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170名紀檢監察幹部被查處:這些查別人的人因何而落馬?

170名紀檢監察干部被查處:這些查別人的人因何而落馬?

青鋒

廣東省紀檢監察部門近日對外發布消息稱,共查處170名紀檢監察干部,其中,有的被紀律處分後調離紀檢監察部門,有的被開除,甚至被繩之以法,與此同時,發出《中共廣東省紀委、廣東省監委領導幹部和工作人員九條禁令》,強化自我監督,以鍛造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紀律部隊’”。

那麼,在紀檢監察部門自身嚴格的約束之下,這170名紀檢監察干部又是如何頂風作案,以致在自己執紀監督的崗位上被查處的呢?

據報道,陽江市陽東區紀委幹部許某,受到留黨察看一年、行政撤職處分,並被調離紀檢監察系統。其被處分的原因則是因為徇私情當“內鬼”,向被審查人傳遞串供紙條,多次向被審查人親屬透露案件外圍核查信息。類似的事情在以往的報道中也不少見。中紀委查處的內部人員、第八紀檢監察室原幹部原屹峰,就是一典型的例子。其利用紀律檢查權謀取私利,收受財物240.8萬元;原中紀委第六紀檢監察室三處副處長袁衛華,同樣也是一個“內鬼”。據權威報道,2014年到2015年,袁衛華到天津查辦相關案件,時任天津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多次與其接觸,打探武長順、楊棟樑等相關案件的信息,同時還套取、打探關於黃興國本人一些問題線索,袁衛華都一一奉上。而原屹峰、袁衛華被查處後的事實證明,這些紀檢監察干部甘當“內鬼”,與他們想謀取私利有關。據報道,多年來,袁衛華利用自己職務便利和當“內鬼”,承攬了總金額超過10億元的工程項目。最典型的是,就在他被立案審查的前幾天,還為其父親運作拿到了兩個工程。

自恃位置特殊、人脈廣,以擺平事兒為本事,大搞權錢交易,這也是某些紀檢監察干部易犯的錯誤。這次廣東省查處的紀檢幹部鍾某,就是受人請託為其解決個人宅基地分配問題,私自帶領保安員前往當地居委,假以紀委辦案的名義向該居委書記施壓。結果,這位紀檢監察干部,因為“一時衝動”,落得個“晚節不保”,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被安排提前退休。

自身淨才能自身硬,自身硬才能敢擔當。廣東省紀檢監委領導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和高度的站位,據報道證實,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他們共查處紀檢監察干部就達170名。這其中除了上述被查處的有關人員外,廣東省紀委還硬起手腕割除自己身上的毒瘤。據報道,廣東省紀委某紀檢監察室正處級紀檢監察員潘某,在這次查處過程中,其因違紀受到留黨察看二年、行政撤職處分,被降為副主任科員,並被調離紀檢監察系統。而珠海市紀委原常委徐某則因違紀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

執紀者必先守紀,律人者必先律己。願各地紀檢監察部門都能向廣東看齊,嚴管紀檢監察干部,在查處有關人員違法違紀行為的同時,讓百姓感受到紀檢監察干部的公正和無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