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知識貼 覆燒,疊燒,支釘燒詳細介紹

最近主要更新知識貼。那些收藏圈的奇聞趣事啥的過幾天再發布給大家。

今天給大家介紹下關於瓷器覆燒、疊燒、支釘燒,以及各種燒的介紹,希望各位朋友能用得著。

以清代景德鎮的卵型柴窯為例,燒一窯要四天時間,耗柴二十二噸。這二十二噸可不是隨便什麼枯枝朽木,必須是兩尺長,碗口粗的松木,而且要一半乾,一半溼。

雖然過去松樹多,但燒一次也蠻費銀子的。(插一句,雖然都是燒柴,但柴窯、槎窯和柴燒區別很大,以後再說。)

卵型窯窯膛面積八十平米,高兩米多,窯內很大一部分空間被匣缽浪費了。木柴燃燒時有大量的煙塵灰燼,會燻黑瓷器。所以要把瓷器封閉起來 ,不和煙塵接觸,這就是匣缽的功用。

匣缽唐朝就普及了,還有專門燒匣缽的窯,叫匣窯。匣缽有大有小,大的放花瓶,小的放杯碗。都是陶土做的,為保證強度,缽壁做的比較厚,大概兩釐米。

知識貼 覆燒,疊燒,支釘燒詳細介紹

這個是宋代浮樑窯遺址挖出的殘片,外面那一圈就是匣缽。這種一個匣缽只放一個碗的燒法,叫單燒。這種燒法的優點是,除了底足一圈無釉以外,通體有釉。

知識貼 覆燒,疊燒,支釘燒詳細介紹

這是明代鎮窯的青花殘片。碗之間的土就是匣缽,因為時間太久,已經爛了,但還能看出大概形狀。單燒的裝窯方法是許多裝了碗的匣缽摞起來,上面做下面的蓋,最上面的加個蓋。這燒的法弱點浪費空間,摞一米高的匣缽,大概只有十五個碗。

單燒成本高,一般都用於精細瓷器,比如官窯。民間用的低檔碗盤,就要降低燒窯成本,古代瓷工首先想到的是許多碗共用一個匣缽,這樣就能節省大量窯內空間。

那麼像我們平時收碗那樣撂起來,然後再放到一個高匣缽裡不就行了?沒那麼簡單,這裡還有一個粘連的問題。

瓷器上的釉在燒製過程中是完全熔融的,而且還有流動性,冷卻後會粘住任何接觸到的物體。如果直接燒一撂有釉的碗,那麼得到的就是一撂粘住的碗。

但是瓷胎不會粘,我們現在用的瓷器,底部都有一塊無釉的部分(也許在其他位置),那就是燒窯時放在窯板上的部位。

我們說的幾種燒法,都是為防止瓷器粘連而設計的。一撂碗,碗口向上放入匣缽,這就是疊燒《黑體》。

如何防止粘連呢?最多的是把碗內部的釉刮掉一圈,大小和底足一樣,再把另一個底足無釉的碗放上去。碗之間只是胎接觸,就不會粘,叫澀圈疊燒。

知識貼 覆燒,疊燒,支釘燒詳細介紹

這就是澀圈疊燒的碗,主要流行在金元兩代。這種碗不好看,也不衛生,中間那塊沒釉的地方容易髒。

此外還有在碗之間加隔離物的燒法,加一塊泥片的,叫墊餅疊燒。還有支釘疊燒、託珠疊燒、砂堆疊燒等等。不論哪種疊燒,碗的內部都有缺釉的部分。

知識貼 覆燒,疊燒,支釘燒詳細介紹

覆燒是把碗倒扣著燒的方法,最著名是的宋代的定窯。把碗扣在一個和碗口一樣大的粘土圈上,叫支圈。

支圈上再撂一個支圈,再扣一個碗,如是反覆,可以撂十幾層,再裝匣缽燒製。圖片是覆燒的剖面圖,注意外側的支圈是拼起來的,拆開後是這個樣子。

知識貼 覆燒,疊燒,支釘燒詳細介紹

覆燒的碗盤只有口沿無釉,叫芒口,宋代皇室曾因此棄用定窯瓷器,當時的記載是:“故都時,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有一些定瓷在芒口上包一圈銅,後世的仿品多用黑釉代替銅圈。

知識貼 覆燒,疊燒,支釘燒詳細介紹

這是包銅邊的定窯盤。

還有兩種少見的燒法:對燒,一正一反兩個碗扣在一起燒,燒出來都是芒口。套燒,碗放在盤子上面燒,燒成的盤子中間缺釉。

支燒,又名支釘燒,多用於疊燒,因汝窯而著名。估計是宋代皇帝追求極致,忍受不了底足無釉的瓷器,汝窯瓷工才想出這種極致的燒法。

汝窯支燒有兩種,一種是用粘土在瓷器底粘幾個支釘,二是把瓷器放在有支釘的泥餅上,然後單燒,燒好後再把支釘敲掉。在所有瓷器裡,汝窯的支燒是無釉面積最少的。

知識貼 覆燒,疊燒,支釘燒詳細介紹

這個汝窯盤底,字是清代刻上去的。除了幾個支釘痕以外,通體有釉。古書記汝窯是“芝麻釘”,現在許多模仿者理解為芝麻大小,做出來的支釘痕是圓的,不對。其實傳世汝窯的支釘痕真是芝麻形的,扁的。

知識貼 覆燒,疊燒,支釘燒詳細介紹

這是著名的大維德瓶,元青花的標準器。圖片看不清,在兩個象耳的下面,有栗子大小的支釘痕。這是一種很少見的支燒方式,本來那花瓶是有活耳的,支釘就是支耳的,後來兩個耳都被敲掉了,只剩下支釘痕。

知識貼 覆燒,疊燒,支釘燒詳細介紹

以這張圖片做總結。這是現在燒窯的情景,用天然氣,氣窯沒有煙塵,自然用不著匣缽,瓷器直接擺窯板上就行了。所以以上說那些這燒那燒的,都成了屠龍之技。

當你看到這行字的時候,幫小編個忙。朝著大拇指點一下。每點一次就少交一次學費,就能撿一次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