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烏里揚諾夫斯克滑躍與彈射的設計思路,相對於美式航母思路有什麼優勢?

wdsas


沒有優勢。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既裝了彈射器,還有滑躍式甲板。為啥?因為蘇聯人想的是用彈射器起飛預警機,然後讓Su-27K和MIG-29K靠滑躍式甲板起飛。

蘇聯航母的發展不好,這個鍋赫魯曉夫得背一半,蘇聯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得背一半。赫魯曉夫其人這裡不多提,蘇聯解體的鍋他也得背一半。在任內提出了包括什麼航母無用論,導彈萬能論等“神論”

這裡說說為啥烏里揚諾夫斯克會搞出這種滑躍+彈射的弱智配置。

當時給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搞蒸汽彈射起飛受到了蘇聯航空工業部和各飛機設計局的抵制。原因之一是因為在高寒海域,使用蒸汽彈射器可能因為彈射器冰凍進而導致爆炸。直到蘇聯解體,烏里揚諾夫斯克號的蒸汽彈射器實際上都沒有製造。其彈射器更多的實際意義還是在實驗上。烏斯季諾夫生前因為複雜的原因堅決反對蘇聯航母裝蒸汽彈射器。在艦載機起降方面,蘇聯的研發重點是垂直起降。

“只要垂直起降的技術成熟,那麼所有的蘇聯飛機都能上航母。”

但是也是有人認為航母應該裝蒸汽彈射器。烏斯季諾夫死後主張裝蒸汽彈射器的一派是逐漸取得上風的,但是他們也不得不在烏里揚諾夫斯克號上進行妥協:蒸汽彈射器用於起降雅克-44預警機,而艦載戰鬥機的起降則依靠滑躍式甲板。但是此後蘇聯航母的研發戰略已經傾向蒸汽彈射器了。

烏里揚諾夫斯克號的核反應堆在技術上屬於過熱型反應堆,安全性並不是很好,以安全考慮不能以最大設計功率運作。當時蘇聯水面艦艇使用的核反應堆多多少少是有些問題的,基洛夫級巡洋艦的核反應堆就經常出故障。

所以總的來說,實際上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母即使是完全狀態,也不見得有多好。相比美國航母也不會有優勢。非要說有優勢的化,就是大概可能會祖傳12門花崗岩反艦導彈吧。


貞觀防務


烏里揚洛夫斯克號(以下簡稱烏艦)的滑越+彈射和尼米茲級(以下簡稱尼艦)的平直甲板+全彈射相比——沒優勢,反而是劣勢!
烏艦的起飛方式其實很“奇葩”;一般來說航母的起飛方式要儘量統一(滑越就滑越、彈射就彈射)以方便統一起飛條件(不同的起飛方式對飛機起飛前的整備要求是不同的)和指揮。烏艦採用兩種完全不同的起飛方式,那純粹就是“吃力不討好”!而烏艦之所以採用這種“奇葩”的起飛方式有兩個原因:

一、彈射器可靠性不高;蒸汽彈射器屬於開口汽缸,對精密製造工藝和材料要求極高,而精密製造工藝卻是蘇聯的短板;在八十年代初蘇聯研製的蒸汽彈射器在實驗時曾經發生過整體爆炸的事故!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直到八十年代後期,蘇聯自研的蒸汽彈射器一直都不大好用,在測試時一直各種事故不斷!

二、政治原因!這個原因比較奇葩;自六十年代以來,蘇聯的艦艇設計師一直追求“標新立異”(這個“標新立異”僅僅只是為了讓不懂海軍的領導人一眼就能認出蘇聯艦艇!!),設計的艦艇要求和美國同型艦艇儘量不同。而這一習慣也延續到了航母的設計上,烏艦和美國的尼艦都是大型核動力航母,要想有所“標新立異”就只好把心思打到了起飛方式上。
其實蘇聯人在設計烏艦的起飛方式時是一種無奈的妥協:用彈射器起飛重載飛機,用滑越甲板起飛輕載飛機;兩種起飛方式互為備、份互為補充!看似十分完美!不過……

首先:斜角甲板最多能安裝兩個彈射器!壞了一個彈射速度就會下降50%以上(如果加上通用準備時間,速度會下降70%)!而滑越甲板無法起飛重載飛機!那麼總體的起飛速度下降就會下降……自己算吧……

其次:既然都掌握了彈射起飛技術確非要把彈射起飛和滑越起飛混合使用,白白浪費了航母前甲板的空間(滑越起飛甲板不能停放和整備飛機)!換來的僅僅只是一個不會壞的輕載起飛區。這叫得不償失!

