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汙染“觸目驚心”折射環保履職不力

日前,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副組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率隊突擊檢查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小冶煉企業生產情況。“回來後,譚丕創市長馬上向我彙報了。真是觸目驚心。是我們自己的工作沒有做好。”當晚,欽州市委書記王革冰對翟青說:“明天下午我要帶隊去現場,一定立行立改。”

對於欽州市小冶煉企業汙染環境情況,欽州市委書記聽取彙報後,用“觸目驚心”來形容。而據報道,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在欽州市黃屋屯鎮等地發現,公路兩旁、山谷之間,當地小冶煉企業鱗次櫛比,遍地開花,處處點火冒煙。督察組檢查的多家小冶煉企業,沒有一家有環保設施。大量廢氣、廢水直排,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隨意堆放。當地小冶煉企業汙染環境情況,確實令人“觸目驚心”。

需要看到的是,追求利潤最大化是資本的本能,在缺乏有效監督監管情形下,部分企業為了節約成本,難免甚至必定會不進行環評擅自投產、不安裝環保設施肆意排汙,以破壞自然環境為代價,片面追求自身利潤增長。也就是說,在環保監督監管不力情形下,部分企業違法排汙令人“觸目驚心”的現象,難免甚至必定會出現。

從以上意義來說,欽州市小冶煉企業汙染環境情況令人“觸目驚心”,背後折射的是當地環境監管工作不力的狀況。據報道,2017年欽州市制定了《落實高汙染高耗能項目及產業佈局問題整改措施工作方案》《鋼鐵和鐵合金行業整改規範要求》等文件,當地環保部門也對欽州金明冶煉廠等5家超標排放企業進行了立案調查處理,但小冶煉遍地開花的勢頭並沒有得到遏制。顯然,當地唯有拿出壯士斷腕的魄力,以最大的力度推進環境保護工作,切實做到嚴格依法執法,加大對於汙染環境企業的懲處力度,大力提高其違法排汙的成本,才會真正有利於當地小冶煉違法排汙現象得到有效的遏制。

欽州市委書記稱當地小冶煉企業違法排汙令人“觸目驚心”後,對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副組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表示,“是我們自己的工作沒有做好”,“一定立行立改”。相信在當地的努力之下,當地小冶煉違法排汙狀況,將會有一個明顯的改觀。不過,在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後修復環境,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有些環境遭到破壞,甚至具有不可逆性。所以,各地更應該對破壞環境行為堅持露頭即打,避免在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後再來修復,改變先汙染後治理的被動模式,經由大力強化環境保護工作力度,以最大的力度推進環境保護工作,真正令各地環境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

污染“触目惊心”折射环保履职不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