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眾生的暖食與文化寄寓

(一)

記憶中每年冬至這一天,家家戶戶一定是要吃餃子的。奶奶說,冬至吃了餃子,一個冬天不會凍壞耳朵。家鄉至今還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的諺語在流傳。

如果冬至沒吃餃子,就等於這一年的冬至沒過,心頭會留下長久的悵然與惴惴不安。冬至到來前,即便是村中最為落魄的人家,女主人口努肚攢也要備下些白麵留著擀皮,沒錢割肉,哪怕尋些蘿蔔纓子、白菜幫子,也要洗淨、淋水、剁碎,再澆上數倍於平日的大油用來調餡。窩囊的男主人邊吃著燙嘴的餃子,邊說著調侃的話語來化解對女人的虧欠和心中的愧疚:“吃的餃子燙燙的,娶個媳婦胖胖的,將來生活肯定會旺旺的”

小時家裡包餃子,奶奶常常感慨:“是誰發明了餃子這個好東西呀,真是不得起!”祖輩們大都沒什麼文化,但對能給人間帶來好處的創造者心懷永久的感恩。

眾生的暖食與文化寄寓

說起餃子的來歷,可謂源遠流長,有古籍可查的就有十多種,至於民間傳說更是五花八門,有說是由南北朝的“偃月形混沌”、北宋時期的“細料餶飿兒”、南宋時期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也有說是東漢醫聖張仲景發明的,等等。

目前,最具說服力且能最大程度達成共識的是,山東滕州為餃子發源地,亦即“餃子故里”。1978年山東滕州市薛國君王墓裡出土的一件銅簠內排放著三角形食物,後經專家考證,認定這種食物即為餃子,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最早的餃子實物,為中國人吃餃子的習俗找到了考古依據。表明餃子在春秋中晚期就已出現,距今2500多年。而也正是在2500多年前,我們祖先用土圭觀測法,最先測定了冬至的具體時間,並把它確定為第一個節氣。

冬至與餃子如孿生兄弟,攜手從歷史深處走來,深刻影響芸芸眾生的衣食住行,深度融入中華民族的大眾實踐,共同參與塑造和見證著華夏文明的輝煌。

眾生的暖食與文化寄寓

(二)

餃子在走進民眾生活的同時,千百年來,也逐漸延展成為一道文化景觀,承載著豐富的寓意。

過去餃子是稀罕物,很少有人能經常吃。當年李自成進北京,有一句動員口號就是“讓士兵天天都能吃上餃子”。 “誰家過年不吃餃子呀”,這句略帶自嘲民諺說明過去只有逢年過節、迎親待友或遇重大喜事時,才會吃餃子以示重視和慶賀。物以稀為貴。

在我的老家,一些關於餃子的故事,就留有深深的時代印痕,反映著一方風土人情。西院有個鄰居叫小光,五歲那年,有媒婆給他哥哥介紹對象,說其家境優渥,家中吃餃子就像別人家吃麵條一樣稀鬆平常。女方便上門相親一探虛實,見到家裡果然是包的餃子,而且是滿滿三大蓋簾,一頓都沒下完。女方滿心歡喜,飯桌上便逗起小光,問他幾歲了,小光很堅定地回答:“俺家一年吃一頓餃子,上午五歲,現在六歲,晚上把剩下的餃子吃了就七歲啦!”不只是小光,在我少年的意識中,吃餃子和過年添新衣一樣難得,因為它金貴呀,正如老輩人說的:“麵條省、饃饃費,要吃餃子得賣塊地。”

人們喜愛吃餃子,不僅是它味道美,而且也是圖吉祥。就拿餡料來說吧,韭菜餡的餃子就有久財的美名,象徵著來年財源滾滾,長長久久;白菜餡的,有百財之意,也稱百財餃子,是對百樣之財的祈福;芹菜餡的,諧勤財之音,故謂勤財餃子,表達對擁有源源不斷的財富的祝願。

眾生的暖食與文化寄寓

餃子更是幸福團圓的象徵,記憶中每逢家裡包餃子,大人們挽起袖子、紮上圍裙齊上陣,剁餡的剁餡,和麵的和麵。待準備就緒,大家圍坐在一起,一邊拉家常,一邊包餃子,有說有笑,其樂融融。小孩派不上用場,也轉來轉去湊熱鬧。這時奶奶便會邊包著餃子邊給我們“破悶子”(猜謎語),說“前面來了一群鵝,撲通撲通跳下河,等到潮水漲三次,一古腦兒趕上坡。”奶奶話音未落,我們便搶著回答:“餃子。”奶奶又接著說:

“白紙包松香,拋在海中央,潮水漲三漲,趕緊把網張。”我們又爭先恐後大喊:“餃子!餃子!”那種一家人幾代人和諧相處的喜慶氛圍,至今深深印在腦海裡。

(三)

