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奉節雲霧鄉 一腳踏三縣

奉節雲霧鄉 一腳踏三縣

圖為奉節雲霧土家族鄉紅椿壩景觀(網絡資料圖片

雲霧土家族鄉是1993年經原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少數民族鄉,也是重慶直轄後最早成立的土家族鄉,位於重慶東部盆緣山區渝鄂交界處的奉節縣西南角,東與太和鄉毗鄰,南與湖北省恩施州闆闆鎮接壤,西北與湖北省利川市白楊鎮相連,地處兩省三縣結合部,素有一腳踏“三縣”之稱。距離奉節縣城114.5公里,轄3個行政村,20個社,1170戶,4653人,其中土家族3180人,佔總人口的74%。幅員面積80.99平方公里,最低海拔920米,最高海拔2123米,故有奉節屋脊之稱。多冰霜雪霧,無霜期在200天左右,劉家河、龍橋河兩條河流環繞四周,構成縱深切谷,山高坡陡,形如孤島。猶如“世外桃源”。此地民風淳樸。有聞名世界的“奉節人”遺址。奉節‘最美鄉村'、奉節‘小西藏'稱號。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3月31日對外透露,長江三峽地區奉節縣雲霧鄉興隆洞的考古發掘有重大發現,在專家鑑定會上,據今約14萬年前的石哨、石梟(原字為號加鳥)、劍齒象牙刻首次公開亮相。

這個能吹響,狀似民族樂器壎的石器叫石哨,這個形狀像鷹頭的石器叫石梟,這個像樹枝一樣的圖案是在已經滅絕的劍齒象門牙上發現的刻痕,所有這些文物都是在距離長江三峽僅80多公里的奉節縣興隆洞裡出土的。在已經進行的兩次發掘中,考古人員發現這裡堆積地層分佈廣泛,化石埋藏豐富,僅在10立方米的範圍內,考古隊就發現了5顆人類牙齒,50多種哺乳動物化石和許多石器、骨器。通過對這一層位出土的劍齒象臼齒進行鈾系測試,專家認為這處古人類遺址距今已約14萬年。通過對埋藏化石堆積層中的孢粉測試,確定這個地區當時氣候溫暖溼潤,很適合人類生存。據專家介紹,在眾多出土的文物中,距離洞口五十米處和人類牙齒同時發現的石哨、石梟和劍齒象牙刻最引人矚目。這些具有明顯人工痕跡的器物雖然製作粗糙,形態單調,但反映出古人類在行為模式上對自然音響、動物形象產生了注意,並開始加以模仿。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從總體來看,在十四萬年前在三峽地區已經有了我們的祖先在這裡生活。這個對於我們將來探討現代人的起源,就是我們現代人到底是從非洲來的,還是我們自己的祖先,很可能對我們中國現代人的起源提出了一個比較大的挑戰。”

雲霧土家族鄉自然資源及礦產資源極其豐富,其中白煤儲量達150萬噸以上,硫磺礦年產40000噸以上,還有稀有金屬硒礦,成材林面積5000多畝,蓄積10萬立方米,有草地30700畝,疏林草地26100畝,有耕地面積10900畝。文化旅遊資源豐富,有歎為觀止的石筍景觀,屏峰石林、金銀洞等,尤為突出的是中科院黃文波教授在屏峰村(興隆洞)發掘的20多萬年前的東方象劍齒等古生物化石群,具有極大的研究和開發價值。

路線:

1.重慶市方向出發:重慶-豐都(鬼城)-萬州(也可走高速路:重慶-萬州-湖北利川市)-湖北利川市(亞洲最大溶洞“騰龍洞”)-白楊鎮-大水井(李氏莊園、龍橋河景區)—雲霧鄉“奉節人遺址”-興隆鎮“天坑地縫”景區-奉節縣(長江三峽)-宜昌;

2.宜昌方向:宜昌(長江三峽)-恩施(梭布埡石林風景區)-板橋鎮-太和鄉-雲霧鄉“奉節人遺址”—龍橋河景區、大水井(李氏莊園)—利川市(亞洲最大溶洞“騰龍洞”)-雲陽(張飛廟)-忠縣(百寶寨)-萬州-豐都(鬼城)-重慶;

3.奉節縣城出發:長江三峽-吐祥鎮-太和鄉(朝陽村)-雲霧鄉“奉節人遺址””-龍橋河景區-大水井(李氏莊園)—湖北利川市(亞洲最大溶洞“騰龍洞”)-雲陽(張飛廟)-忠縣(百寶寨)-萬州-豐都(鬼城)-重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