方百計的為貧困戶想辦法,但是從能力、學歷、專業、基層經歷以及從事的工作性質都各不一樣,所以導致對群眾工作無法適應的現象。

三、本單位工作與幫扶工作矛盾

幫扶責任人既要幹本單位的工作,還要幹扶貧幫扶工作,導致兩頭忙不過來的現象時有發生。


鄉鎮視角


我覺得1、應該安排有意願的有水平的同志指教否則對支教和被支教雙方都是負擔;2、要有一定的激勵機制;3、像我這樣退休的身體健康的教師可以考慮;4、支教時間不能太短,至少三年,否則沒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