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這些從古至今的天門蒸菜故事,你都聽過嗎?

這些從古至今的天門蒸菜故事,你都聽過嗎?

相傳舜帝南巡時,其“湘妃喜食魚而厭刺,皰人制魚糕以進”。據史書記載和古老傳說王莽代漢後,天災人禍頻繁,形勢每況愈下,民不聊生。公元十七年暮秋,王匡、王鳳兄弟揭竿白湖,遭地主武裝和官兵合擊,被困糧絕。儘管農民多靠挖野荸薺和野菜充飢,聞訊後,仍踴躍獻出備度春荒的一點糧食,以濟義軍。然杯水車薪,無濟於事。於是王氏兄弟命將士將這些糧食磨成米粉,拌合野菜甑蒸,竟使難以下嚥的野菜成為可口食品。從此,這種蒸菜法四處傳開,人稱“匡鳳菜”、“綠林菜”。可見,早在漢朝天門就有了粉蒸菜。

到了公元350年,東晉高僧支遁駐錫西塔寺時,就以喜食蒸菜而聞名。東晉高僧支遁(公元314—366)是佛教中國化標誌性人物,也是中國般若學創始人,頓悟學倡導者,他在駐足於西塔寺時,對蒸菜獨有情鍾,發明製作了軟糯甜潤的蘿蔔圓,在他的影響下,蒸菜在寺院十分流行。唐代著名詩人裴迪在竟陵(天門古名)遊覽時作詩:“竟陵西塔寺,蹤跡尚空虛。不獨支公住,曾經陸羽居,草堂荒產蛤,茶井冷生魚。一汲清泠水,高風味有餘”。此詩神韻般講述了支遁與陸羽茶脈與菜餚的淵源。唐代,茶聖陸羽和他的恩師智積禪師,因長住西塔寺中,朝夕與荷湖相伴,與藕為伍,那“西湖舟十里,一半是荷花”,那“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的景象煞是動人,撩人的荷湖不得不使他們在湖藕上寄情用功,終於燒製成了清新爽膩的藕蒸菜。

至今天門仍廣泛流傳“東湖的鯽魚,西湖的藕,南門的包子,北門的酒”。從此陸羽藕蒸菜從寺院傳到民間,由素菜向葷素之間轉移。天門歷代文化昌盛,餚饌濟蒸。晚唐詩人皮日休題詠的天門肉包,支遁餅和陸羽茶點。到了宋代民族英雄岳飛及岳家軍鍾愛的嶽口粉蒸牛肉。明代國子監祭酒魯鐸製作的玉帶財魚卷、鯽魚蒸蛋。竟陵民諺道:“鯽魚頭上三分參”、“東湖鯽魚西湖藕”。竟陵城區的東湖水深面闊,蒹葭茂密。晉時,湖心洲頭建有東禪寺。唐代尉遲敬德封鄂國公後,擴建古剎,易名為乾明寺。

東湖因此聲名大振,兼之湖中特產的金鱗大鯽魚風味獨具,更添風采。明代南北國子監祭酒魯鐸辭官後,擇居東湖蓮北莊,並留下《蓮北橋》詩集。其《東莊》詩云:“不妨兼有魚翁樂,秋水東湖一釣槎。”他酷愛垂釣湖濱,取金色大鯽魚與雞蛋清燉,樂此成趣,天門人效法傳至今日。明代竟陵文學創始人譚元春喜愛的粉蒸瓦塊魚,譚元春酷愛絲竹之音,對嶺南木片琴尤為鍾愛。一日突然出現去掉頭尾的青魚段酷似木片琴,於是命人順著肋剞出花紋後粉蒸佐酒,眼現佳餚,如聞木片琴的叮叮雅韻、心曠神怡。到了清末同盟會元老之一胡石庵欣賞的八寶翠玉白菜和桔瓣魚汆。由於眾多歷史名人提倡,故有“眾口分金,食在天門”之說。

蔬菜粉蒸,頓除多水弊端,既保持其固有的清香鮮,又增加餈糯,熟時加入適量的佐料,別具一番田園風味。米粉蒸藕,其成熟後,調以豬油、醬油、胡椒、味精等佐料,使一種極普通的菜成為紫玉帶膩,濃稠芳香的飲食珍品。

平常日子,逢有客來,東家就用“三蒸”待客。每到過年,在迎春接福之時,沿襲祖輩相傳的習俗,“清香三柱、清酒三樽、盤列三蒸、祀神祭祖”。“三蒸”,一般指蒸肉、蒸魚、蒸青菜,取“魚”與“餘”、“蒸”與“增”的諧音,表達人民年年增收,歲歲有餘的美好願望。

本期編髮|尹芳

商務合作|0728-5224499

近期精彩閱讀

點贊!天門籍企業家向市博物館捐贈智能參觀制證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