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冥想?

知行合一唐簡


呼吸冥想是最簡單最易操作的冥想方法。


在日本東邦大學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指導一群健康的受測者先把空氣深深吸入腹腔再緩緩吐出,就這進行腹式呼吸練習。受測者持續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20分鐘後,這些受測者們的消極情緒明顯變得更少了,他們血液中提升情緒的血清素含量也明顯上升。值得注意的是,20分鐘的呼吸練習後,受測者大腦前額葉氧合血紅蛋白增多了,而這個區域正是和注意力、高級認知功能密切相關著的。換句話說,在日常生活中,時不時練習簡單的呼吸冥想就令我們的注意能力得到潛移默化的改善。


下面來介紹呼吸冥想的具體操作。


找一個舒適的姿勢坐好後進行自然的呼吸。慢慢將你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關注呼吸的每一個過程,感受氣息在鼻腔,在胸腔,在腹腔裡的感覺。當你感到自己開始胡思亂想時,也不必責備自己或感到焦慮,此時只需把你的注意力重新調整到呼吸上即可。不批判自己,這點很重要。在練習之初,想要一直集中注意力是很難的,多數人會頻繁走神,沒幾分鐘就開始胡思亂想,這都很正常。只要堅持每天反覆練習,漸漸大家就可以做到每次持續20分鐘練習呼吸冥想不走神。最終達到剛才說的提升注意力,改善情緒的效果。


酷炫腦科學


我是從2019年8月開始體驗冥想的。


早起後、睡覺前各十五分鐘。


我在看《自控力》這本書的時候,作者提到過一個改變自控力的方法,就是冥想。我將信將疑,儘管作者講了大腦運行和進化的原理,我依舊不確信,在我看完這本書沒多久,我發現自己的自控力又開始出現反覆的情況,就決定試一試冥想。


到今天為止,我差不多每天早起和睡覺前都進行了冥想,我說說感受和體驗。


第1-5天:這時候的我感受是身體和大腦在抗拒,總是靜不下心來,我在軟件裡設置了十五分鐘,但我平均一分鐘就要睜眼看一次,然後手腳也不聽使喚,呼吸節奏也有點亂,主要還是心煩意亂,內心產生抗拒,希望這十五分鐘趕緊過去。


第6-10天:這時候我的感知裡就開始漸漸平穩,我嘗試戴上耳機,聽潮汐和海浪還有雨滴的聲音,這個階段呼吸漸漸調整,慢慢就找到了合適自己的頻率,儘管腦海裡還是會浮現非常多的畫面和事情,但我感覺自己沒有那麼的焦躁了,看手機時間的頻率降低了。


第11-15天:這時候的我有點感覺,甚至有點期待每天的早上和晚上的這十五分鐘,突然意識到在這無人打擾的十五分鐘裡,我內心尋求著某種平衡和寧靜,我漸漸意識到冥想這件事沒有那麼的難,也不是那麼的讓我無法接受。然後我有有意識的去搜索一些關於冥想的課程或者文章還有論文,我想著去尋找一些答案,這時候我處於一個好奇心和求知慾被激發的階段。


第16-20天:這時候的我每天醒來和睡覺前都會很自動的盤腿、閉眼和冥想。這時候的我腦海裡浮現的瑣事和焦慮少了很多,漸漸能夠把注意力放到呼吸上來了,甚至可以慢慢通過呼吸的節奏把握自己的時間,能夠做到十五分鐘內只睜眼一到兩次,差不多在第二次的時候,時間剛剛好。


我有點愛上冥想這件事了,此刻我真能感到內心的寧靜。特別是我在決定要寫文章、要交稿件或者要做一件我會拖延的事情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做這件事前我先給自己幾分鐘閉眼,冥想一下,等我冥想結束,我發現我去做那件事的動力變強阻力變小了,很快就能讓自己上手去做,而不是像過去一樣,一直在糾結、等待、拖延中度過。


