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關注」人民網兩大重磅報告同時發佈,詮釋黨報融合指數與移動互聯網發展

6月20日至21日,由人民日報社、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人民日報社人民網、天津市委宣傳部和天津市委網信辦主辦的2018(第三屆)全國黨報網站高峰論壇暨全國黨報網站總編輯看天津活動舉行。人民網重磅發佈《2018全國黨報融合傳播指數報告》與《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報告(2018)》,詮釋黨報融合指數與移動互聯網發展。

「关注」人民网两大重磅报告同时发布,诠释党报融合指数与移动互联网发展

人民網副總裁宋麗雲發佈《2018全國黨報融合傳播指數報告》(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

《報告》抓取了2018年1月1日-5月15日全國三級黨報報紙、網站、微博、微信、自有新聞客戶端、入駐聚合客戶端的相關數據,儘量客觀呈現黨報融合傳播的現狀與特點。

在考察的377家黨報中,中央級報紙12家,省級黨報33家,地市級黨報332家。數據顯示,全國黨報的網站開通率最高,為92.8%;其次為微信公眾號,開通率為76.4%;74%的黨報建設了自有新聞客戶端,72.7%的黨報入駐了聚合新聞客戶端,68.7%的黨報開通了官方微博賬號。

中央級報紙除2家沒有創辦自有APP之外,其他傳播渠道的建設率均為100%。省級黨報全部創辦網站、開通官方微博賬號併入駐聚合新聞客戶端,微信和自有APP的開通率也都超過90%。地市級黨報各個傳播渠道的建設率相對較低,除網站建設率超過90%以外,其他各個渠道的建設率均在70%左右。

研究數據顯示,黨報在各個渠道平臺的傳播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黨報報紙傳播力強,中央級報紙網站被轉載量大

377家黨報發行量均值是13萬份,人民日報、廣州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南方日報五家報紙的發行量均超過百萬。從總體上看,黨報報紙內容的傳播力並不弱,日均被轉載篇次高於黨報網站。

(二)黨報微博用戶量大,閱讀量高

377家黨報中,259家開通了官方微博賬號,平均每家黨報微博擁有126萬粉絲,粉絲量中位數為16萬。大多數省級和地市級黨報的微博賬號的用戶數遠超其他傳播渠道。在全部微博賬號中,@人民日報粉絲量最高,超過5800萬,@中國日報粉絲量超過3000萬,@光明日報、@軍報記者、@廣州日報、@南方日報的粉絲量均超過千萬。

(三)中央級報紙微信公眾號傳播力強,部分地市級黨報表現突出

377家黨報中,有288家開通了微信公眾號,每個微信號日均發文5篇。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的文章平均閱讀量最高,超過10萬,微信文章平均閱讀量過萬的黨報有13個,其中包含7家地市級黨報。目前,黨報微信公眾號文章總體的平均閱讀量還遠低於黨報微博和頭條號文章,但中央級報紙微信公眾號文章平均閱讀量顯著高於頭條號文章,是頭條號的近3倍。

(四)黨報自有客戶端用戶量最多增長迅速

在377家黨報中,有279家自辦了新聞客戶端。根據我們可獲取的公開數據,報紙、微博、自有APP、入駐APP四個渠道中,黨報自有APP的用戶量(下載量)最多,成為覆蓋用戶最廣的一端。特別是中央級報紙客戶端下載量的平均值和中位數都高於其他渠道數值,成為絕對的第一大用戶端。在監測的11個安卓應用商店中,279家黨報的安卓新聞客戶端下載量均值為190萬,中位數為3萬。中央級報紙、省級黨報、地市級黨報客戶端下載量的中位數分別為422萬、42萬、3萬。人民日報客戶端下載量最大,超過2.2億。

(五)借力聚合新聞客戶端擴大黨報聲量仍有空間

在監測的五個聚合新聞客戶端中,共有274家黨報入駐,今日頭條入駐率最高,有177家黨報入駐,其次是騰訊新聞、搜狐新聞。

總體上看,黨報在五個聚合新聞客戶端上的用戶量不多,中位數為0.6萬。但中央級報紙在五個聚合新聞客戶端上的用戶量均值和中位數都超過了報紙發行量。省級黨報、地市級黨報再聚合新聞客戶端上的訂閱量和其他平臺上的用戶數相對還比較少。

