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认识自己,方能看清世界


一切管理活动都要从认识自己开始,并非想像中的,而是别人眼中的自己。上篇文章从多个学科的角度尝试解读人性,了解人性的基础上,今天让我们尝试认识自己,下一篇认识他人。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理性?感性?内向?外向?你认为的自我也许不是真正的自己。客观的认识自己可以使用两种方法,一是询问周边亲近的人,让大家描述你的三个优点和缺点,特别注意要有具体事迹支撑,而非简单概括,细节是魔鬼。另外一个方法是使用标准测试,比如MBTI测试,可以通过详细的测试报告来深入了解自己。

大家都知道一个现象叫“灯下黑”,整个房间最暗的部分就是灯下。对于一个人,了解他人多,认识自己少,其实也是一种灯下黑。我在日常生活中做事往往太过谨慎,不善于快速决断。结合自己的测试结果,以后需要特别关注,避免事情在自己手上形成拖延。下面的图是我自己的测试结果。

认识自己,方能看清世界

人格特质决定自己适合的工作类型

人格特质是一种能使人的行为倾向表现出一种持久性、稳定性、一致性的心理结构,是人格构成的基本因素。遇到问题迎难而上还是退避三舍?对待工作积极负责还是消极等待?待人接物坦诚相待还是表里不一?都是人格特质的外在体现。

人格特质有很多种分类,这里只讨论内控性和外控性两种。内控性的人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是通过自己努力可以解决,然后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外控性的人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会尝试解决,但很快放弃努力,转而求助他人。对于具有外控性格的人,可以尝试流程固定、周边环境变化较小的工作。而对于具有内控性格的人,建议尝试变化较大,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判断一下,你是属于内控性还是外控性呢?

认识自己,方能看清世界

图片来自得到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

你并没有自己想像的那么优秀

达克效应指出人容易自视过高,高估自己的能力。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而能力越高的人越容易低估自己的能力。

我刚进入职场时,心高气傲,眼高于顶。看着高级别员工整天务虚,不做实际工作,心里总是不服气。觉得级别高都是靠资历,干活能力比自己差远了。随着工作时间增加,才意识到两个岗位的能力要求完全不同,自己的工作随时可以被人替代,而对方的工作却有一定不可替代性。

做为一名管理者,需要时刻警惕达克效应,克制自恋本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和表现。

认识自己,方能看清世界

有效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

上篇文章中提到过霍桑实验,负面情绪对工作效率的巨大影响。那么,作为管理者,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传递积极的情绪给下属呢?

首先意识到情绪是大脑自然产生的,不可能只产生好情绪或者只产生坏情绪。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产生负面情绪时,通过积极的心理引导,让负面情绪快速消退。介绍宁向东老师的一个方法,遇到负面情绪时,想像下开采钻石的工人。采钻石的工人每天挖数以吨计的泥土,也不一定能挖到一颗钻石。多数时间,挖出的都是泥土。日常生活中的烦心事就像泥土,是不可避免的,只有不断将烦心事抛之脑后继续前进,才有可能挖到钻石。我自己尝试过,方法很管用。

管理者只有不断引导和疏散自己的负面情绪,让自己充满正能量,才能影响下属,让大家都带着积极的情绪投入工作。试想下,谁也不愿意整天面对一个愁眉苦脸的领导。

学会做减法,节省心力

人的心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任何事情上都无限投入,所以需要学会对事情做减法。将有限的精力聚焦到某几件事情上,才能提高效率和产出。吴军老师提到过一个认识做减法重要性的方法。将你2017年所做的事情列出来,包括已完成和未完成的。然后回头审视下,哪些事情是有意义的,哪些事情是浪费精力的。你会发现有些事情你做完了,但不一定有意义。反而导致其它重要的事情投入减少,从而未完成目标。也就是捡了芝麻,但丢了西瓜。工作中常常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可以参考之前一篇文章,”参与事情的量级决定你的职场发展”。

如果将认知比作一个圆,自己掌握的知识就是圆的内部,圆的外面是未知世界。随着认知半径不断扩大,就会意识到未知事物越来越多。不断认识自己,扩展自己的边界,才能让认知范围越来越广,而认识自己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认识自己,方能看清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