第21-30天:這時候的我已經把這件事變成了習慣,這可能和21天養成一個習慣不一樣,我感覺在這一個月裡我能養成這個好習慣不是因為21天或者是30天,而是在這30天裡的總頻率,前期15天的時間裡我差不多保持一天兩次,但實際在16-30天這段時間裡,我一天有五到六次,這個頻率不斷在提高,雖然中間有五分鐘這樣的小時間。


我意識到養成一個好的習慣不是指時間長短,而是頻率,每天你這個習慣重複的頻率越高,你肌肉和大腦的記憶就越深, 最後你可能不需要21天就能養成一個好的習慣。

這段時間我冥想最最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感知到了時間的寶貴。


過去,十五分鐘對我來說就是刷幾段抖音、看幾個小視頻就過去了,十五分鐘對我而言一點感覺都沒有,一刷一兩個小時就沒有了。在冥想的這十五分鐘裡,我明顯感覺到時間被拉長了,十五分鐘彷彿像是過了一個小時,我才意識到時間對我而言的寶貴。


在我看來,冥想最重要的是呼吸節奏,就是要鄙棄許多的雜念,讓自己的注意力迴歸到呼吸這件事上來,只關注自己的呼吸和節奏。這樣身體才會慢慢被自己感知到。


附上我的每天冥想打卡記錄,每次完成都會寫一句當下的感受,非常有用。


特立獨行的豬先生


瑜伽冥想,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方法也可以說也是因人而異!對於初學者,整體有以下幾個建議點:

一、環境:對於環境兩個點

1. 要安靜舒適,至少要保證在冥想過程中不會感覺不適;

2. 儘量固定時間、固定的地點,這樣更容易使人進入狀態;

二、順序/步驟/注意點/要點:

1. 盤腿坐下來後;

2. 背部挺直,頸部、脊柱放鬆,上半身呈一條直線上;

3. 雙手自然放於膝上,掌心向上或向下均可;

4. 閉目;

5. 進行有意識人的深呼吸(正常三到四的深呼吸下來,身體可以基本放鬆);

6. 在思想上開始放鬆,慢慢的把當下的精力全部放到呼吸上,去感受每次呼氣跟吸氣(真切的知道此刻,自己在吸氣、自己在呼氣);

7. 專注於步驟6的狀態,感受每次呼吸間的一呼一吸;

8. 初學者建議保待冥想練習的時間長度在10-20分鐘左右。

三、其他需要了解的點;

1. 以上第二大點的方式比較適合初學者,在家自我的練習;

2. 如果在瑜伽館內,可以按照導師的節奏走,會從頭皮的放鬆到腳指頭放鬆的順序;

3. 冥想的主要要點,分兩點,一是放鬆身體,身體的放鬆能讓人感到輕鬆,二是放鬆精神,人處於正常的生活中精神上都是源於生活的壓力,無論這種壓力是源於什麼的原因,精神的放鬆就是一個壓力釋放的過程,由於精神力的集中,使人暫時忽略了壓力,才會使人感受到冥想的好處


桃子老師的瑜伽館


對於初學者來說,冥想似乎是有點難,所以這幾年也出現了很多冥想正念類的手機app、微信小程序,來幫助初學者找到冥想的狀態,而不至於完全摸不到頭腦。我個人推薦以下幾個應用和小程序

小程序首頁就有文章介紹冥想入門知識,以及一些迷你冥想練習,如果想要進階,也有一些需要付費的經典課程可以選擇。初學者可以選擇迷你冥想進行體驗,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個不會被打擾的環境,花費5到10分鐘,跟著引導詞控制自己的呼吸,慢慢就可以找到冥想的狀態了。

2. 手機應用程序“Now冥想”

在手機的應用商店裡搜索Now冥想,就可以下載這個應用程序。

在Now裡不僅可以學習和練習冥想,也可以聽一些關於冥想、身心健康、逆境成長等等的音頻節目,冥想不僅僅可以舒緩焦慮的情緒,也可以讓自己學會接受當下,享受當下。

3. 手機應用商店搜索“headspace”

