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郭德綱從來不敢跟于謙鬧矛盾?

點灬小點


首先這種提問方式是錯誤的,甚至可以說惡意提問。我舉個類似的例子,為什麼不敢跟親友鬧矛盾,為什麼不敢跟同學朋友鬧矛盾,……。沒意義,如果鬧矛盾的前提是敢與不敢,那麼就沒討論的必要了。

于謙加入德雲社成為郭德綱的搭檔是出於偶然,當時的于謙已經不是相聲演員了,他已經是不折不扣的影視演員,不說大紅大紫,但一年幾萬的收入是可以保證的。(于謙上魯豫節目口述)

當時的個人年收入幾萬在影視圈不算高,但對於郭德綱他們這樣的體制外相聲藝人已經很不錯了,當時相聲門票是10塊錢,後來漲到15塊觀眾就開始罵街。可想而知,雙方的收入差距。

于謙2004年正式加入,2005年德雲社徹底出名,于謙可以說是最有眼光的投資者,而且他的眼光要比所有人都看得遠。2008年徐德亮王文林退出德雲社,有媒體去採訪于謙,于謙在評論退出者時,說話口氣有點重,甚至可以說是不屑。

回想下,于謙加入時的德雲社肯定不如2008年的德雲社,為什麼于謙會捨棄影視的固定收入來加入民間班社?因為他有眼光。為什麼急著要退出,因為他們沒眼光。這就是為什麼于謙在談及兩人時會流露出不屑的態度。

同樣道理,“八月風波”又引起了成員退出,媒體又一次聞風而動,在接受採訪時于謙明確表示,除非郭德綱開口,否則他不會退出德雲社……。那麼郭德綱在什麼情況下會開口呢?只有一個答案就是德雲社倒閉,但倒閉的話也無所謂退出了。

如果把人生作為投資,那麼于謙無疑是最成功的投資者,他在最合適的時間入場,同時通過幾次震盪回調吸進了大量籌碼,而那些退出的人恰恰就是將籌碼低價賣給於謙的人。

德雲社對比股票,郭德綱無疑就是坐莊的莊家,于謙是僅次於莊家的最多籌碼持有者,兩者關係是共榮共損的關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根本沒有鬧矛盾的必要。


逗婦乳不是豆腐乳


不是不敢,是鬧不來矛盾。

謙兒大爺此人性格和雅,心思大度,不喜爭執,不愛和人鬧矛盾。甭管是行當裡多麼惡臭的主兒,謙兒大爺都處的來。

記得有一回聽說謙兒大爺和郭老師參加某個商演,後臺裡好幾位同行都和德雲社鬧過矛盾,郭老師橫眉冷對,一言不發。

只有謙兒大爺閒庭信步,一臉笑容,挨個問好。

這樣的人,不愛爭。



他和郭老師不一樣,郭老師睚眥必報,喜怒於形,說好聽點恩怨分明,不好聽點就是記仇。

謙兒大爺不記仇,淡泊名利,至今在德雲社沒有股份,只拿商演的錢。

有一回採訪謙兒大爺說“馬場一年花個百八萬,也都是小錢。”錢都不在乎了,又不圖浮名甘做捧哏,你說他還爭什麼呢?

就郭老師再有攻擊性,在這樣的人面前都使不出勁來。

不爭,恩恩怨怨,是非黑白,在他肚子裡都撐得開。



你就說郭老師再不好,一萬點不好,他只是記仇,不欺負老實人,這點跟謙兒大爺正搭。

這也就是謙兒大爺的好,一句話:

活明白了。

附:和郭老師有一位共同朋友,有一年留宿他家,酒酣飯飽,他展出郭老師贈予他的墨寶。

四字書:

酒色財氣。

淡然勸勉之意,但筆鋒凌厲,轉筆遒勁,銳氣不消——當時我說:

郭老師這人,吃過苦,也都咽在肚子裡,因此可能一輩子都有少年意氣。

但我很喜歡。


黃三角瞭望塔


為什麼郭德綱老師從來不敢跟于謙老師鬧矛盾呢?