而美國航母就像尼艦一樣,安裝四個彈射器;完全使用平直甲板!做到了可靠性和甲板空間利用率的最大的優化!無論是飛機停放、整備、起飛其效率都遠遠超過烏艦——尼艦每天最大起飛效率為240至280架次,按最低起飛架次換算成噸位/架次比為0.0024架次/噸/每天;而烏艦的設計起飛最大效率為150至180架次每天,其噸位架次比按最大設計架次計算為0.0020架次/噸/每天!烏艦和尼艦的起飛能力簡直是天差地別!


純野生的坦克


【蘇聯航母技術落後美國30年,滑躍甲板配彈射器,是不自信!】


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母,代表了當時蘇聯最好的造艦水平,但其作用艦載機的能力遠遠弱於“尼米茲”。


“烏”級航母長約324米,飛行甲板寬約76米,滿載排水量近8萬噸,裝備有2座核反應堆,最高航速超過30節。在艦裝、艦載武器方面,“烏”級航母裝備有防空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和近程防禦武器,可搭載27架蘇-27K(蘇-33)、10架蘇-25艦載攻擊機、15到20架直升機以及數架雅克-44型艦載預警機。單從武器配置上就可以看出,當時蘇聯海軍建造“烏”級航母就是為了同美國海軍航母艦隊爭奪制海權。

“烏”級航母設計滑躍起飛甲板,同時加裝彈射器。有人認為,這是源於設計團隊的意見分歧,彈射派和滑越派最終折中妥協。但實際上,我認為,可能是當時的蘇聯海軍對國產的彈射器並不放心,害怕一旦彈射器罷工,航母就變成廢物。這種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蘇聯的蒸汽彈射器,技術確實落後。所以,“烏”級航母只能採用雙保險的設計。但是這樣的設計,十分影響航母甲板的利用率,艦載機的出動能力大大弱於美製航母!


軍事觀察員東旭


很多題主回答都跑偏了,問題問的是滑越起飛與彈射起飛結合的方式,與美軍專注於彈射起飛的思想有什麼優勢,很多人羅列了一大堆烏里揚諾夫斯克號的武器設備和艦載機,這明顯是答非所聞啊!其實烏里揚諾夫斯克號的原始設計是沒有彈射器的,只是由於蘇聯幾個技術專家的堅持才加上了彈射器而已。

(烏里揚諾夫斯克號並沒有建成下水,具體武器數據只能猜測)

究其原因是,蘇聯海軍的發展直到勃列日涅夫時代才被真正重視起來,在此之前都是陸地思想指導下的雞肋,因此彈射器這種複雜的設備沒有任何技術積累。要知道法國、英國這樣醉心於海軍建設的國家都不具備自己生產彈射器的能力,上世紀的蘇聯同樣如此,因此說勉強上艦的彈射器未必可靠好用,盲目的將它與美國彈射器技術看做同等級別,簡直就是開玩笑啊!

