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達州:讓文化浸潤巴山渠水

達州:讓文化浸潤巴山渠水

達州素有“川東明珠·巴人故里”之美稱,在數千年的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勤勞勇敢的達州人創造出了燦爛輝煌的巴文化,留下許多引以為自豪的歷史遺蹟。

近年來,達州市在川東北城市群中高舉文化發展振興大旗,積極促進文化設施大建設、文藝創作大生產、區域文化大聯動、人才隊伍大培育,公共文化事業建設成就顯著,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一派繁榮,提升了文化競爭力和影響力。文化正提升著達州的形象,文化正改變著達州人的生活,文化正浸潤著達州人的心靈,為達州這片紅色土地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動力。

特色文化重現光彩

雄奇大巴山傳承達州的根,滔滔渠江水流淌達州的脈,巴山渠水沉澱著宣漢羅家壩、渠縣城壩兩大遺址,記載著遠古巴人的文明進程,是整個長江流域探索古巴文明的代表性遺址。

上世紀五十年代,宣漢村民農作時發現了零星青銅器。1999年9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羅家壩遺址實施第一次試掘,出土陶器、青銅器、玉石骨器等共計100餘件。專家初步認定,該遺存為新石器時代、商周、春秋戰國、漢代時期文化遺存,並命名該遺址為“羅家壩遺址”。考古調查和發掘表明,羅家壩遺址文化內涵豐富,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巴文化遺址,該發掘成果填補了巴文化研究空白,讓距今約5000年的巴人文化重見世人。

2017年11月25日,四川省首個巴文化遺址公園——羅家壩考古遺址公園暨羅家壩遺址博物館建設正式啟動,標誌著四川省巴文化保護與傳承邁出重要一步。

達州市以巴文化為主題,做好系列巴文化項目推進工作。宣漢縣在推進巴山大峽谷旅遊扶貧開發中,以巴文化為元素,以土家文化為特色,傾力打造全國巴文化高地。修復巴人山寨、土家族巴人村落,主體工程接近尾聲。

達州市還出臺了《達州市推進巴文化高地建設實施方案》,實施遺址保護髮掘、學術研究、成果展示運用“三大工程”。羅家壩遺址、城壩遺址納入國家十三五大遺址保護專項規劃和央地共建大遺址保護成都片區框架,考古發掘取得重大突破。荔枝道、米倉道(達州段)等10處重要文化遺產點納入蜀道申遺範疇。成功舉辦巴文化與南方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羅家壩遺址與巴文化學術研討會,一系列巴文化傳承活動在全市如火如荼展開,巴文化的“脈”在達州續傳,巴文化的“根”在達州土地上深深紮下。

群眾文化充滿活力

植根於巴山渠水富饒沃土中,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其中,傳統文化彰顯活力,更加充滿生命力。

5月20日,川東小平原開江縣長嶺鎮薛家埡口的大梁山上,來自川渝兩地上萬村民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盤歌”大賽,絕跡多年的開江“盤歌”再現江湖,引來眾多群眾積極參與。

把發生在群眾身邊的真實故事搬上舞臺,把黨的政策融入百姓喜聞樂見的節目中,群眾演、演群眾,群眾看、樂群眾。5月21日,達州市文化惠民巡演小分隊走進達川區石梯鎮,演員們表演了小品、歌舞、雜技、樂器演奏等節目,受到群眾好評。渠縣農村多用車車燈、三匯彩亭等大家喜聞樂見的傳統文藝節目,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萬源市成立了“挎包宣講隊”,常年深入到農家院落為鄉親們義務宣講,內容大多以遵紀守法做文明人、孝老敬老做老實人為主,豐富了廣大村民的生活和知識。宣漢縣土家族歌舞“薅草鑼鼓”“擺手舞”、敬酒歌等距今已有3000多年曆史,傳承至今,在達州這片紅色土地上生生不息。

面對大規模人口流動、變化多樣的社會生活方式,達州市通過打造巴文化高地,讓文化浸潤廣大群眾的心靈,凝聚起發展合力。從2011年以來,達州市連續成功舉辦了六屆全國新農村文化藝術展演,成為群眾文化參與最積極的文化項目之一。2017年,達州市第六屆全國新農村文化藝術展演被評為2017年四川文化系統十大事件。

文藝創作打響品牌

達州人傑地靈,受巴文化薰陶,不少作品亮相全國大舞臺,得到了全國觀眾的點贊。5月26日,在“2018中國民族民間文藝匯演”大賽上,達州市參選舞蹈《滿江紅·龍潭懷古》榮獲最高獎項“榮耀之星”一等獎。

近年來,達州市緊緊圍繞巴文化,開展文藝創作,全力打造具有達州本土文化特質的“巴山作家群”“巴山畫派”“中國西部詩歌城”等文藝品牌,年創作各類文學藝術作品6000餘件、舞臺藝術作品150餘個、美術作品1000餘件。歌曲《走在春天的路上》入選中宣部第五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是達州市首次入選。美術作品《麥子熟了》入選第二十二屆全國版畫作品展覽。雙簧《幸福花海》代表四川省參加第二屆中國西部優秀曲藝節目展演。話劇小品《一顆痣》、方言小品《脫不脫》參加四川省第十六屆戲劇小品(小戲)比賽分別獲得一、二等獎,取得歷年來最好成績。新創作舞蹈《夢幻絲路》《妙女》《湖光夏荷》入圍四川省舞蹈新作比賽決賽。7件精準扶貧題材的戲劇小品文本入選《四川省精準扶貧題材小戲小品作品選》,入選數量為全省各市州之最。目前,達州市正進行巴文化優秀劇目打造,歷史話劇《巴國春秋》進入前期排演工作準備。

達州市還加強傳統地方戲曲傳承,積極開展戲劇進校園活動,通過戲曲知識講座、臉譜繪畫比賽、戲曲表演等活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近年來,“流動舞臺進基層”演出830場、“巴渠大講壇”講座120場、“文化精品展”近300場、放映週末公益電影4500餘場。

硬件搭建文體舞臺

近年來,達州市投入人力、物力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全市一大批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相繼投入使用,先後建成了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巴山書畫院、巴人文化廣場、巴山大劇院、田園大舞臺、中國漢闕文化博物館等一批標誌性的演展場館和群眾文化活動場所。達州市恆溫游泳館、國家曲棍球訓練基地、鳳凰山登山健身步道等項目相繼建成。全市新建了近萬個鄉鎮綜合文化站、社區文化中心、村級文化活動室、城鄉文化廣場、影劇院、鄉村大舞臺、留守學生(兒童)之家、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等等。目前,巴山文學院(達州文學館)、達州文藝之家、515藝術創窟等陣地建設正全力推進。

體育公共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加快推進市體育中心室外游泳館改建二期工程、國家曲棍球訓練基地項目和鳳凰山健身步道等項目建設。開展了迎新年環蓮花湖綠色健步跑、中西部地區乒乓球大賽等50餘項次重大賽事活動。達州市運動員塗瀟代表中國參加第十屆世界運動會蹦床大賽摘得金牌,肖雁寧代表中國參加第十七屆國際游泳世錦賽奪得冠軍,女子曲棍球隊勇奪省錦標賽甲、乙組的“雙冠王”。22名運動員入選省代表隊參加第十三屆全運會,取得了1金1銀3銅的好成績。(謝建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