這主要從三方面來講。

一,郭老師的性格。

二,於老師的為人。

三,於老師的捧哏地位。

首先,說說郭老師的性格。他嫉惡如仇,愛憎分明。從侯耀文遺產紛爭中,我們可以看出郭爺為正義挺身而出,站在侯耀華的對立面,侯耀文子女的同列中,為此與侯耀華撕破了臉,結了仇。他買下了師傅的豪宅,只為師傅的子女能分到遺產,過得更好,師傅走得更踏實。

創業元老張文順的逝世,郭爺更是悲痛不已,德雲社一直供奉著侯耀文,張文順的靈位,每趕祭日,他必率弟子祭拜。這是一份不忘同甘苦的情意。張文順去世前把女兒外孫都託付給郭爺,只要有德雲社在,他們的吃喝就不愁!郭爺就這麼仗義。

其次,講講于謙老師的為人。于謙老師,娛樂圈公認的人緣好。他的私人動物園裡好多名貴的動物都是他的朋友們送的,沒有個好人緣,誰會記起你的愛好與所思。正如他的名字,於老師為人謙卑有禮,低調不爭。他不與別人爭名利,然而老天爺偏要他名利雙收天下知。他不喜歡背後言他人是非,活好自己,做好自己是他最大的人生追求。他的人生三大愛好,人人皆知:抽菸,喝酒,燙頭。這就體現了他好玩,會玩,玩出不一樣的境地。為此他還出了一本書,書名就叫《玩兒》,可見玩心不已,樂活人生,與人為善。

再次,讓我們一起談談於老師的捧哏功力如何?

於老師的捧哏能力在目前中國相聲界裡只數一不數二。他的捧哏讓人覺得很自然,不帶有一絲做作,一絲矯情。他不緊不慢的語言,冷不防的一句回應,讓你笑後覺得這就是生活的原汁原味。他現掛的能力登峰造極,四兩撥千斤地回應,引得觀眾笑的前仰後合,老郭有時都感覺措手不及,接不上話,逗哏反到便變捧哏啦,這就是於老師高明之處,這才是真正的捧哏高手。於老師不溫不火的表演風格讓他火的不得了。

總之,郭老師有情有意的人品,於老師謙和低調的處事風格,以及他在德雲社不可撼動的捧哏地位,郭爺能跟於大爺鬧矛盾嗎?他想鬧也鬧不起來呀!於大爺是德雲社的半邊天呀,鬧不得,也不可能鬧!

祝於郭這對老夫老妻,執子之手,笑傲江湖到永遠!







西瓜笑笑生


兩個人沒有必要鬧矛盾,而且都極力避免,所以至今和睦。

于謙的為人處世很像他師父石富寬,並不刻薄,也不愛出風頭。這個是捧哏演員的一個基本心態。從搞了個動物樂園,就能看出來他的生活態度。

于謙原本家境也很好,出身是體制內的演員,且是石富寬的唯一徒弟,在另一個相聲圈子,也具有一定的人脈。郭德綱能夠拜師侯耀文,也是于謙給牽線搭橋的。無論對於德雲社還是郭德綱,于謙都是一個貴人。相比創業的張文順李菁,于謙的作用更大,只是沒有辦法公開說。

于謙年齡比郭德綱長几歲,是兄長,老郭也非常尊重。德雲社的弟子們都尊稱師大爺,郭德綱的兒子拜師于謙,于謙的兒子拜師郭德綱,這些關係將兩者密切在一起。

很關鍵一點,對於錢的分配上,于謙沒有那麼貪心,郭德綱沒有那麼吝嗇,所以很融洽。于謙並不參與德雲社內部的人員管理,對於一些離開的人或特殊事件,基本選擇了閉嘴,以實際來支持郭德綱。

兩個人都明白,和睦才是雙贏,裂穴了是兩敗俱傷。


幾葦渡


人和人長期打交道,如果說一點兒矛盾都沒有不大可能,但從郭德綱和于謙的合作來看,大矛盾肯定是沒有的,否則也不可能合作這麼多長時間。依照郭德綱的個性,和別人鬧點兒彆扭也正常。

題目中說郭德綱不敢和于謙鬧彆扭,這話本身就有點兒問題,應該也不是不敢,而是犯不上。

在遇到于謙之前,郭德綱有過好幾個相聲搭檔,年輕的有王玥波,年老的有張文順,不管是緣分未到也好,還是配合缺乏默契也罷,最終和郭德綱走到一起並相得益彰的,只有于謙。看目前的默契程度,他們兩人應該會長久合作下去,沒準兒真有他們相聲中說的那一天,兩個花白頭髮的老頭兒,到時候還一起上臺為大家表演相聲。

