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三國通史——上軍屯

上(今甘肅天水市)是曹魏與蜀漢相鄰的軍事基地。太和四年(230年),司馬懿以關中饑荒、谷帛不足、難以供給與蜀漢作戰的軍事需要,因此建議徙冀州農丁至上興建軍屯,被魏明帝批准。時司馬懿的三弟司馬孚為度支尚書,主持全國的軍屯工作,即遣冀州農丁五千屯於上,秋冬習戰陣,春夏修田桑。太和五年(231年),諸葛亮進攻天永,魏明帝派司馬懿屯長安,都督雍、涼二州諸軍事,往拒諸葛亮。這時上軍屯上的小麥已生長出來,有人主張先割除小麥以絕諸葛亮軍食,魏明帝不從,先後遣兵援懿,又敕使護麥。司馬懿與諸葛亮相持,多虧以上軍屯的小麥做軍糧,才取得了勝利。青龍元年(233年),司馬懿組織興修水利,開成國渠,自陳倉(今陝西寶雞市東)至槐裡(今陝西興平東南)築臨晉陂,引洛溉舄鹵之地300o餘頃,收到了“國以充實”的效果。陳倉至槐裡的軍屯可說是上軍屯的擴大。青龍三年,關東饑饉,司馬懿調運長安存粟500萬斛輸於京師洛陽,以資救濟。這說明從上到槐裡的軍屯卓有成效,所以在長安才能有豐富的糧食積儲。正元十年(255年),天旱少雨,安西將軍鄧艾又於上行區種法,親率戰士屯墾,積穀強兵。上軍屯對魏與蜀作戰所起的支持作用甚為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