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站在巴沙魚工廠的角度,看越南巴沙魚產業未來

中國水產頻道獨家報道,專訪越南巴沙魚巨頭IDI,站在巴沙魚工廠的角度,看越南巴沙魚產業發展的明天。

在越南,很難見到有一家跨國公司如此重視中國市場,每一位員工都要學習中文,從董事長到基層員工,中文培訓已經成為這家企業的必修課程。人們都以IDI來稱呼他,卻鮮有人知道他的全稱: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Investment Corporation(跨國發展和投資有限公司,簡稱:IDI)。

站在巴沙鱼工厂的角度,看越南巴沙鱼产业未来
站在巴沙鱼工厂的角度,看越南巴沙鱼产业未来

在全球水產業格局中,越南巴沙魚產業還是一個年輕的產業,從興起到發展至今也只有20年的歷史。在這個年輕的產業中,又是一家年輕的企業-IDI,但其近年來已經在全球巴沙魚市場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2008年在越南建廠成立,2010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2017年在北京建立全資子公司。發展至今的IDI已經成為對中國市場出口巴沙魚排名靠前的企業之一,涉及巴沙魚飼料、養殖、巴沙魚肉產品、魚油、魚粉,是越南巴沙魚產業規模化發展的代表企業。

站在巴沙鱼工厂的角度,看越南巴沙鱼产业未来

SAO MAI GROUPCORPORATION(晨星集團 )董事長黎青舜先生

站在巴沙鱼工厂的角度,看越南巴沙鱼产业未来

SAO MAI GROUPCORPORATION(晨星集團 )副總經理Truong Vinh Thanh 先生

5月底,在國際巴沙魚市場行情動盪,國內市場需求持續增長的背景下,海鮮指南應邀參觀IDI工廠,並與IDI的母公司SAO MAI GROUPCORPORATION(以下簡稱:晨星集團 )董事長LE THANH THUAN(中文名:黎青舜)進行交流,以期通過IDI的發展歷程來窺探目前越南巴沙魚產業的發展現狀。

站在巴沙鱼工厂的角度,看越南巴沙鱼产业未来

IDI團隊合影(右一為IDI總經理助理黎文靈,右二為IDI副總經理武明心,右三為晨星集團董事長黎青舜,右四為IDI中國市場代表蘭正東)

2008年正式進軍巴沙魚產業,戰略佈局中國市場每位員工都要學中文

作為IDI的母公司,越南晨星集團是涵蓋多領域多行業的集團公司,成立已經有20多年,旗下共有20個子公司,目前涉及的領域包括水產品、地產、旅遊、太陽能、糧食等,是越南500強企業之一,同時也是越南西南部最大的房地產公司。註冊資金3億美元,2017年營業額5億美元,員工8000人。

站在巴沙鱼工厂的角度,看越南巴沙鱼产业未来

從傳統的地產行業涉足水產業,源於將湄公河的美味帶給全球消費者的初衷。晨星集團的總部位於安江省龍川市,毗鄰湄公河,河對岸就是同塔省。安江和同塔是越南巴沙魚養殖最為集中的兩個地區,依託湄公河三角洲的豐富水資源,巴沙魚在這裡大量養殖。正是在這樣的地緣優勢下,晨星集團於2008年正式進軍巴沙魚產業,在龍川市的河對岸建起了一座巴沙魚產業園,也就是今天的IDI。

從2010年IDI第一次出口產品到中國開始,晨星集團就著手培養和儲備人才。派員工到中國留學或考察市場,越南工廠的員工也需要學習中文,瞭解中國文化和市場特點。到了IDI,用中文交流完全不會遇到語言問題。晨星集團董事長黎青舜先生更是多次帶隊參加國內的漁博會,向中國客商推介來自湄公河的巴沙魚。

站在巴沙鱼工厂的角度,看越南巴沙鱼产业未来

“中國是全球巨大的市場,對於任何一個跨國發展的企業而言,想要發展強大,就必須要和中國合作,就需要在中國市場立足。這是晨星集團在建立IDI之初就確立的方向,我們很重視中國的市場,也很重視和中國市場合作夥伴之間的合作。” 晨星集團董事長黎青舜講到。