說相聲找到好搭檔非常不容易,從相聲界來說,比找到合適的媳婦兒都難。而不管逗哏和捧哏誰不合適,兩個人都很難走得遠,或者說走得高。郭德綱之所以能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力,除了他本人天分好後天努力,于謙滴水不漏的捧哏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換一個人捧哏,郭德綱的事業很難達到今天的程度。

因此對於這樣的合作者,郭德綱本人是珍惜的,這從他平時不管在段子中還是採訪中表露出來的態度也能看出來。

反過來說,對於郭德綱,于謙也非常珍惜。在遇到郭德綱之前,于謙在體制內的日子也不好過,只能靠相聲之外的收入貼補家用,而與郭德綱合作多年之後,事業終於迎來春天。

互相珍惜,也就不容易鬧矛盾,即使產生小矛盾也很容易解決。另外,于謙這個人個性也不像郭德綱那麼強,容易知足,而且自己有自己的精神寄託,沒有必要為更多名利和郭德綱爭搶。

他們兩個如今已經是一個整體,說郭德綱就帶上于謙,說于謙就帶上郭德綱,誰有更多收穫,另一個也相應有更多收穫,沒有別要過於爭執。

相聲史上有很多搭檔裂穴之後兩個事業都不再如意的例子,比如牛群和馮鞏,比如馬志明和謝天順。希望郭德綱和于謙這對難得的搭檔,不要重蹈這樣的覆轍。這對他們兩人是好事,對觀眾來說更是好事。


鄭捕頭


在相聲舞臺上,郭德綱和于謙這對老搭檔,可以說是現今相聲界最有默契、最受人敬仰的一對。一個逗哏,一個捧哏,他們之間的靈感來自內心深處,給我們帶來的歡樂更是無窮無盡。



就是這麼一對好搭檔,不管在舞臺上也好,還是在臺下,他們之間未曾傳出過任何矛盾,他們之間一直保持著非常友好的情義,而令人羨慕。

題中所問,為什麼郭德綱從來不敢和于謙鬧矛盾?在這裡,小練還是覺得主要不是敢不敢的問題,多數還是覺得沒必要的問題。



雖然這些年坊間常常流傳,郭德綱與很多相聲人都有過矛盾,主流相聲的打壓、師徒之間的互懟,很多都鬧的沸沸揚揚。回想郭德綱身邊的人,唯獨于謙長久相伴相隨。

彼此合作,至於為何從未發生任何矛盾,歸結原因還是從以下說起:

1.搭檔的默契,彼此是真正的知己

在德雲社還未大火之前,郭德綱與于謙就開始一起說相聲,再到後來加入德雲社,在舞臺上的他們確實太有默契。



于謙的捧哏,可以說為郭德綱的相聲錦上添花。因為郭德綱的相聲很多時候都不按套路出牌,隨機一出,于謙都能最好的接捧,每次都能完美收攤。



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郭德綱與于謙就如知己,在相聲表演中,他們似乎誰也離不開誰。有人說是于謙成就了郭德綱,其實他們之間是相互信任、彼此支持。

2.于謙對郭德綱有知遇之恩

于謙是陪伴郭德綱時間最久的相聲演員,不管是德雲社危難還是風光,于謙都未曾離去過。而且,于謙對郭德綱還是有恩惠的,早年郭德綱拜師侯耀文,還是于謙引薦的,這對於郭德綱當時的發展以及德雲社的成長都有莫大的功勞。




而郭德綱向來都是恩怨分明的人,對於自己的恩人,他都是持感恩之心的。所以,對於于謙,郭德綱可從未與之鬧啥矛盾。

3.于謙的大智若愚,彼此無利益衝突

想必對相聲稍微感興趣的朋友,對於謙的為人都略知一二,于謙他是位比較隨意而安的人,不會為了利益而勾心鬥角,對現今的生活,他覺得很滿足,通俗的說就是錢不需太多,夠花就行。




雖然于謙在德雲社十幾年,怎麼說也是一位元老級別的人物。而且,郭德綱的兒子還是于謙的徒弟,看似在德雲社聲望很高,但他只是一位普通員工,與郭德綱無直接利益衝突。

相較於當年離開德雲社的很多相聲演員,多數還是因為利益衝突而最終分道揚鑣,以此沒有利益衝突也算是郭德綱與于謙多年無矛盾的重要因素,這也是于謙的大智若愚之高也。



綜上,于謙作為郭德綱的老搭檔,他們之間有太多的默契感,彼此的促進成就都達到了最高點,他們之間是就如真知般的存在。沒有直接利益衝突的他們,讓這份友誼長存至今,也希望是永遠。

路過的朋友記得點贊哦,關注小練兒,更多娛樂資訊第一時間與您共享!

