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在投資理財的過程當中,遇到過哪些奇葩的事?

萌小薪金服


有幾件事難忘:(1).2002年五一節,我去銀行存款,打算存定期2萬元,適逢有一款新基金(鵬華行業成長基金)認購,在銀行經理引導下,我認購了20000份元(1元/每份),買後遇到長達4年熊市,淨值腰斬,降到不到0.6元/每份(一直在此數振盪)。2006年熬到了牛市,當年7月份。淨值升到1.7元/每份時贖回。十年九旱,一年雨順吃飽飯。堅持,潛伏了4年,被套時最煎熬,終於盈利了。和我一起買的同事當淨值剛剛回本就贖回了。他羨慕我的堅持。

(2).2007年2月,我和老伴同去工行定存,逢鵬華中國50基金。我申購了10萬。第二天,第三天遇到調整。連降3%以上。老伴嘆息:我們這是自撞槍口啊!....。忍吧!我安慰說。到2008年9月。共1年半時間,翻了一番,10萬投資變成了20萬。老伴堅決要求贖回。後來上證指數11月份升到最高值6140點後跳崖式下跌。當初我堅持買她不同意,我對。這次她堅持贖回,我不同意,證明她對。要不止盈就慘了。

(3)2008年4月去浦發行買理財,有一種和股票掛鉤的理財產品。風險等級PR5(銀行理財最高級風險等級)。收益上不封頂.記得該理財含有國外四種股票,有三星,微軟等。啊!世界級企業股票啊!這次賺定了!半年期到期後本息入賬,我大失所望。除本金保住,利息還比不上定存高(和活期差不多)。虧了。08年是世界金融危機。再好的股票難以倖免。從此我長了記性。堅決不買風險等級高的銀行理財。

(4).06年我買基金蒙對了過一次,那是當年10月底,華夏大盤成長基金當時淨值1.6元/每份。我申購了30000元,2013贖回時,淨值升到了12元/每份。持有8年翻了7番多(22萬贖回款)。該基金為當時明星基金(收益冠軍,第一個淨值上雙位數基金)。買時並不知道它後來如此優秀。像中彩票般高興。


350227zg


奇葩的事沒有吧,就是存的時候選擇了有期限性的,當要短期週轉的時候拿不出來,所以理財的時候要考慮資金的充足性,也要考慮哪款產品理財,當然每個產品都有他的連貫性,都有選擇他的好處吧。最後想說的還是建議銀行理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