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山東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775890709


山東省是我國三大經濟強省之一,在人口紅利即將爆發之際,人口超億的山東發展趨勢必將強勁有力。全省擁有兩座副省級城市濟南、青島。濟南遙牆、青島流亭、煙臺蓬萊等共計三座國際機場,超越大多省份。


明朝成立時,齊魯大地“多是無人之區”。山東一名源於清朝初年,是國內最年輕的“省名”之一,1860年山東省開設的第一個口岸是煙臺。

青島、煙臺、濰坊三座城市是我省擁有兩個車牌編碼的特別存在,他們共擁有魯B、魯U,魯F、魯Y,魯G、魯V六個號牌,成為全國特色。
山東


省未來發展核心城市是以青島、煙臺、濟南為中心,全面佈局現代化城鄉一體化建設,加快工業化、現代化、國際化、集群化等“四化”推廣。

山東省以成為中國最強的省份之一,全省經濟高度發達。今後一段時期內,將以建成國際著名海岸線城市群為目標,加速推進藍色半島經濟區進入世界級城市行列。為帶動省內兄弟城市同步高速發展提供支撐,穩步提升全省綜合實力。


看鑑襄陽


有關於山東的發展,當前網絡上探討的話題非常多,特別是與廣東江蘇之間的比較,很多人也不看好山東,但其實山東在北方省份當中發展是最好的。

山東有自己的發展特色

我國有20多個省份,每一個省份都擁有自己的特色,同樣山東也有自己的發展特色,不可能每一個省份都像廣東那樣有政策的扶持,經濟強勢又活躍。我國從建國初期到當前的發展實力,準確的講快速發展的時間就是在改革開放至今的四十年時間裡。在我國快速發展的這幾十年,每一個省份都擁有自己的定位,雖然山東省三產行業不是特別發達,在互聯網、金融、總部經濟上也相對落後,但是山東的工業經濟仍然能夠獨樹一幟。

山東還達不到去工業化的程度

其實換句話講,任何一個省份、城市的發展,第三產業永遠都是建立在工業基礎之上的,如果沒有工業基礎,只發展互聯網、金融、科技服務等行業,那麼就只會存在於概念當中,沒有實體經濟支撐。當年美國第三次工業改革時,提出去工業化,大力發展計算機、高科技、航空航天等高新技術產業,但那也是建立在本身工業相當發達,已經可以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去了。

山東未來是科技製造強省

同樣,山東省的發展其實與我國當前整體的發展非常相似,還遠沒有達到去工業化的時間,在未來幾十年的時間裡,山東省還是會以工業經濟為基礎,當然在工業發展的方式方法上肯定會進行大力改革,將科技與製造相互結合,形成科技製造強省。另外一些高汙染,高能耗的企業逐步淘汰,在此基礎上面,再發展一些互聯網,金融,健康養生,裝備製造等行業。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山東的總體實力在全國很有競爭力,山東的發展首先是半島上的青島、威海、煙臺,龍口招遠面向渤海灣,榮成、文登乳山、日照、全部沿海,濰坊北臨萊州灣,東營和濱洲都有海岸線;濟南是裝備製造業、文化產業、物流產業及山東省的政治文化中心。淄博城市建設發展很快,臨沂最近幾年也開始起飛,民營企業正在發展壯大,棗莊、滕州、萊蕪、都有很好的旅遊資源,濟寧泰安是中華文化重要發祥地,文化底蘊濃厚,山東是我國東部兩個地理位置最好的省份之一,另一個是廣東。廣東近港澳,山東近日韓,相比之下山東更有優勢。山東的文化底蘊更是廣東不能相比。因此山東未來發展會很快。

全國各省中,山東人的名聲威望絕對是第一。即使在海外華僑中,一提起山東人,都說是中華的脊樑,山東省的文化積澱和山東人極高的名聲遲早會成為山東經濟騰飛的巨大助推力。

今天也是2018年6月6日下午河南省新鄉市國韻旗袍唐裝文化藝術中心在新鄉市俺們家酒店舉行的答謝宴會上,山東龍口的營銷團隊也來到了現場宣傳山東龍口南山旅遊,讓參會的人們更加了解了山東未來發展美好的前景!