因此說,烏里揚諾夫斯克號的艦載機起飛主要還是滑越起飛,彈射器反而是帶有實驗色彩的新裝備,能在戰場上發揮多大效用還很難說呢!而採用滑越起飛的航母明顯在艦載機航程和彈藥攜帶量上不佔任何優勢,蘇33戰鬥機和蘇25強擊機不能滿載起飛,再加上美軍當時的主力艦載機F-14雄貓具備極強的遠程防空能力,這些短腿的艦載機很難傷到美軍航母。

(彈射起飛的艦載機具有航程與載彈量的雙重優勢)

因此說烏里揚諾夫斯克號的雙重搭配起降方式,對戰美軍單一使用可靠彈射器的起降方式,佔不到任何便宜。如果說蘇聯的彈射器能滿足使用要求的話!也只是能保證航母可以搭載大型預警機而已,並不能真正改變滑越起飛艦載機作戰能力底下的問題。因此說,去掉船頭甲板的上翹船頭加裝更多可靠的彈射器,是未來航母發展的大方向。

(俄羅斯新航母在模型階段就過時了)


利刃巨透社


沒有啥優勢。美國人玩航母到80年代都半個世紀以上了,對於什麼樣的航母好用瞭然於胸。而蘇聯一直在海軍力量上與美國差距很大,特別是航母與美國是天差地別。這種巨大的差距使得蘇聯總想靠著一些特立獨行的思路來趕超,1143.7型“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母就是這樣的思路。

滑彈結合看起來同時具備滑躍和彈射的好處,但實際上兩個都兼顧不好。美國人從擁有航母的時候就注重“全甲板攻擊”,認為航母艦載機的出動能力主要取決於甲板上的容機量,所以美國海軍一直要的是平直甲板,就是為了在甲板上多停放艦載機。二戰之後,美國人應用並且改進了英國人發明的斜角甲板,使航母逐漸成為現代的大甲板航母,甲板上的容機量很大。例如尼米茲級航母搭載80架艦載機,一半以上都可以停放在甲板上。

但是滑躍型航母的艦首區根本停放不了艦載機,因此同等尺寸和排水量情況下,滑躍航母甲板上的容機量也不如彈射型航母。滑躍航母在艦首區滑躍起飛,載重量是不足的,而彈射型航母的艦載機則可以做到滿載起飛。如果滑躍航母的艦載機從甲板中後部的長起飛點起飛,則會穿越斜角甲板,導致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不能同時進行。“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母的彈射器與美國航母斜角甲板佈置方式相似,也存在起飛和彈射不能同時進行的問題。但美國航母由於艦首還有2部彈射器,在彈射起飛的同時不影響斜角甲板的艦載機降落。

“烏里揚諾夫斯克”號的滑彈結合,充其量就是能夠起飛固定翼艦載預警機,但整個航母的艦載機容量、起降作業與滑躍型航母相比並沒有明顯改善,整體效能根本不如彈射型航母。


聯合防務


烏里揚諾夫斯克的設計是與蘇聯當時的現狀相適應的,要說相對於美國航母設計思路,那就是適合蘇聯,但這個思路對美國來說,卻是不適合的,從世界範圍來看,美國的設計思路更好。

一、為什麼適合蘇聯當時的現狀?

因為烏里揚諾夫斯克不是蘇聯的第一艘航母,發展烏里揚諾夫斯克的時候,蘇聯已經有了庫茲涅佐夫這樣的航母了,而且數量不止一艘,這樣的話,蘇聯多艘航母組成一支航母部隊的時候,就需要面對一個問題:這些航母之間的輪訓和艦載機聯隊之間的相互搭配、戰時的互操作怎麼辦?

先看看如果烏里揚諾夫斯克採用美國那樣的設計會怎樣?平時訓練的時候,由於烏艦沒有滑躍甲板,在烏艦上只能進行彈射起飛訓練,訓練之後也只能在烏艦上服役;庫茲涅佐夫級航母只能進行滑躍起飛訓練,訓練完之後只能在庫茲涅佐夫級上服役;這兩型航母相互沒啥關係。

再看看採用彈射+滑躍的設計之後,烏艦上既可以做滑躍訓練,又能彈射訓練,飛行員訓練完後到庫茲涅佐夫也沒問題;庫茲涅佐夫只能做滑躍訓練,但由於烏艦有滑躍甲板,在庫艦上訓練的飛行員也能在烏艦上服役。

這種互操作在戰時特別重要,兩型航母可以互操作了,對於輪訓也更加方便。

二、美國為什麼不採用烏艦的設計?

