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當首相不到一年就下臺,麻生太郎為何成日本“短命首相”?

長江新聞號


麻生太郎從2008年9月24日到2009年9月16日擔任首相,確實沒滿一年,還差了一星期。

其實從2006年上臺的安倍晉三開始到2012年安倍第二次上臺為止,這中間的日本首相都呆不長,也不光麻生太郎,你看:

安倍晉三從2006年9月26日做到2007年9月26日,正好一年,一天不多一天不少。

接下來的福田康夫從2007年9月26日做到2008年9月24日,離一年少了兩天。

麻生之後的鳩山由紀夫從2009年9月16日做到2010年6月8號,連做滿9個月都還差了一個星期。

然後是菅直人,從2010年6月8號做到了2011年9月2號,總算破了一年大關,差一點做到了一年零三個月。

最後是野田佳彥,從201年9月2號做到了2012年12月26號,超過了一年零三個月,算是拔了這六任首相的頭籌。

這麼說來麻生的首相任期雖然短了點,但也不很特別,他的問題不是在任期長短,而是由他丟掉了自民黨的執政黨地位,讓自民黨在野了三年。

這麼說還不僅是因為他是自民黨下野前的最後一位首相,而真的是“他”把自民黨給搞下野了。

這件事挺搞笑的,現在日本還經常有人在八卦著玩。

那屆眾議院是小泉純一郎在2005年搞的郵政選舉中選出來的,任期四年。一年之後的2006年小泉自民黨總裁任期滿了,接力棒給了安倍晉三。安倍的那屆做的很差,結果在2007年參議院選舉中大敗,引咎辭了職,對外還堅持不肯說是引咎辭職,而是說身體不好。

這是本來就應該是麻生上,但因為自民黨內的黑箱操作,弄得福田康夫這條鹹魚翻了身,截胡當了首相,但還是沒起色,一年之後下臺,這離眾議院任期還剩一年,自民黨清點了一下,發現麻生最有人氣。原因是因為麻生不太識漢字所以喜歡看漫畫,這一來就挺受同樣不識漢字的日本年輕人歡迎,於是就把希望寄託在了他身上,指望他出來帶自民黨度過選舉難關。

自民黨本來和麻生說好了,一當上首相就立即宣佈解散議會進行大選,這樣依靠麻生的人望以及自民黨還沒有一跌倒底的人氣沒準還在選舉中獲勝,起碼不至於大敗。

但這位麻生同學當上首相之後改主意了:當首相還是很爽的,起碼出門就沒了紅燈。要知道日本就只有兩個人出門沒紅燈:天皇和首相。

麻生一琢磨:解散選舉能不能勝利不知道,萬一失敗了連這點沒紅燈的好處都沒有了,還不如就這麼當下去先過一年癮再說,接下來的事去特麼的。於是麻生同學就這麼混到了任期的最後一天。結果自民黨的人氣被麻生給弄成了負值,接下來的選舉結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大家都認為麻生是自民黨下野的最大戰犯。

其實麻生一郎只是生不逢時,遇上了自民黨最倒黴的時候被捉來當總裁,換個時間段可能不會那麼糟。麻生還是挺優秀的,但作為九州望族麻生財閥家的長子,出身太好了,優秀性反而表現不出來。他在國內並沒有東京大學那種顯赫的學歷,從小學到大學都在學習院那個貴族學校,不能說他考不上東大,而是家裡不讓他去考。大學畢業了之後想自己出國去闖世界,去了斯坦福研究院,但半年後放假回來,老外公吉田茂這個老外交官一聽那口土頭土腦的捲舌頭美式英語就不開心了,立即就逼著外孫轉學去了倫敦大學(University London),說倫敦口音好。

麻生是個好孩子,讓去倫敦就去倫敦。誰知道,碩士論文做到一半,他爹老麻生突然想到“麻生家的人要學位幹什麼”,立即逼得麻生太郎從倫敦回來當公司董事。現在麻生的嘴有點歪,估計那不是在美國練捲舌頭太用功給練歪的,就是這次家裡不讓他拿學位給氣歪的,原來可不歪:

(時間是把殺豬的刀,麻生原來嘴不歪)

麻生太郎33歲當上麻生水泥株式會社的社長,一邊當著社長,一邊還作為射擊運動員參加過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

(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麻生太郎,還參加過奧運會,玩到這層次的首相沒兩個吧?)

三好學生就要好好培養,有人想出來讓他去幹“日本青年會議所”的會頭。那是個富二代聯合會,但麻生據說幹得還很不錯,從小到大都是被家人管著的麻生沒想到自己還有管人的才能,乘勝追擊又跑去競選議員了,也選上了。當然不選上沒道理,他們家有錢有勢,選個把議員還真不算什麼。

麻生太郎把這個議員也當的不壞,左右逢源。誰的壞話都說,誰的馬屁都拍,人緣特好。靖國神社年年去,胡言亂語到處說,什麼“創氏改名(日本統治時代強迫朝鮮人改姓日本姓的行為)是朝鮮人自己要求的”,“沒有日本人,臺灣的文盲率就不會那麼低”這些昏話全是他說的。但仔細一看,他也是“支援北京奧運會議員聯盟”的成員,畢竟他家在中國的投資也不少,像“深圳大鵬水泥有限公司”,“深圳新麗金混凝土有限公司”,“上海聯合水泥有限公司”全是他們家的買賣。當時的航空自衛隊幕僚長田母神俊雄發表了否認二戰內容的文章,麻生快刀斬亂麻,立時就把他炒了魷魚。