新鄉旅遊攝像攝影


山東是我國的經濟大省,GDP常年位居全國前三,2018年山東GDP達到了76469.7億元,位居全國第三。但也不可否認,山東近年來經濟發展明顯放緩,其經濟總量與廣東、江蘇的差距也越來越多。今年一季度,山東實現生產總值20177.4億元,同比增長5.5%,低於全國0.9個百分點。

山東經濟發展比較均衡,除了青島這個“萬億俱樂部”城市之外,其餘城市的經濟總量呈現出八七六五四三二逐級遞減,但各城市的整體實力比較強,全省17個省轄市有15個進入全國城市GDP百強。

山東目前正在進行經濟轉型,山東經濟結構本身偏傳統,農業、電力、煤炭、機械、冶煉、化工、鋼鐵等傳統產業實力雄厚,但金融、電子、信息、互聯網等新興產業發展不足,國企也較多,民營經濟活力不如廣東、江蘇、浙江這些經濟大省,所以山東正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淘汰落後產能,優化產業佈局,大力發展四新經濟(新產業、新模式、新技術、新業態),雖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經濟轉型需要時間,要經歷經濟發展的陣痛期,因此近年來山東經濟發展得比較緩慢。相信山東經濟一旦轉型成功,經濟會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

山東擁有兩個副省級城市,分別是濟南和青島,青島是山東絕對的經濟中心,經濟總量在省內遙遙領先其它城市。而濟南這些年來發展得差強人意,不僅經濟總量遠不及青島,也長期低於煙臺。目前山東似乎也有意推動“強省會”戰略,提高省會首位度。濟南與萊蕪的合併是第一步,未來山東也有望形成以青島和濟南雙核驅動,引領全省經濟發展的格局。


錦繡中源


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隔海相望,大連--煙臺海底隧道建成對山東、東北影響巨大。

  • 山東省和遼寧省都是全國重要的經濟、人口大省;

  • 山東省的濟南、青島,遼寧省的瀋陽、大連都是全國重要城市;

  • 但渤海將兩個大區分割開來,成為兩個相對孤立的半島;

  • 建設大連(旅順口)--煙臺(龍口)的海底隧道+橋樑對帶動山東和東北經濟、社會發展有很大作用。

全國重要城市分佈

  • 中心城市

  • 城市群主要交通幹線

  • 城區人口分佈


東部沿海各省均是雙核及多核中心驅動,應該利用好這個優勢

  • 京津冀,北京、天津雙核驅動,內陸聯動

  • 山東,濟南、青島雙核驅動,內陸聯動

  • 遼寧,瀋陽、大連雙核驅動,內陸聯動

  • 江蘇,南京、蘇州雙核驅動

  • 浙江,杭州、寧波雙核驅動

  • 福建,福州、廈門雙核驅動

  • 廣東,廣州、深圳雙核驅動

  • 被大海阻斷的就是濟南、青島與瀋陽、大連的交通;

  • 山東和東北應該共同推進大煙公鐵海隧建設。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山東是一個農業大省也是一個工業大省。雖然排名前三,是一個經濟大省,但不是經濟強省,雖然GDP7萬多億,但是由於人口多,人均就不行了,只能排在前十。

山東不像廣江浙滬那樣民營企業遍地開花,經濟發展以民營企業為主,而是以眾多大型國有企業為主,帶起了眾多大而強的知名民營企業,山東的財政稅收也是國有企業為主。

菏澤聊城德州以前農業占主導地位,但是隨著山東的發展,現在也在逐漸轉型,加大發展力度,工業有了一定的基礎和規模,並且在逐步增大增強。尤其是菏澤的發展之快,已經是山東的一個風向標。

濟寧泰安棗莊原來煤礦眾多,其中兗礦集團棗礦集團新汶礦業肥城礦業集團曾經佔據了山東的半壁江山,現在隨著國家的控制以及眾多原因,也在慢慢轉型。

濟南是省會,山東的政治經濟文化醫療中心。也是許多大型國企央企的駐地,為濟南的發展立下了很大功勞。

濱州東營的發展完全是勝利油田帶動了發展,造就了許多大而強的知名民營企業,為這兩個市的經濟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淄博從建國到現在就一直是山東的重工業基地,尤其是新華製藥,齊魯石化、山鋁、淄礦集團等等,同時也帶動了一批民營企業,在山東經濟排位一直很靠前。

