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信用卡分期業務存在“雙賬戶”,你被銀行套路了嗎?

信用卡養卡過程中,“分期提額”可以說是適用於各銀行卡種提額的一個技巧,所以即使分期年化利率不低,各卡友仍然要忍痛分個6期、12期的。而且,分期業務手續費對銀行的利潤貢獻越來越大,有很多卡友常常會收到銀行的分期電話或短信銷售,甚至有客服隱晦的表達不想分期就降低信用卡額度。

說到信用卡分期,其中關於信用卡分期業務的“雙賬戶”套路,不知各位卡友可否知曉。

信用卡分期業務存在“雙賬戶”,你被銀行套路了嗎?

(以下內容來自證券日報)

按照人們的普遍認知,銀行會根據持卡人的綜合資質給予一定的信用額度,人們使用信用卡刷卡,只能在信用額度內進行消費,除非臨時額度,否則持卡人不可能超過信用卡額度進行消費。

據證券日報報道,某銀行多位信用卡持卡人表示,收到的信用卡賬單遠遠超過其本身的信用卡額度,甚至達到2-3倍。其中一位持卡人信用卡只有2萬額度,銀行卻稱其需還7萬元欠款,而這其中就涉及到銀行的信用卡分期業務。

何為不佔用額度分期?

信用卡分期實際上有“佔額度分期”和“不佔額度分期”兩種業務類型,但是大部分持卡人並不清楚,甚至一些銀行更改了分期類型,消費者也全然不知。

通常,銀行採用的都是“佔額度分期”模式也就是說持卡人1萬元的信用卡額度,如果正好買了1萬元的商品,選擇10期分期,那麼客戶刷卡後,這張信用卡的1萬元額度將被全部凍結,客戶將無法使用卡片。

“不佔用額度分期”即持卡人分期金額不佔用卡內額度,相當於銀行給客戶進行提額。

某銀行信用卡中心人士表示,這相當於給客戶增加授信,而佔用額度分期和不佔用額度分期是兩個業務,實際上等於又給客戶生成了一個子賬戶。

信用卡分期業務存在“雙賬戶”,你被銀行套路了嗎?

由於分期性質的改變,所以出現了欠款額度超過信用卡額度的情況。

但是,持卡人在選擇分期時是佔用額度分期,幾個月之後變成不佔用額度分期,持卡人自己並不知情。而且在分期性質改變後,自己仍然按時還款,但本身信用卡額度並未釋放。也就是說錢還了,但是額度並未回來。

而客服表示,信用卡額度是持續釋放的,由系統判定操作,至於何時釋放,釋放多少,後臺均不可查,也不能提供持卡人不佔用額度賬單,而由於無法拿到詳細的對賬記錄,部分持卡人擔心自己“被欠款”。

某資深持卡人表示,持卡人普遍存在一個誤區,就是以額度判定欠款,其實任何消費和還款都應以賬單為主,而額度只是銀行授信。銀行更改分期類別,應該徵得持卡人的同意,且額度問題應該短信進行告知。

衝賬有順序

在投訴人的賬單中,有一筆與分期金額一致的衝賬款項,信用卡中心人士解釋稱,

衝賬代表這筆錢已經還了,而實際消費將從次月賬單日開始分期。

此外,在持卡人辦理分期、信用卡取現等多種業務後,往往就會有手續費、利息等多項需要繳納的費用。在還款時,還款金額將按照一定的順序對這些欠款進行衝賬,但是每家銀行順序不同。這也就造成了許多持卡人不能足額還款,或者認為還清款項但卻出現逾期的情況。

信用卡分期業務存在“雙賬戶”,你被銀行套路了嗎?

例如,招商銀行按照已出賬單、未出賬單的順序償還,對已出賬單部分和未出賬單部分再按照年費、利息、費用、預借現金本金、或轉賬交易本金、刷卡消費本金的順序逐項抵償。

中信銀行的還款次序原則是,已出賬單優先於未出賬單。在已出賬單裡消費(零售)優先於提現(預支現金);在未出賬單裡提現(預支現金)優先於消費(零售)。

浦發銀行對持卡人的還款,按照已出賬單、未出賬單的順序償還。對已出賬單部分和未出賬單部分再按照年費、利息、費用、預借現金本金或轉賬交易本金、刷卡消費本金的順序逐項抵償。其中若有多筆預借現金本金或刷卡消費本金部分,則分別按照交易時間順序衝賬。

360度車卡管家提醒,分期雖好,但是不要貪杯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