那是因為美國要求更強的戰鬥力,包括艦載機起飛後保持更大的載荷,能夠飛更遠距離,而且還要以最快速度起飛,所以,彈射器對美國航母而言,成為必不可少的,要四個!

蘇聯烏艦的設計使得艦載機的最大起飛重量受到限制,主要是滑躍起飛跑道上的艦載機。

第二,如果因為降落飛機,佔用斜角甲板之後,烏艦將只有滑躍甲板可用,艦載機無法以起飛重量起飛,這對美國海軍來說,應該也是不可接受的。


科技探索隊長


蘇聯航母之前沒有采用過彈射起飛方式,在8萬噸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母上還是第一次採用,因此彈射系統是否穩定可靠?是否就能達到美國航母彈射器一樣的水準?這些蘇聯專家們也不敢肯定的回答,因此就走了一條折中的路線,採用2條彈射器+滑躍起飛組合的方式,如果彈射器在海上罷工了,航母不至於變成廢物。這種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畢竟蘇聯的彈射器可重來沒有上過艦!

“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母是蘇聯末期生產的8萬噸級核動力航母,是蘇聯海軍最高水平的航母,全場324米,飛行甲板款76米,裝2座核反應堆,最大速度30節左右。這艘航母能夠搭載27架蘇33,10架蘇25,以及6架雅克44艦載預警機,還有15~20架直升機,這樣的配置完全參考了美國航母F14截擊機+F18多功能戰機(攻擊機)+E-2C預警機+直升機模式,這艘航母一旦服役也將預示著蘇聯航母也有著在大洋中爭奪制海權的能力!

但是“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母雖然選擇了彈射起飛方式,但是整個彈射系統蘇聯也是第一次研發,具體是否穩定蘇聯海軍同樣並不放心,因此最終在起飛模式上,蘇聯選擇了更為穩妥的折中方式,就是採用2條彈射器彈射+2條滑躍起飛跑道的折中方式,即使彈射其不穩定在大洋中罷工,烏里揚諾夫斯克還航母仍然可以採用滑躍起飛的方式起飛戰鬥機,仍然具有比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一樣的戰鬥力。

但是也不得不說,滑躍起飛艦載機的出動能力遠遠不及美國尼米茲級4條彈射器同時彈射艦載機,這樣就會犧牲航母艦載機出動效率,而且還犧牲了航母甲板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了戰鬥力。而對於蘇聯來說,第一艘採用彈射起飛的航母當然會穩妥起見,但只要彈射器一旦成熟,在建造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或者下一級10萬噸的航母的時候,彈射器的問題就應該解決了,蘇聯也一樣會採用全彈射方式起飛但可惜還沒有等到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航母下水,蘇聯的就解體了,也就沒有然後了!


狼煙火燎


思路問題。蘇聯意識到海軍沒有美國強,所以他的水面艦艇是為了保護核潛艇的,早在60年代美國包圍蘇聯,蘇聯搞出彈道導彈,解了危機。兩個真打起來不好說誰贏誰輸,蘇聯就像一個暗夜殺手冷血無情給你致命的一擊,美國航母就像流氓成群結隊的到處收保護費,非戰爭時期航母就是收保護費的打手,所以別人怕美國,蘇聯總不能動不動就用導彈炸別人吧!經濟效益航母比核潛艇好很多。蘇聯核潛艇什麼阿庫拉,奧斯卡都是專業幹艦隊用的,保證颱風接近射程內就好兩個國家冷戰時期各有千秋,只是美國流氓到處拿錢收保護費,蘇聯發更多的錢養著一堆殺手,結果蘇聯沒錢遊戲玩不下去了


5是小黑豬



鄉野清風85300547


要說優勢的話,更適合蘇聯的實際狀況吧。當年電彈技術不大成熟。蒸汽彈射,由於地理原因。很容易結冰,非常的麻煩!不是都可以克服,但是付出的代價。實在很大,兩個字,麻煩!誰叫蘇聯生錯了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