濰坊即是山東的工業基地也是山東的農業大市還是全國的蔬菜基地,民營企業也比較集中,有名氣的企業也不少,經濟一直在山東是前五。

威海煙臺青島日照是國家以及山東的重要出海口,經濟發展很厲害(日照比較小,成立晚,經濟稍差),著名企業較多,經濟在山東乃至全國都很厲害。

臨沂是山東乃至全國重要的物流以及物品集散地,又革命老區,原來比較貧困,經過最近二十多年的發展,也在逐步大而強。

棗莊,是一個依靠煤礦能源發展起來的城市,經過近百年的開採,已經沒有了活力和往日的風采,現在轉型以後依靠臺兒莊微山湖發展旅遊,讓棗莊有了生機,有了很大起色。

萊蕪,原來是一個從泰安獨立出沒有多少年因萊鋼發展起來的只有兩個區的地級市,因為太小,經濟在山東倒數第一,又因為離濟南太近,隨著濟南的規劃發展,已經併入濟南,成為濟南的兩個區。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隨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舊動能轉換機制,山東以後的發展。,膠東半島三市在轉型升級,尤其是青島以深圳為標榜樣,在奮力追趕,以自身優勢加上國家和省裡的支持,將一直是山東的老大,並且在5-10年內產值突破兩萬億還是有把握的。

煙臺隨著發展,在未來5年之內突破1.2萬億也是很有把握!在這五年內,如果沒有大的區域變化,濰坊將會達到萬億,淄博臨沂濟寧威海有可能都將會突破7000億,東營泰安也將會突破6000億。

今後山東的重點將是著重發展幾個在山東較落後的地區,那就是菏澤聊城德州濱州,讓山東發展均衡起來,可以看出,五年內這幾個城市突破5000億把握很大。棗莊日照因為地域限制也將會突破3000億。

同時,因為濟南是山東行政政治經濟文化醫療衛生中心,也把濟南作為重點發展。合併萊蕪,建立黃河北新區,讓濟南重新煥發了生機,5年內突破1.5萬億絕對沒問題。

山東在奮勇直追,可以確定10內山東還將會超過江蘇。5-8年內突破10萬億絕對不在話下!!(僅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同意見勿噴,謝謝)


向前走又是一道風景線


  山東省是我國三大經濟強省之一,在人口紅利即將爆發之際,人口超億的山東發展趨勢必將強勁有力。全省擁有兩座副省級城市濟南、青島。濟南遙牆、青島流亭、煙臺蓬萊等共計三座國際機場,超越大多省份。

山東經濟發展比較均衡,除了青島這個“萬億俱樂部”城市之外,其餘城市的經濟總量呈現出八七六五四三二逐級遞減,但各城市的整體實力比較強,全省16個省轄市有15個進入全國城市GDP百強。山東目前正在進行經濟轉型,山東經濟結構本身偏傳統,農業、電力、煤炭、機械、冶煉、化工、鋼鐵等傳統產業實力雄厚,但金融、電子、信息、互聯網等新興產業發展不足,國企也較多,民營經濟活力不如廣東、江蘇、浙江這些經濟大省,所以山東正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淘汰落後產能,優化產業佈局,大力發展四新經濟(新產業、新模式、新技術、新業態),雖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經濟轉型需要時間,要經歷經濟發展的陣痛期,因此近年來山東經濟發展得比較緩慢。

目前國家又給山東青島各種政策福利: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示範區、青島西海岸國家級經濟新區、濟南-青島-煙臺三片自貿區。相信在青島這個經濟龍頭的帶領下,山東一定會新舊動能轉換成功,踏上經濟高速發展的列車。相信山東經濟一旦轉型成功,經濟會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