娛樂小練兒


郭德綱、于謙,不管您喜不喜歡這二人的風格,也不管您待不待見德雲社,你不得不承認,這二人是目前中國相聲界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加上郭德綱歷來不是個消停的主,所以呢,這二人的新聞,不管好壞,當然很大一部分是“壞事傳千里”,是絡繹不絕了。

郭德綱的新聞就更多了,一會兒家中佔小區違建打了來訪的記者,一會兒和離開德雲社的李菁、何雲偉“打嘴仗”,一會兒又和昔日愛徒曹雲金掐個你死我活,讓人誤以為郭德綱就愛得罪身邊人。唯獨多年來和于謙這位老搭檔相敬如賓,外加舞臺上郭德綱沒少拿于謙的家人和家事開涮,外人看來,這生可忍熟不可忍啊。郭德綱怎麼就不敢得罪于謙呢?哦,於是猜想,肯定是于謙家世顯赫,或是做人多麼與世無爭,因此才能多年和郭德綱相安無事。

事實果真如此嗎?局長覺得,未必全然如此!

說是未必全然,局長的意思自然是上述那些個網友猜測的原因是有部分道理。但並不完全。局長今不講什麼內幕秘聞,全靠常理判斷。大家看看是否也有幾分道理。

郭德綱何許人也?雖也不能說是睚眥必報的小人,但從以往種種也可見,郭德綱是個眼睛裡揉不得半點沙子的人,否則多年之後也不會以除名的形式,和昔日愛徒開撕。所以,倘若他與于謙真有利益分配不均,或是其他更深的矛盾,不用外人猜測,絕對開撕,絕無二話。

郭德綱是誰?人精一個。他不僅是個相聲藝人,還是個生意人。做生意嘛,無利不起早。多年來,在德雲社或是其他相聲舞臺上,郭德綱不是沒有搭檔過其他的捧哏,但效果如何呢?只有于謙最旺他,也捧的最好。郭德綱于謙現在是稱離不開砣,砣離不開稱的關係。無論郭德綱生意做多大,名氣有多紅,資源有多豐富,相比他自己也明白,他的立身之本是相聲,是小劇場。假如一日,不紅了,他的根他的翻身之本在哪兒?還是德雲社。所以他需要這樣一位能旺他的搭檔,好搭檔不易啊!

既然要仰仗于謙,郭德綱又何會傻到得罪這麼一位好哥們好搭檔呢?

另外,更深層次的一個原因是什麼?相聲界自古以來不成文的傳統規矩。相聲是一門傳統藝術,它和京劇、越劇等曲藝一樣,至今還講究門派一說。郭德綱自己也說過,學相聲如果沒有正兒八經拜個師傅,那就是永遠遊離在這門藝術之外的門外人,是沒有地位和歸屬的。可見師傅在這一行是多麼重要的存在。

好,那麼于謙的師傅是誰?相聲名家,石富寬!郭德綱的師傅是誰?相聲大師,名門之後,侯耀文。石富寬和侯耀文是什麼關係?搭檔兼兄弟,這不用說了吧,以往每年的春晚舞臺,大小表演,都能看到侯耀文和石富寬搭檔的相聲。

更重要的是郭德綱和師傅侯耀文的關係怎麼樣?猶如再生父母!侯耀文去世時,郭德綱悲痛不已,還為師傅鳴不平,多次在自己的表演中和媒體上,不惜怒懟侯耀文的哥哥侯耀華。可見師徒情深。

既然如此,試問郭德綱怎會對師傅侯耀文昔日的好兄弟好搭檔石富寬的徒弟,今日自己的好搭檔好兄弟于謙不敬不愛呢?!