這是一個國外的冥想正念app,所以所有的課程和界面都是英文的,推薦有一定英語能力的人使用,不過課程的內容使用的英文並沒有很複雜的詞彙,所以英語能力不高也完全可以使用。

整個UI是卡通風格的,非常清新可愛,也讓使用的人感到很愉悅,這個app也是我現在在冥想時最常使用的app。引導詞的聲音緩慢柔和,可以讓你一步步進入冥想的狀態,課程安排也很合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個app是訂閱制的,除了少數課程外,大部分課程需要每月花費88元開會員訂閱,一年制的付費價格是618元,不算便宜了,所以推薦給有長期冥想習慣的並且真的喜歡這個app的人。


冥想類的小程序和app還有很多,我就不再多推薦了。重要的不是工具,而在於選擇現在就開始,如果想真的體驗冥想的話,那不如試試再下一次覺得焦慮時試著把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呼吸上,觀察自己的呼吸,覺察自己的身體,慢慢一步步來,就可以學會冥想了。



雪兔的碎念


冥想,是現在非常流行的一種養生方式。只需要每日花費很少的時間,就可以達到極好的養生效果。下面就讓我來為你介紹,如何正確的冥想。

1.冥想的環境

首先我們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光線不要太亮,也不要太暗,太亮的環境容易對人造成干擾,無法安定,太暗的環境,容易陷入昏沉。

2.冥想前的準備

首先要準備一張一指厚的墊子,如果沒有,可以用被子摺疊起來也可以,還有一張薄毛毯,這樣我們就可以開始了



3.冥想的開始與結束

首先在腿部蓋一張薄毛毯,如果是冬季,身上也要披上毛毯保暖,讓你的臀部坐在墊子上,雙腿在墊子下面盤坐,微閉雙眼,開始調整你的呼吸。讓自己從眉毛到臉頰肩膀,腹部,雙腿逐漸放鬆。脊椎需要挺直,想象你的脊椎是一棵樹,背部上的肌肉是掛在樹上的衣服隨風飄蕩,是放鬆的。

此時你一定會雜念紛飛,不必擔心,當你發現你分神時,只需要把你的思緒拉回來就可以了,分神又拉回思緒,這個過程就像健身房裡面鍛鍊肌肉一樣。你需要不斷的練習,直到專注的時間越來越長。

當你覺得很難專注時或者雙腿覺得痠麻脹痛,那麼你可以從冥想中退出來。此時你要揉搓臉部,然後,向後用手指梳頭,伸展你的雙腿,左右搖動你的腳掌,讓痠麻的肌肉放鬆,側身左腳向左瞪,右腳向右瞪。下坐後最好再在走動一下。



4.冥想的最佳時間

冥想的最佳時間段是早晨5點半到七點鐘;,晚上8點半至十點。

早晨陽氣初生,當我們做完熱身運動之後,全身的氣血,運行加快。此時冥想精神狀態比較好,也不會陷入昏沉。

晚上8點半至10點是我們食物消化已經有一段時間,此時打坐不會影響食物消化,相反,如果我們舌抵上顎,我們的,任督二脈就會相連,口裡會源源不斷的產出津液。這種津液不比我們平時的口水,在道家講是“金津玉液”。直接嚥下,能夠溫養胃陰,延年益壽。

