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八八父親節”,中國歷史上自己的父親節——8月8日

許多人都知道,6月第三個星期日是父親節,它和母親節一樣都是由西方傳入的舶來品。卻鮮有人知曉,其實早在民國時期,我國就有了自己的父親節,不過不是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而是“八八”,也就是每年的8月8號。

“八八父親節”,中國歷史上自己的父親節——8月8日

1945年8月,八年抗戰接近尾聲,為鼓舞民眾對抗戰勝利的信心,也為了紀念在戰爭中為國捐軀的父親們,上海一些愛國人士倡議將每年的8月8日定為“父親節”“八八”的諧音是“爸爸”,兩個“八”字上下重疊在一起,變形後就是個“父”字,簡單響亮又好記。

“八八父親節”,中國歷史上自己的父親節——8月8日

1945年8月6日,上海《申報》刊登了一則消息《八八父親節緣起》,消息稱,美國的茄維絲女士在悼念戰爭死難者時發起了創立母親節的倡議,以紀念和讚揚那些戰爭英雄們的母親,因為她們對於國家有偉大貢獻;我們應該效法先例,規定父親節,同時紀念這次大戰中陣亡將士的父與兄,因為他們對國家也有偉大影響,使父和母同沾其光。”無數愛國將士戰死沙場,他們中很多人都是孩子的父親,為了記住這些英勇的父親,故在此發起“八八父親節”活動。消息的末尾記錄了十位主要發起人,京劇大師梅蘭芳也位列其中。

“八八父親節”,中國歷史上自己的父親節——8月8日

8月7日,《申報》在一版的一角再次刊發了消息《明日“父親節”,盡孝道莫忘助學》,文中再次強調發起父親節活動的初衷,倡議為人子女者在8月8日這一天,胸前佩花,紀念父親節。

8月8日,許多受到感召的子女都參與了“八八父親節”的活動。父親健在者,佩戴紅花,以示慶賀;父親已故者,佩戴白花,以示哀思。發起活動的各界名流還將自己所佩花朵獻出義賣,賣花所得均用於捐資助學。

在上海發起“八八父親節”的一週之後,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上海名流如吳稚暉、潘公展、張一渠等人覺得,定父親節很有意義,便聯名呈請國民政府准予規定每年8月8日為父親節,通令全國遵行,後來8月8日就正式成為中國的父親節了。

“八八父親節”,中國歷史上自己的父親節——8月8日

此後直至1948年,“八八父親節”都是中國法定節日之一。對於八八父親節的寓意,當時有人作出了戲謔式的理解,認為父親節日期的最大好處在於:如果有誰忘記了父親節,就是“忘八”,諧音“王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