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在武漢今年該不該買房?(下)

三月最後一週,武漢的氣溫已如初夏,新一年的工作和安排也從茶餘飯後的閒談正式落入了日程表。

2018年始,在官方透露出的各種紛繁複雜的信息背景下,我們儘可能的梳理一些可以確定的、確信的方向和趨勢,作為要不要買房時的參考。

1. 將“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作為三大攻堅戰之首。

2. 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

“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對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要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新就業無房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納入保障範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讓廣大人民群眾早日實現安居宜居。”

3. 支持居民自住性需求。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地方主體責任,繼續實行差別化調控,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4. 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抓緊制定收入劃分改革方案,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健全地方稅體系,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改革個人所得稅。全面實施績效管理,使財政資金花得其所、用得安全。”

在武漢今年該不該買房?(下)

哪些人該買

◈ 剛性需求購房者

首先,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是經濟社會比較發達、穩定,或者有較好的城市資源和天然稟賦。同時,你願意留在這個城市長期居住和生活的,並且又有能力購房的,那麼,你應擇優、並量力而行購買。

其二,如果上述條件成立,但購房能力不足,或者是極為勉強,需要嚴重透支的,或者是大大降低其他方面的生活品質的,那麼,你至少可以暫時不買。

暫時不買怎麼辦?租房。

最近一年,中央政府關於發展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的一個重要思路,就是培育和發展租賃市場,並建立租購同權的法律法規。

未來,在一些高房價的城市,都會有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選擇租房。

同時,中國高鐵網的建設,使得人們在選擇工作和居住城市的變化和切換,都更加簡單和便捷。

因此,未來中國城市中租房的比例,將比現在有大幅度的提高。

我的同事,本公眾號的編輯之一,夫婦均為研究生學歷,不願為購房所累,就選擇了租房。生活得照樣不錯,正在籌劃出國旅遊的事兒呢。

第三,如果第一個條件不成立,你所在的城市產業枯竭,人口淨流出,環境較為惡劣(既包括自然環境,也包括社會人文環境),你不太願意在這裡長期居住和工作,那就不應該買。

改善型需求購房者

第一,如果你所在的城市和前面談到的第一種剛需購房者的情況一樣,應該斷然改善。

第二,缺什麼改什麼。

比如:面積不夠大,改善面積;功能不全,改善功能;房齡過老,以舊換新……

堅持一個原則:以劣換優。優,品質優更重要。

只要堅持這個原則,就既能改善居住條件,也能增強保值功能。

現在付出的差價,未來只會加大。

投資型需求購房者

不動產,可以作為家庭資產配置的一部分,但現階段不宜過高。一般不超過家庭可投資資產比例的50%。

如果已經高於這個比例,儘量減持非優質部分。如果手中有較多非優質不動產,應儘快置換。

在武漢今年該不該買房?(下)

哪些人不該再買

1. 不動產佔資產比例過高。甚至動用高槓杆,十個瓶子,五個蓋子。

這一類人應該儘量減持。首先選擇非優質的不動產減持。

2. 所在的城市,其產業和天然稟賦都較劣勢、人口淨流出,這樣的城市只留一套住房即可。甚至一套不留,選擇租房。

在武漢今年該不該買房?(下)

購房策略

1. 不論是哪種類型的購房者,尤其是投資性購房者,對城市空間和格局的發展需要有前瞻性的認識。

關注城市的規劃、關注城市的發展方向、關注城市交通,特別是軌道交通的發展方向、關注城市天然稟賦的價值……

2. 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應重點關注新的市中心區域以及新興板塊,特別是成長型板塊。

3. 在小城市和縣級城市,由於差價不大,只要經濟能夠承受,就應該買絕對市中心和最高端的樓盤。

4. 應密切關注產品的更新迭代。

特別是新一代產品的空間設計、外立面、精裝修、項目本身提供的配套和服務等等。

李嘉誠老師“地段,地段,地段”的金科玉律,在城市格局發生較大變化的多核心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已經被顛覆,產品的功能和品質權重係數在上升。

未來的金科玉律是:

地段,地段,地段!

產品,產品,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