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一週兩家P2P平臺爆雷,投資人集體上天台,備案制年內無望

一週兩家P2P平臺爆雷,投資人集體上天台,備案制年內無望

文 | 仉澤翔

編 | 鹿鳴

上週的網貸市場雷聲陣陣,兩家P2P平臺先後爆雷。

6月12日,有媒體報道稱,錢滿倉疑似出現資金鍊問題,產品逾期,官方停止發標,員工“集體休假”,辦公場所無人上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6日,號稱具有央企背景,交易額超800億的P2P平臺唐小僧爆雷,警方表示,“唐小僧”高管在當日上午主動找到經偵。

陣陣雷聲讓投資人愈發期待監管的落地,監管層也不得公開表態。14日,中國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在上海舉辦的第十屆陸家嘴論壇上承認,今年內無法完成P2P網貸備案工作。

受諸多負面消息影響,過去一週,頭部P2P平臺的成交量均出現了明顯下滑。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此前成交量排名全網第一的陸金服,過去一週成交量僅有24.71億,環比降幅高達20.56%,14日有消息傳出此前傳出的上市傳聞也被公司方面推遲;紅嶺創投成交量也有大幅縮水,過去一週成交量為20.19億,較上週環比下降15%;愛錢進也出現了4.8%的降幅,成交量為15.64億。

錢滿倉、唐小僧連續爆雷

繼球迷和股民之後,這周的天台上可能又要多一批人:P2P投資者。

對許多P2P投資者來說,這個端午節過得不算舒心,4天時間,兩家看似背景強大的P2P平臺先後爆雷,其中唐小僧號稱交易量最高達800億元,註冊用戶高達1000萬人。

唐小僧曾因高額返利被稱為“高返平臺中的戰鬥雞”,高返利率最高能達到40%-60%,一度被投資者與另外三家高返平臺錢寶網、雅堂金融、聯璧金融並稱為“四大高返平臺”,然而,目前除聯璧金融外,另外三家均已爆雷。

唐小僧通過鋪廣告,投放熱門電視劇在青年人群體中挖掘潛在用戶,琅琊榜等熱播劇中都有唐小僧的植入。根據唐小僧方面披露的數字,該平臺註冊用戶高達1000萬,即使按照10%的轉化率來計算,也有100萬有效用戶。

唐小僧官方微信顯示,截至2018年5月31日,唐小僧累計借貸餘額約9.3億元,累計借貸筆數53994筆,累計借款人948人,最大單一借款人待還款金額佔比0.18%,零逾期。

關於唐小僧所謂的央企背景,也遭到諸多網友扒皮。據證券時報報道,2017年1月20日,唐小僧母公司資邦金服正式被“央企”瑞寶力源戰略重組。

另據媒體報道稱,瑞寶力源的“央企背景”其實是指背後的母公司“中國瑞寶國際合作有限公司”,在中國瑞寶的官網顯示“中國瑞寶國際合作有限公司是經國務院批准,於1985年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登記註冊的國家級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但該公司在經過一系列股權變更之後,已經變成民營企業,並非其宣傳的所謂“央企”。而瑞寶力源董事長劉琅也因涉“亞歐幣”案被抓。

相比於唐小僧,錢滿倉爆雷的影響相對較小一些,但累計投資人也超過了5萬,待收金額2.3億,根據第三方信息平臺天眼查數據顯示,錢滿倉的幕後大佬是團購行業元老徐茂棟。2017年12月5日,徐茂棟旗下天馬股份入股錢滿倉,持有15%的股份,徐茂棟旗下另一家公司星河集團則是在2018年3月1日入股,持有69%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

信而富和信貸財報發財報股民不買賬

投資人怕平臺爆倉,上市公司怕股價暴跌,在上一週,這兩點最怕的事情都應驗了。

15日盤前,互聯網金融中概股信而富、和信貸先後公佈財報。

財報顯示,2018財年,和信貸實現淨收入1.073億美元,同比增長368.0%,加速搶佔信用貸市場。同時,年內單季核心經營數據持續向好,本季促成借款總額、借款人人數、出借人人數三項業務核心數據繼續保持三位數同比增長。在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2018財年第四季度,和信貸單季促成借款總額同比增長236.7%,達4億美元;單季借款人數同比增長285.2%,達33322人;出借人人數同比增長103.2%,達62039人。

信而富方面公佈了未經審計的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財務數據。數據顯示,信而富一季度撮合250萬筆借款交易,借款交易總額達4.91億美元,淨收入為2120萬美元,同比翻一番。公司現金儲備超過7000萬美元。財報顯示,一般公認會計准則GAAP下的淨虧損為3020萬美元,較去年第一季度的1490萬美元擴大。非GAAP下的調整後所得稅前虧損為153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400萬美元略有擴大。GAAP下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3020萬美元,去年同期為虧損1690萬美元。

但股民並不買賬,18日開盤後,兩隻中概股開始閃跌,和信貸股價從11.64美元的高點垂直下落至8.6美元,跌幅超過26%,隨後股價略有上漲,最終收報9.23美元。

信而富方面跌幅相對較小,開盤後股價一度下探至2.73美元,隨後一路震盪,最終收報2.8美元,跌幅達5.41%。

監管:年內備案完成無望

大量的P2P平臺爆雷使得投資人對監管愈加期盼,6月14日,監管部門終於首次對P2P網貸何時完成備案有了公開表態。中國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在上海舉辦的第十屆陸家嘴論壇上承認,今年內無法完成P2P網貸備案工作。

這和大眾的猜測一致。此前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濤在面對媒體時發表觀點稱,網貸行業的備案制,可能將轉為牌照制。

尹振濤認為,目前來看,備案延期是板上釘釘的事,但監管機構卻未出臺任何文件進行通知。“我個人預計,備案可能沒有日期了,而且可能會由備案制轉為牌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