人民網總編輯餘清楚發佈《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報告(2018)》

「关注」人民网两大重磅报告同时发布,诠释党报融合指数与移动互联网发展

人民網總編輯、人民網研究院院長、移動互聯網藍皮書主編余清楚(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

(一)2017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概況

2017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成就最為突出。4G網絡建設全面鋪開,4G基站淨增65.2萬個,總數達到328萬個。中國開始5G第三階段試驗,並著手部署6G網絡研發,窄帶物聯網也進入快速部署階段。

移動互聯網用戶總量增長放緩,但提速降費帶來用戶結構優化,數據流量成倍增長,2017年中國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246億GB,全年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1775兆(MB),是2016年的2.3倍。

智能手機市場趨於飽和,智能硬件、智能終端增長迅猛。智能機器人、無人機、智能家居、自動駕駛等領域實現較大技術突破。

中國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市場,截至2017年12月底,共監測到403萬款移動應用,移動應用市場規模達到7865億元。

2017年,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投融資活躍度降低,但獨角獸公司成長速度加快,體現了互聯網創業的熱度不減。

(二)中國移動互聯網年度發展表現出幾大特點:

(1)中國移動互聯網走上國際舞臺

中國移動互聯網走上國際舞臺,是年度發展最突出的特點。我國互聯網企業大規模走出國門,推介中國產品、技術、應用,以中國經驗影響國際社會,推動世界各國共同搭乘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快車,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國際互聯網格局。

(2)法規細化監管趨嚴,注重內容導向經營規範

2017年6月1日,我國正式施行《網絡安全法》,為網絡空間依法管理打下堅實基礎。國家網信辦等部門出臺關於論壇社區、直播平臺、網絡群組等領域的管理法規,以內容安全與正確輿論為導向,強化平臺主體責任,加大平臺內容生產的監管力度,移動空間內容生態發生根本性轉變。

(3)政府加快產業佈局,強力推動關鍵技術創新

2017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工信部印發《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推動中國人工智能領域在技術研發和產業應用層面取得突出成果。中國也已著手佈局6G的研發,全面推進移動物聯網建設發展,區塊鏈產業化進程也再次提速。

(4)數字經濟貢獻率提升,成為經濟發展重要引擎

數字經濟在拉動新增就業、拉昇GDP等方面都表現出強勁活力。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數字經濟白皮書(2018)》顯示,2017年全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27.2萬億,佔GDP總量的32.9%;數字經濟對GDP增長貢獻已達到55%,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

(三)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

(1)移動互聯網助推數字經濟全面加速發展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發展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移動互聯網技術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深度融合,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及產業形態,重構傳統產業領域,將為數字經濟提供動力,推動中國數字經濟進入快車道。

(2)移動互聯網打造大規模垂直化新業態

如果說前期移動互聯網的垂直化發展還多是“小而美”的產品和服務,下一階段,移動互聯網將進入推動傳統產業向大規模垂直化新業態發展的階段。移動互聯網企業一方面加大對垂直領域的深度拓展,在教育、醫療、娛樂、交通等垂直領域形成“獨角獸”企業;另一方面,移動互聯網巨頭跨界發展,通過併購、投融資等手段,不斷形成規模化的垂直行業新業態。

(3)移動互聯網推動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

技術的發展趨勢不可阻擋,先進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是贏得市場的根本。中國互聯網企業出海已經積累大量成功經驗,形成多種出海模式,海外拓展的步伐不會停滯。中國政府倡導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認同,中國一貫堅持和平發展主張,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最終實現各方共贏,這是我國移動互聯網成功走向世界的價值觀優勢。

(4)移動互聯網向萬物互聯、智能互聯跨越

中國的5G網絡研發走在世界前列,將提供前所未有的用戶體驗和物聯網連接能力,人工智能、移動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應用,將推動各種智能終端與移動互聯網連接,移動互聯網將向著萬物互聯、智能互聯方向跨越。社會生產組織方式將加速向定製化、分散化和服務化轉型,車聯網、移動醫療、工業互聯網等垂直行業應用將迎來爆發。

(5)智能硬件產業將有較大突破

越來越多的物體成為移動互聯網連接對象,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智能機器人等會更廣泛地進入大眾生活,同時智能硬件也將與醫療、交通、能源、教育等傳統行業深度融合。全社會將興起機器人熱潮。預計2018年,中國智能硬件全球市場佔有率將超過30%,產業規模有望達到5000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