冥想能夠讓我們成為情緒的掌控者,覺醒自己的覺知力,願你在冥想中收穫更多,遇見更好的自己。


冥想時光


冥想的入門五花八門,甚至不同階段的指導也還是五花八門。但是本質就老子說的六個字“致虛極,守靜篤”。所以不管學什麼派別的冥想,抓住本質就可以。入門的學者往往認為冥想有多神奇或者多複雜。其實冥想本身不神奇也不復雜,知道這點就可以了。通常的做法可以是什麼都不想(其實就是什麼都想,什麼都不想是不可能的。),這種做法,可以注意一點,就是時刻注意自己的念頭,也就是知道怎麼正在想什麼,有些像以第三者的身份去觀察自己的念頭。知道現在想什麼,而不是全陷入某個或某些想法。另外一種做法就是以一念代萬年,專注於某個目標,可以是身體的某部分(例如丹田),或者專注於身體的某個活動,例如留意自己的呼吸,又或者專注於某個意境(自己想象的某個畫面),又或者專注於某個眼睛的物件畫像等,都可以。作用就是把渙散的思維拉回來,偶爾走神了,只要發現,就馬上拉回來。還有另外一種做法就是專注於生活工作裡有待解決的事情。但是應該以平常心態,第三者觀察的心態來對待,而不是想平時那樣去“苦想”,尤其儘量不引起情緒的變化,這樣反而有助於冥想和問題的解決。初學者往往冥想也更注重姿勢和呼吸,其實姿勢以放鬆舒適為主即可,呼吸也順其自然即可。書籍或文章會講單盤,雙盤,腹式呼吸,胸式呼吸。這些都應以舒適為前提。最後想說的是,冥想貴在堅持。往後會有各種境界的出現。也應以平常心對待。這樣才能提高自己冥想的深度。


-雨軒欣晴-


冥想是在實踐的基礎通過冷靜、全面、客觀的分析,在某一問題認識上有昇華。冥想是理性認識,通用詞是思考,代表的是深層思考。一般來說,冥想主要用於悟道,是悟道的一個階段。

現實中的冥想。以牛頓和他的萬有引力定律為例。牛頓在很小的時候就觀察了蘋果在成熟後會自動落下地,這是實際觀察。他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蘋果不飛上天,解釋不了,就有了感性認識,蘋果成熟會落地。為了解答心中的疑問,牛頓又做了重力試驗和經驗歸納,知道了蘋果等物品自由落地是由於地球有引力的作用。而後,牛頓又不斷去探索借鑑在力方面的研究成果。經過歸納總結,然後就會進行深層思考,這就是冥想,冥想的結果是萬有引力定律。



悟道中的冥想。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道其實講的就是規律,分為很多類,所以悟道是指對某一方面的認識提升。人悟道的進階分為,不知,讀書,淺思,實用,沉思,此前幾步稱為開悟,博學,考究,冥想,悟道,最後到得道這麼一個過程。冥想特別提出了要能客觀、全面去思考其中的奧妙。


總之,冥想要在一定認識過程的基礎上,為了總結具有普適性的規律,是認識的高層階段,並不是一種狀態。


冥悟天道


此問題是煉太極☯️的高層次,難以實現,但它是煉功人的追求與目的,㝠是極快的產物,是大腦🧠中框神精達到極至!才能產生冥!談如何:只有煉"氣功"才能得到。陳鑫的書中提到過,這不是普通人的呼吸方式就能達到"㝠"。這是太極☯️的奧秒,神奇!所謂的仙!陳鑫說當你的呼吸達到極其自然之後,推手不用煉,它會自然出現,但煉氣功的時候決不是普通人一樣的呼吸方法與方式,是有一定難度的,氣功種類繁多,硬氣功,周天功,點穴功,等等都是氣功產物,來源於人類的聰明與智慧,這是我們中國人的獨撞,"氣功"其它國家也有但是中國的歷史久遠,要想實現要走一條堅難的路程,要通奇經八脈,走循環,達到三丹🈴️一週身轉,周身無處不丹田,陰陽雖時可出現!也就是說用氧氣把松果體打開,打開大腦🧠中䖱神精,這是總🈯️揮細統,使它的轉關,變化,打開周身之竅,這時人得病的機會就少之又少,冥想可以實現,心為帥、意為旗、覺為戰馬、手為兵、就可實現,這就是六🈴️,內三🈴️,外三🈴️!必然實現,冥想要比肢體運動快,煉氣功不是無力量,而是力大無比,煉氣功是產萬物之本。用之廣範,提高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氣血循環離不開氣功的作用!開"滯"的武器,少病無痛苦,我寫的很草帥,很是不細,請涼解,不用評論,本人只不過是位氣功愛好者,不是專業人士,



