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世界盃畫像:征服世界的貝肯鮑爾

足球世界中,我們常常歌頌人生贏家的故事,完美的篇章,總是那麼讓人神往。弗朗茨-貝肯鮑爾,就是這樣一位生來就註定要去征服的人。70年過去了,作為球員,作為主教練,作為一個國家足球的掌舵人,他收穫了目之所及的一切。於是,人們稱呼他為“足球皇帝”,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他的故事。

一.“全能型自由人“體系的開創者

就像克魯伊夫之於全攻全守,在貝肯鮑爾身上,也有一個顯著的足球標籤,那就是偉大的自由人踢法。時過境遷,隨著自由人這一角色淡出歷史舞臺,後輩們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容易對“自由人“本身產生誤解,我們先來講一講什麼是“自由人”。

在防守體系中,有盯人體系和區域防守體系兩個大的門類,在早年的足球時代,固有的人盯人方式深入人心。那時的比賽節奏相對較慢,球員流動性和覆蓋面較小,習慣於一對一的博弈,比如一個前鋒拿球殺向對方禁區,對手的後衛會時刻跟防。

世界杯画像:征服世界的贝肯鲍尔

國米功勳教練埃雷拉

但是在60年代,埃雷拉開創了著名的“大國際時代”,也將“人盯人+自由人”的鏈式防守體系發揚光大。這裡的所謂“自由”,是相對於盯人來說的,這個“自由人”不負責盯人,而是拖在防線的後面負責掃蕩,是一個“游擊隊長”的角色。

這一時期的自由人主要職責就是拖後防守,負責各種圍追堵截上搶斷球,因而也被稱為“清道夫”,清道夫型自由人,是自由人的早期形態,他的主要任務就是防守端的機動補位。

貝肯鮑爾的開創性就在於,他擁有強悍的身體素質,以及全面的技術能力,對抗出眾,技術在德國球員中相當細膩,縱向衝擊力極強,退可挽狂瀾於既倒,進可搗黃龍驚天下。

世界杯画像:征服世界的贝肯鲍尔

貝肯鮑爾的這種角色,名義上是個中衛,實際就是全能型自由人的完備形態,他的作用覆蓋攻守兩端,也被廣泛認為是這一傳世位置的開創者,在漫長的足球歲月中,還誕生了菲格羅亞(智利)、馬特烏斯(德國)、西雷阿(意大利)、博西斯(法國)等偉大的全能型自由人。

自由人這一位置,隨著球場上對區域緊縮的重視,跑動能力的加強,以及比賽節奏的加快,而逐漸淡出了歷史舞臺。在2004年之後的主流足球舞臺,很難尋覓自由人的身影了。

實際上貝肯鮑爾並不是一開始就踢自由人,在職業生涯前期,他是中場球員,至於後來發展成攻守全能的殿堂級球員,也是個人能力達到了那個層次,同時具備統帥三軍的領袖能力。

二.球員貝肯鮑爾的世界盃征途

貝皇可以算是年少成名,不到20歲就加盟了拜仁慕尼黑,那會的南部之星還不是德甲的霸主,而是一支在乙級混跡的球隊。不過貝肯鮑爾很早就嶄露頭角,在主帥柴可夫斯基的率領下,與拜仁一起拾階而上,最終站在了歐洲之巔。

世界杯画像:征服世界的贝肯鲍尔

青年時代的貝肯鮑爾

1966年,21歲的貝肯鮑爾就入選了聯邦德國隊出征世界盃的大名單,並且在424陣型中,與奧弗拉特搭檔成為了球隊的主力中場。奧弗拉特是個技術出眾的左腳將,而貝皇年年輕氣盛,技術全面,衝擊力十足。

在他的首屆世界盃征途中,貝肯鮑爾在進攻端展現出了強大的能力。無論是長途奔襲、戲耍門將,還是一腳遠射轟開世紀最佳門將雅辛的十指關,都足以說明這是一位不世出的少年天才。

世界杯画像:征服世界的贝肯鲍尔

貝肯鮑爾世界盃擊潰雅辛

最終,第一次踏上世界盃賽場的貝肯鮑爾,就像他的偶像弗裡茨-瓦爾特一樣,率隊闖進了世界盃決賽。他的對手是東道主英格蘭隊,他要面對的是同樣偉大的博比-查爾頓。

根據兩位長者的事後回憶,在本場比賽中,雙方教練都安排對方盯防自己,而且是全場寸步不離的一對一跟防。最後兩人似乎把精力都消耗在相互間的博弈上了,沒有什麼特別閃光的表現。

博比-查爾頓本來肩負著英格蘭隊推進和組織進攻的重任,但是貝皇的形影不離,讓他寸步難行,時而伴隨的剷搶,更是讓他舉步維艱。而貝肯鮑爾這邊,由於精力全部放在與查爾頓的糾纏上,前幾場大放光芒的進攻端,基本沒有什麼作為。

這場球成為了赫斯特和裁判表演的舞臺,後世很多人都在議論加時賽中,英格蘭的“世紀懸案”到底進沒進球,當然我們可能無法知道答案。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德國隊的絕平進球,施內林格手球在先,英格蘭隊本來不需要踢加時賽,就能捧得世界盃冠軍。