中國市場已經是IDI出口的第一大市場,佔IDI全年出口總額的40%,南美市場佔比為20%,亞洲市場佔比為10%,剩下的就是中東、歐洲和非洲市場。

巴沙魚產業發展至今,已經成功出口到了155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近年來迅速發展的新興市場,拉動了消費者對巴沙魚產品的整體需求。對於全球而言,中國、巴西、墨西哥、日本、中東和東盟國家都是需求量增長迅速的國家,對IDI而言,情況也是一樣,新興市場在IDI的銷售佔比中有絕對優勢。

站在巴沙鱼工厂的角度,看越南巴沙鱼产业未来
站在巴沙鱼工厂的角度,看越南巴沙鱼产业未来

“越來越多的人們可以品嚐到來自湄公河的美味,但是部分國家通過關稅來控制巴沙魚的進口,站在IDI的角度,我們還是很看好巴沙魚產業的,我們相信巴沙魚行業的潛力,新興市場的增長就是最好的證明。” 黎青舜先生介紹到。

2017年IDI在北京設立了全資子公司:晨星天河食品(北京)有限公司,全權負責中國市場的產品推廣和銷售。“在中國市場我們採取兩種銷售模式,一方面是和各地的經銷商合作,另一方面是我們自己銷售,通過自有的銷售渠道,去推廣IDI的品牌。此外,我們不斷的開發新的產品,嚴守質量關,少包冰少保水。在我們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我們也要求我們的合作方有良好的信譽。” 黎青舜先生向海鮮指南介紹到。

如果說高度重視中國市場是IDI獨特的企業之道的話,那麼其第二大制勝法寶就是對巴沙魚產業的完整佈局。

IDI每天消耗巴沙魚原料500-600噸,80%來源於自有養殖基地;每天生產魚油200噸,佔越南魚油生產總量的50%以上;每月出口到中國市場4000噸左右的魚粉,巴沙魚粉生產能力在越南排名第一;年生產巴沙魚飼料20萬噸,供應給自有養殖魚塘和周邊養殖戶。

站在巴沙鱼工厂的角度,看越南巴沙鱼产业未来站在巴沙鱼工厂的角度,看越南巴沙鱼产业未来

全產業鏈佈局發展是IDI在建廠之初就確立的目標,除了有魚片加工廠之外,晨星集團旗下還有魚油廠、魚粉廠、巴沙魚養殖基地、飼料廠。通過對巴沙魚不同部位的全方位運用,達到價值最大化。

站在巴沙鱼工厂的角度,看越南巴沙鱼产业未来站在巴沙鱼工厂的角度,看越南巴沙鱼产业未来

“任何一個產業,不管是在什麼行業,只要企業擁有全產業鏈,就可以利用最好的資源,把控好生產計劃和管理流程,這樣企業在市場上就是有競爭優勢。以往工廠和養殖基地的信息交流不暢通,養殖戶無法準確判斷市場的需求,在市場亟需原料的時候,養殖戶沒有魚賣,在市場飽和的時候,養殖戶的魚又賣不出去,屢次往復最終影響巴沙魚產業的健康發展。當加工廠自己掌控養殖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根據市場的需求來控制養殖的多少,從而有效的抵禦風險和控制成本” 黎青舜先生介紹到。

IDI的巴沙魚苗工廠還在進一步籌建中,據晨星集團董事長黎青舜介紹,育苗場將會從三個方面逐步推進,一方面是和當地的養殖戶一起合作育苗,增加育苗數量;其次是聯合越南相關漁業部門,進行巴沙魚種苗的研製工作,提升種源質量;第三是前往以色列學習當地先進的農業技術,並帶回越南用在巴沙魚育苗上。

除此之外,良好的市場信譽、充分的產業投資和多元化國際市場的發展也在IDI的經營策略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