再者,剛剛說到相聲界對輩分的看中。

相聲輩分:“德壽寶文明”,師承順序。

張三祿(第一代)→朱紹文(第二代)→沈竹善(第三代)→範瑞亭(第四代)→焦壽海(第五代)→ 趙佩茹(第六代)→侯耀文(第七代)→郭德綱(第八代)→第九代:何雲偉、曹雲金、趙雲俠、岳雲鵬……

張三祿(第一代)→朱紹文(第二代)→馮坤治(第三代)→高德亮(第四代)→高鳳山(第五代)→石富寬(第六代)→于謙(第八代)

看到了麼?石富寬輩分甚高,為第六代。和郭全寶、常寶華、劉寶瑞、侯寶林等前輩大師同輩,算來第七代的侯耀文應該叫他師叔。從馬三立、郭榮起、郭啟儒三位第五代的老先生過世後,他和馬志明應是目前仍然活躍在舞臺上演員中輩分最高的。

如此一來,石富寬的徒弟于謙,不應該是郭德綱尊重的麼?

如果郭德綱連輩分都不認,那麼他自己搞的德雲社家譜,除名曹雲金的那套又何以立足?他自己又怎能在相聲界立足呢?

所以,各位看官放心,到任何時候,郭德綱都不會也不敢和于謙鬧矛盾的!


大牌情報局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聲。題主這個“敢”字用的不好,建議去掉,應該問“郭德綱為什麼從來不跟于謙鬧矛盾”。那為什麼呢?第一,郭德綱于謙不存在利益衝突。第二,郭德綱于謙不存在創作分歧。第三,郭德綱于謙惺惺相惜,于謙低調樸實,謙遜和藹,與世無爭。



先說說第一點,于謙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曾經不止一次的說,“我沒有德雲社股份,就是員工,拿演出份兒錢,僅此而已”。不拿股份,不參與德雲社的經營,不是德雲社管理層。這是于謙的高明之處,作為普普通通員工,作為郭德綱的演出搭檔,郭德綱于謙二人演出費五五分成,公平合理。在利益方面,于謙從來不爭,而郭德綱從來不少給。而且每次郭德綱多給的時候,于謙從來都會說一句,“這合適嗎?”所以說郭德綱于謙沒有利益方面的衝突,那麼二人自然而然就沒有矛盾。

接下來說說第二點,于謙三大愛好,“抽菸喝酒燙頭”,除此之外,于謙愛玩也是出了名的,養馬,文玩,唱搖滾,拍電影,樣樣精通。而郭德綱不同,別看臺上的郭德綱油嘴滑舌,極盡嬉笑打罵之能事,但是生活中的郭德綱,只有創作相聲一個愛好,不演出就把自己關家裡,研究相聲,寫相聲。由此一來,二人形成了,相聲作品都是郭德綱創作,都是郭德綱說了算的局面,于謙只管演。這樣一來,二人又沒有了創作上的分歧,鬧矛盾的幾率就更低了。





最後說說第三點,眾所周知,郭德綱在於謙合作前,曾經有過好幾任搭檔,但平心而論,不管是舞臺效果還是演出效果,均不如同于謙合作時令人滿意。郭德綱清楚于謙是不可多得的好捧哏。于謙的颱風儒雅沉穩,自然從容,與郭德綱嬉鬧靈動,充強扮愣的喜劇風格相得益彰,而且於謙的捧哏功力極佳,郭德綱的很多包袱都靠他的“捧”而爆響全場,觀眾普遍反映“只有于謙才能捧住郭德綱”,“于謙真正展現了相聲三分逗、七分捧的特點”。



郭德綱于謙二人真正做到了惺惺相惜。于謙知道郭德綱是一個什麼脾氣的人,所以在郭德綱大嘴巴得罪人的時候,郭德綱與徒弟互撕的時候,只是風輕雲淡的說了一句“只要郭德綱不說話,永遠不離開德雲社。” 其實郭德綱自己也慶幸,有這麼一位好搭檔,能容忍自己的脾氣,能包容對待所有人,能跟他同舟共濟把這一攤子事做下去。所以怎麼可能鬧矛盾呢?