放縱key


山東省是我國的經濟強省和人口大省,加上特殊的地理位胃,才使得山東在全國超了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但這幾年錯失了良好的發展機遇,致使與廣東,江蘇的經濟發展不可同日而語,山東已被廣東,江蘇的快速發展遠遠的拋在後頭,這幾年山東人抱著僵化的思維,固守著落後的產能,如蝸牛背殼一樣慢慢前行。沒有創新的思想意識,沒有大刀闊斧的實際行動,若大的山東沒有一家尖端的產業,沒有一家創新的IT,若大的山東,龐大的人口,卻也沒有一家在全國知名的大學,這是山東的不幸。現在山東已經覺醒,認識到了發展的巨大差距,省委書記劉家義的新舊動能轉換,和行動落實年行動大會,深刻剖析了存在的實際問題,找出瞭解決辦法,指明瞭前進的方向。並明確提出了大膽啟用李雲龍式的敢想,敢幹,真幹,實幹的領導幹部,過去人們謹小慎為,按步就班,沒有創業幹事激情,乾的不如看的,乾的犯錯多,不幹的沒啥錯,都當太平官。現在好了,有能力的,有才好的,有遠大志向的領導們,放下你的包袱,加油幹,猛勁幹,真心幹吧,山東需要你們,還有我的濱州,我的陽信需要你們,我期盼我的山東,我的濱州,我的陽信迎來高質量的迅猛發展!


看新聞知世界


山東的未來發展一片向好

山東經濟基礎雄厚、自然條件優越、人口基數大、發展速度穩定,滿足從經濟大省轉化為經濟強省的一切先決條件。

山東近幾年經濟增速雖不及江浙粵,但是在經濟動能轉換方面穩中向好。山東是沿海省份中唯一的農業大省,農業人口占比以及農業經濟佔比較高,創業人口占比較低,所以經濟提速並不像其他東部強省那麼容易。加之經濟格局東強西弱,東部諸強卻偏偏三面環海沒有鄰居,這相比於城市群發展的江浙粵是處於劣勢的。所以近幾年眼看各大城市群群雄並起,自身城市卻依然只能各自為戰。

不過這些問題似乎在新一輪的規劃中已經亮出了解決方式,萊蕪併入濟南、海陽劃入青島都市圈,這些都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動作。千萬別認為兩城合一隻是簡單的GDP疊加,這是對強化城市規模以及提升定位的一種體現。

就比如成都前幾年GDP還被武漢壓制,但是吞併簡陽之後,GDP逆襲武漢,人口暴增至1600萬,被外界一致認為是走超大城市路線,要正面競爭東部諸強,而當地網友更是喊出了衝擊一線的目標,存在感飆升,自信爆棚,一躍成為新一線評分最高城市。這不單單是數字遊戲,更是外界對規劃預期的一種預判,發展層級上調的背後是隱藏的巨大蛋糕。

單說經濟,山東16地市當中15個全國百強市,省會首位度全國最低,這正是均衡發展的體現。相比於青煙威等城市,中西部還處於含苞待放期,隨著濟南大城格局躍然紙上,城市首位度提升,對於帶動中西部整體發展將是催化劑。未來隨著更多城市的發展提速,山東會步入百花齊放的時代。


城市發展報告


山東整體戰略上總是強調海洋。向半島使力。這不僅不利於山東復地的發展,也算是主動放棄了對環山東地帶的吸引力。其結果是,不僅僅沒有形成自我中心,反而,自己的城市被輻射,人口被掠奪。久而久之,山東半島自然孤立起來。而更久的未來,一個孤島,沒有復地。遲早會被海洋吞沒。實際上,現在已經是經濟淺灘了。而且是平坦的淺灘。隨著高鐵拉進了距離的大環境下,北京,上海甚至鄭州都會給山東造成更強的虹吸或截流現象。怎樣才能建設自己的高地,形成自己的高地脈絡,交通是先行者。山東近些年交通的退步,帶來了經濟的放緩。為什麼別的城市都強調米子呢,看圖我們也能得出結論,米字形更易聚集資源。而山東規劃的方格子就像是周邊省份的毛細血管。況且山東的方格子都沒好,一個大省省會目前連一個城際鐵路都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