原料價格上漲從2017年初到現在就一直沒有得到緩和,越南魚苗短缺、天氣影響、養殖產量不足、市場需求過大,在種種原因的聯合作用下,巴沙魚市場價格已經創下歷史新高。

站在巴沙鱼工厂的角度,看越南巴沙鱼产业未来

在原料價格上漲的背景下,越南的巴沙魚養殖面積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加入到巴沙魚養殖環節中。針對這一情況,黎青舜先生向我們表達了他的看法:“這兩年市場的需求增加,養殖戶和工廠的收益也在上漲,因此加入到養殖環節的人增加了。今年也是IDI建廠以來,收益最好的一年。但這對於我們來說,並不能算是一件好事。如果這個時候政府對養殖面積沒有掌控好,一味的放任養殖戶去擴大養殖面積,那麼在2019年就會有供大於求的危險。但就現在的情況而言,在需求迅速增加的背景下,今年11月份原料會充足一些,價格就需要看到時候供需關係來調節,但是也不會達到供大於求的水平。”

越南政府也開始意識到了現在巴沙魚養殖面積增加速度過快的問題,已經採取措施杜絕農民將水稻田改為池塘養殖巴沙魚。同時,相關部門的態度也從幾年前的一味追求產量轉變為追求產品質量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站在巴沙鱼工厂的角度,看越南巴沙鱼产业未来

政府對越南巴沙魚產業的管控還是有限的,更多的力量來自於市場經濟中供需關係的調控機制。在全球市場需求量高速增長的背景下,巴沙魚價格短時間下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巴沙魚產品質量和貿易流通方式是產業鏈各方最為關注的問題,在經歷中國海關對邊貿走私的重拳打擊之後,規範化的巴沙魚市場拉開了帷幕。

作為對中國市場出口量排名靠前的加工廠,晨星集團董事長黎青舜站在整個越南巴沙魚加工企業的層面分析了他的見解:“站在越南巴沙魚企業的角度來說,任何一家也不希望把產品做很多的包冰和保水,但是加工廠的地位決定了話語權。每一個越南的加工廠實力不一樣、市場渠道不一樣、客戶也不一樣,因此在面臨客戶要求時,應對的措施也不一樣。如果加工廠有實力,那就會有選擇客戶的主動權,但是對於小加工廠來說,他們的選擇權不多,在訂單不夠的時候,為了維持工廠的運營費用,小工廠就不得不接訂單。這是加工質量方面的,還有一方面是邊貿走私。有很多的買家在越南工廠購買了巴沙魚之後,會直接安排車輛在工廠交貨,有時候工廠也不清楚交貨之後,貨主採用了哪一種運輸方式。對於小工廠來說,這樣的訂單他們也必須要接,因為他們沒有更多的選擇。”

“IDI堅決走正關貿易流通和加工高品質巴沙魚產品,對正關客戶有支持政策。目前在市場上,還有很多心存僥倖的經銷商,為自身的利益損害巴沙魚的產品價值,那樣會影響到企業的良性發展,也給走正關的經銷商帶來損害,同時,會讓消費者喪失對巴沙魚產品的信心,從而影響整個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IDI杜絕客戶走邊貿流通形式,對產品採用高標準水平加工,並在消費市場積極普及巴沙魚知識,讓消費者全面瞭解這條來自湄公河的美味。”晨星集團董事長黎青舜講到。

站在巴沙鱼工厂的角度,看越南巴沙鱼产业未来

現在,過度包冰保水和邊貿走私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越南政府對包冰和泡藥有了嚴格的規定和檢查。中國政府對邊貿的打擊也逐漸加大,目前行業的規範性得到了很好的保障,產品的質量有了明顯的提升。

在訪談的最後,黎青舜先生表達了他對行業的看法:只有在國家力量引導的基礎上,一個行業才可以健康的發展,單靠一個企業是無法推進產業積極健康發展的。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越南巴沙魚產業的格局已經基本確定,實力強、管理水平高的企業可以取得長足的發展,這些都將會體現在經營的數據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