靖逸軒主


網上總是傳說郭德綱懟這個人,批那個人的,其實從老郭各方面的表現看,能有今天的成績,老郭是個聰明人,聰明人自然不會幹傻事,至少很少幹傻事。

因此郭德綱很清楚于謙對自己和德雲社的作用,有句話就是獨木難支,渾身是鐵能打幾根釘,郭德綱的相聲如果少了于謙捧哏,換上誰都感覺欠缺一些火候,當然有些人會說沒有誰離不開誰,可是至少相聲方面,郭德綱和于謙可以說是黃金搭檔。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兩好才能合一好。要分析兩個人的關係為什麼一直那麼鐵,不能總從郭德綱的方面說。

都說老郭喜歡懟人,可是郭德綱主動懟過誰,都是被別人懟了之後才還擊,無論是收 雲 字事件 還是現在炒的正火的與苗阜青曲社之間的暗戰。而且這些年總有些主流相聲界的大佬追著德雲社反三俗,老郭除了在節目裡調侃幾句也是沒有辦法,在曲藝界,其實老郭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地步。

于謙無論從人脈人緣還是相聲表演上,對德雲社的作用都是德雲社其他演員沒法做到的,而且兩人相處這麼久,日久見日人心,共同患過難也共同富貴了,人品經過時間的檢驗,老郭只要是沒瘋是不會跟謙哥鬧矛盾的。

另外就是於老師的捧哏水平先不論,這麼多年,從沒有過任何負面的消息,人品藝德都是無可挑剔的,而且於謙本人性格比較豁達恬淡,對於功名利祿看得很輕,或者說可能這些不是第一位的,于謙自己也說了,玩才是他最喜歡的事情。

任何矛盾的產生都是利益牽扯,既然沒有利益上的分歧而且性格又可以合得來,為什麼要鬧矛盾


一起聽相聲


如今提到相聲就不得不提郭德綱,郭德綱是當今相聲圈首屈一指的人物,但是提到郭德綱說相聲你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人,就是他的老搭檔于謙。于謙捧哏水平那絕對是一流,沒有點真能耐是接不了郭德綱的“活”的,畢竟郭德綱往往不按常理出牌,精彩現場砸掛,一般人真還接不住。郭德綱的搭檔很多,比如:王玥波、王文林、張文順、李菁等,但是和郭德綱搭檔最久合作最默契的還得屬於謙。郭德綱不止一次在節目中說過和于謙合作十幾年,兩人從來沒有紅過臉,吵過架。我想這是完全有可能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郭德綱感恩于謙。我們都知道郭德綱人生轉折點就是遇到了于謙,在郭德綱最落魄的時候陰差陽錯的碰上了于謙,兩偶然替補的機會說了一回相聲,從此相親相愛幾十載。郭德綱拜師侯耀文于謙是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的,我們都知道于謙的師傅是石富寬先生,而石富寬的搭檔是侯耀文先生,正是有了這層關係,于謙才一步步把郭德綱引薦給了侯耀文,沒有這層至關重要關係的引薦,怕郭德綱還在平房裡吃泡麵呢。所以說郭德綱對於謙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恩。

第二、于謙個性隨和、圓滑、與世無爭。我們都知道于謙三大愛好:喝酒、抽菸、燙頭,由此可見於謙是愛玩之人,與世無爭,自己玩的開心就好。郭德綱的脾氣大家都是知道的,如果不是于謙圓滑、隨和、包容的性格兩人早就鬧掰了,曹雲金、何雲偉這樣的徒弟都能背叛他、罵他,可見郭德綱並不是想象的那樣完美,必然有性格上的缺點,如果沒有于謙的包容,郭德綱也不會走到現在。

第三、于謙家庭條件確實好,沒有基本的生存壓力。我們都知道郭德綱和于謙都是五五分賬的,但是說實話于謙真不在乎這點錢,于謙更多的是出於“玩”的心態,更多是出於熱愛相聲的角度。他不像徐德亮、王文林、何雲偉他們一樣是出於生計所迫。

第四、于謙在德雲社沒有任何管理角色,只是一個高級打工仔,不參與德雲社內部管理。無論德雲社如何改革,如何爭論,于謙都是以旁觀者的身份看待,從不牽扯其中。曹雲金、何雲偉等徒弟的出走,于謙從不會為了討好郭德綱而指手畫腳,主要原因就是他不參與這些紛爭。

總之做個好搭檔是需要胸襟的,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