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科普!圖解宮廷御用的“老三樣”紅木

你知道什麼叫做一黃二紫三紅嗎?一黃代表黃花梨,二紫代表小葉紫檀,三紅代表大紅酸枝。這三種木頭,可以說是紅木界的龍頭老大們了。因為材質優美,紅木傢俱才具備獨特的神韻,而傢俱因外表之美而衍生出來的文化價值與歷史價值,更依託木材價值受到世人的認可。木材與傢俱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演繹出紅木歷史發展的整體脈絡。黃花梨、小葉紫檀、大紅酸枝,這三種價值最受認可的“老三樣”,被稱為“三大貢木”,不僅在歷史上是皇權貴族珍愛的紅木用材,在當代市場上,也已經被消費者視為紅木中的經典用材,其歷史地位、文化含義、市場價值無可替代。

除了傢俱,這三樣寶貝還是文玩界的翹楚,小葉紫檀的佛珠手串、大紅酸枝的筆筒、黃花梨的擺件……各種各樣由它們製成的文玩都受廣大愛好者追捧,名氣是相當的高。

海南黃花梨的紋理、色澤之美給人雅緻、簡潔的感覺而受到文人的青睞。

科普!圖解宮廷御用的“老三樣”紅木

“貢”,多用於下級獻東西給上級,在古代,是指臣下或屬國把最好的物品挑出來進獻給帝王。因此,“貢木”可理解為是屬國或臣下挑選出來的、並用來進獻給帝王的優質木材。

紫檀因為靜穆古雅的氣質成為王室貴族鍾愛的材料。

科普!圖解宮廷御用的“老三樣”紅木

明清宮廷一般不向商人購買硬木,而是規定由各地進貢。據萬曆年間的《工部廠庫須知》記載:“廣東布政司每年應解……花梨木十段、紫榆木(紫榆為紫檀的別名)十段……送御用監交收”。這裡規定的是廣東省的年進貢額,由於貢木生長速度緩慢,民間貢木資源有限,因此規定的進貢額也不算多。由於貢木資源稀少,無論是宮廷還是民間都非常注重對貢木的利用,做工講究精雕細刻。因此,“貢木”也寓意著珍稀與貴重,貢木製成品則寓意工藝精湛。

大紅酸枝最初以“喜慶”的色澤受到民間的垂青,後成為民間富戶不可或缺的家居陳設。

科普!圖解宮廷御用的“老三樣”紅木

海南黃花梨、小葉紫檀及大紅酸枝三大貢木受到宮廷珍視,也由此引來百姓的貢木製作熱潮。百姓嚮往使用貢木製品,為的就是能夠像王公貴族一樣,獲得最優質的享受。這種觀念沿襲至今,使得很多貢木製品仍保留著宮廷的設計風格與氣派,可見,“貢木”還寓意一種生活品質與精神追求。

海南黃花梨——為文人傢俱代言

早在唐代,書籍中便有黃花梨的記載,在《本草拾遺》中,稱“花櫚出安南及海南,用作床幾,似紫檀而色赤,性堅好。”明初王佐增訂《格古要論》,講到“花梨出南番廣東,紫紅色,與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可愛,花粗而色淡者低。”清刊本《瓊州府志·物產·木類》:“花梨木,紫紅色,與降真香相似,有微香,產黎山中。”從其他文獻裡,可以得知其主要產地為海南島。據明清傢俱專家王世襄在《明式傢俱珍賞》中考證,1956年出版的由侯寬昭主編的《廣州植物誌》,在檀屬中提到一種在海南島被稱為花梨木的檀木,新起名曰“海南檀”,此書的描述是:“海南島特產……為森林植物,喜生於山谷陰溼之地,木材頗佳,邊材色淡,質略疏鬆,心材色紅褐,堅硬,紋理精緻美麗,適於雕刻和傢俱之用。”1980年出版的由成俊卿主編的《中國熱帶及亞熱帶木材》,對侯寬昭的定義又有所修正,建議把該樹種另定名為“降香黃檀”。

科普!圖解宮廷御用的“老三樣”紅木

作為傢俱用材,黃花梨的特點是“不靜不喧,恰到好處,紋理或隱或現,生動多變。”除了紋理上的特點,它還有不易開裂、不易變形、易於加工、易於雕刻、有香味等特點。在傢俱形式與功能日趨統一的明代,黃花梨傢俱無疑是這場傢俱史變革的先行者,明清傢俱在工藝、造型、用材上達到今人難以企及並傳之萬代的高度。黃花梨本身如玉質感及淡雅香氣,成為文人傢俱最為具象的表現。