王繼民19



想象一下你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奔跑,幾分鐘後,你感覺自己慢慢的喘不過氣來。當你的身體減速時,你就會感覺到肌肉疼痛,但是你還在繼續努力,不想停下來。最終,你崩潰了,因為你耗盡了所有的能量,你不能再工作了。


對許多人來說,這就是我們在不斷地承受壓力時對大腦所做的事情。伴隨著我們的擔憂和恐懼,那些沒完沒了的待辦事項所支配的想法正在耗盡我們的大腦。如果我告訴你一個有科學支持的簡單過程,每天只需20分鐘就能降低你的壓力水平,提高你的決策能力,緩解焦慮,你會怎麼做?如題,就是冥想。現在,僅在美國就有超過1800萬人在練習這種技術,而且這種技術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項價值十億美元的業務。谷歌、高盛和Salesforce等公司在工作場所都會使用冥想練習,僅2016年就有22 %的僱主為員工提供了正念訓練。


所以我們為初學者創建了這篇關於冥想的文章,這樣你就可以瞭解冥想是什麼,以及你現在可以如何使用它來體驗冥想帶來的諸多好處。。


一、冥想對你的身心意味著什麼

冥想的實際練習可以用多種不同的方式進行,但有一種方法已經顯示出很好的效果,那就是正念冥想。練習的目的是訓練你的思維牢牢地專注於當下。它包括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事情上,比如你的呼吸,以及花時間簡單地觀察和意識到你周圍和內在的事物。


二、冥想會給你的大腦充電

冥想能幫助你進入一種不受思想和感覺控制的寧靜和休養狀態。這樣,你的大腦就能更好地管理它們,在這種方式下,只要你觀察,你就能做出更好的決定。冥想並不是要你變成一個不同的人,一個新的人,甚至更好的人。它是關於意識的訓練和獲得健康的觀點。你不用試圖關閉你的思想或感覺。你要學會不帶偏見地觀察它們。最終,你也會開始更好地理解它們。


三、冥想讓你的大腦保持健康

就像鍛鍊會讓你的身體更強壯一樣,這種精神鍛鍊也會讓你的大腦更強壯。它會激活你大腦中促進智力、同理心和快樂的部分。眾所周知,我們的大腦從30歲左右開始就會慢慢萎縮,但是通過冥想來保持大腦的健康可以完全防止大腦萎縮。


四、冥想能聽到你身體的哭聲

當我們太忙的時候,我們可能不會注意到身體的細微症狀。例如,當我們感受到壓力時,身體會出現早期症狀,如緊繃、刺激和沉重感。當我們忽視這些症狀時,它就會導致更嚴重的事情,如高血壓、疲勞和焦慮。冥想有助於你更好地意識到你的身體一直在試圖與你溝通關於你的健康和幸福,以便在為時已晚之前解決某些問題。


五、為什麼開始冥想是值得的

超過50年的科學研究已經證明冥想對你的大腦和身體都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好處。我發現冥想最有說服力的證據之一就是它確實改變了你的大腦。大腦掃描顯示,大腦中被稱為“灰質”的富含神經元的部分[在大腦中與決策、情緒調節和記憶等重要功能相關的多個區域]顯著增加了。


六、一種簡單的冥想方式(即使對絕對初學者也是如此)

如果你從未冥想過,那麼每天花2分鐘來養成冥想的習慣並體驗冥想的效果會是一個很好的開始。需要記住的一點是,冥想並不是試圖阻止你的想法。重要的是要意識到它們,然後允許它們在腦海中來來去去。

你需要的只是一個舒適的空間,在那裡你可能不會被打擾,並做以下事情:

  • 坐在椅子上或地板上,背部挺直,保持舒適(哪個更舒服就選哪個)。
  • 首先讓你的眼睛睜大,用放鬆的柔和焦點。
  • 通過鼻子深呼吸一次,然後通過嘴巴呼出。
  • 呼氣時,輕輕閉上眼睛,恢復正常呼吸

花點時間停下來,享受當下的存在。在椅子上感受你身體的壓力,腳在地板上放鬆,手和胳膊放在腿上。

輕輕地將焦點帶回你的呼吸,注意呼吸和身體上升下降的感覺。

當你意識到你的思維已經偏離了任何思想,聲音或其他感覺,輕輕地把焦點重新帶回你的呼吸。

逐漸地把注意力帶回你的身體和你周圍的空間。然後再輕輕睜開眼睛。

在開始一天的工作之前,花點時間來體會一下這種感覺。


七、掃除冥想的障礙

有許多事情可能會阻止你體驗到定期冥想的效果。以下是一些預期的挑戰,以下是一些值得期待的挑戰,以及如何應對它們的一些指導:

懷疑——你的懷疑可能會佔據上風,你可能會質疑這種簡單的做法是否真的能在某些方面幫助到你。大量的證據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所以以開放的心態去做,相信這個過程。這才你就會逐漸注意到這些變化,並且這些可能性很快就會成為現實。

坐立不安——冥想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坐立不安,經常被各種思緒分散注意力。請注意,這是完全正常的,尤其是在開始的時候。像任何其他的練習一樣,你會有狀態好的一天和壞的一天,但是隨著你繼續訓練你的大腦,你會越來越流暢地進入平靜狀態。

不耐煩——你可能不會像其他人那樣快地感受到好處。別擔心。雖然你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積極的效果,但仍舊遵循你自己的速度即可,隨著你的不斷練習和進步,你肯定會體驗到這些結果。

睏倦——如果你感到疲倦或精力不足,你肯定很難集中注意力。如果你發現這種情況經常發生,試著在你更清醒的時候冥想,比如在白天更早的時候,而不是接近就寢時間的時候。

沮喪——就像任何其他新習慣的形成一樣,會錯過一些你希望進入冥想階段的日子。不要因此而氣餒,繼續前進,盡你所能去做。水滴石穿。


八、基本技術和練習(具體步驟)

研究最多的兩種冥想類型包括集中注意力冥想(FAM)和開放式監控冥想(OMM)。

集中注意力冥想是指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物體、你的呼吸、一幅圖像或一些詞語上。

更多的是一種觀察的方式,在這種方式中,你會練習意識到未經任何判斷或關注的體驗。

大多數正念冥想課程都會將這兩種類型結合起來,通常在開始時集中注意力冥想,然後逐漸轉向開放式監控冥想。


九、為了幫助你進一步冥想,這裡有一些基本的技巧,你可以針對每種類型進行練習:

1、專注冥想

專注冥想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因為有很多事情你可以選擇去專注。以下是一些基本技術,您可以使用這些技術來進行整合:

呼吸冥想——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集中注意力的方法,你在冥想的時候會集中精力在呼吸上。簡單地數到10,每次呼吸進出時重複。每當你的思緒飄忽不定的時候,慢慢地將注意力轉回你的呼吸上,然後重新開始計數。

散步冥想——以舒適的速度出去散步。當你這樣做的時候,開始關注你身體裡的感覺。注意你的腳在落地時的重量,以及你每邁一步手臂的擺動。如果你發現有想法進入到你的腦海中,只要輕輕地將注意力放回你走路時的感覺即可。

咒語冥想——這裡的咒語就是你對自己重複一個詞或短語。它可以是任何一個詞,所以選擇一個你喜歡的積極的詞語。當你開始冥想時,閉上眼睛,對自己重複你的咒語。只去關注你口頭禪的聲音和感覺,每當你的心思恍惚時,輕輕地把你的注意力拉回到它身上。物體或圖像冥想——這包括將你的注意力放在你腦海中的圖像或環境中的實際物體上。用圖像冥想可以在閉著眼睛的情況下進行,而當你專注於一個實際的物體時,比如花或蠟燭火焰,你就需要睜著眼睛冥想了。