作為中華傳統美食的代表,在春節除夕等重大節日裡,包餃子、吃餃子儼然成了一場莊嚴的儀式,每個步驟都有著固定的規矩和講究,表達著人們對天地與祖先的感恩之情,凸顯祈福和尊長的道德理念。

除夕的餃子是要提前包好的,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著“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餃子從包到煮再到盛,每個環節都有著說道。比如,包餃子用拇指和食指細細拿捏,謂之“捏福”,捏成麥穗形花紋象徵五穀豐登,捏成動物形狀象徵六畜興旺。餃子包好後襬放也有講究,

“千忙萬忙,餃子不能亂放”,擺成圓形寓意著圓圓滿滿,直的橫排或豎放寓意著順達通暢,有的地方每塊板上只能擺99個餃子,謂之“九九福不盡”

煮餃子時,熟了飄起來代表勃勃升起,煮破了,叫喜開花了,絕不允許說“破”、“爛”之類的晦氣話。盛餃子也是不可不說的,每回餃子煮好了母親邊盛邊數,說是每個碗裡不可以是單數,好事得成雙。

眾生的暖食與文化寄寓

吃餃子也有俗規。第一碗要供奉先祖,表示對逝去長輩的敬意和懷念。第二碗餃子要敬給灶王爺之類的民間神靈,家裡老人還要虔誠地念上一段禱告式的順口溜:“一個餃子兩頭尖,下到鍋裡成萬千。金勺舀,銀碗端,端到桌上敬老天。天神見了心喜歡,一年四季保平安。”第三碗家人才開始食用。吃的時候還要記清,以吃偶數為佳,不能吃單數。有的老人一邊吃一邊唸唸有詞地說:“菜(財)多,菜多”等吉語。飯後盛餃子的盤、碗,乃至煮餃子的鍋,擺放生餃子的蓋簾上,都必須故意留下幾個(偶數),表示“年年有餘”。

(四)

在過去的鄉村,餃子還是人們溝通情感的“親善大使”,我們村就曾有過“餃子村”的美譽。

村裡多年相沿成習的風俗就是誰家包了餃子,都要給村中鰥寡孤獨者和年長者送去改善伙食。小時候家裡的餃子出鍋後,母親總會先揀出幾個沒豁口的碗盛上,差我送出去,餘下的才輪到自家人吃。

吃餃子時,母親總把自己碗裡的餃子給這個孩子夾給那個孩子分,忙乎了大半天,她吃的常常是包餡剩下的餃子皮。

眾生的暖食與文化寄寓

那時幾乎每個村莊都有一兩個憨傻之人,我們村裡也有一個,外號叫“憨子”,是胎裡帶的傻。更為不幸的是八歲那年,他爹孃在一場火災中雙雙亡故。對他,全村人都抱以同情與憐憫,包餃子時總不忘給他送一碗,因此他也成了村中吃餃子頻次最高的人。他人雖憨,但懂感情,他能感受來自周遭的愛與溫暖,並以一種可笑的方式向外傳遞。他臉上掛著傻傻的笑,整日在村口遊走,當有外村人路過,他便攔住人家打招呼:“俺村天天包餃子,走,到村裡吃餃子去。

”久而久之,我們村成了四鄰八鄉出了名的“餃子村”,外村見到我們村的人,大老遠便學著憨子的語調打招呼“到俺村吃餃子去”,戲謔中透著善意。

眾生的暖食與文化寄寓

去年冬至,我帶兒子回老家,老人們都聚在村口“曬暖”,憨子也在其中,見到我兒子,他眼晴忽地一亮,忙拉住我兒子的手說:“走,到村裡吃餃子去。”一旁的順德叔說:“你這個憨子也該換腦筋了,人家孩子從大城市來的,平時都吃肯德基,哪還稀罕餃子哩。”惹得大家鬨堂大笑。

順德叔雖然說的是玩笑話,卻讓我心頭一凜,聯想起前不久看到一則消息,說韓國欲將筷子申遺,後來又說是謠傳。雖說泥菩薩貼金也成不了佛,但今天拿筷子說事,明天說不定是餃子也未可知。保護祖國的傳統文化,瞭解它、感受它、弘揚它,每個人責無旁貸。可喜的是滕州市近年來以打造“餃子故里”為牽引,多措並舉大力開掘餃子歷史意蘊和文化內涵,積極探索保護和傳承非物質傳統文化遺產的新途徑,對於推動餃子文化並來動其它領域的傳統文化的代際傳承和可持續性發展,必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 王冰
  • 職業:軍人,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文藝報》《黨建研究》《兒童文學》《前衛文學》等報刊發表理論和文學作品。
  • 成人組
眾生的暖食與文化寄寓

主辦:山東省旅遊發展委員會

協辦:山東省作協 澳洲山東同鄉總會 澳中文聯

法國山東商會 德國山東同鄉會 加拿大齊魯同鄉會

執行團隊:山東海岱傳統文化研究發展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