世界杯画像:征服世界的贝肯鲍尔

施內林格手球瞬間

貝肯鮑爾的第一屆世界盃,就這樣帶著功敗垂成的遺憾結束了,無論有沒有那個爭議判罰,實際上最後的獎盃都不該屬於德國人。他需要繼續努力,才能像弗裡茨-瓦爾特致敬。

1970年世界盃,貝肯鮑爾捲土重來,此時他依然踢中場,還是搭檔奧弗拉特。球隊在1/4決賽中,又碰到了老對手英格蘭,在0-2落後的情況下,正是貝皇挺身而出,一腳遠射鼓舞了球隊的士氣,讓球隊在逆境中完成大逆轉,昂首挺進半決賽。

之後的故事我們太過熟悉,聯邦德國與意大利的世紀之戰,人們回去議論雙方的進球大戰,去驚歎不可思議的加時賽,但是最讓人由衷敬佩的,便是貝肯鮑爾著名的“繃帶之戰”。

他在下半場60分鐘被放倒,造成肩膀脫臼,按常理根本不可能繼續堅持,但是此時球隊換人名額已經用完。頑強的貝皇居然在簡單用繃帶固定住受傷部位之後,一瘸一拐回到了場上,踢到了全場120分鐘結束。

世界杯画像:征服世界的贝肯鲍尔

肩膀脫臼的貝肯鮑爾

只要再出現哪怕一丁點對抗,他都可能終身殘疾,好在最終沒有釀成大禍。雖然最終聯邦德國隊3-4被裡維拉絕殺淘汰,但是貝肯鮑爾所展現的德意志鐵血之風,直到今天,仍然在震顫著我們的內心。

連續兩屆失去唾手可得的雷米特杯,讓巔峰已至的貝肯鮑爾心有不甘,終於1974年到來,世界盃換成了大力神杯,而比賽地點,正是在他的祖國,在這裡完成加冕禮,是他最好的歸宿。

客觀來說,德國隊本屆賽前賽中,隊內都有些不和諧,出現了討薪風波、用人風波等一系列問題,好在貝皇用強大的人格魅力暫時平息了事態。用球場的表現,去證明這一切。

世界杯画像:征服世界的贝肯鲍尔

貝肯鮑爾與克魯伊夫

最終他們在第二階段小組賽中1-0絕殺波蘭,讓戴納、拉託等球星鎩羽而歸,自己則率隊前往慕尼黑奧林匹克球場,與另一位絕世天才克魯伊夫,決戰紫禁之巔。

人們都在追捧荷蘭隊的全能足球,其實貝皇率領的球隊,也是採用類似的踢法,雙方的對抗激情四射,儼然現代足球的鼻祖之戰,高節奏、強對抗,讓人血脈噴張。

最終把握機會能力更強的聯邦德國隊笑到了最後,29歲的貝肯鮑爾,終於在家門口,拿到了夢寐以求的金盃,那是他人生巔峰的時刻,那也是德國足球重新崛起的起點。

世界杯画像:征服世界的贝肯鲍尔

三屆世界盃,冠軍亞軍、四強,貝肯鮑爾體驗了人生的起起伏伏,最終收穫了圓滿的結局,人們稱呼他為“凱撒大帝”,君臨天下的征服感,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夙願。

三.貝肯鮑爾的教練與從政之路

退役後的貝皇,曾經當過國家隊的主教練,晚年則成為了德國足協主席,統領全局的同時,將德國足球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在執掌聯邦德國隊期間,他兩次率領球隊闖進世界盃決賽,並且在1990年擊敗了不可一世的馬拉多納,成為了歷史上第二位,作為球員和教練身份,都拿到世界盃冠軍的人。同時在他的治下,也培養出了全能型自由人的接班人—馬特烏斯。這些都是他作為教練的卓越功勳,放眼望去,曾經鮮衣怒馬的少年,已經站在了繁花似錦的彼岸。

歲月帶走了他的英氣,卻交給他不惑世事的從容。世紀之交,貝肯鮑爾成為了德國足球的掌舵人,在那風雨飄搖的年代,兩德統一後的國家隊陷入低谷,人才青黃不接,貝皇又一次指點江山,德國足協也適時推出了青訓改革計劃。

世界杯画像:征服世界的贝肯鲍尔

如今的貝肯鮑爾

僅僅十年時間,德國足球再度出現了人才井噴的盛景,他們是當今足球世界,人才儲備最為充沛的球隊,也是2018年世界盃冠軍的最大熱門之一。

你很難想象,為什麼一個人可以如此完美,這世間的繁華盡收眼底,這歲月的痕跡瞭然於心。萬事萬物,盡在他的運籌帷幄之中。

當隊長,他撐起了德國足球的一個時代,成為了後瓦爾特時代日耳曼足球重生的代表性人物;當教練,他一己之力對抗睥睨天下的馬拉多納,用四年時間,將縱橫千秋的神明拉下王座;當主席,他談勵精圖治,用十年時間將德國足球帶回了輝煌的快車道。直到今天,當我們提到德國足球,有且只有一個最響亮的名字:弗朗茨-貝肯鮑爾,生來的不凡者!

(sky__socc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