2、開放式監控冥想

開放式監控冥想是關於觀察體驗而不是評判或依附於它們。這種對你的思想和感覺的意識不受它們的控制,這就是所謂的正念。這有助於提高你的清晰度、洞察力和智慧,並幫助你做出更好的決定,尤其是在處理諸如恐懼和壓力等具有挑戰性的情緒時。你可以這樣做:

—— 舒服地進入冥想狀態,放鬆。

—— 深呼吸。隨著每次呼氣,感覺你的身體變得越來越放鬆。

—— 現在讓你的意識停留在當下。

—— 調整一下你的感官體驗。花點時間觀察一下你的身體在椅子上的重量和你的手在膝蓋上的重量。注意你房間裡的任何聲音或氣味。

—— 通過從頭頂到腳趾尖的身體掃描來監控你的感官,並觀察你這樣做時的感覺。

—— 通過監控和思考或感受來加深你的意識。識別任何深層次的情感。記住不要去想這些情緒,而只是去注意它們。有一種方法可以幫助你不被情緒所困,那就是給它們貼上標籤。如果你經歷了恐懼,只需告訴自己“這就是恐懼”。然後放手。

—— 當你的思緒從那一刻開始飄忽不定的時候,抵制住將自己與這些想法聯繫在一起的衝動。就讓他們來來去去就好。

—— 退出冥想,讓你的思維從意識中消失,回到當下。


3、引導冥想

幫助你開始並真正體驗冥想的好處的一個方法是參加引導冥想課程。隨著它的普及,現在你完全可以搜索當地的冥想課,或者如果你比較內向,你可以下載一些應用程序,然後在家裡舒舒服服地進行。


4、你一直在尋找的轉變

冥想幫助你的關鍵方法之一是讓你意識到你不是自己的思想或情感;如果你被自己的思想束縛了,冥想會讓你更自由。通過簡單地與自己聯繫並提高對自己的認識,你就能培養出驚人的能力來處理壓力,改善你的健康,提高你的智力。所以現在花上兩分鐘閉上你的眼睛,集中精力呼吸並活在當下。然後你就會在改變你生活的道路上變得更好。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關注我。祝生活愉快!


EM秦樂


冥想是印度瑜伽的一種鍛鍊方式,也就是中國所說的入定或者打坐。在現代的快節奏生活中,我們的精力被各種零碎的事情打散,難以集中注意力去做某一件事情,久而久之,會造成精神壓力,容易產生疲勞,影響工作效率。

冥想與運動相比較,更加能使我們的精神得到放鬆,不需要像跑步健身那樣讓自己累死累活,而且不需要太多的費用與大量的時間。因此,許多人選擇瑜伽冥想的方式,放鬆自己。

為什麼冥想有如此之大的作用呢?

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冥想是讓自己深入潛意識之中,讓自己的身心能夠處於一種平靜的狀態,不去思考任何事情,排除雜念。聽起來很難,但經過長時間的練習普通人也能完成。


在冥想之前,需要選擇比較安靜的地方,避免在中途被打斷,同時要明白冥想不是睡覺,要讓自己時刻保持清醒狀態。剛剛開始鍛鍊的時候,可能會比較困難,所以時間不應該過長,2-3分鐘即可,一段時間以後再加長。

冥想時候的坐姿有很多,可以是坐著和側臥,以及行走。手勢也是多種多樣,有冥想式、接受式、祈禱式等。至於冥想的具體方式,可以根據個人的情況進行選擇,其根本目的是為了,能夠讓自己的身體徹底放鬆,在最短的時間內讓精神高度集中。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冥想也是如此,不要指望在一兩天內有很大的改善,需要每天堅持訓練,同時時間也不宜過長,最重要的是能夠保持長期的習慣。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 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