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在春季季節多變的情況下,雞舍管理該如何做出調整?

春季溫度不穩定,溫差大,溼度小,乾燥。對肉雞飼養管理和疾病防控具有非常大的挑戰性。這就要求養雞管理中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

溼度是環境溫度的穩定劑。溼度越低,環境溫度波動越大;溼度過低使流感病毒和致病力強的革蘭氏陽性菌繁殖速度加快,而且隨粉塵擴散,引起疾病流行;溼度過低還可使雞群呼吸道粘膜受損破壞,呼吸系統抵抗力下降,誘發和加重呼吸系統疾病、直至支氣管堵塞,大批死雞。因此,合理的溼度(50-70%)對肉雞飼養至關重要。

春季如果通風稍大一些,溼度大幅下降,導致體感溫度很快下降,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雞群已經著涼,出現呼吸道反映;

在春季季節多變的情況下,雞舍管理該如何做出調整?

體感溫度(或叫感覺溫度、舒適度)是指雞群感覺出來的冷熱的衡量指標。體感溫度與實際溫度存在差異,受雞群日齡大小、雞舍風速、雞舍溼度等因素影響而變化。雞群日齡小,羽毛沒有長齊,對風速越敏感,風冷效應越顯著;溼度越小,體感溫度比實際溫度低;溼度越大,體感溫度比實際溫度高;

在春季季節多變的情況下,雞舍管理該如何做出調整?

因此,為了保證合理的溼度和舒適的體感溫度,在飼養管理上要做好以下幾點:1、飼養前期溼度控制在60-70%,後期儘可能的保證溼度不低於50%。辦法:地面灑水;使用最小通風;小的通風量是保證溼度的最有效手段。

最小通風量計算公式,見下表。按照日齡和外界氣溫所對應的最小通風量計算;最低通風量×飼養數量=所需通風量;根據開啟的風機每分鐘的排風量計算所需排風時間即可。根據外界氣溫、雞舍溼度、雞群日齡等情況適度修正。

<table><tbody>

最小通風量標準(m³/分/只)




日齡

-12-4℃

4-16℃

16-27℃

1

0.0014

0.0028

0.0028

3

0.0014

0.0028

0.0028

7

0.0042

0.0057

0.0071

14

0.0057

0.0071

0.0099

21

0.0085

0.0099

0.0142

28

0.0113

0.0142

0.0184

35

0.0142

0.0184

0.0226

42

0.0184

0.0226

0.0255

/<tbody>/<table>

2、儘可能使用時控風機通風,不要使用溫控風機通風。如果氣溫高,迫不得已必須給雞舍降溫時,要考慮到雞舍出現風速的風冷效應和溼度下降導致的體感溫度下降疊加後使雞群受涼的風險。所以溫控風機啟停點要高於雞群日齡溫度3度以上為宜。忌盲目加大通風量給雞舍降溫!

3、多關注氣象預報,如果出現較高氣溫天氣,需要早晨提前增加時控風機的通風量,把雞舍溫度適當降低,避免中午高溫時被迫加大通風量的現象出現。

4、防止冷風直接吹到雞群,雞籠頂層有地膜覆蓋,其它漏風處需要密封;

5、中午高溫時段,可以選擇霧線噴霧降溫的辦法。操作上要求嚴格:不使用涼水;噴霧時間為2-3秒,霧滴不能落到頂層雞群處,週期(10-20分鐘)以外界氣溫高低而定;

更多養雞信息,雞病諮詢,萌新養雞添加高某人微信:155-5326-0729備註:養雞人

在春季季節多變的情況下,雞舍管理該如何做出調整?

6、加強環境和雞舍消毒;雞場不要養不同日齡的禽類;堅持同進同出制度;

7、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要盲目加大通風量,防止風冷效應及溼度大幅下降帶來的體感溫度降低導致雞群受涼感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