麻生世家出身,在本選區沒有敵手能挑戰,所以在說話時從不考慮後果,以大嘴巴著稱。再加上真的管理過企業,懂經濟,再加上在意識形態、家世上和安倍晉三很接近,再加上麻生年紀比安倍要大上14歲,不構成威脅,所以安倍還是對麻生非常重用,除了最重要的財務大臣之外還給了一個副首相的位置。

(這哥倆好也是支持安倍內閣的一個因素)

安倍晉三老給人一個“雖然不專業,但姿態比較低”的印象,而麻生給人的印象是“懂的東西不少,牛逼哄哄”,兩人合夥起來正好全了。

但現在森友學園醜聞直擊麻生財務大臣,要是麻生保不住,安倍也就麻煩了。


冰冷雨天


1、在日本政壇,麻生太郎口碑不佳。

儘管擁有顯赫的家族背景,麻生太郎從政的道路並不順利,直到39歲的才首次當選國會議員。在擔任議員期間,麻生太郎還是因為口無遮攔的毛病,多次與人搞僵關係,甚至被趕出自民黨內部的分支派系。1998年,58歲的麻生太郎第一次進入內閣,當上經濟企劃廳長官。如果和他的同輩議員相比,這個年齡才首次進入內閣,是非常罕見的。

2、麻生太郎參選首相遭三連敗 人緣太差。

幾經風雨之後,麻生太郎自己覺得自己在日本政壇羽翼逐漸豐滿,他前後四次參選日本首相,但是前三次全部落敗。最慘的一次是2007年,當時的日本首相安倍突然辭職,這給麻生太郎帶來很大的希望,但是由於麻生太郎平時的氣焰太過囂張,得罪了太多人,而導致自民黨內九大派系中,有八個一邊倒地支持福田康夫,導致麻生的選票雪崩。

3、麻生太郎因“短命首相”成自民黨罪人。

更為諷刺的是,麻生太郎在2008年終於接替福田康夫成為日本首相,但上任不到一年就丟掉了政權,而且還終結了自民黨連續50年執政的歷史,被扣上了自民黨罪人的帽子。日本媒體分析說,麻生太郎顯赫的家族背景,不僅沒有給他帶來儒雅的風度,反而讓他養成了自傲任性,張揚散漫的個性,也養成了缺乏深思熟慮、隨口妄言的習慣。就連麻生太郎的自我評價也認為是,出身很好,但是教養不佳。


長江新聞號




永遠是學者


麻生接替的是福田康夫,福田康夫接替的就是現任首相安倍晉三,安倍晉三接替是小泉純一郎 。小泉政權是日本不多見的長時間執政的首相 ,在小泉首相期間 ,六年六次參拜靖國神社,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對,中日韓關係嚴重倒退。

由此,為改善中日韓之間關係,安倍晉三接手首相一反先例,將首相的首次出訪選擇在中國,並意圖建立中日韓東北亞經濟自由貿易區,嘗試推動建立亞元。日本這一構想遭到美國的強烈反對,歐盟的出現已經使美元的霸主地位遭到衝擊,如東北亞自由貿易區建立,則美國被排除在外,且中日韓三國實力相加足以預見未來又一個歐盟經濟體再現,為此,美國利用媒體對安倍展開一系列攻勢,揭發安倍政權官員貪汙腐化,相繼多名官員因此辭職,甚至自殺,安倍最終以身體不適為由請辭下臺。日本政府再次進入短路狀態,自民黨勉強維持到麻生擔任首相,最後慘敗交出政權。

安倍的東北亞自貿區設想嚴重侵犯了美國在亞太的戰略利益,雖然是與安倍首相有著直接關係,但是,作為核心團隊的其他人員如福田康夫和麻生太郎都是此項政策的擁護者和支持者,無論誰擔任首相 ,都是這一主張的積極擁護者,就成了美國的眼中釘肉中刺,唯除之而後快。由此,日本國內反對派迅速發展,各方勢力群雄兵器,所以,麻生雖圓了首相夢,但是無力無力持續執政,短命首相命中註定。

日本之東北亞經濟自由貿易區設想,是日本在看到中國迅速發展後,為牽制中國而臨時起意,待到安倍再次擔任首相,其本質面目暴露無遺。


石隙甘泉


麻生太朗是2008年9月當選為日本第92任首相的。
麻生太朗在日本政壇可謂是有名的鷹派人物,他每年都幾乎去參拜靖國神社。經常發表一些激進的右傾言論,是日本名符其實的右翼分子。



作為首相的麻生多次在公開場合美化日本在二戰時期的侵略歷史,並否認南京大屠殺。在任首相期間,出現了多次醜聞。因此,不得不辭職提前下臺。


車子194229416


麻生的大嘴巴"禍從口出",是促使他下臺的原因之一,當然還有當時日本國內首相接連下臺,頻繁換人的政治環境因素,當時的日本政壇首相換人呈習慣性流產之勢,來自執政黨內的質疑和民眾不信任此起彼伏,麻生的能力和其本人時常突兀的言論必然會招致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