小葉紫檀——
皇族貴胄專屬品

早在兩晉時期,紫檀就在古籍中出現,在唐代的《唐本草》、明代的《大明一統志》、《本草綱目》都有關於紫檀的記載。最初,人們將紫檀當做香料和藥材使用,直到唐代,才以木製品用材出現在宮廷用器中。紫檀是中醫藥中最上乘的名貴中藥,在東晉葛洪的《肘後備急方》、唐代藥王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李時珍《本草綱目》等十餘本中藥名著中均有紫檀入藥可美容、消腫毒、治金創的論述。紫檀會散發出一種叫做“木氧”的物質,這種物質不僅能夠起到安神醒腦的作用,而且長期使用還能夠促進細胞再造,防止皺紋的出現。

科普!圖解宮廷御用的“老三樣”紅木

紫檀生長期極其緩慢,我國自古認為紫檀是最名貴的木材,在民間有著“一兩紫檀三兩銀”、“一寸紫檀一寸金”的說法。由於紫檀過於名貴,如今流傳下來的紫檀器物數量要少於黃花梨。倘若是大型器物,因為材料難得,更是視同珠璧。紫檀因為靜穆古雅的氣質成為王室貴族鍾愛的材料。如果說黃花梨代表的是士大夫階級的喜愛,那麼紫檀代表的則是真正的皇族審美觀念。清代乾隆年間對紫檀木的使用格外推崇。據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周京南考證,他根據內務府造辦處檔案記載,統計出乾隆時期內務府造辦處購進的紫檀木總數量是700505斤,而從乾隆元年開始至乾隆六十年裡,內務府造辦處共用去紫檀木501949斤。可以看出,整個乾隆一朝,宮廷紫檀木的購進及使用數量是相當巨大的。

大紅酸枝——雅俗共賞,紅木之本

據考證,紅酸枝是在紫檀、花梨木告罄後,作為替代品由南洋進口的。乾隆年間開始,紅木傢俱逐漸登上了清朝皇家御用傢俱的殿堂。在內務府造辦處的活計檔裡,增加了“海梅木”這一木種,據周京南介紹:“現在看來,海梅木就是民間所稱的酸枝木,也被稱為紫榆木。”紅酸枝真正作為珍貴木材而被歷史記載,要追溯到清朝中葉以後。據周京南介紹說,從傳世的傢俱及檔案來看,乾隆以前幾乎看不到酸枝木傢俱的記載,酸枝木是在紫檀花梨木幾乎告罄後,作為替代品由南洋進口而來的。到了清代後期,酸枝木傢俱數量猛增,在清代宮廷傢俱中已經佔有著重要的地位。

不同於黃花梨的文人氣質、紫檀的貴族血統,紅酸枝在流入中國後,先是得到了民間的垂青。從木材特性而言,紅酸枝傢俱滿足了中國人與生俱來對於紅色的喜好,天生帶有“喜氣”,再加上其本身微酸的香氣、細膩適合雕刻的材質,成為富戶巨賈室內不可或缺的家居陳設。實際上,歷史上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紅酸枝的簡稱就是“紅木”,人們口中的紅木,就是指的是紅酸枝這一種材料。

科普!圖解宮廷御用的“老三樣”紅木

據介紹:“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家外貿部門開始進口酸枝木,成立了多個傢俬製作工廠,製作酸枝木傢俱出口創匯,用‘酸枝傢俬’作為出口商品名稱。因為酸枝木顏色發紅,在民間當時也有將酸枝木稱為老紅木的習慣。在這個時候,紅木傢俱的稱呼是對應酸枝木傢俱這種材質,而不是一個泛稱。”直到國家標準《紅木》出臺,界定五屬八類三十三種木材屬於紅木範疇,在市場上,仍有將大紅酸枝稱為“老紅木”的習慣。然而,從廣義角度而言,有人也將“奧氏黃檀”、“巴里黃檀”等黃檀屬類樹種稱為酸枝木或紅酸枝,目前市場上,價值最高的當屬“交趾黃檀”,被稱作“大紅酸枝”或“老紅木”。


這三大巨頭,來頭不小,身份尊貴,價格高也是理所應當的。現今海黃和小葉紫檀的餘量不多,大紅酸枝也在逐漸的減少,面對這三大紅木,且玩且珍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